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师大版数学六下3.3反比例的量课件1.ppt
19页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2.能力目标:引导同学们运用前面学习成正比例的量的学习方法学习反比例,从中感受学习方法的普遍适用性3.情感目标: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00300 300 300300体积/cm6030201510底面积/cm 510152030高度/cm32把相同的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底面积是10,高是30;底面积是15,高是20;底面积是20,高是15;底面积是30,高是10;底面积和水的高度是两种底面积和水的高度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关联的量,,水的高度是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水的高度是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底面积底面积增加增加,,高度高度缩小缩小底面积底面积减少减少,,高度高度增加增加底面积和水的高度的积总是一定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的积总是一定的:10×30==300底面积增加,水的高度反而减少;底面积减少,水的高度反而增加 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30015×20==30020×15==300底面积和水的高度的积总是一定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的积总是一定的:10×30==30015×20==30020×15==300(一定)(一定)底面积底面积×水的高度=水的体积水的高度=水的体积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应的两个数的积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反比例关系关系。
一定)(一定)底面积底面积×水的高度=水的体积水的高度=水的体积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yx==k (一定)(一定)×判定方法:判定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主判定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主要是看它们的要是看它们的积积是不是是不是一定一定的智慧城堡加油啊! 2.2.全班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组数全班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组数 (( )和()和( )是相关联的量是相关联的量我学会了!我学会了!1.1.判定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判定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主要看它们的(主要看它们的( )) 是否一定是否一定所以(所以( )和()和( ))是成反比例的量是成反比例的量每组的人数每组的人数组数组数每组的人数每组的人数××组数组数= =全班人数(一定)全班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每组的人数组数组数乘积乘积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糖果的总数一定糖果的总数一定, ,每袋糖果的粒数每袋糖果的粒数和装的袋数和装的袋数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它的长和宽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铺地面积一定,方砖边长与所需块数边长与所需块数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本课小结 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能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