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版.pdf

197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75876561
  • 上传时间:2024-08-1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7.83MB
  • / 19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总 册 目 标一.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分为六个单元)1 .复习与提高( 1 )复习带有空格的一步算式的内容,为本册学习代数做准备;( 2 )复习上一册的小数的性质、意义以及小数的加减运算,为本册学习小数乘除法做准备;( 3 )复习逆推的方法,为本册学习解方程做准备2 . 小数乘除法( 1 )小数乘整数;( 2 )小数乘小数;( 3 )连乘、乘加、乘减;( 4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5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6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7 )有余数的小数除法;( 8 )循环小数3 .统计围绕平均数概念展开,给出了计算平均数的公式4 .简易方程( 1 )用字母表示数;( 2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 3 )解 方 程 ( 三步);( 4 )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5 .几何小实践( 1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的主要性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2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3 )梯形的概念以及梯形的面积公式; ( 4)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6. 整理与提高( 1 )数学广场介绍了时间段的计算;( 2 )编码的有关内容;( 3 )问题解决( 三步计算的简单应用题);二 .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 )复习小数的性质,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复习小数加减法。

      2 )利用因数与积的变化的规律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 )利用商不变性质,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4 )在除法计算中认识循环小数 5 )理解小数乘除运算中,求积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够按照要求用“ 四舍五入”法对积、商进行凑整 6 )通过实例验证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合小数乘法,并初步会用 7 )通过丰富的事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实际问题 8 )知道可以使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样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知道可以使用部分的平均数来推测全体的情况 9)初步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或数量关系,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并求值 1 0 )认识等式、方程,根据方程的解的含义检验方程的解 1 1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1 2 )利用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 1 3 )能通过割、补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1 4 )初步学会利用面积公式求有关数据 1 5 )会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会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 6 )会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 段)的计算问题。

      1 7 )通过了解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2 .方法与过程( 1 )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 ( 2 )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交流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 3)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他们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交流 4 )提升学生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和灵活敏捷的思维品质 5 )通过测量操作活动认识一些平面图形,并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6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判断与选择的习惯,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定的数学敏感,强化对计算结果可能范围的猜测和估计 7 )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学习一些数学的新知识3. 情感与态度( 1 )加强环保意识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 )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优越性 5 )学生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常遇到的小数乘除法问题,体会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6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7 )渗透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体 会 用 “ 四舍五入”法对积、商进行凑整的必要性。

      8 )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 算 器 ( 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9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 1 0 )督促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三. 课时按排1 .小数乘除法( 2 3课时)2 .统计( 课时)3.应用题专题( 课时)4 .简易方程( 课时)5 .几何小实践( 课时)6 .整理与提高( 课时) 第一单元 —— 小数乘除法学情分析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是在整数乘、除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教材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并采用估算、几何模型、单位间的转化等方法得出结果,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在四年级时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基本概念从计算能力上讲,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并初步体验了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与小数加减法相比,小数的乘除法的含义更为复杂、算理也较难掌握关于小数乘法的计算,教材分为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样的教学体系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先前的教学中我是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帮助学生将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己知的知识,通过探究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我引导学生获得的结论是:1 . 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2.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3 . 按一定的顺序归纳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种情况,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根据商不变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因此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小数除法的难点还是试商,因为除法竖式中蕴涵着减、乘、除三种运算关系,对于数据较大的小数除法,学生的运算错误率会较高,因此在除法运算中, “ 定商” 、“ 试商” 、“ 验商”还是关键在小数除法中,会遇到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剩余,需要 添 0继续除的问题,根据小数的性质,点上小数点添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是它的计数单位改变了有时小数除法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中,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剩余,剩余部分的小数点应该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这个知识点,学生很容易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利用因数与积的变化的规律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则,并能正确表达2 .通过实例验证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合小数乘法,并会运用3 .利用商不变性质, 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4 .在除法计算中认识循环小数5 .理解小数乘除运算中,求积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够按照要求用“ 四舍五入”法对积、商进行凑整6 .养成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过程与方法:1 .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他们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想法并进行交流2 .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提升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和灵活敏捷的思维品质3 .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1 .学生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常遇到的小数乘除法问题,体会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2 .渗透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体 会 用 “ 四舍五入”法对积、商进行凑整的必要性3 .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 算 器 ( 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4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 搞错,希望老师们在教学时有所重视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 符 号 表 示 数 练习课1练习内容:P2练习类型:专题练习练习目标:1 .进一步体会符号可以用来表示数2 .复习求解带有空格的算式中的未知数3 .学会求简易的方程重点难点:1 .知道符号与数字一样可以参与各种运算。

      2 .通过寻找规律来得出在这个数列中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习过程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目标导学学习评价预设生成 基本练习在口中填上适当的数教材P 2 第一题73+口= 101 162-0=532 3X 0115 32 + 口= 8仔细观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独立完成全班核对纠错导:(1) 口各表示什么数?( 2 ) 怎样解答这些数?( 3 ) 你的依据是什么?导:现在老师把口都替换成未知数X ,你会吗?注意格式,正确解答能正确的描述加减法与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用方程解,格式正确,计算准确二. 综合练习1 .各式中的▲表示什么数字?教材P 2 第二题尝试练习交流算法导:三角符号表示一个什么数字?2 5X ▲ ▲是怎么得到的?1 5 0 A=6导:▲一 个 因 数 = 积 + 另一个因数从进位加法的角度思考 2 ▲ 想:2 个 ^=18讲解策略3 8 所以:▲= 9导:2 3X A 7这是两位数乘法的逆思明确算理□ □ □ 先算 23X7口 □ 再算 621-161=4606 2 1▲ 二 2 46・23= 22 .找规律填数教材P 2 第四题(1) 1 3 5 7 A 11 13■ 17 1 9 -;(2) 3 6 9 12 15 ・21 24 2 7 -;独立完成发现规律导:找到题目中三个数列的规律。

      1) A= ( 9 ) ■=( 15 )(2) • = ( 18 )(3) ★= ( 36 )奇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序列 ( 3 ) 1 4 9 1 6 2 5 ★ 4 96 4 8 1 …;三. 拓展练习1 . 求 X补充题9 1 . 1 - X+ 8 3 . 7 = 9 0 X= 8 4 . 83 6 . 0 1 - ( 7 . 6 3 + X) = 2 1 . 6X= 6 . 7 8选 择 学 习方式导: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能正确求出X 的值2.求 4 个数字的总和 是 ( ) o□ □+ □□1 6 9自 主 或 同伴互助导:你是怎么想的?板书: 符号表示数7 3 + X = 1 0 1 2 3 X X = 1 1 5解: X = 1 0 1 - 7 3 解: X = 1 1 5 4 - 2 3X = 2 8 X = 5练习反馈:1.求未知数X. ( P 2 第三题)2 8 + X= 1 2 7 . 9 1 5 XX= 1 0 5X+ X= 7 2 X 4 - 7 = 1 1 加减法关系:乘除法关系2 . 求口中的数1) 8义口- 51 + 3=47一个加数= 和- 另一个加数减数= 被减数- 差被减数= 差+ 减数一个因数= 积+ 另一个因数除数= 被 除 数 + 商被除数= 商乂除数(2) 0 + 25=125-0小 数 练习课 2练习内容: P3练习类型: 专题练习练习目标:1 . 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小数计数单位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 . 能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添加3 .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重点难点:L 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问题 位数不够要用0 补足 )2 . 单位换算是难点,学生易错学习任务 学习资源学习过学习方法目标导学 学习评价预设生成 一 . 基本练习1.复习小数的一些基本知识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导: ( 1 ) 以小数点为界, 小数点左边是什么数?右边是什么数?( 2 )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哪一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小数部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3 )什么是小数的性质?能正确表达小数的一些基本概念2.小数性质练习教材:P 3 第一、二题1 . 利用小数性质化简下面各数2 .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独立完成开火车核对导:根据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后它们完全相同吗?小 数的大小不变, 但是计数单位变化了3 . 小数点移动教材P 3 ( 填空1 )5 . 6 3 X1 0 0 = ( )2 . 0 3 4 - 1 0 0 0 = ( )7 0 . 8 7 0 ( ) = 7 0 8 7 05 . 3 0 ( ) = 0 . 0 5 3( )X 1 0 = 1 8 . 3( )4 - 1 0 = 0 . 2 7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完成练习导:一个小数乘以1 0 、1 0 0 、1 0 0 0 , 小数点的位置会发生什么变化?一个小数除以1 0 、1 0 0 、1 0 0 0 , 小数点的位置又会怎么样?特别讲评逆思的题目。

      二. 综合练习1 . 填 空 ( 复习小数的组成)补充题:( 1 ) 1 里 面 有 ()个 0 . 1 , 4里 面 有 ()个 0 . 0 1 2 ) 3 0 . 6 7 是 ()位小数,表示 ()个 0 . 0 1 , 千分之几用小数表示是( )位小数独立完成口头核对导: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反馈全对人数,问清错误原因 小数加减法练习课 32 .单位换算教材P 33 . 3 m =( ) c m 225 0m l =( ) 113 . 05 t =( ) k g 5 6 7 8d m J ( ) m24 . 3 元= () 分 7 3 5 6 g =( ) k g13 5 6 4 7 m =( ) 万回忆旧知梳理知识教师板书归纳方法方法迁移导:复习长度、重量、货币、容积、面积、万、亿单位间的进率小结: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检测学习效果突破移动小数时,位数不够的问题三. 拓展练习* 一个数先缩小100倍, 再扩大10倍,结果是0. 3 003 , 这个数是多少?先独立思考方法交流导: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用 还 原 的 方 法 0. 3 003 4 - 10X 100)板书: 小 数整 数 部 分 .小数部分数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 十 分 位 百 分 位 千 分 位 ……计数单位 100 10 1 0. 1 0. 01 0. 001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星添上0 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长度单位:m d m c m m m 重量单位:t k g g货币单位: 元、角、分 容积单位: 升 毫升面 积 单 位 : k m2 m2 d m2 c m '!练习反馈:1 . 0. 5 里 面 有 ()个 0. 0012. 110 个 0. 1 是 () »3 . 0. 02k m - ( ) m24.摘苹果了,果农第一次摘了 5 3 80千克,第二次摘了 5 . 93 吨,哪一次摘得比较多? ( 解决单位化聚的书写问题)* 5 . 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所得的数是原数的几倍?练习内容: P 4 - 5练习类型: 专题练习练习目标:1. 借助树状算图用逆推法求方框里的数重点难点:1. 正确计算2. 会用逆推的方法,理解解题过程 2 .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以及灵活解题的能力 3 . 通 过 “ 湿地”知识的学习,形成环保意识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目标导学学习评价预设生成“ 湿地” 知识教 材 P 4自学课本导 1 : 读一读中国各大湿地的面积能正确的读学问答正确读数事小数小组合作导 2 :小组活动能正确计算, 汇报时要说一习解决问题( 1 )解读流程图。

      保护区区域说已知条件和正 确 列 式( 2 ) 解决问题:保护区的区域面积有多大?面 积 2 4 1 . 55问题,要关注过并计算保护区的堤外面积有多大?k m2,堤外面计算错误的原( 3 )根据上面的条件,你还能提哪些问题?积 8 4 . 4 5 k m2因「程二. 寻找失去的数教 材 P 5导 1 :要寻找失去的数,应先求什么数,再能正确的说小丁丁的作业被墨迹弄脏了,你能帮先尝试求什么数?出解题的思他找回失去的数吗?再交流导 2 :借助树状算图,求出方框里的数)+ 9 . 3 2 - 3 6. 4 9二( )- 3 6. 4 9理解算理反馈:先求被减数,再求一个加数3 0 . 71正确表述3 0 . 71 + 3 6. 4 9 = 67. 2 被减数= 减数+ 差67. 2 - 9 . 3 2 = 57. 8 8一个加数= 和- 另一个加数转化成解方程P5 试 一 试 a独立完成检测计算正( 1 ) 9 1 . 1 - X+ 8 3 . 7= 9 0核对结果确率 2 ) 4 3 . 9 9 + X- 3 2 . 7= 50 . 3互说思路 三.拓展练习补充题( 1 )填空并列出综合算式①49. 7 !._ _ > 0. 497 1② □义14 8. 2 -3 .4 口③26.4 1 1 +10, 2 .5独立完成核对结果交流思路能正确列出综合算式。

      2) ★★A与B的和是44. 44, B与A的差是8. 24, C与A的差是5. 1 ,已知C是1 3 ,想一想,A与B各是多少?导:仔细读题,寻找条件 1 )是用和差问题解 2 )先算出C ,再算出A、B.体现算法多样化,板书: 小数加减法小丁丁的作业被墨迹弄脏了,你能帮他找回失去的数吗?( ) + 9. 32 - 36. 49= ( ) -36. 49 30. 71+36. 49=67. 2 被减数= 减数+ 差= 30.71 67.2-9.32=57.88 一个加数= 和- 另一个加数转化方程:X + 9. 32 - 36. 49= 30. 71解: X - 27. 17= 30. 71 先化简X = 57. 88 再用加减法的关系算练习反馈:1. 用逆推的方法计算— ► 4-15 — ► +25 — ► X8 —2402. 填 口87- ( □ -2. 68) =45.543. P5一根绳子长4米, 第一次剪去一些后,第二次又剪去1.65米,最后还剩下75厘米,第一次剪去了多少米?4. 小丁丁身高1.47米,他站在0 .7米高的凳子上时,比爸爸高0.37米,爸爸身高多少米? 小 数 乘 整 数 学习设计4学习内容: P7-8 ( 横式计算)学习目标:1 . 初步了解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意义,探索小数乘法横式计算方法。

      2 . 感受从已有知识转化新知的学习过程,学会数学学习的方法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横式计算算理学习过 程■ : 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引领探究填- - 填补 充 题 _8. 04 => 804O62 ----------► 0. 62O47. 8 -------► 4. 78导 :方框里填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口答说出算理方框里要填运算符号和数据自主探究1. 探 究 横 式 计算方法教 材 :P 7 例 1自学题:1 . 4X2.6= 4X264-10这步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反 馈 :( 1 ) 将小数转化为整数乘 2 ) 要使积不变,积就要缩小相应的倍数2 . 下面这个算式你能看明白吗?4X 2.6 = 10.4|x io | 4-104X 26 = 104小组合作研究算法反馈交流同桌互说会 将 已 有 知 识 迁移 ,整数乘法以及小 数 点 位 置 的 移动 小结:是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2 . 用横式计算 教材:P86 X0 . 9 1 . 8 X 27 X3 . 5导:直接做在书上独立完成及时反馈说说算理检测学习效果感悟探究1 . 估 算教材:P86 X0 . 9 1 . 8 X27 X3 . 5导:回忆一下估算的方法是什么?格式怎么写?6 X0 . 9估:6 X1 = 6学生口答媒体核对明确估算方法比较结果养成估算的习惯,估算是计算的好帮手。

