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修理年限(共13页).doc
13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小修:小修的间隔期一般客货船为12个月,远洋船为12-18个月如船舶技术状况良好并经验船师认可可延长6个月,但不超过12个月 小修的目的是按规定周期结合坞内检验和年度检验对船体、主副机等主要设备进行不拆开或少拆开的重要检验,修复过度磨损件,保证安全航行至下次计划修理3)检修:在2-3个小修后结合特别检验,拆开必要的机器设备,对船体和全船主要设备系统进行较全面的检查,使主要设备和系统安全运转至下次检修最高级别) 除上述厂修类别外,还有事故修理,是海损或机损事故后的修理其修理规模,范围等依损坏程度和船检机构的意见而定2>按航运企业规定1) 航修:属临时性修理,不维修船计划,主要解决营运中的局部故障影响航行安全而又不能自修的工程2) 计划修理(包括检修)一般每5年进行一次,5年中进行一次特检和一次计划修理两次计划修理之间进行一次坞修3) 事故修理:船舶发生事故后,应依损坏情况和船舶检验机构的要求进厂修理2.修船原则:(1) 船舶修理应以恢复机械、设备的原有性能为目的,并以船舶的使用年限为重要依据船舶种类和船龄不同对其修理的要求也不一样。
船龄在10年以内的较大船龄的船舶,修理时应达到保持原设计性能船龄在10年以上的较大船龄的船舶,修理时应达到保证营运安全和计划使用年限2) 远洋船舶应按八级标准进行修理,如为达到原八级要求而修理范围过大,经济论证又不合算时,应按改变八级航区或改为海使用的要求进行修理3) 坚持日常保养与计划修理,船员自修与厂修结合的原则4) 保证修船质量,缩短修船时间和降低修船费用要求修船质量保修期,固定件应为6个月,运动件应为3个月5) 修理应夺着节约的精神,节省修船费用和缩短修船时间3、修船准备1> 编制修船计划修船计划分为年度、季度、月度计划年度修船计划由船技部门在修理年度前的10月底编妥报总司审批编制年度修船计划须根据修理简陋期,前一年度和本年度上半年修船实际情况和参考过去的修船记录计划的重要项目有:修理类别、进厂月度计划、估计费用、计划修船厂及其地址等季度计划于季度开始前一个月编妥月度计划是修理船舶的执行计划2)编制修理单修理单上列出船舶修理工程的项目、进度、范围和要求,是修船的主要文件和船厂修船的依据编制准确和正确的修理单对节约船舶经费、缩短修期和提高修船质量均有决定性作用编制修理单的依据:(1) 合同的修船原则,修理类别及有关规定。
2) 船舶检验机构规定的检验项目要求3) 说明书规定的检修间隔期4) 船舶在航行中各种机械和设备的运行状况,零部件的磨损与腐蚀等测量记录和损坏记录,历次修船记录和有关技术文件等均是编制修理单的重要依据编制修理单的要求:(1) 船舶修理单按坞修、甲板、轮机和电气四部分分别由相应的责任船员编制轮机和电气的修理单由轮机员编制,大管轮汇总,轮机长审定经机务部门上船审查校对,进行补充和修正,最后由公司批准2) 修理项目准确、修理内容明确,并注明必要的规格、数量和技术要求待定工程:对在船上平时无法拆卸的部件或部位检查后不能确定修理内容的项目,即隐蔽工程,只写“拆卸坚持后决定修理内容”3) 修理单上应注明修理类别,并注明船舶检验机构要求的修理工程,以便验船师监督和检验4) 修理单一式三份,其中两份上交公司机务部门,一份留船修理单应在船舶进厂前4个月递交公司审批第四节 船舶维修保养体系船舶维修保养体系简称CWBT,是以我国传统的船舶维修管理方式为基础,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组成的一种适合我国船舶情况的现代化船舶维修管理模式一、 1WBT的理论基础(1) 以现代维修理论为指导思想开展现代预防维修,根据船机设备的故障情况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
