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康复评定肌力评定ppt课件.ppt

158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87886045
  • 上传时间:2024-09-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38MB
  • / 15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肌力评定肌力评定1 第一节第一节 肌力概述肌力概述2 肌肉的能力一般分为三类肌肉的能力一般分为三类肌力肌肉爆发力肌肉耐力3 肌力的定义肌力的定义 肌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狭义的肌力是指肌肉主动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即静态或动态收缩的能力4 肌力肌力(muscle strength):指肌肉运动时最大收缩的力量肌力测定肌力测定: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最大收缩力量,以评定肌肉的功能状态肌力低下是指一块肌肉或肌群主动收缩的能力下降甚至丧失,也称肌无力常见于原发性肌病、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制动引起的肌肉废用等5 肌肉的分类根据肌肉结构不同分类:平滑肌心肌骨骼肌骨骼肌6 骨骼生物力学特征1 1、肌肉的构造、肌肉的构造肌肉是由很多肌束组成肌束是肌纤维的集合体肌纤维由肌原纤维与充满期间的肌浆所构成肌原纤维含有粗肌丝和细肌丝两种纤维成分粗肌丝由许多肌球蛋白分子聚集构成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三种蛋白构成7 肌丝滑行8 骨骼生物力学特征2、肌纤维的类型肌纤维根据形状和代谢特点分为I型纤维和II型纤维II型纤维由分为IIa、IIb、IIc三个亚型I型:慢肌纤维或慢收缩氧化纤维 红肌IIa型:介于快肌和慢肌之间IIb型:快速收缩酵解型纤维 白肌IIc型:认为含有极少且未分化的肌纤维9 骨骼肌的力学作用1、原动肌原动肌:在运动的发动和维持中一直起主动作用的肌肉。

      2、拮拮抗抗肌肌:是指与运动方向完全相反或发动和维持相反运动的肌肉,以保持关节活动的稳定性及增加运动的精确性,并能防止关节损伤10 3、协协同同肌肌:配合原动肌并随原动肌一起收缩的肌肉或肌群,可分为联合肌、中和肌、固定肌联联合合肌肌:也称副动肌,指与原动肌一起收缩产生与原动肌相同功能的肌肉固固定定肌肌:固定相关肢体从而更好地发挥原动肌对肢体动力作用的肌肉中中和和肌肌:可抵消原动肌收缩时产生的一部分不需要动作旋旋前前圆圆肌肌旋旋前前方方肌肌协同肌协同肌11 5、肌肉收缩类型:离心性收缩时肌力最大,其次是等长收缩,最小是向心性收缩6、关节角度:在等长收缩时,关节角度不同,肌肉产生的力量也不同7、年龄与性别:20岁以前肌力是渐增的,此后逐渐下降男性大于女性12 肌肉的收缩类型等长收缩是肌肉收缩时关节不活动,肌肉长度不变,张力增加,又称静力性收缩常用来维持特定体位和姿势等张收缩是肌肉收缩时关节活动,肌肉缩短,但张力保持相对恒定,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ü向心性收缩:主要指主动肌的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的两端相互靠近,肌纤维的长度变短,又称向心性缩短ü离心性收缩:主要指拮抗肌的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的两端相互分开,肌纤维的长度被拉长,又称离心性延伸。

      13 等速收缩又称恒定速度运动,指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依预先设定速度运动运动过程中肌肉用力仅使肌张力增高,力矩输出增加,不能增加速度,运动过程中角速度不变是人借助等速训练装置来完成的,不是肌肉的自然收缩形式,而是一种肌力评定和训练的方法14 影响肌力的因素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生理横断面越大,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也愈大2、肌纤维的类型肌纤维的类型:骨骼肌纤维可分为白肌纤维、红肌纤维和中间肌纤维肌肉中白肌纤维所占比例高,则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大3、运动单位募集程度和神经冲动发动频率运动单位募集程度和神经冲动发动频率:⑴动员的运动单位越多,肌力就越大⑵神经冲动的频率越高,肌力越大4、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一定范围内,初长度愈长,收缩力也愈大15 肌力评定的目的 判断有无肌力下降及肌力下降的程度与原因检验神经肌肉病变的恢复程度和速度指导康复治疗16 肌力评定的分类根据使用器械与否进行分类:徒手肌力评定和器械肌力评定,后者可分为简单仪器(便携式测力计评定)和大型仪器(等速测力仪评定)根据肌肉收缩形式进行分类:分为等长肌力评定、等张肌力评定和等速肌力评定。