      2 . 看算式直接说 出 ( ) 里所填的数补充:1 8 X2 6 = 4 6 81 . 8 X2 6 = ( )1 8 X0 . 2 6 = ( )0 . 1 8 X2 6 = ( )( ) X ( ) = 0 . 4 6 8导: 你能根据1 8 X2 6 = 4 6 8 这个算式, 不计算直接说出下列各题的积吗?口答核对说说算理解决积的小数点的定位3 . 拓展补充:甲数比乙数少5,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0 . 8 , 乙数原来是( 1 3 ) 分析思路:找 关 键 句 “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0 . 8 ” ,因此甲数就是0 . 8 X1 0 = 8 . 再看甲数比乙数少,就是乙数比甲数多,8 + 5 = 1 3 自主学习同伴互助板书: 小数乘整数——横式计算例 1 : 4 X 2 . 6 = 1 0 . 4| x i 0 f 4 - 1 04 X 2 6 = 1 0 4( 1 ) 将小数转化为整数乘 2 ) 要使积不变,积就要缩小相应的倍数练习反馈:1 . 填 空3 . 0 8 = 3 0 8 4 - ( ) 1 . 0 2 8 = 1 . 0 2 8 X1 0 0 0 + ( )2 .应 用 题 ( 用 横 式 计 算 ) P 8 试一试 ( 1 ) ( 2 ) 小 数 乘 整 数 学习设计5学习内容: P9T0 ( 竖式计算)学习目标:1 . 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学会竖式计算。

      2 . 经历小数乘整数竖式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重点难点:能利用因数与积的变化的规律来探索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习过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引领探究1. 视算补充题6. 57X100 9. 784-10006.87X10 0.54-100导:说说你是怎么算得?9. 784-1000, 0.5+100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视算口头核对当场评价,检查全对人数2 .选择3 XI. 9 横式计算的方法是:A. 3X1.9B. 3X19C. 3X194-10D . 3X194-100导:手势准备,( 选 D)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手势表示说出算理先将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要使积不变,积就要缩小相应的倍数自主探究1. 用横式计算教 材 P 9 例 2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电梯速度是0. 007千米/ 秒,从底层到上球体室外观光层需要3 7 秒,上球体室外观光层高多少千米?导:板书 0.007X37 =7X374-1000259 ・ 10000. 259 (km)尝试计算交流核对 2.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自学题:1. 仔细观察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你是怎么思考的?2. 分几步解答?37 ; 37: X1000 !X 0.007 ! ------------------► X 74-10000.259 5 <------------------ 259反馈:1 . 小数0. 007变整数扩大1000倍。

      2. 按整数乘法计算3. 将乘得的积缩小1000倍,即积的小数点从右往左移动三位,点上小数点仔细观察知识转化交流反馈能将横式算理, 迁移到竖式算理3 .基本练习( 竖式计算)教 材P 9下两行快速计算核对检测效果 4 .归纳法则教 材 P10多漂亮的邮票导:填写P10例 3导: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结论: L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先算出积;2 . 因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位,就在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三感悟探究1. 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补充题23X0. 15 72X0. 134导: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手势表示2 . 判断下面各积的小数位数是否正确,把错的改正.(1) 56. 7X38=215. 46(2) 37X0. 00094= 0. 34782154. 60. 03478判断改错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3 .列竖式计算教 材 P 1 0 试一试36 XI. 94 .拓展把 2、3、4、5 填在下面竖式的方格中( 1 ) 怎样填积最大?( 2 ) 怎样填积最小?( 3 ) 怎样填正好是13?□ . □□义 口导:思考在怎样的情况下积最大?积最小怎样的情况下正好是13?小组合作实验数据交流思路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竖式计算例2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电梯速度是0. 007千米/ 秒,从底上球体室外观光层高多少千米? 3 70.007X37 = 7X374-1000 0X 0.0070.259层到上球体室外观光层需要37秒37X1000----------------- ► X 74-1000◄ ----------------- 259练习反馈:1. 竖式计算0.017 X2154 X I. 38 = 2 5 9 4 - 1 0 0 02 . 练 习 册 P 2= 0 . 2 5 9 ( k m )第 ( 1 )题结论:第 ( 2 )题 第一行3 小题1 . 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先算出积;2.因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位,就在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 数 乘 整 数 学习设计 6学习内容:P 1 1 例 4整十数乘小数学习目标:1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 .学会解决小数乘整数过程中积末尾有0的计算3 . 会正确的书写小数乘整十、整百数的竖式计算重点难点:掌握小数乘整数( 积末尾有0 )的计算方法关键:L 0的书写;2 . 小数点的定位;3. 竖式中小数末尾的 要划去学习过 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引领探究1 . 复习小数乘整数补充题0 . 4 8 X 3=0 . 4 8X 3导:口头填空把 0 . 4 8 看 成 ()来计算,乘积要缩小到它 的 ( 一) 先计算口头填空表述算理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来确定乘积小数点的位置 自主探究探索整十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教 材 PH例:小 胖 有 8 0 元,他想买2 0 枚邮票,每 枚 4.2元 ,请你帮忙估算够不够?应该要多少元?自学题:( 1 ) 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 2 ) 小数乘整十数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 ) 在积中点小数点应该注意什么?自学反馈:( 1 ) 学生讨论并估算:4X 20=80 4.2X20>80 得出 钱不够(2) 4 .2X 2 08 4 \0(3 )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碰到积部分末尾有0 , 应该先点小数点,然后再把积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 去掉。

      尝试计算探究算理体现算法多样化,形成发散型思维品质落实算法最优化基本练习P11像小丁丁那样计算50X3. 7= 0. 085X4=0. 45X60=导:0 .0 8 5 X 4 ,把 0.085看成85来计算,乘积要缩小到它的( 一) ,乘积末尾的0 怎么办?独立计算核对答案落实关键积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 要划去感悟探究1 . 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补充23X0. 15= 70X2. 13=6.8X50二23X0. 1 5 = ( 两 位 ) 70X2. 1 3 = ( 一位)6.8X50= ( 没有)手势表示说说算理通过手势及时了解知识落实情况2 . 直接写出得数根据 735X20=14700,直接写出得数7. 35 X 20= 0. 735 X 20= 0. 0735 X 20=735X0.2= ( ) X ( ) =14.73. 拓展练习5.69X6. 1=569X0.061= ( ) X ( ) =()X ( ) = ( ) X ( )小组合作体现算法多样化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4. 2X20=84 ( 元) 84 元> 80 元4 .2 答:钱不够X 2 08 4 7 ) 在积中先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把积中小数部分末尾的 0 去掉。

      练习反馈:1. 列竖式计算40.4X150= 60X50.7=2. 判断( 1) 一个整数乘一个两位小数,积一定也是两位小数 2)因为 92X 4=368,所以 9. 2X40=36. 8 ( )( 3)在小数乘法计算中,积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 可以去掉小 数 乘 小 数 学习设计 7学习内容:P12—1 3 小数乘小数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表达2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小数乘小数,完成书P13练一练、试一试3 . 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重点难点:在观察比较中归纳出因数小数点和积的小数点的变化规律,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学习过 程三步广二 学习任务 学习资源 目标导学 学习方法 学习评价 预设生成探究 引领探究复习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补充媒体0. 45X725X0.018导:先判断积有几位小数,用手势表示口答0.45X 7的运算法则25X0. 018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相同吗?观 察用手势判断口答1 .能正确判断积的小数位数2 .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自主探究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横式计算算理, 学会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教材P12例题( 横式计算)4. 1X3.2 = 13. 12|x io ^ x io J +10041 X 32 = 1312教材Pl34. 1 一位小数X 3. 2 一位小数8 212 313. 1 2 两位小数自学题:1. 观察横式,小数乘小数先按什么算,积为什么要除以100?2 . 观察竖式,积 13. 12的两位小数是怎么得到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知识迁移释疑归纳法则交流理清概念【 学生也可写出横式的另一计算方法。

      】【 竖式的积中小数点的定位:得数中的小数点为什么点在3 的后面, 不点 在 1 的后口答横式计算卡片 3.4X 0.584. 6X2.5导: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知识迁移口答核 对正 确 计 算 P13试 _ 试教材0 .73 24.8 0.6 2X 5.9 X 3.6 X 1.5计算核对评价检测自学效果归纳运算法则导:分几步思考?小数乘小数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同桌互说 小数乘小数学习设计二 .感 ^ 悟探究巩固运算法则提高能力媒体补充题1 . 根 据 148X23=3404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14.8X23= 148X2. 3= 14. 8X2. 3=1.48X2, 3= 0. 148X23=开火车核对举手反馈突破重点2 . 列竖式计算(1) 2.08X30.5= (2) 0.6X0. 16导: 0. 6X0. 16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时怎么办?为下节课做作铺垫学生板书核对3 .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算式成立 ) X ( ) =0. 48算法多样看 谁 写 得 多和巧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4. IX 3. 2 = 13. 12 4. 1 (一位小数)| X lo Ix iO t 4-100 X 3. 2 (一位小数)41 X 32 = 1312 8 212 313. 1 2 (两位小数)【 小数乘小数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练习反馈:1.横式计算8.2X1.2= ( ) X ( ) 4 - ( )2. 给积点上小数点16.4 3. 7 6X0. 03 * 0. 54 92 1 8 8 03 . 列竖式计算 4 .三步连乘2. 1X5. 03 0. 45X6X5.78 学习内容:P14小数乘小数学习目标:进一步巩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 时 用 “ 0” 补足,能正确计算小数乘小数的乘法重点难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 0” 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学习过 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引领探究直接写得数1补充:75 4- 10= 75 + 100=754-1000= 754-10000=导:一个数除以100, 10 0 0 ,商有什么变化?(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口算核对说出算理一 个 数 除 以10、100— ,如果位数不够,就 用‘ 0'补足, 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作铺垫直接写得数2根 据46 X 53=2438填数0. 46 X 5 3 = ( )4 .6 X 5 .3 = ( )4 .6 X 0 .53=( )导:为什么0.46X 53与4. 6X5. 3的结果是一样的?口答说出算理复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自主探究继续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课本:P14例:小巧的借书证上贴着她 的 一 张1寸 照 片 ,这张照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自学题:1. 仔细观察,并填一填 0.2 5 …… ( )2 . 积应该有四位小数, X0.3 5 …… ( )现在只有三位怎么办? 1 2 57 50. 0 8 7 5 ..........( )仔细观察尝试完成反馈: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 0”补足, 再点上小数点基本练习(P14 练一练 1)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0 .09 0.47 1.02X 0.8 X 0.2 X 0.0572 94 5 10(重点讲评)独立完成核对检测自学效果 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学习设计 9二 .感 ^ 悟探究巩固运算法则提高能力出示练习题1 . 列竖式计算(书P 1 4 练一练2 )0 . 4 3 X 0 . 1 6 = 0 . 2 1 X 0 . 3 8 = 0 . 3 5 X 0 . 2 4 =学生板书核对反馈学习效果2 . 判断并改错0 . 0 2 4 0 . 0 13 5 . 7 2X 0 . 14 X 0 . 0 2 6 + 0 . 7 19 6 7 8 6 . 4 32 4 2 60 . 3 3 6 0 . 0 10 4手势表示错误解析3 . 根据2 8 X 15 = 4 2 0 填数0 . 2 8 X 0 . 0 15 = ( ) ( ) X ( ) = 0 . 4 2独立完成体现算法多样化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0 . 2 5 X 0 . 3 5 = 0 . 0 8 7 50 . 2 5 两位小数X 0 . 3 5 . . .两位小数1 2 51 5 _ _ _ _ _ _ _ _0 . 0 8 7 5 . . .四位小数结论: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 0 ”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练习反馈:1 . 列竖式计算6 . 2 5 X 1. 8 = 2 . 0 4 X 0 . 2 5 =2 . 判断题( 正确的打“ J ” ,错误的打“ X ”)( 1) 1. 0 7 X 0 . 2 = 2 . 14 ( )( 2 ) 13 . 7 8 X 0 . 0 5 = 0 . 0 6 8 9 ( )( 3 ) 0 . 4 8 X 1. 0 2 4 = 0 . 4 9 15 2 ( )( 4 ) 8 . 0 5 X 1. 2 = 4 ( )思考:在乘法计算中,积一定比因数大吗? 学习内容: P 15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学习目标:1 . 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2 .探究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重点难点:理解两个因数相乘,只要仔细观察其中一个因数是大于1 , 还是小于 1 , 就可以不计算直接判断出积与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学习过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引领探究在下列算式中点上小数点, 使算式成立根据 206X931=19178620. 6X9. 31=0. 0206X0. 931=0. 206X0. 931=2. 06X93. 1=导: 两个因数相乘, 积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因数吗?设置悬念引出新课两个因数相乘,积不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因数。

      自主探究探究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课本:P15例下面是小巧家的阳台平面图,阳台长3. 2 米,宽1.5 米自学题1 . 先填写下表,再比较积与第一个因数比较,你发现了什么?2 .为什么两数相乘积可能小于被乘数?自学反馈:当 a > 0 时a X 1.01 ( > ) a a X 0. 01 ( < ) aa X 1 ( = ) a计算填表发现规律归纳迁移能发现规律, 并能尝试用字母式子表示出来基本练习P15试一试在下面的里填上符号“ >"、“ <”、或0. 87 X 1.2 O 0. 87 0. 87 X 1 O 0. 870. 87X0.2 O 0. 87 1.6X0.5 O 1.61.6X1. 5 O 1.6 1. 6X0. 1 O 1.6独立完成手势核对总结规律当 a b 都大于 0时, 一个因数乘纯小数,积比原数小 感悟探究通过练习理解规律1. 书 P 15 ( 估一估,下面各题的得数是否正确算一算,你的估计对吗?)0 . 5 6 X 0 . 2 5 = 1. 4 3 . 0 1X 0 . 4 9 = 14 . 7 4 99 . 8 X 1. 0 6 = 9 . 3 8 8 0 . 2 4 X 3 . 5 = 0 . 8 4独立思考同桌讨论优化思路能运用规律进行判断。

      2 . 判断:①两个纯小数的积一定比带小数小 ()②甲乙两数的和不一定小于这两个数的积 ( 甲乙两数均大于0 ) ( )③一个因数扩大10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 倍,积也扩大10 倍 ()④因数 6 . 5 X 0 . 5 8 = 3 . 7 7 , 所以 6 5 0 X 5 8 0 = 3 7 7 0 0 ()手势表示说明算理3 . 选择( 1) 10 . 2 5 X ( ) > 10 . 2 5 , 括号里应填( ) A. 乘数等于0 B. 乘数等于1 C .乘数小于1 的数 D.乘数大于1 的数( 2) 一个数乘纯小数,结 果 是 ()A.积大于被乘数B. 积小于被乘数C. 积 等 于 被 乘 数 D . 积等于或小于被乘数手势表示说明算理4 .拓展一个小数,小数部分扩大5倍变成整数5,如果小数部分扩大7 倍,就变成5 .8 , 原来这个小数是( 3 .4 ) «自主学习拓展思路( 5 . 8 - 5 )4 - ( 7- 5 )= 0.4 …小数部分代入 5 - 0. 4 X 5 = 3( 整数)板书设计: 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练习反馈:1 . 在 () 内填上0.9 9 ( ) 0.9 9 X 0.9 9 1 .23 ( ) 1 .23 X 1 .232 . 判断( 1 ) 在乘法里,积一定比任何一个因数大。

