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PPT课件.ppt
25页选修1第二单元选修1第二单元商鞅变法商鞅变法2021/7/23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第1课第1课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 第第1 1课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改革背景改革背景 第第2 2课课 “ “为秦开帝业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商鞅变法 ----------改革内容改革内容 第第3 3课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富国强兵的秦国 ----------改革影响改革影响2021/7/232战国时期形势图战国时期形势图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秦国地处西陲,比较落后,然而:秦国地处西陲,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偏远落后的秦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恰恰是偏远落后的秦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为什么秦国能够完成统一?元为什么秦国能够完成统一?2021/7/233第1课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历史机遇2021/7/2341、时间分期:、时间分期:2、时代特征:、时代特征:大变革: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动荡: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融合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融合 大发展: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BC770BC476BC221西周西周春秋春秋战国战国东周东周BC10462021/7/235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封建生产关系形成封建生产关系形成((1)农业生产的发展:铁农具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牛耕的使用,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发展((2)手工业技术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进步:((3)商业日趋活跃)商业日趋活跃((1)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削弱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削弱人身依附关系身依附关系 ((2)新的阶级力量产生:)新的阶级力量产生:新兴地新兴地主、自耕农主、自耕农表表 现现影影 响响封建封建生产生产关系关系的出的出现现::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1 1、社会经济大发展、社会经济大发展 ——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2021/7/236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普遍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普遍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一大力士姓牛名子耕。
晋国一大力士姓牛名子耕《《国语国语··晋语晋语》》中记载:中记载:““宗庙之牺,为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畎亩之勤” ” 2021/7/237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2 2、政治大变革、政治大变革 目的:目的: 地主阶级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 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内容:内容: ①①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改革世卿世禄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改革世卿世禄 ②②以实行俸禄制来取代封邑制以实行俸禄制来取代封邑制 ③③以中央集权制来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以中央集权制来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 途径:途径: 变法变法——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2021/7/238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3 3、军事大动荡:、军事大动荡:春秋争霸战争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战国兼并战争 ——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有何不同?有何不同?诸侯争霸属于奴隶主贵族间的争霸,战国时期的兼诸侯争霸属于奴隶主贵族间的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属于新兴地主争夺地盘。
并战争属于新兴地主争夺地盘——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直接动力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直接动力阶级不同阶级不同2021/7/239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4 4、思想文化:、思想文化: ——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民间办学兴盛,打破了民间办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学在官府””的格局,的格局,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法家学其中,法家学说成为诸侯国变法的思想武器说成为诸侯国变法的思想武器2021/7/2310经济:经济:铁农具和牛铁农具和牛耕出现推广耕出现推广改革改革私田增多私田增多生产力生产力井田制瓦解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变化阶级关系变化((新兴地主新兴地主、自耕农)、自耕农)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富国强兵富国强兵争霸、兼并战争频繁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政治:政治:军事:军事:思想:思想: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法家学说法家学说顺应时代需求顺应时代需求理理论论依依据据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时代背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2021/7/2311经济:经济: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政治:政治: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建立强化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建立强化封建专制制度封建专制制度军事:军事:富国强兵成为改革动力。
富国强兵成为改革动力文化:文化: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大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大变革?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动力直接动力(时代背景、必要性)(时代背景、必要性)2021/7/2312地主阶级地主阶级进行的改进行的改革革奴隶主阶奴隶主阶级级进行的进行的改革改革性性 质质①①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②②变相没收旧贵族的土地变相没收旧贵族的土地③③裁官、削俸、养兵和奖励军功裁官、削俸、养兵和奖励军功④④要求官吏秉公执法,严禁私门请托要求官吏秉公执法,严禁私门请托①①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尽地力之教尽地力之教”②②推行推行平籴法平籴法③③制定制定《《法经法经》》,加强法制,加强法制初税亩初税亩①①发展农工商发展农工商②②整顿、发展军备整顿、发展军备③③改革赋税制度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相地而衰征”内内 容容吴起吴起李悝李悝管仲管仲人物人物楚国楚国魏国魏国鲁国鲁国齐国齐国国家国家富富国国强强兵兵春春秋秋战战国国目的目的时期时期实质: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实质: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2021/7/2313 管仲是春秋时期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齐桓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即位后,经鲍叔牙公即位后,经鲍叔牙推荐,用管仲为相,推荐,用管仲为相,被尊称为被尊称为““仲父仲父””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论语·宪问宪问》》“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史记史记》》2021/7/2314李李悝悝 李悝是先秦法家的开创李悝是先秦法家的开创者他在变法中提出了者他在变法中提出了“为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方针这正是后来法家所的方针这正是后来法家所奉行的法治原则他所制定奉行的法治原则他所制定的的《《法经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也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也被其他诸侯国特别是秦国当被其他诸侯国特别是秦国当作立法的蓝本作立法的蓝本2021/7/2315 吴起是战国初期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
军事改革家后世把后世把他和孙武连称他和孙武连称““孙吴孙吴”” 2021/7/2316⑴⑴改革是当时的大势所趋:改革是当时的大势所趋: (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思想)⑵⑵不利形势:不利形势: ①①秦国秦国偏居关中偏居关中,,比中原各国都要比中原各国都要落后落后 ②②秦献公改革,成效不大秦献公改革,成效不大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时代背景)(时代背景)阅读课文结合,前面所学内容,思考:阅读课文结合,前面所学内容,思考:秦国为什么会选择变法?秦国为什么会选择变法?改改革革必必要要性性2021/7/2317•⑶⑶有利条件:有利条件:• 君主权力集中君主权力集中• 法家学说法家学说的传播的传播• 尚武尚武精神精神•⑷⑷历史机遇:历史机遇:• 晋国力量削弱晋国力量削弱• 中原中原“士人士人”追求建功立业追求建功立业•⑸⑸主观因素:主观因素:• 秦孝公发愤图强,进行改革秦孝公发愤图强,进行改革• 商鞅受到秦孝公的重用商鞅受到秦孝公的重用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改改革革可可能能性性2021/7/2318秦孝公下令求贤秦孝公下令求贤 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之分土 ————《《史记史记》》2021/7/2319商鞅入秦商鞅入秦2021/7/23202.下列改革和变法运动,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下列改革和变法运动,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是质的是A、管仲改革、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商鞅变法2021/7/23214.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是A、新兴地主阶级势力越来越大、新兴地主阶级势力越来越大B、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实行、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实行C、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统治者增加国力进行争霸战争的需要、统治者增加国力进行争霸战争的需要2021/7/232210.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农民和地主的矛盾 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 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2021/7/232311.“相地而衰征相地而衰征”和和“初税亩初税亩”的实质是的实质是A、根据土地数量的多少收税、根据土地数量的多少收税 B、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C、按公田数目向耕者收税、按公田数目向耕者收税 D、逐步承认土地私有、逐步承认土地私有12.“相地而衰征相地而衰征”和和“初税亩初税亩”的直接目的是的直接目的是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2021/7/2324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决决定定生产关系改革生产关系改革决决定定上层建筑改革上层建筑改革 经济经济基础基础生产力:即人类改造自生产力:即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包括生产工然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具、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中人料所有制形式、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系;上层建筑:上层建筑: 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包括国度和设施的总和包括国家政府机器、家政府机器、法律与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制度,军法律与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2021/7/2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