      在等速肌力评定时,还可进行等速向心收缩肌力和离心收缩肌力以及等长收缩肌力的评定根据评定部位进行分类根据评定目的进行分类:爆发力、局部肌肉耐力等的评定17 徒手肌力检查徒手肌力检查18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MMT):是在特定的体位下,让患者做标准动作,通过触摸肌腹、观察肌肉克服自身重力或对抗阻力完成动作的能力,从而对患者肌肉主动收缩的能力进行评定19 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Lovett分级法MRC分级法20 ★★★徒手肌力检查分级法级别标 准相当于正常肌力的%0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01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102 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253 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504 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 755 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1001916 美国 Robert Lovett1936 英国 Henry﹠Flerence21 级别级别标准标准5能抗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范围的运动能抗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范围的运动5-能对抗与能对抗与5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4+在活动的初、中期对抗的阻力与在活动的初、中期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阻力级阻力4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阻力达不到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阻力达不到5级水平级水平4-对抗与对抗与4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3+情况与情况与3级相仿,但在运动末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级相仿,但在运动末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3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3-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2+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以下以下2消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消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2-消除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但但活动范围在消除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但但活动范围在50-100%1触诊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任何关节活动触诊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任何关节活动0无肌肉收缩无肌肉收缩22 徒手肌力评定注意事项Ø测试前应做适当动员,取得受试者的充分合作Ø 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Ø 选择适当的测试时机,疲劳、运动后或饱餐后不宜进行Ø 测试时应左右比较,肌力﹥3级时,应与健侧对比来确定4或5级Ø肌力﹥4级时,所作抗阻须连续施加,且同一强度Ø 抗阻不能应用于2个关节以上,阻力应施加于被测关节的远端Ø骨折未愈合,严重骨质疏松,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关节活动度极度受限,严重的关节积液和滑膜炎等症状禁忌23 3级动作作2级动作作2级触摸肌肉触摸肌肉观察有无收察有无收缩1级2级施加最大施加最大阻力阻力3级4级5级NOYESYESYESNONONO抗部分阻力抗部分阻力抗最大阻力抗最大阻力124 肩关节前屈肩关节前屈Ø主要肌肉:三角肌前部三角肌前部、喙肱肌Ø体位:3级及以上为坐位,2级为侧卧位,1级和0级为仰卧位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25 三角肌三角肌位位置置: 位于肩关节前、外、后方,为一块倒三角形的肌肉。

      结构:结构:分3部,前、后部的肌束为半羽肌,中部肌束为多羽肌26 27 28 三角肌三角肌起点起点: 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止点止点: 肱骨体三角肌粗隆29 三角肌三角肌功功能能: 近固定时,前部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水平屈和内旋;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伸、水平伸和外旋;中部或整块肌肉收缩使上臂外展30 2.喙肱肌.喙肱肌位置位置: 位于肱二头肌上半部内侧,为长梭形肌起点起点: 起于肩胛骨喙突止点止点: 止于肱骨中部内侧 功能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31 肩关节后伸肩关节后伸Ø主要肌肉: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三角肌后部Ø体位:3级及以上为俯卧位,2级为侧卧位,1级和0级为俯卧位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32 背阔肌背阔肌位置:位置:位于腰背部皮下,上部被斜方肌遮盖,为三角形扁肌,是人体中最大的扁阔肌结构:结构:肌束呈放射状排列,由内下斜向外上方集中33 起起点点::起于下6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及下3肋骨外侧面止点:止点:止于肱骨小结节嵴背阔肌背阔肌34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内收和内旋 背阔肌功能:背阔肌功能:35 背阔肌功能:背阔肌功能: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并协助吸气。