      2)两个因数的积不是小数,所以这两个因数一定都不是小数3 . 选择 积大于被乘数的算式是( )A. 23 .9 X 0. 75 B . 23 .9 X 1 .001 C . 23 .9 X 1 D. 23 . 9 X因数1 .51 .51 .51 .51 .5因数1 . 11 .210.50.8积1 6.51 .81 .50. 751 .2当 a> 0 时a X 1 . 01 ( >) aa X 0.01 ( < ) a 小数乘法 练习课 1 0a X 1 ( = ) a0. 9 9 9练习内容:小数乘法练习类型:专题练习练习目标:1 .正确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2 .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掌握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会正确计算学习过程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目标导学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基本练习列竖式计算0. 8 5 X 2. 07 0. 026X 1 .5仔细计算积的定位导:重 点 讨 论 0.026X 1 .5 , 你发现了什么?积 的 小 数 点 的 定位二.综合练习1 .比大小1 .04 X 0. 9 8 ( ) 1 .043 .4 X 0. 8 5 ( ) 8 .5 X 0. 3 40. 8 7X 1 .01 ( ) 0.8 72. 63 X 0. 1 ( ) 26.3 X 0.01独立完成交流算理导: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一个因数乘以纯小数积比原数小。

      2•不计算,说出运算顺序P 1 63 9 - 5 .2X 7.4 ;8 0. 72+ 2.6X 4 .3 ;21 .5 X 0.4 X 6.8 ;思考迁移导:说说运算顺序整数的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小数3 . 解决问题( 1 ) 一种牙膏每支售价2. 0 7 元,一盒牙膏1 2支,一箱有1 0盒,一口 答 数 量关系导 1 :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07X 1 2X 1 0)正确列式并解答 箱牙膏共需几元? ( 2 ) 红枣2. 8 8 元/ 5 00克,零售价3 . 3 0元/ 5 00克, 张大叔从批发市场买进这种红枣1 5 0千克,零售卖完后,一共可得毛利多少元?( 3 ) 一台碾米机每小时碾米0.8吨,7 台这样的碾米机2. 25 小时可以碾米多少吨?列式计算导 2:什么叫毛利?( 本金+ 利润)三.拓展练习0. 20^ 04 2X 0. Q 0- p3 1 = ()5r0 60 个 0自主学习优化算法导: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关键理解两个小数合起来一共有几位小数板书: 小数乘法3 9 - 5 . 2 X 7 . 4 ; 8 0 . 7 2 + 2 . 6 X 4 . 3 ; 2 1 . 5 X 0 . 4 X 6 . 8 ;练习反馈:1 . 改错( 下面各题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2 0 . 3 X 1 . 8 - 1 . 8 ( 1 . 3 4 - 0 . 8 4 ) X 0 . 3 0 . 2 5 X 0 . 2 8 + 0 . 3=2 0 . 3 X 0 =1 . 5 X 0 . 3 = 0 . 7 + 0 . 3=0=0 . 4 5 = 12 . 解 决 问 题 ( P 1 6 )( 1 ) 上海市2 0 0 0 年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是1 4 1 . 91 亿元,2 0 0 5 年的资金投入比2 0 0 0 年的2 倍少2 . 8 2 亿元,上海市2 0 0 5 年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是多少亿元?1 4 1 . 91 X 2 - 2 . 8 2( 2 ) 按照国际通行的工艺,用1 千克废纸做原料,可生产0 . 8 千克再生纸. 如果每人每周回收1 . 5 千克废纸,我们班一周回收的废纸可生产多少千克再生纸?0 . 8 X 1 . 5 X 班级人数补充练习1 . 计算 ( 1 ) 1 9. 4 X 6 . 1 X 2 . 3 ( 2 ) 3 . 2 5 X 4 . 7 6 - 7 . 8+ 0 . 8 7 52 . 列式计算( 1 ) 比 0 . 2 5 的 4 . 4倍多7 1 . 2的数是多少?( 3 ) 已知 a =0 . 0 0 …0 0 1 2 5 b =0 . 0 0 - 0 0 4999 TO 9991 y0( 3 ) 1 8 . 1 X 0 . 92 + 3 . 93 ( 4 ) 5 . 6 7 X 0 . 2 1 - 0 . 6 2 ( 5 ) 7 . 2 X 0 . 1 8 X 2 8 . 5 ( 6 ) 0 . 0 4 3 X 0 . 2 4( 2 ) 甲数是0 . 3 1 2 , 乙数是甲数的1 . 7 倍,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求:a b =? a 4 - b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学习设计 1 1学习内容:P 1 7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学习目标:1 、初步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2 、感悟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简便计算中的运用,学生通过观察能找出正确的简便算法重点难点:能巧妙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使小数计算简便学 习 过 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引领探究复习乘法运算定律.补充; ( 观察并计算, 下面每组中的算式有什么关系?)6 X 3 9 0 3 9 X 6( 3 X 2 5 ) X 4 O 3 X ( 2 5 X 4 )2 8 X 1 7 + 7 2 X 1 7 0 ( 2 8 + 7 2 )X 1 7导 1 :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导 2 :乘法运算定律也同样适用于小数吗?P 1 7 观察并且计算下面每组算式有什么关系0 . 6 X 3 . 90 3 . 9X 0 . 6( 0 . 3 X 2 . 5 ) X 0 . 4 0 0 . 3 X ( 2 . 5 X 0 . 4 )2 . 8 X 1 . 7 + 7 . 2 X 1 . 7 0 ( 2 . 8 + 7 . 2 ) X I . 7导 3 :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推断你猜测的结果是正确的?口答猜测验证通过观察、计算 、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自主探究尝试计算, 验证整数乘法运算定律, 也同样适用于小数P176. 3X2. 5X41.8X2. 4+2. 6X1. 83. 5X101导:说说你是运用什么定律,计算的自主选择学习方式验证统 计 全 对 人数分类计算, 灵活运用P17试一试导:下列各题可以分成两大类,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基本练习P17试一试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8X0. 253.8X0.4X2.5乘法分配律(1. 25+2. 5) X4 5. 32X7. 2+4. 68X7.28.5X10. 1 6.4X99 + 6.4独立完成总结规律能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儿种计算方法感悟探究能巧妙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使小数计算简便1 .练 一 练 P17( 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并说说理由)7.4X4. 6+7. 4X5. 4-7. 4 3.6X0. 25=7. 4 X (4. 6+5. 4) =9 X (4 * 0. 25)=7.4X10 =9X1=74 =98.3X6. 2+0. 83X38=8. 3X(6. 2+3. 8)=8.3X10二 83找 出 错 误 的步骤错误的原因强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的积的变化规律,这是本教材的重点。

      2 .选择题① & 5X 2.5X4=8.5X( 2.5X4) 是运用了( ) A .乘 法 交 换 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② 10. 2X5. 5=10X5. 5+0. 2X5. 5 运 用 了 () A .乘 法 交 换 律 B.乘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独立思考手势表示 *3. 简便运算(1) 7. 2X3.6 + 64X0. 72(2)14.8X6. 3-6. 3X6. 5+8. 3X3. 7 ( 两次简便)( 运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积不变)板书设计: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6.3X 2.5X 4 1. 8X2. 4+2. 6X 1. 8 3. 5X101=6.3X (2.5X 4) =1.8X ( + ) =3.5X (100+1)= = =3.5X100+3.5练习反馈:1 . 用两种方法计算1.25X8.8*2. 2. 5X3. 2X0. 1255. 63X6. 34+0. 563X36.6小数乘法简便运算 练习课 12练习内容: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练习类型:新课练习练习目标: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重点难点: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的应用。

      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目标导学学习评价预设生成 学习过程一 . 基本练习1 . 填空①a X b X c = a X ( 口义 口)② 2 . 2 X 1 . 8 + 1 . 8 X □ = □ X( 2 . 2 + 7. 8 )口答熟 练 运 算定律导:口里填几,你是怎么想的?用哪一条运算定律?③口乂 ( b + c ) = a X □+ a X □④3 . 2 X D = 3 , 2 X 1 0 + 0. I X 口2 . 用两种方法计算,比较哪种方法简便40. 4X 2 . 5 40. 4X 2 . 5比较优化算法导:学生板演,比较不同算法能掌握两种算法的人数二. 综合练习1 . 判断并改错( 1 ) ( 1 . 2 5 + 2 . 5 ) X 8 ( 2 ) 9 . 9 X 1 0. 1 ( 3 ) 7. 8 X 2 . 4 + 78 X 0. 76= 1 . 2 5 X 8 + 2 . 5 = 9 . 9 X ( 1 0+ 1 ) = 78 X ( 0. 2 4+ 0. 76 )= 1 0+ 2 . 5 = 9 9 + 9 . 9 = 78 X 1= 1 2 . 5 = 1 08 . 9 = 78着 重 讲 评 第 三 小题。

      2 . 用简便方法计算8 . 5 X 1 0. 1 6 . 4X 9 9 + 6 . 4X 2 0. 2 5 X 8 . 5 X 46 . 4 X 9 9 + 6 . 4X 2是两次简便三 . 拓展练习( 1 ) 3 8 . 2 X 7. 5 + 75 + 0. 75 X 5 1 8( 2 ) 2 . 7 X 43 + 0. 9 X 1 71独立完成全班核对纠错导 1 : 确定相同因数导 2 :先分拆,再合并这两题是综合题用以提升能力板书: 小数乘法简便计算练习反馈:1 . 简便运算2 . 4X 1 , 02 1 . 2 8 X 8 . 6 + 0. 72 X 8 . 6 1 2 . 5 X 0. 9 6 X 0. 8* 2 .( 1 ) 1 . 1 X 9 . 9 (2) 43. 1X58+43. 1X20+78X56.9 除 数 是 整 数 的 小 数 除 法 学习设计 13学习内容:P18-19学习目标:初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含义,根据已有的知识,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整数部分不为0 的竖式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知道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学习过 程三步广大 学习任务 学习资源 目标导学 学习方法 学习评价 预设生成探究 引领探究复习小数的意义补充题:3 .5 里 有 ( ) 个 0. 1,有 ( ) 个 0.01210 个 0. 01 是 ( ) ,7个 0. 1 是 ( ) 导:填一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口答说说算理能正确的描述小数的组成自主探究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横式算法例:小巧、小亚、 小丁丁、小胖四个人一起做中国结,现在共有7. 3 2 米彩带, 如果4 人平分, 每人能分到多少米彩带?自学题:1 . 你能把小丁丁的算法,转化成横式算法吗?2 . 填一填7.32 + 4 = ( )7. 32是 ( )个 0.01,( ) + 4 = ( )( )个 0.01 是 ( ) »学习方式总结方法算法:( 1 ) 先按整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 )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 ) 继续按整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尝试用竖式的方法计算4) 7. 32自学题:1. 除数除以整数,商的小数点的位置如何确定?2 . 尝试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7. 3 2 + 4 = 的商?3 . 总结竖式计算的方法。

      尝试计算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基本练习P19页用竖式计算,上面三题7 ) 8.4 6) 73.8 12) 38.4独立完成总结规律除了要注意商中间小数点的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对齐, 其他与整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一样感悟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L P18用小丁丁的算法试一试12.84-8= 8.544-7= 27.64-12=独立完成核对答案 探究的计算方法2 . 用竖式计算,并用乘法验算18 ) 61.2 23) 52.9 3) 5.01学生板演核对结果商的小数点要正确定位 * 3 . 拓展练习已知 9 6 1 + 3 1 = 3 1 , 那么 9 . 6 1 + 3 1 0 = ( 0 . 0 3 1 )想:3 1 4 - 1 0 0 ^ - 1 0 = 0 . 0 3 1独立思考交流想法优化算法灵活运用算法板书设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练习反馈:例: 7 . 3 2 4 - 4 = 1 . 8 3列竖式计算1 . 用竖式计算7 . 3 2 就是 7 3 2 个 0 . 0 1 1 . 8 3( 1 ) 2 5 . 2 4 - 6 = ( 2 ) 3 4 . 5 4 - 1 5 * ( 3 ) 2 6 . 3 5 4 - 3 1 =7 3 2 4 - 4 = 1 8 34 ) 7 . 3 22 . 应用1 8 3 个 0 . 0 1 是 1 . 8 3 。

      4( 1 )小胖坚持早锻炼,他计划4周跑步2 1 . 2 千米,小胖平均每周3 3 . . .3 3 表示3 3 个 ()应跑多少千米?3 2 ……( ) * ()( 2 )《 连环画册》共 1 2 本,售价8 8 . 8元,平均每本售价多少钱?1 2 . . .1 2 表 示 1 2 个 ()1 2 . . .( ) * ()0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学习设计 1 4学习内容: P 2 0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商的整数是0 )学习目标:1 .初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2 .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商的整数部分为0的)竖式计算方法重点难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商的整数部分为0 )的竖式计算方法 关键在遇到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时, 我们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写0 ,点上小数点再继续除 )学习过 程三广步: 学习任务 学习资源 目标导学 学习方法 学习评价 预设生成探究 引领探究复习小数除法算法1 . 竖式计算9 2 . 4 4 - 1 1 = 8 . 45 0 . 6 4 - 4 6 = 1 . 1导:总结算法( 1 ) 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 ) 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竖式计算学生板演归纳法则计算正确自主探究继续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例:1 . 2 升橙汁4 个人平均分, 每个人能分到橙汁多少升?自学题1 . 2 + 4 = 用竖式如何计算?( 1 ) 被除数整数部分小于除数,怎么办?( 2 ) 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自学反馈:0 0 . 0 . 34 ) 1 . 2 ——► 4 ) 1 . 2 ——► 4 ) 1 . 2i i 1 2被除数整数 商的小数点 , 0部分小于除 与被除数的 $数商的个位 小数点对齐 与整数除法上写0 算法相同自学课本归纳算法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 商的个位上写0 , 点上小数点再继续除基本练习P 2 0 用竖式计算7 ) 5 . 6 8 ) 0 . 9 6 6 2 ) 1 8 . 6独立完成全班核对新课小结: 归纳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数时的计算方法:( 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 , 要写0 ) 感悟探究掌握计算方法1 . 判断:哪些题,商的整数部分为0 ?2 . 1 4 - 7 = 3 . 6 4 - 9 =1 3 . 2 4 - 1 2 = 1 2 . 9 6 + 1 6 =正确判断手势表示2 . P 2 0 试一试0 . 7 2・9 = 0 . 0 2 7 4 - 3 =尝试计算交流0的意义总结: 被除数的小数部分哪一位不够除, 也要在商的相应位置上写0 o3.列式计算( 1 ) 5 . 8 减去2 . 6的差被5去除,商是多少?( 2 ) 用 6去 除 1 . 4 3 与 7 . 2 7 的和,商是多少?正确列式辨析概念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练习反馈:例 : 1 . 2 4 - 4 = 0 . 3列竖式计算0 0 . 0 . 3( 1 ) 7 . 8 3 4 - 9 = 0 . 8 7 ( 2 ) 4 . 0 8 + 8 = 0 . 5 14 ) 1 . 2 ——► 4 ) 1 . 2 ——► 4 ) 1 . 2被除数的整数部( 3 ) 0 . 5 4 4 - 6 = 0 . 0 9 * ( 4 ) 0 . 0 4 0 2 4 - 3 =1 1 1 2分不够除,商的个* ( 5 ) 0 . 2 5 0 8 4 - 1 2 =被除数整数 商的小数点 , 0位 上 写 0,点上小部分小于除 与被除数的 ।数点再继续除。