2) 把维修预测、计划、组织、指导、监督与控制等诸环节落实到设备管理中,形成完整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实行船舶现代化管理3) 开发人力资源,使船员的资格、经验和培训符合要求,胜任工作,适应现代化船舶管理要求二、 VBT的维修方针船舶识别的维修不仅是为了保证设备完好,工作可靠,而且为了获取最大的营运效益1)依船舶设备类别不同,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船舶设备分为4类:安全设备、船级设备、重要设备和非重要设备 ① 主要动力设备采用定时维修,逐步向视情维修发展② 耐用设备,底值设备,非生产设备和维护价格高昂而又不危及安全的设备采用事后维修方式③ 船级检验项目和长期工作的设备则采用定时维修方式2)按设备的维修内容和实施的重要性进行优选和优化,使影响运行安全的维修及时和无遗漏(3)根据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运用可靠性与可维修性理论来确定维修内容,维修范围和维修周期三、 CWBT的主要内容1、 编码册包括标准编码册和单船编码标准编码册是单船编码的依据CWBT设计了5位设备混合代码,例如:B15122、 维修手册由设备卡和维修执行记录组成CWBT设计了8级4类维修保养周期和维修类别维修和保养周期:K:定时维修周期值与标准系列周期值换算系数K=1为标准系数维修类别维修类别 维修工作性质第一类 含有年检和坞检项目的工作第二类 含有特检和循环检验项目的工作 第三类 其他主要维修工作第四类 一般维修工作四、 CWBT操作一个船级检验周期——4年为一次大循环,实行循环检验的船舶5年为一个大循环。
第二章 船机零件的摩擦与磨损船舶机器运转时,其上有相对运动的 运动副零件产生配合表面的摩擦,引起表面磨损磨损为船机故障模式,且影响船舶机器正常运转和船舶安全航行的因素摩擦消耗能量,据估计世界能源的1/3—2/1消耗在克服摩擦上,目前,船用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以降低至163g/kw.h左右,有效率达50%以上,在损失的能量中消耗在运动副的能量则占10%之多因此,轮机人员要充分发挥船舶动力装置的效能就必须学习船机要件的摩擦等方面知识/摩擦学是研究具有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表面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的一门科学,且近30年来形成的一门科学摩擦学主要研究摩擦表面,摩擦机理,磨损极力,润滑理论和摩擦学的应用等内容也可以说摩擦学是研究摩擦、磨损和润滑等关系的科学与技术的总称第一节 摩擦一、 摩擦表面 相对动零件相互作用的表面而摩擦表面的摩擦与磨损情况与其表面的形貌,表面层结构,性能有密切的关系1、 摩擦表面的形貌和表特性(1) 表面形貌定义:零件表面的几何形态称为表面形貌,是由表面的最后加工方法、刀痕、切削分裂时的变形,刀具与表面的摩擦和加工系统振动等造成的2) 组成:零件表面形貌由宏观几何形状,表面浓度和粗糙度(微观几何形状)构成。
① 宏观几何形状是宏观表面轮廊线与名义几何形状的粗大偏差② 表面波度:是在表面上周期性的波浪形状,介于宏观和微观几何形状之间③ 粗糙度:微观表面轮廊的几何形状偏差3)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摩擦表面的影响:① 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零件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的大小和实际原理的大小② 两个表面接触时,实际接触面积远远小于名义接触面积,仅是名义接触面积的0.01%—0.1%③ 零件表面的耐磨性,疲劳强度,耐蚀性和配合性的稳定性4)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常用方法:常用方法: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微观表面轮廓几何形状偏差)单位nm.