      36 位置位置: 位于小圆肌下方为柱形羽状肌起点起点: 起于肩胛骨下角背面止点止点: 止于肱骨小结节嵴功能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内收和内旋大圆肌大圆肌37 大圆肌大圆肌38 大圆肌大圆肌和肩胛下和肩胛下肌肌39 40 (二)使肩关节伸的作用肌(二)使肩关节伸的作用肌41 肩关节外展肩关节外展Ø主要肌肉:三角肌中部三角肌中部、冈上肌Ø体位:3级及以上为坐位,2级为仰卧位,1级和0级为仰卧位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42 冈上肌冈上肌 位置位置: 位于冈上窝内,在斜方肌深面,为长三角肌结构:结构:肌束排列呈羽状 43 起点起点: 起于肩胛冈上窝止点止点: 止于肱骨大结节44 功能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外展 45 肩关节外旋肩关节外旋Ø主要肌肉:冈下肌、小圆肌(外旋肌群)冈下肌、小圆肌(外旋肌群)Ø体位:3级及以上为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 ;2级为俯卧位,上肢在台边自然下垂,取内旋位;1级和0级同3级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46 位置位置: 位于冈下窝近似三角形冈下肌冈下肌 起点起点: 冈下肌起自肩胛骨下窝内侧2/3, 止点止点: 止于肱骨大结节功能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内收和外旋。

      47 小圆肌小圆肌 位置位置: 位于冈下窝,圆柱形 起点起点: 起自肩胛骨外侧缘背面止点止点: 止于肱骨大结节 功能功能: 上臂伸、内收和外旋48 冈下肌和小冈下肌和小圆肌圆肌: 49 岗上肌、岗下肌、小圆肌50 肩关节内旋肩关节内旋Ø主要肌肉:肩胛下肌、胸大肌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内旋肌群)Ø体位:3级及以上为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 ;2级为俯卧位,上肢在台边自然下垂,取外旋位;1级和0级同3级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51 胸大肌胸大肌 位置:位置:位于胸前皮下,为多羽状扇形扁肌结结构构::肌束呈放射状排列,由内向外集中肌分3部:锁骨部、胸骨部和腹部52 起点:起点: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和上6肋骨前面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止点:止点:止于肱骨大结节嵴53 胸大肌胸大肌 近固定时,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 54 胸大肌胸大肌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提肋助呼气55 肩胛下肌肩胛下肌: 位置位置: 位于肩胛骨肩胛下窝,为多羽肌起点起点: 起于肩胛下窝止点止点: 止于肱骨小结节功能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内收和内旋56 肘关节屈曲肘关节屈曲Ø主要肌肉:肱二头肌肱二头肌、肱肌、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Ø体位:3级及以上为坐位;2级为仰卧位,肩外展90° 、外旋;1级和0级为仰卧位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57 肱二头肌肱二头肌位置位置: 位于上臂前面浅层,为梭形肌,有长短二头。

      结构:结构:有长、短两头,肌束平行排列,为双关节肌58 起点起点: 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止点止点: 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59 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 肱二头肌功能:肱二头肌功能:60 近固定时,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和旋后 肱二头肌功能:肱二头肌功能:61 肱二头肌功能:肱二头肌功能: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62 肱肱 肌肌位置位置: 位于肱二头肌深层,肱骨前面下半部,为梭形肌结构:结构:羽状肌63 起点起点: 起于肱骨前面下半部止点止点: 止于尺骨粗隆和冠突功能功能: 近固定时,屈前臂远固定时,使上臂靠拢前臂64 肱桡肌:肱桡肌: 位置位置: 位于前臂前面桡侧结构:结构:长形梭状肌起点起点: 起于肱骨外上髁止点止点: 止于桡骨茎突功能功能: 其功能是屈前臂,并使前臂内旋、外旋和保持正中位65 旋前圆肌:旋前圆肌: 位置位置: 斜位于肘关节前面结构:结构:圆锥状长肌起点起点: 起于肱骨内上髁、尺骨冠突止点止点: 止于桡骨中部前面功能功能: 屈前臂,并使前臂内旋66 肘关节伸展肘关节伸展Ø主要肌肉:肱三头肌肱三头肌Ø体位:3级及以上为仰卧位,肩前屈90°,肘屈曲;2级为坐位,肩外展90° ;1级和0级为坐位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67 肱三头肌肱三头肌 位位置置::位于上臂后面。