      数商的个位 小数点对齐 与整数除法—上写0 算法相同除 数 是 整 数 的 小 数 除 法 学习设计 1 5学习内容:P 2 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学习目标:能理解小数除以整数如果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 ,再继续除的算理,并能掌握计算方法重点难点:理解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剩余,需要添0继续除的算理商中间0的占位 学习过 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引领探究复习小数除法根 据 2 5 + 5 = 5 , 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商2 . 5 4 -5 = 0 . 50 . 2 5 4 -5 = 0 . 0 50 . 0 2 5 4 -5 = 0 . 0 0 5导: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商,你是怎么算的?( 小结: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小于除数,商的个位写0 ,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被除数的小数部分,哪一位不够除,也要在商的相应位置上写0 )□答明确算理自主探究继续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例:5 . 8 米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自学题( 1 ) 尝试列式计算( 2 ) 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剩余, 接下来怎么除?2 . 自学反馈( 1 ) 5 . 8 4 -4 = 1 . 4 5( 2 ) 1 . 4 54 ) 5 . 8_ 1 _ _ _ _1 81 62 0 竖 式 中 的 “ 2 ”表 示 什 么 ?2 0 “ 2 0 ”又表示什么?0尝试计算小组讨论自学反馈小结:竖 式 中 的 2表示2 个 0 . 1 , 2 0表示2 0 个 0 . 0 1 ,0 . 2与 0 . 2 0 大小一样, 在 2 后面添0就可以继续除。

      基本练习补充列竖式计算( 1 ) 3 . 7 5 4 -6 = 0 . 6 2 5 ( 2 ) 0 . 7 + 4 = 0 . 1 7 5 ( 2次剩余后面添0 )( 3 ) 2 . 5 2 4 -2 4 = 0 . 1 0 5 ( 注意商中间的 0 )( 4 ) 0 . 2 1 + 3 5 = 0 . 0 0 6 ( 2 1 除以 3 5 不够商 1 , 就在被除数的末尾添0继续除 )竖式计算交 流 计 算 过程新课小结:P 2 1 总结,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补充练习6.64-4 5. 14-60 32.08+16 0.54-8 2.2 + 2755.44-45 2.08 + 26 64.84-18 1.694-26 1.34-25感悟探究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 .应用(1)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 5平方米,它的长是8米,宽是多少米?(2) 18吨铁矿石可炼铁4. 5吨,那么平均每吨铁矿石可炼铁多少吨?仔细读题完成填空2. 填空( 1 )甲数除以乙数商是H . 9 ,若把个数扩大10倍,乙数乘以1 0 ,那么商是() 2 )两数相除的商是5 ,如果被除数缩小10倍,除数扩大10倍,那么商是( ) 。

      能灵活运用商不变的性质, 进行填空3 .拓展题78.84-15=5. 25..........( )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5 .8米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5.84-4=1.451.454) 5.84____1 81 62 0 竖式中的“ 2”表示什么? “ 20”又表示什么?2 00练习反馈:1 .列竖式计算8.74- 6= 0.82+4= 1.64-32= 1.744-8=*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 7) □ □ □ . □2 口 5□ □口 口0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学习设计 16 学习内容:P 2 2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学习目标:1 . 能掌握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地计算方法2 . 进一步理解“ 倍 ”的含义知 道 “ 倍 ”可以表示成小数的形式教学重点:被除数是整数,商中小数点位置的正确表示教学难点:商 中0的占位剩余部分末尾添0的正确表示学 习 过 程•: 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引领探究竖式计算( 补充题)3 3 . 6 4 -3 21 6 , 0 8 4 -1 62 . 7 4 -5 4导: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小结:如果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再继续除。

      巩固练习纠正错误能列竖式正确计算自主探究探 究 整 数 除 以整 数 商 是 小 数的除法出示P 2 2主题图提出问题:( 1 )住宅楼模型的高度是教学楼高度的几倍?2 4 4 -1 2 = 2( 2 )商务楼模型的高度是教学楼模型的几倍?3 0 + 1 2 =讨论题:整数除以整数,被除数仍有余数,该如何继续除下去呢?自学反馈:3 0 4 -1 2 = 2 . 52 . 5 要在商的相应位置上点上1 2 ) 3 0 小数点,再继续除2 46 0 6 . 0和6的大小是一样的,6 0 在6后面添0 ,再继续除0小组讨论尝试练习自学反馈 基本练习补充:4 . 2 58 ) 3 4新课小结:今天所做的这两道题,与前几天所学的知识有什么不同?( 以前被除数是小数今天这题被除数是整数 )被除数看不到小数点,那么商的小数点怎样点在相应的位置上呢?独立计算核对答案归纳算法整数的剩余部 分 后 面 要 添 0继续除时, 必须先点上小数点, 再添0继续除感悟探究巩固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1 . 列竖式计算( 1 ) 4 4 - 3 2 = 0 . 1 2 5( 2 ) 1 9 4 - 2 5 0 = 0 . 0 7 6强调: 这两题被除数是整数, 而被除数小于除数,要添0 。

      必须先点上小数点,然后才能添0 独立完成学生板演必须先点上小数点, 然后才能添 0 , 继续除2 . 判断题( 1 ) 被除数一定比除数大)( 2 ) 小数除以整数,商一定是小数)( 3 ) 整数除以整数商一定是整数)手势表示说出算理* 3 . 拓展题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8 4 - 0 . 4 = ( ) 4 - 4 = 2 08 + 0 . 0 4 = ( ) - 4 - 4 = 2 0 08 + 0 . 0 0 4 =( ) 4 - 4 = 2 0 0 0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用逆思的方法完成下面填空板书设计: 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例:出示P 2 2 主题图3 0 - ? 1 2 = 2 . 52 . 5 要在商的相应位置上点上小数点,再继续除1 2 ) 3 02 46 0 6 . 0 和 6的大小是一样的,在 6后面添0 , 再继续除6 0练习反馈:1 . 列盟式计算:P 2 2 试一试5 ) 3 6 1 5 ) 6 6 ) 2 1 5 0 ) 1( 着重讲评)* 2 .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5 + 0 . 2 =( ) - 4 - 2 = 2 50 . 5 4 - 0 . 2 = ( ) + 2 = 2 . 50 . 5 4 - 0 . 0 2 = ( ) 4 - 2 = 2 5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练习课 170练习内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练习类型:专题练习练习目标: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商的小数点的定位,能正确计算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目标导学学习评价预设生成一 . 基本练习1 . 列竖式计算43.54-29=1.520.44-24=0. 853. 644-52=0. 07正确计算书写规范导:检查商的小数点的定位统计全对人数学2 . 判断并改错1.60.7判断导:说说错误的原因主要是要落实商 的 小 数 点 的 定习15) 2 4 18)1 51.261 26改错说出错误位过9 09 00原因程01 37.87) 9. 1 5)73.93 52 12 14 04 000 二 . 综合练习1.列式计算导:( 1)问:谁是乙数的4倍少0.2重点突破一倍数问题 ( 1 ) 甲数是3 . 8 , 是乙数的4倍少0 . 2 , 乙数是多少?( 2 ) 4除 3 5 与 4的差,商是几?先列式再计算2 . 应用( 1 )一头大象重8 . 1 吨,是一匹马重量的1 8 倍, 一头河马的重量是一匹马的3 倍,一头河马重多少吨?( 2 ) 修路队原计划每天修路2 . 4 6千米,24天完成,实际只用了 1 6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修多少千米?说 出 数 量关系列式计算导:画出线段图说出数量关系,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计算。

      1 ) 会区分倍数与一倍数 2 ) 会用归总问题的方法,解决工程问题三 . 拓展练习大小两数之差是1 9 8 1 . 9 8 , 将大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等于小数,求大数原来是多少?展 示 不 同算法1 9 8 1 . 9 8 4 - ( 1 0 0 - 1 ) = 2 0 . 0 22 0 . 0 2 * 1 0 0 = 2 0 0 2板书:练习反馈:1 .列竖式计算1 . 3 5 + 1 5 = 0 . 0 9 2 8 . 6 + 1 1 = 2 . 6 5 5 . 5 + 2 5 = 2 . 2 2* 2 . 应用( 1 ) 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所得的数比原数大9 5 0 . 4 , 现在这个数 是 () 2 ) 1 5 只皮球的总价是1 8 元,3只篮球的总价等于3 6 只皮球的总价,求每只篮球的单价补充练习: ⑴ 90・24 (2)27+25 (3) 1174-26 (4) 675+625(5) 44-25 (6) 304-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学习设计 18学习内容:P23-2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学习目标:1. 初步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含义。

      2 .能运用商不变性质,探究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重点难点:利 用 “ 商不变的性质”将 “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并能够正确计算学习过 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引领探究1 .去掉下 面 各数 的 小数点, 每个 数 发生 了 怎样 的 变化?板书:0. 13 6.719.0567.01导:每个数发生什么变化?口答核对一个小数变成整数发生了什么变化,扩大了几倍2 .填表被除数8.4840. 84导:根据表格说说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先观察再填写表格说说变化能正确的给商的小数点定位除数330商2.8化的?商呢? 板书设计: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练习反馈:例:6. 75 + 5.4=? P24用竖式算一算自主探究探 究 除数 是 小数 的 小数 除 法的 计 算方法例 :P23小丁丁他们在劳技课 上 制 作 围裙,需要买彩带做围裙的带子 如 果 买5 .4米的彩带自学题:( 1 )小数除以小数,可以把除数怎么样?( 2 )运用了什么性质?( 3 )试着做一做自学反馈1.1.2 5独立思考知识迁移发现规律都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5^4^) 6 5 => 5^4^) 6,7.5 n5 46.7.55 4要付6. 75元,1 3 51 3 51 0 8那么买1米的彩 带 要 多 少元?5 .4 j 6.7 5 => 5 6 7. 5电 除数乘10变成整数, 被除M 数也要乘10.2 7 02 7 00基 本 练习列竖式完成书P23的练习2. 44-1. 5= 9. 34-6. 2= 8. 64-0. 4=新课小结:盟式计算总结新课商的小数点要和新的小数点的位置对齐感悟探究巩 固 除数 是 小数 的 小数 除 法1. 填空(1) 一个数除以0 .1 ,这个数就( )倍2) 0. 724-2. 5= ( ) 4-25( 3 )根据78 + 3=26,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784-30= 7.84-3= 784-0.03= 780+0.003二填空说出算理一个数除以0. 1,就是乘10.的计算2. 填写下列余数(1) 0. 7534-0. 13=5, 7....... (0.012)(2) 6. 874-7. 3= (0. 94) ....... (0. 008 )正确填写根据商不变性质正确填写小数 1.1.2 53.5J 9.80.3J 5.10.2 6J 9. 11 ,3j 0,8715⑷ 64 5 n 5,4j 6*7.5=>5.4J 6.7.55 45 40.6J 2.4 36.5J 3 99.5J 3.80.05 ) 1 .31 3 51 3 51 0 8、5.4j 6.7 5 => 5 4j 6 7. 5除数乘10变成整数, 被除■K 数也要乘io.2 7 02 7 00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练习课1 9练习内容: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练习类型:新课练习练习目标:通过练习熟练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运用商不变性质移动除数和被除数的位数,然后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习过程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目标导学学习评价预设生成一 . 基本练习1.填空4 . 6 8 4 - 1 . 2 = 0 4 - 1 23 . 6 8 4 - 0 . 3 4 = 3 6 8 + 口□ 4 - 7 . 2 5 = 6 5 2 4 - 7 2 . 51 . 6 1 4 - 0 . 4 6 = 口 + 口填写数据说清算理导:口里填几,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商不变的性质 ,把除数变成整数2 .用竖式计算:2 . 1 - ? 0 . 0 3 5 =4 . 6 8 + 0 . 1 4 4 二2 . 7 : 0 . 7 5 =独立完成板书交流导:板书方法 1 ) 先把除数变成整数 2 ) 根据商不变性质,除数扩大几倍,被除数也扩大相应的倍数检查准确率二. 综合练习1 . 下面的计算正确吗?将错误改正过来0. 07 4 . 50. 7 4 5 3 . 218 ) 1. 2 6 2 . 6 ) 11. 7 1. 8 ) 5 . 7 . 61. 2 6 10 4 5 40 1 3 0 3 6( 2个错误) 1 3 0 3 60 0( 商的小数点的定位) ( 被除数与除数扩大逐 一 讨 论 每 道题。

      商的小数点要与被 相同的倍数) 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 . 根 据 10. 4 4 4 -0. 7 2 5 = 14 . 4 填空先填空再说出算理( 1) 104 . 4 4 - 7 . 2 5 = ( )( 2 ) 104 4 + ( ) = 14 . 4( 3 ) 10. 4 4 4 - 7 . 2 5 = ( )( 4 ) ( ) + 0. 07 2 5 = 14 . 4( 5 ) 1. 04 4 4 - 0. 7 2 5 = ( )三. 拓展练习简便运算先独立完成优化算法( 4 . 8 X 8 . 5 X 6 . 5 ) + ( 2 . 4 X 1 , 7 X 1. 3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板书: 小数除法练习课2 . 14 - 0. 03 5 =( 1 ) 先把除数变成整数 2 ) 根据商不变性质,除数扩大几倍,被除数也扩大相应的倍数练习反馈:1 .列竖式计算2 . 8 4 - 0. 5 = 5 . 6 4 . 2 4 - 3 . 5 = 1. 2 5 . 4 + 0. 3 6 = 15 小数除以小数商是整数2 . 不计算,排出商的大小顺序,应 该 是 ( )①8 . 2 5 6 + 2 . 14 ②8 2 5 6 + 2 . 14 ③8 2 . 5 6 + 0. 2 14 @ 0. 8 2 5 6 4 - 0. 02 14A . ②③④①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②④① D . ③②①④ 商 的 变 化 规 律 学习设计 2 0学习内容:P 2 5学习目标:通过探究除数与1 的大小关系,能够预测被除数与商的大小关系。

