
浅析谷城方言中黑的高程度表达.docx
4页浅析谷城方言中“黑”的高程度表达 谷城县,今湖北省襄樊市所辖的一个县地处鄂西北山区,居襄樊市西北边缘,武当山东南麓,汉水中游的西南岸谷城县位于鄂西北,汉水中游西南岸,五当山脉东南麓,地跨北纬3053至322940,东经1110730至11152与保康、老河口、房县临界属于西南官话区,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方言中有南北交汇的特点本文笔者试选“黑”这个颜色字在谷城方言中的表达来初探方言流变特点及其原因黑”是基本的颜色词,在谷城方言中若表示黑的程度之深很少用到单个形容词“黑”也就是说表示深程度的“黑”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且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形容描述的对象,所带的感情色彩也是迥异的具体说来,表示高程度的“黑”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添加词缀1.“黑”字重叠后以“里”字为后缀A.“黑黑里”,构成“AA+里”式这种形式可以儿化,构成“黑黑儿里”,这两种形式都是中性的表达方式,不带特殊的感情色彩B.“黑黢黢里”,构成“ABB+里”式,含贬义色彩而“黑黝黝儿里”,褒义,有喜爱赞美的意思比如:(1)这个姑娘的头发黑黝黝儿的同时,“黑黝黝儿里”是颜色视角的形容词,叠音词“黝黝”增强了“黑”的程度,强烈地刺激了人的视觉器官,使“黑”的状态具体可感,让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
2.“里巴”作中缀,构成“黑里巴乎的”,这是谷城方言中形容词高程度表达的一种模式与范例如“傻里巴乎的”、“憨里巴乎的”、“晕里巴乎的”都比单个的形容词“傻”、“憨”“晕”有更高的程度同时,在情感色彩上,“黑里巴乎的”有轻视、轻蔑或责备的意思如:(2)你这娃子(小孩儿)整天到外面疯,把脸搞得黑里巴乎的,还不快去洗洗3.“黑比叽叽”比叽叽”这种后缀还出现在颜色词“黄”的后面,构成“黄比叽叽”黄比叽叽”是一种介于黄色与橙色之间的颜色,相对于“黄”是一种高程度的表达同理“黑比叽叽”也是“黑”的高程度的表达同时,“黑比叽叽”含有贬义色彩,带否定意味,带有调侃的味道从下面的例子中可以看见这种差异性3)你人长得就黑,又穿个黑比叽叽的褂子(外套),把你衬得更黑了4)青菜啊!放一天就变黄了现在,看那黄黄比叽叽的样子,肯定是放了好几天了没法吃了,甩(扔)了吧!二、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常用颜色特征极黑的物体作为喻体来喻“黑”的颜色程度之深,比如“黑的跟炭一样”、“黑的跟锅底一样”、“黑的跟包拯一样”多做人的谓语,修饰主语的肤色多为一种调侃亲切的描述地处鄂西北的谷城,冬季常燃烧炭来取暖锅底在以煤炭为重要燃料的条件下自然奇黑无比。
这样,以“炭”“锅底”这些当地亲切可感的事物为喻体,增加了形象色彩意味而“包拯”为喻体与当地的一大姓氏“赵”有关赵氏家族在当地广为分布,并常自诩为宋代的皇室后裔,自称为“皇子皇孙”提及宋朝,包拯及其肤色自然成为茶余饭后、地头田间的谈资笑料黑的跟包拯一样”便不知在何时何代约定俗称为“黑”的高程度表达中的一种这说明物质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都会对语言表达产生影响三、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如“黑的要死”、“黑死了”多用于表达贬义的描述、描写中他的心黑死了他的心黑得要死夸张式的修辞手法有意识地突出夸大了黑的情状,从而将事物的特征(或形象或程度)描写得更为深刻,更为集中,更为强烈四、结语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无时无刻不受地域环境、人口迁移的影响由上可以看到,谷城由于地处南北方言的交界地带,方言中有北方方言的影子如儿化现象正如本文提及的“黑黝黝儿的”、“黑黑儿的”又如,“里”字做后缀,在山西临汾话中也有,这也从语言学的角度印证了谷城县是“四方杂寓”之地之说(此地户族在明清之际多由四川、陕西、山东、山西、江西、河南、浙江以及省内各地迁入)同时,正如洪堡特、沃尔夫以及潘文国先生所言,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
黑的跟炭一样”、“黑的跟锅底一样”、“黑的跟包拯一样”无不反映这一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包拯”为喻体更是民间文化在语言中的直接体现赵双双,女,华中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学生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