      有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结结构构::为羽肌分3头,即长头、内侧头和外侧头其中长头为双关节肌,内侧头和外侧头为单关节肌68 肱三头肌肱三头肌 起起点点::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内下方止点:止点:三个头合成一个肌腹,以其腱止于尺骨鹰嘴69 功功能能::近固定时,使上臂和前臂伸远固定时,使肘关节伸 肱三头肌肱三头肌 70 腕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Ø主要肌肉: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Ø体位:3级及以上为前臂旋后位;2级及以下前臂中立位;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71 使桡腕关节屈的作用肌:使桡腕关节屈的作用肌:按按位位置置属属于于前前臂臂前前群群肌肌,,由由桡桡侧侧向向尺尺侧侧依依次次排排列列3层层一一层层::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二二层层::指浅屈肌、拇长屈肌三层:三层:指深屈肌72 腕关节伸展腕关节伸展Ø主要肌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指伸肌Ø体位:3级及以上为前臂旋前位;2级及以下前臂中立位;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73 使桡腕关节伸的作用肌使桡腕关节伸的作用肌按位置属于前臂肌的后群按位置属于前臂肌的后群肌,分为浅层和深层肌,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由桡侧向尺侧依次有:浅层由桡侧向尺侧依次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和尺侧腕伸伸肌、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肌深层有拇短伸肌、拇长伸深层有拇短伸肌、拇长伸肌等肌等74 髋关节前屈髋关节前屈Ø主要肌肉:腰大肌、髂肌腰大肌、髂肌Ø体位:3级及以上为坐位,2级为侧卧位,1级和0级为仰卧位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75 髂腰肌髂腰肌 结构:结构:腰大肌为单羽肌,髂肌呈扇形,二肌合并于双羽肌。

      位位置置::位于腰椎两侧及髂窝内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76 起起点点::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止点:止点:两肌相合,经髋关节前内侧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77 近固定时,使大腿屈 功能:功能:78 功能: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外旋 79 功能:功能:远固定时,单腿站立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旋转;80 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和骨盆前倾功能:功能:81 髋关节后伸髋关节后伸Ø主要肌肉:臀大肌臀大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Ø体位:3级及以上为俯卧位,2级为侧卧位,1级和0级为俯卧位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82 臀大肌臀大肌位置:位置:位于骨盆后外侧,臀部皮下呈宽厚的四方形,肌纤维很粗结构:结构:肌束平行排列,可分为上部肌束和下部肌束83 起点: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止点:止点: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84 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和外旋上部肌纤维收缩使大腿外展;下部使大腿内收 功能:功能:85 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功能:功能:86 股二头肌股二头肌位置:位置:位于大腿后外侧浅层,为梭形肌结构:结构:有长、短两个头,肌束平行排列。

      87 88 起点: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上半部止点:止点:止于腓骨头89 近固定时,长头使大腿伸,并使小腿屈和外旋 功能:功能:90 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当小腿伸直时,则使骨盆后倾功能:功能:91 半腱肌和半膜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位位置置::位于大腿后内侧,半膜肌在半腱肌深层半腱肌下半为腱,半膜肌上半为腱膜结构:结构:均为羽状肌92 起点:起点:起于坐骨结节止点:止点:半腱肌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面,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内侧面功能: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并使小腿屈和内旋远固定时,与股二头肌相同93 髋关节外展髋关节外展Ø主要肌肉:臀中肌臀中肌Ø体位:3级及以上为侧卧位,2级及以下为仰卧位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94 臀中肌臀中肌 位置:位置:位于髂骨翼外面臀中肌后部位于臀大肌深层结构:结构:为羽状肌肌束呈放射状排列,分前后两部分95 起点: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止点:止点:止于股骨大转子96 髋关节内收髋关节内收Ø主要肌肉:大收肌、短收肌、长收肌、耻骨肌、股薄肌(内收肌群)Ø体位:3级及以上为侧卧位,2级及以下为仰卧位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97 位于:大腿内侧,合称为内收肌群,分为耻骨肌、短收肌、长收肌、大收肌和股薄肌98 起点:起点:起于耻骨上下支。

