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永宁乡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6页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永宁乡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X元素为( )A.Al B.PC.Ar D.K参考答案:D解析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选项A,Al3+具有第二周期稀有气体电子层结构;选项B,磷离子半径大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选项C,Ar为稀有气体元素,不能形成离子;选项D,K+具有与钙离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2. 人们会利用纳米级(1-100nm,1nm=10-9m)微粒物质制造出更加优秀的材料和器件,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纳米级微粒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一种分散系,对该分散系及分散质颗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分散系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B. 该分散系为溶液C. 该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D. 该分散系放置一段时间可能很快出现分层现象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分散系粒子直径在1nm到100nm之间的属于胶体,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胶体较稳定能保持较长时间不会出现沉淀。
答案选A点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的属于溶液,大于1nm小于100nm的属于胶体,大于100nm的属于浊液3. 在除杂过程中要尽量除去杂质,那么,加入的试剂必须稍过量,且最后过量物质可以使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除去现要除去NaCl中少量的CaCl2、Na2SO4杂质,下列选用试剂及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A.Na2CO3、BaCl2、HCl B.BaCl2、Na2CO3、H2SO4C.BaCl2、Na2CO3、HCl D.Ba(NO3)2、Na2CO3、HCl参考答案:C略4. 将05 moLNa投入过量的水(m1 g)中,得到a g溶液;将05 moL Zn投入过量的盐酸(m2 g)中,得到b g溶液,若m1==m2,则a.b的质量关系是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B20、同温同压下,等容积的两个密闭集气瓶中分别充满和两种气体,关于这两个容器中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数和中子数都相等 (B)分子数和质量都不相等(C)分子数和质量都相等 (D)质子数相等,质量不等翰林汇参考答案:D略6. 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B.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C.W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稳定D.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参考答案:B根据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N元素,W为P元素,Y为S元素,Z为Br元素,R为Ar元素,则A、Y为S元素,Z为Br元素,常压下S固体,而Br为液体,所以常压下,Y单质的沸点比Z单质的沸点高,A错误;B、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非金属性:S>P,B正确;C、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X>W,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W<X,C错误;D、Y的阴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与R原子相同,Z的阴离子核外有36个电子,与R的电子层结构不相同,D错误;答案选B。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2和O3是同位素 B. 12C 和13C是同素异形体C. 是同分异构体D. 正戊烷与新戊烷是同分异构体 参考答案:D略8. 参考答案:B9.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级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参考答案:A略10. 在1L 1mol·L-1的氨水中 A.含NH3 的物质的量为1mol B.含NH3 和NH4+ 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 C.含NH3·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 D.含NH3、NH3·H2O、NH4+ 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参考答案:D11.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Cl-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原溶液一定显碱性D.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CO2参考答案:C【详解】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若原溶液中含有SO32-,硝酸会将SO32氧化成SO42-,也会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B.未排除CO32-的干扰,即Ag2CO3也是白色沉淀,故B错误;C.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故C正确;D.未排除SO32-的干扰,若原溶液中含有SO32-,遇盐酸会放出无色的SO2气体,故D错误;故选C。
点睛】在离子检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它离子的一些干扰,比如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都是白色沉淀,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可以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12. 下列试剂能贮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里的是( )A.HF溶液 B.KOH溶液 C.盐酸 D.水玻璃参考答案:C略13. 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这溶液中A.一定含有SO42— B.一定含有Ag+C.可能含有SO42—或Ag+ D.可能含有CO32—参考答案:C略14. 下列用途主要是体现铝的物理性质的是( )①家用铝锅 ②盛浓硝酸的容器 ③制导线 ④焊接钢轨 ⑤包装铝箔⑥制成合金作飞机制造业材料 A. 只有①②③④ B. 只有④⑤⑥ C. 只有①③⑤⑥ D. ②④⑥ 参考答案:C略15.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SO2和H2S混合淡黄色固体SO2有还原性B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Fe(NO3)2样品已氧化变质C足量的铜和浓硝酸反应,反应停止后,往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铜继续溶解铜和稀硫酸发生反应D向盛有少量Na2SiO3的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酸性: 碳酸>硅酸 参考答案:D【详解】A.SO2和H2S反应生成S单质:2H2S+SO2=2H2O+3S↓,SO2中+4价S元素被还原生成0价的单质S,SO2被还原,作氧化剂,故A错误;B.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能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因此不能据此说明硝酸亚铁已经变质,故B错误;C.加入稀H2SO4后,H+与原溶液中的NO3-构成强氧化性的条件,又能与过量的Cu反应,故C错误;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产生H2SiO3沉淀,可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即酸性:碳酸>硅酸,故D正确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取过量的铁粉进行的实验,(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1)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E中的现象是 .(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写出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1)防止暴沸;3Fe+4H2O(g)Fe3O4+4H2;(2)黑色逐渐变红色,管口有水珠生成;(3)Fe3O4+8H+═Fe2++2Fe3++4H2O Fe+2H+═Fe2++H2↑;Fe+2Fe3+═3 Fe2+ 【考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分析】(1)液体加热易发生爆沸,加入碎瓷片可以防止爆沸;铁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2)依据氧化铜为黑色,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同和水解答;(3)停止反应,B中固体有四氧化三铁,铁,依据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水,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据此书写离子方程式.【解答】解:(1)液体加热易发生爆沸,加入碎瓷片可以防止爆沸;铁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3Fe+4H2O(g)Fe3O4+4H2;故答案为:防止暴沸; 3Fe+4H2O(g)Fe3O4+4H2;(2)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与水,现象为黑色逐渐变红色,管口有水珠生成;故答案为:黑色逐渐变红色,管口有水珠生成;(3)停止反应,B中固体有四氧化三铁,铁,依据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水离子方程式:Fe3O4+8H+═Fe2++2Fe3++4H2O,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Fe+2H+═Fe2++H2↑,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离子方程式:Fe+2Fe3+═3 Fe2+;故答案为:Fe3O4+8H+═Fe2++2Fe3++4H2O Fe+2H+═Fe2++H2↑;Fe+2Fe3+═3 Fe2+.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实验室常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0g/cm3.(1)此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列式计算)(2)配制100mL3.00mol/L的盐酸,需以上浓盐酸多少mL?(列式计算)(3)用浓盐酸配制该稀盐酸需要以下哪些步骤(按配制顺序填写序号): .①计算 ②装瓶③用50mL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盐酸④洗涤⑤移液⑥稀释⑦定容⑧摇匀.参考答案:解:(1)设盐酸溶液的体积为1L,则溶液的质量为1000ml×1.20g/ml,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2.0mol,C(HCl)==12.0mol/L,答:此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2.0mol/L.(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C(浓)?V(浓)=C(稀)?V(稀),即12.0mol/L×V(浓)=0.1L×3.00mol/L,则需浓盐酸V(浓)==0.025L,即25mL,答:配制100mL3.00mol/L的盐酸,需以上浓盐酸25mL.(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量取、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其先后顺序为①③⑥⑤④⑦⑧②,故答案为:①③⑥⑤④⑦⑧②.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1)假设盐酸的体积为1L,根据密度计算溶液的质量,根据质量分数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或根据c=计算;(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量取、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解答:解:(1)设盐酸溶液的体积为1L,则溶液的质量为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