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提高试卷(附解析答案).doc
6页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分数除法》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1 )( )( )( )( )2既可以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 ).其中一个因数是( ).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还可以表示已知一个数的是( ).求这个数用千克小麦可以磨出千克面粉.每千克小麦可以磨面粉( )千克.要磨1千克面粉需要小麦( )千克在算式中.当( )1时.商大于;当( )1时.商等于;当( )1时.商小于填>、<或=)5算一算.想一想(1)( )( )( ); (2)( )( )( ) 二、选择1算式与相比较.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意义相同 B结果相同 C意义与结果都相同 D意义与结果都不同2在计算时.下面的算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D一根绳子.剪去后还剩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是( ) B C D如果.且均不等于0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B C D甲数是60. .乙数是多少?如果求乙数的算式是.那么横线上应补充的条件是( )。
A甲比乙少 B甲比乙多 C乙比甲少 D乙比甲多三、解答1看图列式计算 2一项工作.甲独做要8天才能完成.乙独做要6天才能完成1)甲乙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几分之几?(2)由甲单独做.完成这项工作的一半需要多少天?(3)甲乙合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天?3甲、乙两桶油共重40千克.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两桶油各重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4强强和琳琳参加学校的“读书日”活动根据上面两人对话中所提供的信息.请你算一算.谁看的书页数多?5一家服装店卖出两件不同的衣服.售价都是240元.按成本价计算.其中一件赚了.另一件亏了.售出衣服后.商店是赚了还是亏了?差额是多少?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填空1考查目的:进一步强化对倒数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答案:...1. 解析:引导学生通过审题明确意图.先找出最简单的共同结果“1”该题分别考查了求分数、整数、小数的倒数.1的倒数.以及用代数式表示互为倒数的关系等知识2考查目的: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答案:5.;.5 解析:将除法的意义和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加深理解、深化知识间的联系具有重要作用。
3考查目的:结合实际问题加深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答案:. 解析:用面粉的质量除以小麦的质量就是每千克小麦可磨面粉多少千克;用小麦的质量除以面粉的质量就是磨1千克面粉需要的小麦的质量此题解答的关键是分清求的是什么.然后确定用哪个量去除以哪个量考查目的: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一个大于1、等于1、小于1的数(0除外).商分别小于、等于、大于它本身答案:<;=;>解析: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分别举出商小于、等于、大于被除数的例子.然后归纳得出规律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分数乘法中的这一知识点进行对比.说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考查目的: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熟练掌握答案:..;.. 解析:较为明显的规律是第一组得数中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第二组得数中分母没有发生改变.结合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说出为什么仔细观察后发现.两组题目最后的结果都与第一个数相等.对于这一规律.可引导学生通过列综合算式计算的方法发现其中的原因二、选择1意义相同 B结果相同 C意义与结果都相同 D意义与结果都不同考查目的: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计算方法的掌握答案:B解析:该题通过比较的方式.深化学生对分数乘法、除法不同意义的理解。
再根据分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判断出两个算式的结果是相同的 考查目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答案:C解析:利用计算方法比较等号两边的式子.或通过计算出结果再进行判定得出结论后.可继续引导学生对三种正确的算法进行比较.从而优化此类习题的计算方法考查目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答案:B解析:把这根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则剪去后还剩下全长的.已知全长的是米.求全长用除法列式解答分析该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的量和米对应的分率考查目的:分数大小的比较答案:D.B解析:在结果相等且含有字母的分数乘除法式子中.利用已知数比较未知数的大小可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再引导学生发现.因为.所以考查目的:在解决较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中.对题目特征的把握.以及解答思路的理解答案:A解析:该题首先应确定以乙数为单位“1”.列式的依据是具体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三、解答1考查目的:利用线段图分析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答案:(1)解:设单位“1”的量为千克 答:单位“1”的量为980千克 (2)解:设水稻吨 答:水稻有75吨解析:可先让学生进行比较不同之处:第(1)题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题型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第(2)题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量之间的关系.题型是“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相同之处:所求的都是单位“1”的量具体解答中.也可要求学生先列出数量关系考查目的:利用抽象的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答案:(1);答:甲乙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2)(天);答:甲单独做.完成这项工作的一半需要4天3)(天);答:甲乙合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天 解析:因单位“1”是抽象的.此类题目通常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该题在设计上由易到难.强调对分析过程的要求.使学生避免形成“套路化”的解决方式对于第(3)小题的结果学生可能会产生疑惑.需通过教师的指导加以明确考查目的:已知两个量的和(或差).且已知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量答案:(1)解:设乙桶油重千克2)(千克) (千克) (千克) 答:甲桶油重15千克.乙桶油重25千克解析:指导学生先通过分析关键句“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确定单位“1”的量再根据条件“甲、乙两桶油共重40千克”列出方程该题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确方程和算术方法各自的优缺点考查目的:利用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答案:强强的科技书有.琳琳的故事书有.180页>90页答:强强的书页数多 解析:根据琳琳说的“我看了的页数和你剩下的页数一样多”.可以知道琳琳看了60页.再分别找出两个60页各自对应的分率进行计算。
练习中.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或者列数量关系的方式.使学生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并正确解答考查目的:利用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答案:两件衣服的成本分别是(元).(元).(元) 答:商店亏了.差额是20元 解析:解决该题.先要让学生理解成本价和售价的关系.进一步明确“赚了”是指“售价比成本价高”.“亏了”是指“售价比成本价低”确定以成本价为单位“1”的量之后.就能利用所学知识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