      止点:止点:耻骨肌:耻骨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上部短收肌:短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上部长收肌:长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下部股薄肌:股薄肌:止于胫骨粗隆内侧99 起点:起点:起于耻骨下支和坐骨结节止点:止点: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下部和收肌结节大收肌100 近固定时: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屈、内收(大收肌伸),(股薄肌使小腿在膝关节处屈、旋内)功能:功能:101 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大收肌,后倾) 功能:功能:102 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Ø主要肌肉:股二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腘肌Ø体位:3级及以上为俯卧位,2级为侧卧位,1级及以下为俯卧位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103 膝关节伸展膝关节伸展Ø主要肌肉:股四头肌股四头肌Ø体位:3级及以上为坐位,2级为侧卧位,1级及以下为仰卧位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104 位置:位置:大腿前面,由四块肌肉组成,是人体中体积最大的肌肉之一,四头均为羽状肌,股直肌是双关节肌 ((1)股直肌)股直肌:位于大腿前面皮下 ((2)股中肌)股中肌:位于股直肌深面 ((3)股外肌)股外肌:位于大腿前外侧 ((4)股内肌)股内肌:位于大腿前内侧股四头肌:股四头肌:105 股直肌股直肌股外股外侧肌侧肌股内股内侧肌侧肌股中肌股中肌106 起点起点: (1)股直肌:髂前下棘,收缩时隆起。

      (2)股中肌:股骨体前面 (3)股外肌:股骨粗线外侧唇 (4)股内肌:股骨粗线内侧唇止点:止点:四块肌合并为一腱,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向下延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股四头肌:股四头肌:107 功能:功能:近固定时,使小腿伸,股直肌还能使大腿屈 108 功能:功能:近固定时,使小腿伸,股直肌还能使大腿屈 109 功能:功能:远固定时,可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 110 踝关节背屈(背伸)踝关节背屈(背伸)Ø主要肌肉:胫骨前肌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Ø体位:3级及以上为坐位,2级为侧卧位,1级及以下为仰卧位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111 胫骨前肌胫骨前肌位置:位置:位于小腿前外侧浅层,为梭形肌起点:起点:起于胫骨体外侧的上2/3止点:止点:肌腱从内踝前方通过,止于内侧(第1)楔骨和第1跖骨底功能:功能:维持足弓112 踝关节跖屈踝关节跖屈Ø主要肌肉:腓肠肌、比目鱼肌腓肠肌、比目鱼肌Ø体位: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113 小腿三头肌:小腿三头肌:位位置置::位于小腿的后部浅层,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合成结结构构::腓肠肌有内、外侧两个头,呈梭形比目鱼肌一个头,形似比目鱼腓腓肠肠肌肌起起点点::腓肠肌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上髁。

