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三国志《三国志费祎传》原文及翻译.docx
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少年三国志《三国志费祎传》原文及翻译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 、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①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请先上及至葬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吾常凝汝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滑稽,诸葛恪、羊衜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郎中,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讨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贼遂退,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十一年,出住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后十四年夏,还成都 (选自《三国志·费祎传》,有改动) 【注】 ①开后鹿车:一种从后边开门、由人力推拉的小车车窄小,仅容一鹿,故名 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仁将祎游学入蜀 将:率领 B.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了:完毕 C.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易:变更 D.魏军次于兴势 次:驻扎 【答案】 B(了:明白) 5.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一致的一组是() A.而亮特命祎同载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B.据理以答,终不能屈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各尽延、仪之用者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D.于时羽檄交驰 极娱游于暇日 【答案】 C(前一个为布局助词,“的”;后一个为布局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均为连词,表转折B项均为连词,表修饰D项均为介词,“在”) 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董允与费祎一起坐鹿车前去加入许靖之子的葬礼,下车时,在众人面前,董允面有难色,而费祎并不觉得寒酸 B.费祎出访吴国,凭借聪明才智和高明的外交辞令,使得诸葛恪等才学渊博、擅长诘难之人也不能争得主动,即使是能言善辩的孙权也不得不倍加赞美 C.魏延与杨仪两人屡生嫌隙,魏对杨有时甚至以刀剑相向,每当这时,费祎就到他们中间去,辨识是非,劝解开导,使两人均能各自发挥才能 D.延熙七年,魏军来犯,大夫来敏通过对弈察探费祎气度,费祎经受住了考验,于是受命御贼,告成而还 【答案】 D(费祎受命御贼是在来敏察探费祎之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5分) (2)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5分) 【参考答案】 (1)你是天下具有美德和才能的人,确定会成为辅佐蜀国君主的重臣,或许不会常来(吴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