      重点难点:掌握除数与商大小关系的规律能运用规律预测商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学习过 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引 领探究先计算再比较4 . 8 4 - 1. 2 = 44 . 8 + 16 = 0. 34 . 8 4 - 1= 4 . 84 . 8 4 - 0. 4 = 124 . 8 4 - 0. 1= 4 8导:被除数除以除数,商一定小于除数吗?观察以上5题,你有什么发现?仔细观察猜测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商越大,而且当除数是纯小数时,商比原数大出 示 : 6 . 2♦ 0. 9 8 二思考:6 . 2 4 - 0. 9 8 得到的结果比6 . 2 大还是小?大胆猜测科学验证二 . 自主 探究通过计算发现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例:P 2 5 计算并将结果填入下表中被除数5 . 45 . 45 . 45 . 45 . 4除数153 . 610. 50. 4 8商自学题( 1 ) 独立计算,将结果填入表中 2 ) 观察表格什么没变什么在变?( 3 ) 比较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自学反馈:( 得出结论: ) 在被除数、除数都大于零的除法中,纯小数>aa 4 - 1 = a带小数V a基本练习 ( P 2 5 . 2 )作 金 下 面 的 1 1 里面填上符号“ > ”或 “ = ” :13,86 + 1Q5| 1 13,86; 12,87 + 0.991 1 12.87;24.03 - 1 I 1 24.03; 4.697 - 1,54 | | 4,697.新课小结:可 以 运 用发现的规律,不算出除法结果,直接预测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大小。

      三 .感悟探究验证规律1. P 2 5 . 3 上面4题利用刚才发现的规律,对商的结果进行简单的预测,再计算0.7J 56 4.5J 2,7 ^3J o .6 9 u j 8.8掌握先估算,再计算的方法2.判断( 1) 一个数除以小数,商总比被除数大 X )( 2 ) 一个数除以0. 01, 就是把这个数乘100 V )( 3 )在乘法里,积一定比任何一个因数大 X )能根据商的变化规律,正确判断3 . 在O里填上a _, ,( 1) a X 6 . 3 5 > 6 , 3 5 a ( > ) 1( 2 ) 3 . 5 8 4 - a > 3 . 5 8 a ( < ) 1( 3 ) 12 . 3 X 0. 9 9 ( < ) 12 . 3 4 - 0. 9 9( 4 ) 4 . 3 7 X 1. 01 ( > ) 4 . 3 7 4 - 1. 01掌握除数与商大小关系的规律板书设计: 商的变化规律例:练习反馈:1. 5 . 6 14 - 8 1 ( ) 5 . 6 12 . 5 . 6 14 - 0. 8 1 ( ) 5 . 6 13 . 5 . 6 1X 8 . 1 ( ) 5 . 6 1被除数5 . 45 . 45 . 45 . 45 . 4除数153 . 610. 50. 4 8 商 0. 3 6 | 1. 5 5 . 4 10. 8 11. 2 54 . 0. 2 7 4 - 1. 5 = ( )+3 余数问题学 习 设 计 2 1得出结论: 在被除数、除数都大于零的除法中,5.当 a>0 时: 带 小 数 ()a a +纯 小 数 ()a纯小数> aa- r 1 = a带小数V a学习内容:P 2 6 余数问题学习目标: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中,会根据要求在商取整数、一位、两位小数时,写出余数,体验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小数除法中确定余数是几学习过 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引领探究比一比,算一算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 2 0 . 0 60 . 7 2 4 - 1 . 2 = 0 . 60 . 1 2 62 . 4 0 . 50 . 2 4 4 - 4 . 8 = 0 . 0 50 . 0 2 4 0 . 0 0 5导:现实生活中也有小数分不完的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余数问题” 比一比算一算发现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大,商就小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也越大自主探究探究余数问题例:每 个 瓶 子 里 装 0 . 3 5升饮料,2 . 5 升饮料可以装满多少瓶?还剩饮料多少升?导:讨论题:余数为什么是0 . 0 5 升?2 . 5 9 0 . 3 5 = 7 ( 瓶). . . . 0 . 0 5 ( 升)70 3 5 ) 2 . 5 02 4 55尝试完成思考问题小结方法小结: 在小数除法中, 剩余部分的小数点应该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 自学反馈 ( 1 )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 商 7瓶 余 0 . 0 5升”是正确的?板书:被除数= 商X除数+ 剩余部分0 . 3 5 X 7 + 0 . 0 5 = 2 . 5 ( 升)( 2 )观察竖式7 7W 3 5 ) 2 . 5 0 0 . 3 5 ) 2 . 5 02 4 5 2 4 550 . 0 5- - -余下的5 , 就表示有5 个 0 . 0 1 。

      基本练习P 2 6 练一练 1 . 2( 1 ) 8 4 - 1 . 5 = 5 ( 袋). . . . 0 . 5 ( 千克)( 2 ) 6 . 4 7 4 - 0 . 7 5 = 8 ( 根). . . . 0 . 4 7 ( 米)独立完成学生板演注意余数要还原感悟探究能正确运用余数, 来解决实际问题1 . 列竖式计算( 1 ) 3 . 0 8 1 4 - 1 . 3 5 = 2 2 . . . . 0 . 1 1 1 ( 商取一位小数,写出余数)( 2 ) 4 8 . 5 4 - 1 2 ( 商取两位小数,写出余数)竖式计算掌握方法根据要求计算商并确定余数2 . 解决问题( 1 ) 在为贫困小学捐书的活动中,某地区共捐书2 . 2 万册 如果每个学校可以分到0 . 0 8 万册图书,可以分给几个学校?还剩图书多少万册?2 . 2 4 - 0 . 0 8 = 2 7 ( 个 ). . .0 . 0 4 ( 万册)* ( 2 )学校订做一批书架,书架高2米,每 0 . 3米分成一格,可以分成几格?2 + 0 . 3 = 6 ( 格)……0 . 2 ( 米 )列式计算明确算理 板书设计:余数问题练习反馈:例: 2.54-0. 35=7 ( 瓶)•--0 . 05 ( 升 - ) 被除数= 商乂除数+ 剩余部分1. 0.74 + 0.7 商是 1 .0 5,余 数 为 () »77!2 . 在一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除数的小& 35) 2. 500.35) 2.50 在小数除法中,剩余部分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商的大小( ) 。

      循 环 小 数 学习设计 222 45 2 45数点应该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3 .学校订做一批书架,如 果 每 格 长60厘 米 ,一格放词典,每本约50.05-----余 下 的5 ,就 表 示 有5个0.01厚3. 4厘米,一格放童话书,每 本 约 厚2 .1厘 米 ,这两格分别可以放多少本书?*4.计算 12900986000=0. 15学习内容:P 2 7循环小数学习目标:1 .知道循环小数的含义2 .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重点难点:掌握循环节的概念,会正确表示循环节学习过 程一 : 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引领探究问题解决一 根 长6米的铁棒重11.56千 克 ,1米这样的铁棒重多少千克?导 :讨 论 :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发现了什么?11.564-6=1.9266.......1.9266-6) 11.5665 55 4161240364036计算竖式提出疑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商除不尽, 商后 面 的6 ,将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被 除 数40,也 将 依 次 不 断 的重复出现 4自主探究用 竖 式 计 算14 - 3 , 1 3 . 7 4 - 1 1 ,看看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书 本 例 题1 4 - 3 ,1 3 . 7 4 - 1 1导:自学题( 1 )你在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2 )如果除不完商该怎么写呢?自学书上P 2 7( 3 )读一读,找一找,什么叫循环小数?什么叫循环节?自 学 反 馈 ( 重点掌握读法)1 + 3 =0 . 3 1 3 . 7 + 1 1 =1 . 2 4 5余 数1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余数5和6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商小数部分的3也重复出现。

      商小数部分的4和5 ,也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小结:像0 . 3 3 3 …… ,1 . 2 4 5 4 5 4 5 ……,1 . 9 2 666. . . .这样的, 从小数部分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循 环 节P 2 7基本练习下面的数,哪些是循环小数 ?将它们表示出来:P 2 70 . 3 7 5 7 不是循环小数, 因为没有重复出现1 . 66666. . .=1 . 63 . 1 61 61 6. .=3 . 1 61 . 1 3 8 0 4 1 3 8 0 4 . . . . =1 . 1 3 8 0 40 . 4 1 7 4 1 7 . . . . =0 . 4 1 75 . 7 2 3 4 2 4 2 . . .=5 . 7 2 3 4 24 . 3 7 3 7 不是循环小数,因为只重复了一次,没 有 “ 不断出现” 0 . 5 0 5 0 5 . . .=0 . 5 0□答会读循环节通过练习判断加深理解循环小数 二 .感悟探究能 正 确 理 解 循环 节 的 概 念 以及 会 区 分 两 种不同 的 循 环 小数。

      1 .判断在商是循环小数的式子后面打“ ♦ ” ,如果商是循环小数,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进行表示 1 ) 1 4 - 3 7 ( V )( 2 ) 1 4 - 1 2 ( V )( 3 ) 5 4 - 2 4 ( -J )小组合作手势表示交流核对2. 比 较 下 面 两 个 数 的 大小4 . 5 5 ( ) 4 . 5 1 . 62 ( ) 1 . 62 22 . 3 5 ( ) 2 . 5 3 0 . 69 ( ) 0 . 681 . 1 2 ( ) 1 . 1 0 2 0 . 7 0 7 ( ) 0 . 7 0比较手势交流区分概念( 渗透纯循环小数与混循环小数的概念 )* 3 .拓展题用1 . 2除以7 ,这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的第1 0 0 0位上 的 数 字 是( 4 )1 . 2 4 - 7 =0 . 1 7 1 4 2 8 5 ……同伴互助掌握算法激发兴趣先确定循环节, 再用周期问题进行计算板书设计:循环小数练习反馈:1 1 . 5 64 - 6=1 . 9 2 66. . .1 4 - 3 =0 . 31 3 . 7 4 - 1 1 =1 . 2 4 51. 计算1 . 9 2 66…0 . 3 3 -竖式略( 1 ) 2 . 7 4 - 5 . 5 ( 2 ) 1 3 . 1 3 4 - 2 56) 1 1 . 5 63 )1 . 02. 把1 . 3 1 , 1 . 3 1 , 1 . 3 1 1 , 1 . 3 1 1三个数字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695 51 05 491 611 24 03 6" 有限小数纯循环小数4 0小数*「循环小数( 循环节广3 6〔 无限小数1L混循环小数41非循环小数 补充练习:L你能根据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1 4 - 3 7 = 5 4 - 3 7 =2 4 - 3 7 = 6+ 3 7 =3 + 3 7 = 7 + 3 7 二4 4 - 3 7 = 8 + 3 7 =2 .除法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你能试着找一找规律吗?1 4 - 4 1 =□ +□ 二2 4 - 4 1 =□ + □二3 ・ 4 1 =□ +□ 二□ 4 - 4 1 =□ 土□二□ 4 - 4 1 =□ 土□ 二□ + □二□ + □二积、商 的 凑 整 学 习 设 计 2 3学习内容: P 2 9 积、商的凑整学习目标:1 .理解小数乘除运算中,求积商的近似值的方法2 .能够按照要求用“ 四舍五入”法对积、商进行凑整3 . 知道一个数按不同的要求取近似值时,表示的精确度就不同重点难点:1 . 理解求“ 积的近似值”与 求 “ 商的近似值”的异同2 . 取近似值时, 在保留的小数末尾或几位是0时, 应当保留, 不能划掉。

      学习过 程三步广大 学习任务 学习资源 目标导学 学习方法 学习评价 预设生成探究 引领探究计算汇率完成下列填空100港元二( )元1000美元二( )元975. 07元 = ( ) 欧元1400. 36 元=( ) 英镑导:这是中国银行2006年3月3 1日公布的关于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 你能看懂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导:今天我们就利用外币与人民币之间的比率学习小数乘除法积商的凑整 小数乘除法积商的凑整”观察汇率计算填空汇率是变化的,每天都不同自主探究用“四 舍 五入 ”法凑整到百分位例: ①2006年第一季度上海 市 外 贸 出 口 总 额 为262. 8亿美元,约折合多少亿元人民币?② 2006年第一季度上海对欧盟外贸出口总额为473. 48亿元人民币, 约折合多少亿欧元?导:自学题:( 1)尝试解决问题( 2)用笔算对商进行凑整时,要求凑整到百分位,我们只要求到商的哪一位就可以了3) 比较“ 四舍五入法” 对•积商进行凑整的异同点自学反馈:( 1) 8.017X262.8=2106. 8676 ( 亿元)々2106. 87 ( 亿元)答:约折合2106. 87亿元 2) 473.48+9.7507448.56 ( 亿欧元)答:约折合48. 56亿欧元。

      仔细观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独立完成全班核对纠错小结:我们只要计算到商的千分位上就可以了,因为凑整倒百分位只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字比较:用 “ 四舍五入”法对积、商进行凑整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按“ 四舍五入”法进行凑整; 不同的是,对商进行凑整只要除到比需要凑整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了;而对积进行凑整则要计算出整个积的值以后再进行凑整归纳总结基本练习口答:40・14的商保留两位小数商要除到( )位小数,26. 374-31的商精确到0. 001商要除到()位□答交流比实际多一位 二 .感悟探究巩 固 用 “四舍五 入 ”法凑整的方法1.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四舍五入法将得数凑整0 . 2 7 X 3 .5 ( 得数保留到十分位)3 . 7 2 5 4 - 3 .4 (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独立完成板书核对2. 用四舍五入法填表:先计算再精确交流方法优化策略观 察 上 表 :( 发现 ,数值相等,精 确 的 位 数 不同,精确度也不同•)凑整到个位凑整到十分位凑整到百分位1 . 9 2 X 5 3 . 4( 1 0 2 . 5 2 8)1 0 31 0 2 . 51 0 2 . 5 33 0 . 6 7 2 + 2 . 6( 1 1 . 7 9 6 )1 21 1 . 81 1 . 800 . 85 X 1 . 1 2( 0 . 9 5 2 )11 . 00 . 9 52 4 . 9 9 5 4 - 5( 4 . 9 9 9 )55 . 05 . 0 03 . 选择题( 1 ) 用 “ 四舍五入” 法截取一个一位小数的近似值为 5的原数。