      腓腓肠肠肌肌止止点点::止于跟骨结节114 比目鱼肌起点:比目鱼肌起点:起自胫骨和腓骨后上部比目鱼肌止点:比目鱼肌止点:止于跟骨结节115 功能:功能:近固定时,使足跖屈、腓肠肌还能在膝关节处屈小腿 116 颈前屈颈前屈Ø主要肌肉: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颈长肌、头长肌Ø体位: 3级及以上为仰卧位,2级为侧卧位,1级及以下为仰卧位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117 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 位置与形态:位于颈部两侧的浅层皮下,呈扁条柱状,从胸廓前正中部斜向后外上,转头时清晰可见起点:起始处有分叉,起于胸骨柄前和锁骨胸骨端止点:颞骨乳突功能:当两侧下固定时,使颈段屈,完成低头动作,当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拉力线越过颈段后方时,又可使颈段继续伸,进一步完成抬头动作;上固定时,可上提胸廓和辅助吸气 118 颈后伸颈后伸Ø主要肌肉:后伸肌群Ø体位: 3级及以上为俯卧位,2级为侧卧位,1级及以下为俯卧位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119 背肌背肌 浅层包括:斜方肌、浅层包括:斜方肌、 背阔肌、背阔肌、 肩胛提肌肩胛提肌 菱形肌菱形肌 中层包括:上后锯肌中层包括:上后锯肌 下后锯肌下后锯肌 深层分布于脊柱两侧,深层分布于脊柱两侧, 分为背长肌、分为背长肌、 背短肌背短肌 120 背深层肌背深层肌 •分布于脊柱两侧,分布于脊柱两侧,•分为:分为:   1.1.背长肌:竖脊肌背长肌:竖脊肌 夹肌夹肌 2. 2.背短肌背短肌121 斜方肌斜方肌位置:位于项部及背上部位置:位于项部及背上部 皮下,一侧为三角皮下,一侧为三角 形扁肌,两侧合为形扁肌,两侧合为 斜方形。

      斜方形起点:起于枕外隆凸、项起点:起于枕外隆凸、项 韧带及全部胸椎棘韧带及全部胸椎棘 突止点:止于锁骨外止点:止于锁骨外1/31/3、、 肩峰和肩胛冈肩峰和肩胛冈功能:功能:122   肌纤维分为上、中、下三部肌纤维分为上、中、下三部  近固定时,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  近固定时,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 回旋和后缩;回旋和后缩; 123 中部肌纤维收缩中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使肩胛骨后缩 124 下部肌纤维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下降、上回旋和后缩 125 远固定时,远固定时,1.1.一侧肌纤维收缩一侧肌纤维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并向对侧回旋;使头向同侧屈并向对侧回旋;2.2.两侧上部同时收缩两侧上部同时收缩,使头后仰(伸);,使头后仰(伸);3.3.一侧整块肌肉收缩一侧整块肌肉收缩使脊柱向对侧回旋;使脊柱向对侧回旋;4.4.两侧整块肌肉收缩两侧整块肌肉收缩使脊柱伸使脊柱伸 126 背阔肌背阔肌 位置:位于腰背部皮下,上部被位置:位于腰背部皮下,上部被 斜方肌遮盖,为三角形斜方肌遮盖,为三角形 扁肌,是人体中最大的扁扁肌,是人体中最大的扁 阔肌。

      阔肌 起点:起于下起点:起于下6 6胸椎和全部腰椎棘胸椎和全部腰椎棘 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及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及 下下3 3肋骨侧面肋骨侧面 止点:止于肱骨小结节嵴止点: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127 功能功能近固定时,使上臂伸、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内收和内旋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并协助吸气上,并协助吸气 128 肩胛提肌肩胛提肌 位置:位于斜方肌上部深层,位置:位于斜方肌上部深层, 为带状长方形肌为带状长方形肌起点:起于上位起点:起于上位4 4颈椎横突颈椎横突止点:止于肩胛骨上角止点:止于肩胛骨上角129 功能:功能: 近固定时,使肩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和下回旋胛骨上提和下回旋  远固定时,一  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侧收缩使头和脊柱向同侧屈和回旋;向同侧屈和回旋;两侧收缩使脊柱颈两侧收缩使脊柱颈段伸130 菱形菱形肌肌 位位置置::位位于于斜斜方方肌肌深深层层,,肩肩胛骨内侧胛骨内侧 缘缘和和脊脊柱柱之之间间,,肌肌纤纤维由内上维由内上 向外下斜行。