微米)Ra是表面、轮廓在取样长度内各点的平均高度,反映了表面粗糙度的大小2、 金属表面层结构:① 零件金属表面层的结构和性能均与基体不同,经机械加工的表面层自表向里依次是:污染层,吸附(气体)层,氧化层,加工硬化层构成,各层的厚度不同② 金属表面的性能基体不同,如表面具有自由能,具有润湿性,吸附作用,化学作用和塑性变形等二、 摩擦两个接触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相对运动(成运动趋势)时,接触表面所产生切向阻力和阻力矩以阻止运动的现象称为摩擦里和摩擦力矩摩擦产生能,生热使接触表面磨损)1、 摩擦分类(1) 按摩擦到的运动状态分为动摩擦和静摩擦。
2) 按摩擦到的运动形式分为滑动默哀厂和滚动摩擦3) 按摩擦表面的润滑状态分为:a. 干摩擦:摩擦边面间没有任何润滑剂时的摩擦,摩擦系数最大,约为0.1~0.5.b. 边界摩擦:摩擦表面间有一层级薄的润滑油膜时的摩擦,油膜的厚度为0.1um,摩擦系数约为0.05~0.5c. 流体摩擦:摩擦表面间有一层边界膜和流体膜时的摩擦,摩擦系数最小,约为0.0001~0.01(磨损最小).d.混合摩擦:摩擦表面同时存在边界摩擦和干摩擦的半干摩擦,或者同时存在边界摩擦与流体摩擦的半液摩擦,均称为混合摩擦一般机械中的摩擦副的摩擦状态大多为半液体摩擦2.干摩擦机理 人类从15世纪就开始研究摩擦,推出了各种理论阐明摩擦的本质,但观点至今未能统一,其中粘着理论(粘着说)较为广泛接受1)2个摩擦表面接触时,在外载荷作用下不能形成面接触,接触点上的应力很大,产生弹性变形,当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时,产生塑性变形,使接触面积增大接触点的氧化膜被压碎致使两个摩擦表面金属分子相互吸引和扩散而溶合,形成接触点处两种金属黏着,称为冷焊2)摩擦表面互未接触部分的峰谷相互嵌入呈犬牙交错状态 当两个摩擦表面相对滑动时,冷焊点被剪断,犬牙交错的峰被剪切掉随后又在的接触点粘着和冷焊点被剪断直至实际接触面积增大到足以承受所加载荷为止。
摩擦过程就是黏着与交替作用的过程,起结果造成表面磨损3)摩擦过程中环抗因素对摩擦表面的作用将引起更大的磨损,例如空气中氧气的氧化作用,水与润滑油中酸和硫的腐蚀作用等 摩擦表面间没有润滑剂的配合件相互运动时周围的介质对摩擦表面的作用将造成摩擦表面更大磨损3.边界摩擦机理 边界摩擦是极为普遍的摩擦形式如气缸套与活塞环,机床导轨与刀架之间等当润滑条件不充分时,摩擦表面间只有少量润滑剂,通过润滑剂及其添加剂的理化作用在摩擦表面上形成边界膜而减少摩擦与磨损方式:边界膜的结构形式分为吸附膜与反应膜吸附膜是指有润滑剂中的极性分子吸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的边界膜分为物理吸附膜和化学吸附膜1)物理吸附膜:靠分子吸引力使极性分子定向排列吸附于金属表面上称为物理吸附由于分子与表面的*合能力比较弱,形成单层分子层或*层分子层并且受热容易脱吸所以物理吸附膜运用于*温、低速和轻载的工作条件2)化学吸附膜润滑剂中的一些极性分子的有价电子与金属或其氯化表面交换电子产生新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极性分子定向排列吸附于金属表面称为化学吸附这种膜很薄,吸附较为稳定,吸附与脱吸不完全可逆化学吸附膜适用于中等的负荷速度和温度的工作条件(中速、中载)3)化学反应膜为了满足高温高压和高速的工作条件,常在润滑油中加入含硫、磷、氮等元素的添加剂。
高温下这些元素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厚度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