      A. 最大5 . 4 ,最小4 . 5 : B. 最大5 . 5 ,最小4 . 4 :C. 最大5 . 4 ,最小4 . 9 ; D . 最大5 . 4 ,最小4 . 4 ;( 2 ) 2 . 4 7 * 2 . 7 2 5 P l . 7 9 1 这个凑整的积是精确到()»A. 0 . 1 B, 0 . 0 1 C. 0 . 0 0 1 D . 0 . 0 0 0 1小组讨论手势判断交流思考方法板书设计: 积、商的凑整①2 0 0 6 年第一季度上海市外贸出 ②2 0 0 6 年第一季度上海对欧盟外贸口总额为2 6 2 . 8 亿美元,约折合 出口总额为4 7 3 . 4 8亿元人民币,多少亿元人民币? 约折合多少亿欧元?练习反馈:1 . 判断( 1 ) 9 . 9 9 5 4 保留两位小数是1 0 ( ) 8. 0 1 7 X 2 6 2 . 8=2 1 0 6 . 86 7 6 ( 亿元)」2 1 0 6 . 87 ( 亿元)答:约折合2 1 0 6 . 87 亿元14 7 3 . 4 8 : 9 . 7 5 0 7 弋4 8. 5 6 ( 亿欧元)答:约折合4 8. 5 6 亿欧元。

      2 ) 6 . 0 4 9 用 “ 四舍五入”法,凑整到百分位是6 . 0 ()( 3 )在近似值中,6 、6 . 0 、6 . 0 0 , 是相同的 ()2 . 综合运用( 1 ) 一个长方形操场,长 5 9 . 5米,宽 4 2 . 5 米计算出这个操场V在计算货币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保留小数用 “ 四舍五入”法,凑整到百分位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得数保留整数 )( 2 ) 少先队组织植树活动, 共买了 3 种树苗, ( 杨树4棵 1 0 . 3元 ,梧桐树3棵 8. 6元,枫 树 5棵 1 2 . 7元)每种树苗每棵分别是多少钱? ( 结果凑整到十分位)第二单元统计 学情分析本册教材把平均数编排在统计与概率的章节中, 一改以前把平均数独立成应用题单元的编排方式学生在前面八册的“ 数据处理与概率统计”中积累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选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的初步方法 这里的“ 平均数” 是学生第一次在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处理,计算出反映总体情况的统计量然后再通过简单的分析,尝试做出初步的预测,使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本册教材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 平均数的意义” , 平均数是一个“ 虚拟”的数,无实物可以对照,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然后介绍了计算算术平均数的方法,算术平均数是指一组资料中各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该组观测值的个数所得的商,简称平均数或均数,记为无又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知道,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 ,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在平均数的应用中, 还介绍了可以使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样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并可以通过使用部分的平均数来推测全体的情况这里渗透了平均数还适合统计推论的工作,统计推论有两个意义,一个是预测趋向,一个是归纳总结样本中,某些样本或全体样本属于定性方面的事实这样的编排能提升学生对平均数这一知识的整体认识, 它在数学领域中不仅能体现统计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推测的作用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平均数是一个“ 虚拟”的数,它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2 .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 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3 .知道可以使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样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4 .知道可以使用部分的平均数来推测全体的情况过程与方法:1 . 通过丰富的事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实际问题。

      2 . 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使用部分的平均数来推测全体的情况渗透统计类推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1 . 使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3 .让学生感受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Q 平均数学习设计 1 学习内容:P 3 1 平均数学习目标:1 、通过具体的事例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概念2 、知道平均数是一个“ 虚拟”的数,无实物可以对照3 、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重点难点:1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2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引领探究认识平均数南浦大桥 全长8 3 4 6 米;杨浦大桥 全长7 6 5 8 米;奉浦大桥 全长2 2 0 2 米;徐浦大桥 全长6 0 1 7 米;卢浦大桥 全长8 7 0 0 米导:这五座桥,哪座最长?哪座最短?平均桥长又是多少呢?导:请你用求出的数与五座大桥的实际数据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 所求的平均数在五个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观察图片了解人文比较计算明确定义黄浦江上的这五座桥的平均长是65 8 4. 6 米。

      自主探究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例:有一篮子鸡蛋,每个鸡蛋质量( 重量) 如下,这篮子鸡蛋平均一个有多重?5 6g 5 5 g 5 4g5 8 g 5 5 g 5 3 g 5 4g 导:自学题( 1 ) 估一估, 所求鸡蛋的平均值重多少克?在什么范围之内?( 2 ) 算一算,这篮子鸡蛋,平均一个有多重?( 3 ) 要求平均数,我们必须知道什么?自学反馈( 1 ) 鸡蛋的重量在5 3 g - 5 8 g 之间, 平均值可能在5 5 克 2 ) ( 5 6+ 5 5 + 5 4+ 5 8 + 5 5 + 5 3 + 5 4) 4- 7 = 5 5 ( g )( 3 ) 要求平均数必须知道相对应的总数是多少,相对应的个数是多少?平均数=总和+ 个数1 ’ 1 学估 一 估 平 均数的范围计算找数量关系求出的平均数是否在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基本练习一篮桔子每个的重量如下 7 6g 7 5 g 7 4g 7 8 g 7 4g导:这篮桔子平均一个有多重? ( 你有什么好方 选 择 方 法 计法吗?) 算用找准基数的方法算最简便三 .感悟探究学会用平均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 只列式不计算实验小学六( 1 ) 班同学分成4 个小组到校办厂糊纸盒第一组 1 2 人,第二组1 0 人,第三组1 1 人,第四组1 2 人,第一次共糊 2 5 6个,第二次共糊2 1 0 个,第三次共糊2 5 4个 1 ) 平均每组糊纸盒多少个? 4 组( 2 ) 平均每次糊纸盒多少个? 3次( 3 ) 平均每人糊纸盒多少个? 45 人( 4 ) 平均每人每次糊纸盒多少个? 45 人 3 0 次讨论:说说以上问题,有何异同?要分的数不同, 要找清总数和总份数2 . 选择题( 1 ) 青年采茶队分两个小组采茶叶,第 1 小组2 1 人,平均每人一天采茶叶7 . 5 千克,第二小组1 8 人,一共采茶叶1 62 . 3 千克根据问题选择正确的算式.①平均每组一天采茶叶多少千克? ()②平均每人一天采茶叶多少千克? ()A . ( 7 . 5 + 1 62 . 3 ) 4- 2 B . ( 7 . 5 X 2 1 + 1 62 . 3 ) - 4- 2C . ( 7 . 5 + 1 62 . 3 ) + ( 2 1 + 1 8 ) D . ( 7 . 5 X 2 1 + 1 62 . 3 ) - ? ( 2 1 + 1 8 )( 2 ) 一架飞机每小时5 0 0 千米的速度,由甲地飞往乙地,用了 3小时,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那么这架飞机往返的平均数速度是( ) 。

      A . 5 0 0 千米 B . 62 5 千米 C . 7 5 1 0 千 米 D . 60 0 千米能 根 据 平 均 数 =总和+ 个数, 这个数量关系, 来解决问题板书设计: 平均数 ( 平均数= 总和+ 个数)估一估:鸡蛋的重量在5 3 g - 5 8 g 之间,平均值可能在5 5 克 5 6+ 5 5 + 5 4+ 5 8 + 5 5 + 5 3 + 5 4) 4- 7=3 8 5 + 7练习反馈: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计算少先队员分4 组为幼儿园做好事,第一星期做2 5 件,第二星期做3 0 件,第三星期做2 9 件 平 均 数 的 计 算 学习设计 2= 5 5 ( g )问题一: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问题二: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学习内容: P 3 2 平均数的计算学习目标:1 、知道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2 、知道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

      3 、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重点难点:理解使用平均数表示人数时,可能是小数学习过 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引领探究说说求平均数的方法育才小学五年级同学在小工厂糊纸盒,各班完成情况:五 ( 1 )班 4 5 人完成 7 2 1 个,五 ( 2 )班 4 1人完成7 0 3 个,五 ( 3 )4 4 人完成7 2 1 个, 全年级平均每班糊多少个?导:估一估、算一算,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平均数: 总和9个数)先估一估再算一算求平均数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自主探究尝试平均数的计算例:上周每天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的人数统计如下: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人数 4 6 0 3 7 2 3 5 8上周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导:自学题( 1 ) 上周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到图书馆借阅图书?( 2 )信息中的零值资料也要作为数据进行计算吗?( 3 )总份数应该是几?自学反馈:( 1 )出示两种方法比较,哪种方法是正确的?解法 1; ( 4 6 + 3 7 + 2 3 + 5 8 ) + 4= 1 6 4 4 - 4= 4 1 ( 人)解注 2 ( 4 6 + 0 + 3 7 + 2 3 + 5 8 ) + 5 ( 正 确 )= 1 6 4 + 5= 3 2 . 8 ( 人)仔细读题独立完成释疑问难比较方法小结:①在使用平均数表示人时, 有时平均数可能是小数。

      ②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 零值资料也要作为数据进行计算基本练习P 3 2 试 一 试 ① ②① 下面是小亚4 月一9 月参加“ 社区小小志愿者”活动的统计,4月一9月平均每月小亚参加几次“ 社区小小志愿者”活动?小亚参加“ 社区小小志愿者”活动情况统计:月份 456789参加次数 230853②5天参观漫画展的人数分别1 8 7 6 4 , 2 3 0 2 7 , 1 6 4 0 3 , 2 1 1 3 6 , 1 6 6 2 7 人这五天里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参观漫画展?自选一题熟练方法可以用找准基数的方法计算三.巩固平均数的1 . 选择正确的算式,并说( 1 ) 小丁丁在飞镖比赛中情况如下表正确选择0数值要算吗?感悟计算说理由第几次123456手势表示探究得 分 ( 分) 1 22 001 051 5 小丁丁平均每次得多少分?A . ( 1 2 + 2 0 + 1 0 + 5 + 1 5 ) 4 - 5B . ( 1 2 + 2 0 + 0 + 1 0 + 5 + 1 5 ) 4 - 5C . ( 1 2 + 2 0 + 0 + 1 0 + 5 + 1 5 ) 4 - 6( 2 )小胖打保龄球时打倒的瓶数如下表:第几次12345个 数 ( 个 )871 006小胖平均每次打倒多少个保龄球?A . ( 8 + 7 + 1 0 + 6 ) 4 - 4B . ( 8 + 7 + 1 0 + 6 ) 4 - 52.解决问题( 1 ) P 3 3 2 .小 胖所 在小 队有6人 ,每人分别制作了 8、7、7、9、6、8个动物模型这一小队平均每人制作了几个动物模型?( 2 )小胖在体育比赛中投掷铅球的情况如下表:独立完成正确计算犯 规 的 同 学 要 算吗 ?第几次12345米 数 ( 米 )8 . 4 9 . 1犯规8 . 2 4 9 . 0 4小胖平均每次投 掷铅王R多少米?( 2 )小胖打保龄球时打倒的瓶数如下表:第几次12345个 数 ( 个 )871 006小胖平均每次打倒多少个保龄球?A . ( 8 + 7 + 1 0 + 6 ) 4 - 4B . ( 8 + 7 + 1 0 + 6 ) 4 - 5第几次12345米 数 ( 米 )8 . 4 9 . 1犯规8 . 2 4 9 . 0 4 板书设计:平均数的计算练习反馈:p 3 3 页 试一试例:小胖:小巧:1.国庆黄金周前4天平均每天有4 6 7 8 1 人参观科技展,后 3 天参观科技展的总人数为8 3 6 1 5 人,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平均每天有多少(4 6 + 3 7 + 2 3 + 5 8 ) 4 -4 (4 6 + 0 + 3 7 + 2 3 + 5 8 ) 4 -5 (正 确 )人参观科技展?= 1 6 4 4 -41 = 1 6 4 4 -52. 小丁丁上周在家学习的时间统计如下,小丁丁上周平均每天在= 4 1 (人)一周有 = 3 2 .8 ( 人)家学习多少分钟? ( 凑合到个位)5天 使用平均数表示人数时,平均数可能是小数。

      小丁丁上周在家学习时间星期一二 三 四 五 六 日分钟 4 5 4 0 3 5 4 5 3 5 3 0 6 03 .比较:下面两题的计算方法相同吗?A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 2小时共行驶了 1 2 0 千米,后 3小时共行驶了 1 8 7 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B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 2小时平均每小时行驶6 0 千米,后 3小时平均每小时6 2 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平均数计算练习课练习课 3练习内容:平均数计算练习课练习类型:新课练习练习目标:知道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较复杂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总数、个数有变化时,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题意,明确解题的思路 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目标导学学习评价预设生成 学习过程基本练习1.列式计算列式计算比较异同说数量关系比 较(1) ( 2 )两题有什么不同?( 1 )小丁丁期末考试,语文得了 9 6分,数学得了 9 8分,英 语9 6分,他三门课的平均成绩是几分? (96+96+98) 4-3( 2 )小胖三门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 语文9 0分,数学98分,英语几分? 94X3-90-98已知平均成绩,求总数。

      这是逆向思维的方法二 . 综合练习1.比一比,只列式不计算列式比较不同( 1 )小巧前4天共折了 102只千纸鹤,后3天共折了 7 2只,小 巧 这7天平均每天折多少只千纸鹤? (102+72) + (3+4)( 2 )小巧前4天平均每天折2 8只千纸鹤,后3天共折了 72只,小巧这7天平均每天折多少只千纸鹤? (28X4+72) + (3+4)( 3 )小巧前4天平均每天折2 8只千纸鹤,后3天平均每天折2 4只,小巧这7天平均每天折多少只千纸鹤? (28X4+24X4) ; (3+4)发现变化的数量三.拓展练习解决问题独立完成质疑问难1 .小亚这学期共进行了 6次测验,小亚 前5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 2分,第6次测验得了 9 4分,小亚6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92X5+98) 4-62 . 一个人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山下到山顶,又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原路返回,求往返的平均速度? 12X24- (124-4+124-6)往返的平均速度的解法. 板书:练习反馈:勤工俭学小组包茶叶,第一组共10人,平均每人包茶叶75千克;第二组共8人,平均每人包装70千克 问:( 1 )平均每组包装茶叶多少千克? (1 0 X 7 5 + 8 X 7 0 ) 4 -2( 2 )平均每人包装茶叶多少千克? (1 0 X 7 5 + 8 X 7 0 ) 4 - (1 0 + 8 )平均数的应用一学习设计 4 学习内容: P 3 4 平均数的应用( 一)学习目标:知道可以使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样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样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教学难点:通过计算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样本数的两组数据学 习 过 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引领探究投篮比赛看谁投得准?站在同一条线上, 投进一个球算2 分 比赛结束时,我投篮得了 2 4 分,姚明投篮得了 1 8 分导:你们说谁投得更准? ( 不能比,不知道两人投得次数 )如果现在我告诉大家我们投的次数,我投了 2 0次,姚明投了 1 0 次,现在能比较出了吗?怎么比?( 行了,算一下平均每次投篮得的分数)大胆猜测发现问题增加数据计算成绩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自主探究比较上海两个机场, 哪个机场繁忙?例 :P 3 4 上海两个机场2 0 0 5 年^ 一” 黄金周繁忙,还 是 2 0 0 6 年春运繁忙?导:自学题( 1 )从已知条件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比吗?( 2 ) 哪段时间的平均每天进出港航班数多,如何计算?自学反馈2 0 0 5 年 -一” 7 2 1 0 4 -7 = 1 0 3 02 0 0 6 年 “ 春运” 4 2 4 4 0 4 -4 0 = 1 0 6 1答:上海两个机场2 0 0 6 年春运更加繁忙。