      向外下斜行起起点点::起起于于下下2 2颈颈椎椎和和上上4 4胸胸椎的棘突椎的棘突止点:止于肩胛骨内侧缘止点:止于肩胛骨内侧缘131 功能:功能: 近固定时,使肩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 远固定时,两侧 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住伸收缩使脊住伸 132 背深层肌背深层肌 •分布于脊柱两侧,分布于脊柱两侧,•分为:分为:   1.1.背长肌:竖脊肌背长肌:竖脊肌 夹肌夹肌133 竖脊肌竖脊肌 包括:髂肋肌、最长肌、棘肌包括:髂肋肌、最长肌、棘肌位置:纵列于背部正中线两侧,位置:纵列于背部正中线两侧, 充填于棘突和横突之间充填于棘突和横突之间 的槽沟内呈长索状的槽沟内呈长索状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 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点:棘肌止于颈、胸椎的棘止点:棘肌止于颈、胸椎的棘 突;最长肌止颈、胸椎突;最长肌止颈、胸椎 的横突和颞骨乳突;髂的横突和颞骨乳突;髂 肋肌止于肋骨的肋角。

      肋肌止于肋骨的肋角134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 缩使脊柱向同侧屈,缩使脊柱向同侧屈, 两侧收缩,使头和脊两侧收缩,使头和脊 柱伸,并协助呼气柱伸,并协助呼气 135 夹肌夹肌 位位置置::位位于于斜斜方方肌肌和和菱菱形形肌肌深深层层分分为为头头夹肌和颈夹肌两部分夹肌和颈夹肌两部分功能:下固定时,一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和回旋两侧收缩,屈和回旋两侧收缩,使头颈伸直使头颈伸直 136 头夹肌:头夹肌: 起点:项韧带、第起点:项韧带、第7 7颈椎和颈椎和 第第1 1--3 3胸椎棘突胸椎棘突 止点:上项线外侧与颞骨止点:上项线外侧与颞骨 乳突 颈夹肌:颈夹肌: 起点:第起点:第3 3--6 6胸椎棘突胸椎棘突 止点:第止点:第1 1--3 3颈椎横突颈椎横突137 138 躯干前屈躯干前屈Ø主要肌肉:腹直肌腹直肌Ø体位: 3级及以上为仰卧位,2级为侧卧位,1级及以下为仰卧位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139 (一)腹直肌(一)腹直肌 位位置置::位位于于腹腹前前壁壁正正中中线线两两侧侧,,前前后后被被腹腹直直肌肌鞘鞘包包裹裹,,为为扁扁长长带带状状肌肌,,肌肌纤纤维维被被3-43-4条条横横行行的的腱腱划划分分隔隔。

      腱腱划划与与腹腹直直肌肌鞘鞘前前壁壁相相连连,,防止腹直肌收缩时移位防止腹直肌收缩时移位起点:起于耻骨上缘起点:起于耻骨上缘止止点点::止止于于第第5-75-7肋肋软软骨骨前前面面及及胸胸骨剑突140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收缩使骨盆后倾141 功能:下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功能:下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降肋拉胸廓向下,协助柱前屈;降肋拉胸廓向下,协助呼气 142 功能:下固定时,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同侧屈;143 躯干后伸躯干后伸Ø主要肌肉:竖脊肌竖脊肌、背髂肋肌、背棘肌、腰髂肋肌Ø体位:3级及以上为俯卧位,2级为侧卧位,1级及以下为俯卧位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144 使脊柱屈的主要肌群使脊柱屈的主要肌群 其肌拉力线均从脊柱冠状轴的前方跨越,可使脊柱屈主要有胸锁乳突肌、腹直肌、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等使脊柱伸的主要肌群使脊柱伸的主要肌群 伸肌的拉力线均从脊柱冠状轴的后方跨越下、上或无固定时,可使脊柱伸使脊柱伸的主要肌群有夹肌、斜方肌、腰方肌和竖脊肌等145 l 使脊柱使脊柱侧侧屈的主要肌群屈的主要肌群 使脊柱侧屈的肌群是位于脊柱矢状轴同侧半的肌群,它们一起收缩,完成向同侧屈。