      寻找信息数据比较获得结论哪段时间的平均每天进出港航班数多,哪段时间就繁忙基本练习P 3 4 试 一 试 ( 比较两栏牛的平均奶产量)A : ( 1 7 X2 + 1 6 X2 + 1 4 X2 + 1 3 X2 + 1 5 ) 4 -9 = 1 5 ( 升)B : ( 1 8 X2 + 1 6 X2 + 1 4 X2 + 1 3 + 1 5 ) + 8 = 1 5 . 5 ( 升)1 5 < 1 5 . 5答:B 栏牛的平均产奶量高在比较不同样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时,可以使用每组数据的平均数来描述各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进行两组数据的比较在日常生活中, 要比较两个量的大小时, 必须统一标准,再进行比较 感悟探究熟练计算平均数1 . 选择( 1 ) 苹果园:红星农场中A苹果园6亩地共收获苹果9 . 6吨:B苹果园8亩地收获苹果1 2 吨①A苹果园平均每亩收获苹果多少吨?②B苹果园平均每亩收获苹果多少吨?③哪块苹果园平均收获苹果多?( 2 ) 电视机手势表示说出算理能看清题目的要求,总数是什么,总 份 数 又 是 什么?月份―■二三四五六电视机( 台)1 2 3 4 1 2 3 0 1 2 4 0 1 2 4 0 1 2 3 0 1 2 6 6甲电视机厂上半年生产电视机如下表:乙电视机厂一、二月共生产电视机2 5 4 0 台,三、四月份平均每月生产1 2 4 5 台。

      问:甲、乙两个电视机厂平均每月生产电视机,哪个厂生产的多?2 . 解决问题( 1 ) 农工商超市春节期间营业额统计如下年初一至年初六,平均每天生产3 5 万元,年初七 1 4 万元,7 天中平均营业额多少万元?( 2 ) 小芳 家 有 1 2 棵桃树,去年平均每棵桃树收桃1 0 0 千克,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1 . 5倍,今年平均每棵桃树收桃多少千克?仔细读题列出算式交流算理关键, 7 天的营业额怎么算? 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应用( 一)例:P 34上海两个机场2005年 “ 十一”黄金周繁忙,还是2006年春运繁忙?2005 年 ” 72104-7=10302006 年 “ 春运” 424404-40=1061答:上海两个机场2006年春运更加繁忙练习反馈:1.福利院有18位老爷爷年龄和为1413岁,有 24位老奶奶年龄和为 1944岁 ,求每位老爷爷的平均年龄与平均老奶奶的平均年龄相比,哪一位高一点?*2.商店将每千克10. 02元的奶糖,和每千克5. 54元的水果糖3 千克及一些每千克 6. 74元的酥糖混合成每千克8. 02元的什锦糖,需要酥糖多少千克? 平 均 数 应 用 二 学 习 设 计 5学习内容: P 3 5 - 3 6 平均数的应用( 二)学习目标:知道可以使用部分的平均数来推测全体的情况。

      重点难点:利用部分的平均数来推算全体的情况学习过 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引领探究1 . 列式计算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 2 0 ,如果再加入一个数,四个数的平均数就是1 1 5 ,加入的数是多少?导:已知平均数,和其中部分和,求另一部分的和该如何计算?读懂题意列出算式说出算理能灵活运用平均数计算的方法, 求出部分数2 . 情景引入导:学校两扇大门之间,你估一估有多少米?你能用什么方法得到?如果用走路的方法你能得出长度吗?估一估估的方法,用什么做参照物自主探究用部分的平均数来推测全体的情况例:P 3 5 小胖要用自己的步幅测教学楼一端A到另一端B的长度,你认为该怎么测?自学题( 1 ) 每个人的步幅不一样,怎么量呢?( 2 ) 测一次行吗?( 3 ) 看书P 3 5 , 按要求解决问题自学反馈( 1 ) 小胖走1 0 步是4 . 8米,平均小胖1 步走多少米?( 求出每步的平均步幅)4 . 8 4 - 1 0 = 0 . 4 8 ( 米)( 2 ) 从一端A到另一端B走了多少步呢? 小胖走了 4次,分别走了 8 4 步、8 2 步、8 3 步、 8 4 步;( 8 4 + 8 2 + 8 3 + 8 4 ) + 4 = 8 3 . 2 5 ( 步)先 算 出 平 均步幅再 求 平 均 步数小结:①先走1 0 步,求部分数据的平均数——每步的平均步幅;②再求小胖从教学楼一端A到另一 端 B的平均步数,③最后根据教学楼长度= 平均步幅 X平均步数, 求教学楼A端到B端的大概长度。

      ( 3)最后根据教学大楼的长度=平均步幅X平均步数求教学楼A端到B端的大概长度83. 25X0.48=39. 96 ( 米 )基本练习P35 (3)小胖家到学校门口相距720米,小胖从家到学校门口大约要走多少步?了o + o. y = is jo ( 步)总距离 平均步幅 步数读清题目列出算式正确计算步数= 总距离+ 平均步幅感悟探究解决问题L P36 试 一 试(1 ) (2)( 1) 1784+5=356.8 ( 克)356.8X24=8563.2 ( 克)答:这箱梨大约重8563. 2千克 2)①先计算某一个星期中平均每天来的游客数?( 1257+3190+2635+1085+4263+5149+6123) 4-7= 23702+7=3386 ( 人)②七月份有31天 3386X31 = 104966 (人)答: 估计7月份大约有104966人来游乐场乘勇敢者转盘自选一题完成学会利用部分的平均数来推算全体的情况 2 .应用小胖家1周喝牛奶量如下表:1个月按( 3 0天计算) 应该如何算?1年又如何算?—•二三四五六B600720660600580520750 ①小胖家1 个 月 ( 3 0 天计算)大约要喝多少牛奶?②小胖家1 年大约要喝多少牛奶?板书设计:平均数的应用( 二)例: P 3 5 小胖要用自己的步幅测教学楼一端A到另一端B的长度,你认为该怎么测?( 1 )先 走 1 0 步,求部分数据的平均数——每步的平均步幅;4 . 8 4 - 1 0 = 0 . 4 8 ( 米)( 2 )再求小胖从教学楼一端A到另一端B的平均步数。

      8 4 + 8 2 + 8 3 + 8 4 ) 4 - 4= 3 3 3 + 4= 8 3 . 2 5 ( 步)( 3 )最后根据教学大楼的长度=平均步幅X平均步数求教学楼A 端到B 端的大概长度8 3 . 2 5 X0 . 4 8 = 3 9 . 9 6 ( 米)练习反馈:1 . 某练设计训练,统计人均成绩为8 5 . 5 8 环,经核查发现一人成绩被错写成7 8 环,实际成绩为9 8 环,重新统计人均成绩为8 6 . 0 8 环试问,该连有多少人?( 9 8 - 7 8 ) - ? ( 8 6 . 0 8 - 8 5 . 5 8 )= 2 0 4 - 9 . 5= 4 0 ( 人)2 . 有 4袋面粉,分别是1 1 千克、1 3 千克、1 2 千克和1 2 千克,现在要将第四袋面粉分到第一、第二、第三袋中去,使三袋面粉同样多,第一、二、三各增加几千克面粉?( 1 1 + 1 3 + 1 2 + 1 2 ) 4 - 3 = 1 6①1 6 - 1 1 = 5 千克②1 6 T 3 = 3 千克③1 6 - 1 2 = 4 千克 第 0 单元学情一、学生现有基础学习知识与技能:1 . 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简写的方法。

      2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3初步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或数量关系,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并求值4 . 认识等式、方程,根据方程的解的含义检验方程的解5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分析二、学生现有问题目标 三、本单元学习重点:1 .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简写和略写乘号的书写格式2 . 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3 . 根据题意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依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过程与方法:1 . 通过小组合作,回顾,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2 . 利用天平进行实验,认识等式, 方程.3 . 根据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a(x+b)=cx等形式的方程4 . 通过小组合作,能够探究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求值方法,并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情感态度与价值:( 1 )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方程“ 建模” 、 “ 化归”的思想方法,对以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2 )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 3 )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用 字 母 表 示 数 ( 一 ) 学习设计学习内容:五年级第一学期P38 -41 练习册P16.—17 A 级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捷和方便2、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简写和略写乘号的书写格式3、在给定条件后,利用给出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重点:1 . 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简写的方法2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难点:1.字母与1 相乘的书写格式及相同几个字母相乘的简写方法2.利用给出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学习过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一 引 领探究复习用符号表示数.补充题:1. 填口里的数6. 8+口 = 12.4□ 4-7 =91.25XD = 10口 - 3.6=4.82. 下面的这些符号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呢?(1) 1、3、5、7、▲、11(2) 1、 4、 9、 16、 25、 O •••(3) 1 2 5X ■5 0 0口答. 掌握求符号所表示数的方法,正确填数 二. 自主:1 认识用字母表例:P 381 . 看书自学P 38 - 39 并 完 成 : 你知道下图中的这. 看书自学,理解字母表示探 究示数的意义和请你用简便的些字母表示什么数吗?数的意义和作( - )作用.方法表示下面自学:P 38 - 39小组交流.用 简洁、清2 . 学会在含有的式子:( 1 )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晰. 方便)自 主 探究( 二)字母的式子里简写或略写乘号的书写格式。

      3. 尝试练习( 补充题)完 成 P3 9试一试8 X d =; y X l =c X c =c X a X 3 =b X b X b =c X c X 1 =p 3 9试一试( 2 )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书写上的要求 3)把你了解到的知识与小组同学交流2 .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 ( 每人写3 个)3 . 完成补充练习, 与同桌核对,说说做错的原因集体汇报掌握字母表示数的书写格式,能正确书写能利用给出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三. 感悟1 . 在给定条件完成P 4 0 ( 2 )1 . 完成P 4 0 - 2 ( 注意书写格式)同桌交流, 正确填掌握用含有字探究后, 利用给出的练一练( 填写表2 . P 4 0利用给出的公式进行计算写 .母的式子表示计算公式进行格)3. 看书自学p 4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小组讨论.数量关系, 并正计算2 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或数量关系3. 综合练习完成P4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或数量关系关系, 并完成P 4 1 填空.选择:1 . a? 与下面算式( )的结果相同A . a X 3 B . a + a + a C . a X a X aD . a X a X a X 3手势表示确完成填空.掌握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简写和略写乘号的书写格式。

      2 . 比 a 少 b 的数的3 倍的字母式子是() A . a- b + 3 B . a- bX 3 C . ( a- b) 3 D . 3 ( a- b)正确完成综合练习补充题填空:1 .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3 X , 其中最大的一个数 是 () 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S平方分米,底边长a 分米,它的高是()分米指名□答 3 . X X Y X 1 省略乘号的写法是()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一)1 .数与字母相乘,略写乘号,数学要写在学母的前面例: c = 4 X a = 4 a 注意: 1 X a = a2 .字母与字母相乘省略乘号: a Xb = a «b = a b3 .两个相同字母相乘可以这样写: a X a = a?4 .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1- - - - - - - -1 C = aX 4 S = aX a= a2=4 a;读作:a 的平方, 表示:2个 a 相乘练习反馈:练习册P 1 6—1 7 . A级接板书:当正方形的边长为1 厘米,也就是a= lc m 时,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解:当 a= lc m 时,C = 4 a= 4 X 1= 4 ( c m )化简与求值学习设计学习内容:五年级第一学期P 4 2 —4 3 练习册P 1 7 A重点:1 .利用运算定律,对含有字母的式子化简。

      学习目标.1. 会利用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2 . 把具体数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值2 .会用规范的格式书写求值的过程难点: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 学习过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 一 引 领探究复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2 用语言表达字母式小胖和小丁丁到书店里购买练习本, 小胖买了 3本, 小丁丁买了 2本,练习本每本X元1 根据以下问题写出字母式:( 1 ) 他们一共要付多少元?( 2 ) 小胖要比小丁丁多付多少元?2用语言表达字母式• 独立写出字母式同桌用语言表达字母式根据题意正确回答问题二 自 主探究1 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化简2 会用乘法结合律进行化简3 完成P 4 2试一试P 4 3 试一试4 会用规范的格式书写求值的过程例:P 4 2 a 化简P 4 3 b化简2 .基本练习( 1 ) P 4 2 化简( 2 ) P 4 3 化简3 . P 4 4求值试一试看书说说怎样化简?1 .自学题:1)自学书上p 4 2 - 4 3 b2 )小组讨论化简字母式的依据3 ) 认真观察化简方法与字母式的特点之间有什么的关系?2尝试用乘法运算定律化简P 4 2 - 4 3 试一试。

      3仿照书的P 4 4求值的书写格忒完戌p 4 4试一试4 .小组交流求值在书写格式上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看书自学化简方法小组讨论化简的依据小组交流独立解答试一试集体核对独立求值, 小组交流集体反馈发现化简方法,及化简规律, 正确将字母式化简掌握求值书写格式, 正确规范书写求值过程 感 悟 探灵活运用化简补充题:1 . 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用线连接起来:指名□答熟练掌握化简究方 法 ,正确化8 x + 3 x —7 x 2 0 d —2 c字母式的方法,简2 . 选择题:1 0 b + 5 b —6 b 2 9 x正确化简, 并能长方形的长是9 X3 x + 2 x 9 b用规范的书写完成巩固练习3a厘米,宽是5 d • 4 - 2 c 4 x手势回答格式求字母式2a厘米,它的3 .根据数量关系,说出各式的意义:的值周 长 是 ( )苹果每千克a 元,生梨每千克b ( a > b )厘米l ) 5 a 元,表 示 5千克苹果的价格 A、5 a B^ 6 a2 ) 8 b 元,表 示 8千克梨的价格 C>1 0 a D、 1 2 a3 ) ( a - b ) 元,表示 每千克单价的相差数 。