      如,左侧的胸锁乳突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竖脊肌等肌肉一起收缩,可使脊柱向左侧屈锻炼方法可采用侧卧抬起上体l 使脊柱回旋的主要肌群使脊柱回旋的主要肌群 主要有:颈段的胸锁乳突肌和腰段的腹内、外斜肌同侧的胸锁乳突肌收缩,使头和颈向对侧回旋当同侧的腹内斜肌和对侧的腹外斜肌一起收缩时,使脊柱腰段完成向同侧回旋锻炼方法见腹内、外斜肌) 146 四 结果记录与分析结果记录:若所测部位被动运动受限,应先准确记录可动范围的角度,然后再记录该活动范围内的肌力;若同时存在痉挛、疼痛等情况,应同时记录相应情况结果分析:1.制动、卧床、格林巴利综合症——全身肌力普遍下降2.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的肌力低下3.周围神经病变——所支配的肌肉肌力下降147 口面部肌肉评级参照标准5级:与正常对称,正常收缩4级:与正常稍不对称3级:活动幅度约为正常侧1/22级:活动幅度约为正常侧1/41级:稍有肌肉收缩现象0级:无肌肉收缩现象148 口面部肌肉检查方法 眼肌眼轮匝肌:紧闭眼上睑提肌:上眼睑上抬右上直肌、右下斜肌:眼球向右上方转动右上斜肌、右下直肌:眼球向左下方转动内外直肌:眼球在水平内外转动149 口面部肌肉检查方法 口肌口轮匝肌:吹口哨时缩唇提口角肌:冷笑笑肌:得意洋洋地笑颧大肌:微笑颊肌:吹口哨时表情降下唇肌:嘲弄亥肌:怀疑、蔑视150 口面部肌肉检查方法前额、鼻部肌额肌:惊讶皱眉肌:皱眉降眉间肌:眉弓内角下降鼻肌:张大鼻孔后缩小咀嚼肌颞肌、咬肌、翼内肌:闭颌后咬牙二腹肌、舌骨上肌群:下拉下颌,张口151 检查注意事项1.如单侧肢体病变,先检查健侧肢体同名肌的肌力,以便患侧与其比较。

      2.当主动肌肌力减弱时,协同肌可能取代被检的主动肌而引起运动应采取触诊和观察法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协同肌运动应避免代偿运动,检查被检肌群是否摆放在正确的位置,固定方法是否得当3.注意肌肉疲劳,重复检查同一块肌肉的最大收缩力量时,间隔2分钟为宜4.正常肌力个体有差异,因此,在进行3+以上肌力检查时,给与阻力大小应根据被检者个体状况来定小关节(指屈肌)与大关节(肩关节)上给与的阻力有差5.检查不同的肌肉是采取相应的体位6.手法柔和,禁止粗暴动作7.避免在运动、饱餐及疲劳时进行检查152 结果记录根据评级方法,给与肌力0~5级评分,包括+、-若所测部分运动受限,应记录可运动范围的度数,然后再记录该活动范围时的肌力级别同时,在痉挛、挛缩或疼痛等情况是应在记录中注明可分别用S(spasticity)、C(contracture)、P(pain)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肌力检查表中153 结果分析肌力低下是某些疾病或损伤的常见症状和体征肌力低下的原因包括:1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2肌腱损伤;3废用性肌萎缩;4劳损;5由于关节水肿而导致的肌力下降;6其他判断患者是肌力下降、耐力下降还是两者兼而有之……154 器械肌力评定器械肌力评定155 等长收缩肌力评定握力:用握力计测定。

      常用握力指数: 握力/体重×100,高于50者为正常捏力:用拇指分别与其他手指指腹捏压捏力计背力计:用拉力计测定,以拉力指数评定: 拉力/体重×100,正常标准:男150-200,女 100-150.四肢肌力:借助于牵引绳和滑轮装置,通过与肌力方向相反的重量来评定肌力156 等速肌力评定BiodexCybex157 15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