      小组学习4 ) ( 4 a + 6 b ) 元,表 示 4千克苹果和6千克梨的总价 o板书设计: 化简与求值小胖和小丁工到书店里购买练习本,小胖买了3本,小丁丁买了2本,练习本每本X 元,( 1 ) 他们一共要付多少元? ( 2 ) 小胖要比小丁丁多付多少元?3 x + 2 x 3 x - 2 x= ( 3 + 2 ) x = ( 3 - 2 ) x= 5 x= x例:每本练习本x元,小胖、小巧、小亚各买了 3 本,一共要付多少元?( 1 ) 用加法算 ( 2 ) 用乘法算3 x + 3 x + 3 x 3 X3 x ,= ( 3 + 3 + 3 ) x =3 X 3 X x= 9 x ( 用乘法分配律化简) =9 x ( 用乘法结合律)例:先化简再求值解:当 x =3 6 时,1 8 x + 3 2二 1 8 X3 6 + 3 2练习反馈:练习册P 1 7 A =648+32=680方 程 ( 一) 学习设计学习内容:五年级第一学期P45—4 7 练习册P18学习目标.1 .能够根据事物间的等量关系正确列出等式2 . 了 解 “ 等式”与 “ 方程”各自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 学会求较复杂方程的解时所采用的基本步骤( 即先求带有x 项的值, 再求x 的值) 4 .掌握较复杂方程的解题格式与检验方法重点:掌握较复杂方程求解的过程与格式,难点:学会求较复杂方程的解时所采用的基本步骤学习过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引 领 探究1 了 解 “ 等式”与 “ 方程” 各自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 完成判断题,加深理解补充题: 1P 4 5 图 1 图2. 图3.补 充 题 : 判 断 4.1 .下列各题是等式的打“ J 二3+x=5 5-1=4 4x=8 4+6x>10 84-2=4X1C=2( a+b) x+7=9 144<8x+6 12X13=1562 . 什么叫等式? 说说你对等式的理解.3 什么叫方程?观察课本45页的图1. 2. 3. 及上面练习中的等式, 思考: 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你如何区别它们?指名口答小组议论自学质疑小组交流手势表示正确找出等式.初步理解等式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一定是等式, 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的关系.正确判断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4 . 判断:1 ) .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2 ) . 等式中不含有字母X的就不是方程。

      3 ) . 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所 以 方 程 都 是 等 式 )二 自 主探究1 . 理解方程解、解方程的概念2 . 学会检验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3 . 探究解较复杂方程的方法和步骤.4 . 巩固练习解方程: P4 6x + 3 = 96 x = 1 9 . 8P 46试一试P 4 7 解方程7 x + 1 2 = 4 7并书面检验:3 ( X - 1 2 ) = 2 7口头检验P4 8 试一试第一行三道题一)1 . □ 答P4 6 解方程,说说是根据什么求x的位 .2 . 你所求x的值对吗?怎样证明答案是正确的?3 . 看书自学检验方法和书写格式,并完成p 4 6试一试,最后一题写出检验过程4 . 通过练习,你能理解“ 方程解、解方程”的概念的概念吗?二) 解方程: 7 x + 1 2 = 4 7 ( 书面检验) 3 ( x - 1 2 ) = 2 71自学题:1 )先尝试解方程,并小组交流解方程的方法2 )看书了解第二题的二种解法,你用了哪一种解法? •你喜欢哪一种解法?3 )与书核对你检验的过程是否正确?2 . 归纳解较复杂方程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 完成p 4 8试一试第一行三道题- L小组交流 .2 . 看书自学,完成试一试 .3 . 小组交流检验方法和书写格式.4 . 讨论理解概念二. . 独立解方程, 小组交流2 . 看书了解多种解法3 . 自我检查检验过程.4 . 小组讨论,归纳方法与步骤5 . 独 立 解 方程1知道利用加减除法的关系求X的2 . 知道用代入法案是否正确3 . 通过解方程和程理解“ 方程解和”的概念4 . 归纳解较复杂. 所采用的基本方骤5 . 正确解方程. 感 悟 探究1.完 成 综 合练习, 加深理解概念.2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并能规范书写检验过程3 . 提高题:3 . 解方程:1 . 1 2 ( x + l. 2 ) = 1 4 42 . 2 5 - x = 7 5 + 5 ( 检验)3 . 5 2 . 6 + x + 1 3 = 3 9 . 34 . 提高题:已知a b都是非0 自然 数 ,a + b = 3 5 , a与 b的积最大是几?最小是几?1 . 判断:( 1 )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X)( 2 )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

      ( J )( 3 ) 2 a + 2 a = 2 a2 ( X )( 4 ) 解方程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X)2 . 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 1 ) 3 . 5 加上X等于9 1 2 ) X的 3 倍是5 7 3 ) X 减 3 . 5的差是B 4 ) X的 4 倍加上2 . 5的和是3 . 8 手势表示指名口答书面解方程小组讨论1理解概念并能说明错的原因2 . 能正确用方程表示3 . 正确解方程, 规范书写检验过程4 . 探究方法:最大积:1 7 X 1 8最小积3 4 X I板书设计: 解方程( 1 ) 7 x + 1 2 = 4 7解: 7 x = 4 7 - 1 2 检验:把 x = 5 代入原方程7 x = 3 5 左边= 7 X 5 + 1 2 = 4 7x = 3 5 4 - 7 右边= 4 7x = 5 因为左边= 右边( 先求7x,再求X ) 所以x = 5是原方程的解.练习反馈:练习册P1 8 方程( 二) 学习设计学习内容:五年级第一学期P4 8 —49练习册P2 0学习目标.1 . 掌握求较复杂方程的解时所采用的基本步骤.2 、会使用化简的方法来求方程的解。

      3 、掌握等号两边都有未知数的方程的基本解法重点:掌握等号两边都有未知数的方程的基本解法难点:发现等号两边都有未知数的方程的基本解法的规律学习过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一 引 领探究复习概念解方程并口头检验说说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补充练习1 下列各式中( B、D )不是方程A . X+ 42= 78+ 3 B. 2X-16C. 5X-2X= 150 D . -X< 0. 12 .求未知数X , 并口头检验: 63-5x = 183 .说说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H答独立解方程口头检验.小组交流掌握求较复杂方程的解时所采用的基本步骤.. 二 自 主1.掌握求较复1.P 48解方程:1.解方程:x 4-13+ 7= 20小组讨论1.根据运算顺探究杂方程的解时x 4-13+ 7= 20自学题( 1)小组讨论解这个方程的顺序和方法尝试用你的方法序, 用逆推的方所采用的基本2. P4 9 解 方( 2)尝试用你的方法解答法解.答步骤, 并会口头检验.程:(23+ x + 18) 4-( 3) 口头检验X 的值是否正确.2 . 解方程:( 23+ X+ 18) + 2= 30 7x + 9-3x = 17.8口头检验2,把 X4-13 当作一个加数,求2 .学会运用“ 化简”的方法,使求解更方便。

      3 .学会等号两边都有未知数的解法..2= 307x + 9-3x = 17. 8补充例题:2X+ 15= 3X-30跟进练习:2X-15= 3X+ 3023+ 2x = 5x + 59x —36= 5x -20.P 48解方程:X+ 6= 3x这二道题目有什么特点?你用什么方法来解答?3.解方程:2X+ 15= 3X-30自学题:1.这个方程有什么特点?如果把它看作加法算式,第一步该算什么?如果把它看作减法算式,第一步该算什么?2 按这二种思考方法解方程, 比较一下, 有什么异同?3 跟进练习, 只算第一步, 观察第一步合并同类项时,等号左右两边的运算符号有什么变化规律?2X-15= 3X+ 30 23+ 2x = 5x + 5 9x -36= 5x -204 完成解方程, 并口头检验独立解方程小组交流解题方法 .小组讨论寻找规律解出方程小组交流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的方法解 .3 先化简,( 一题是把数字进行合并, 另一题是 把 x项进行合 ), 再 求 含 X项的值, 最后求X . 发现规律:合并同类项时,等号左右两边的运算符号, 同号 相 减 ,异号加 感 悟 探究巩固练习:1 . 基 本 练 习P 4 9 试一试2.列方程解文字题完成P 49试一试列方程解文字题,2 . 列方程解文字题1) X 的 15倍比这个数的20倍少2 0 , 求 X。

      2) X与 6 的积加上25除 100的商, 和是34,求 X3) 一个数的9 倍等于这个数与0.5的和的4 倍,求这个数独立解方程集体反馈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能正确列方程解文字题板书设计:方程( 二)解方程:解 : ( 23+ X+ 18) + 2= 30 解:7x + 9-3x = 17. 8 解:2X+ 15= 3X-3041+ x = 30X2 4x + 9= 17.8 30+ 15= 3X- 2X41+ x = 60 4x = 8.8 45= Xx = 60-41 x = 8.84-4 X= 45x = 19 x = 2.2( 先化简,再求解练习反馈:练习册P 20化简.求值.解方程— 练习课练习内容:化简求值,解方程练习类型:新课练习重 点 :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 掌握较复杂方程求解的过程与检验难点:会用规范的书写格式求值, 检验方程的解 练习目标: 1 . 用字母表示数,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 并求出式子的值2.会正确解方程,检验方程的解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生方法目标导学学习评价预设生成1.写出下列字母式子口答 1. 2.1.根据要求口答下列各题:正确按要求用学1) 会用字母式子表1) a与 10的 和 (3) 4 与 x的积1) .写出下列字母式子:2) .填空:字母表示式子。

      习过程示数量关系2 ) 8 与 b的 差 4) y去除9 的商2.填空1.三个连续偶数,第二个是a ,第 一 个 是 ( ) ,第三个是(单价为a, 数量为b ,总价为x ,写出a = ( ) b = ( ) ,x = ( ) 先 独 立 完成 3) 再同桌 交 流 书写要求.2 用字母式子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1) 四 ( 1 ) 班某一天出席4 5 人,缺席a人,求全班人数 2 ) 买 5 0 条毛巾,每条毛巾x元,求总价 3 ) 甲仓存粮食a包,乙仓库存粮是甲仓的4倍,求 两 仓 共 存 粮 ( )包掌握用字母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知道字母式后面有单位名称的, 字母式要用圆括号括起当 a = 5 , b= 6 0 , 求值( 4 ) 买 1 0 个篮球和8个足球, 每个篮球x元,每个足球y 元,买篮球比足球, 多 用 ( )元当 x = 1 1 0 元时, 篮球比足球多用( ) 元2 . 会 先 化 简 再 求1 ) 当 m = 3 时求 8 m + 3 ( 2 - 3 m )小 组 交 流1 . 说说化简有什么要求?利用乘法分配值值独立完成2 . 第 1 . 2 . 题化简时有什么不同?律、 乘法结合律2 )当 a = 4 , b= 3 时,求 5 a —集体核对3 . 完成练习题.对含有字母的( 3 0 - 6 b) 的值。

      式 子 进 行 化3 ) 当b = 5 时求9 b+ 3 b- 6 b的值4 ) 当 x = 2 . 3 时, 求 8 x + 3 x —2 . 6的值 3 . 会解方程并检验解方程并检验第1 . 2 . 题:4 9 + 5 x = 2 9 ; 5 x + 1 5 = l8 ( x + 2 6 ) = 2 4 8 ; 7 9 - 4 x = 1 9 .( 5 6 + x —2 2 ) + 3 = 2 0独立完成小组交流1 . 说说解方程的基本方法.2 . 检验方程时, 书写格式要在注意些什么?3 . 独立完成解方程并检验第1 . 2 . 题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正确解方程并会检验.板书:化简. 求值. 解方程练习课1 ) 当 m = 3 时求 8 m + 3 ( 2 - 3 m ) 的值 2)当 a = 4 , b = 3 时,求 5 a — ( 3 0 - 6 b) 的值解:当 m=3时 解:当 a = 4 , b = 3 时,8 m + 3 ( 2 — 3 m ) 5 a — ( 3 0 —6 b)= 8 m + 6 - 9 m = 5 a —6 ( 5 —b)= 6 - m = 5 X 4 - 6 X ( 5 - 3 )= 6 - 3 = 2 0 - 6 X2= 3 = 2 0 - 1 2解方程:( 5 6 + x - 2 2 ) 4 - 3 = 2 0 = 8解: ( 5 6 + X—2 2 ) = 6 03 4 + x = 6 0x = 6 0 - 3 4x = 2 6练习反馈:练习册P 1 7 —1 8 . B级 p l 9 ( 2 )检验:把 x = 2 6 代入原方程左边= ( 5 6 + x - 2 2 ) 4 - 3=( 5 6 + 2 6 - 2 2 ) 4 - 3= 6 0右边二 6 0因为左边= 右边所以x = 2 6 是原方程的解解方程练习课练习内容:解方程重点难点: 练习类型: 新课练习练习目标: 1 . 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各类方程的求解方法及格式。

      2 、能自觉运用“ 代入法”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学会求较复杂方程的解时所采用的基本步骤学 :习过程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生方法目标导学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基本练习正确解方程并会口头检验—. 基本练习解方程并检验4 8 - x = 2 9 ; 8 ( x + 2 6 ) = 2 4 8 ;7 9 - 4 x = 1 9 , x - M l - 1 6 = 1 2( 5 6 + X- 2 2 ) 4 - 3 = 2 0 . 5 x 4 - 1 5 = 1 5独 立 解 方程,小组交流 .独立解方程,小组内口头检验其中一题, 想解方程时要注意哪几点?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及书写格式正确求解, 并会口头检验二. 综合练习1 .判断并纠错2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只列式不计算)2 .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只列式不计算)( 1 ) 一个数的1 . 2 倍 是 2 . 4 ,用方程表示为:_( 2 ) 某数的2倍加上3 乘 5的积,和为2 0 . 8 , 用方程表示为:( 3 ) 从 4 0 里面减去一个数的4倍,差是3 4 , 用方程表示为:一( 4 ) 某数为2 8 , 比乙数的2 倍多 5 , 用方程表示为:________( 5 ) 某数除4 8 与 1 2 的差,得1 . 2 , 用方程表示为:________( 6 ) 9 6 被一个数除, 商是0 . 6 ,用方程表示为: 一手势表示,指名回答独 立 列 方程 组 内 交流。

      1 . 判断并纠错:⑴ 、解方程:4 x - 3 6 + 2 x = 7 2解:先化简, 6 x + 3 6 = 7 2再求 6 x , 6 x = 7 2 - 3 6最后求x , x = 3 6 + 6x = 6(2 )、解方程:1 2 0 + x - 2 0 = 2 6 + 1 4解:先求 1 2 0 + x = 2 6 + 1 4 - 2 01 2 0 4 - x = 2 0再求 x , x = 1 2 0 4 - 2 0 .x = 62 . .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只列式不计算)先独立完成,小组核对,找出错误原因1知道错误原因 , 并 能 改错. (第一题第一步减去3 6 写成加3 6 , 第二题第 一 步 应加上20写 成 减 去2 0 . )2 . 能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5 题和第6 题除数和被除数要区分清楚. 1.提高练习:练习册p20 B2. 拓展练习:*小丁丁在做一道除法算式时,把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颠倒了,原 本 是 X + Y , 他做成了 Y +X=0. 5 ,那 么 原 式 的 答 案 应是_ _ _ _ _ _ _ O独 立 解 方程,小组交流 .小组讨论1 . 完成练习册p20 B2 . 想一想x与y 之间是什么关系? 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求出结果。

      从 y + x = 0. 5得 y=0.5x, 代A X -r y=x -r0. 5x=2板书1 . 判断并纠错:⑴ 、解方程:4x-36+2x=72解:先化简, 6x+36=72再求 6x, 6x=72 — 36最后求x, x=36+6x=6(2 )、解方程:120+x-20=26+14解:先求 120+x=26+14-20120H-x=20再求 x , x= 1204-20.x=6练习反馈:比一比,谁能算得又对又快!(1) 95-7x-2x=68 (2) 46. 8+23. 2 + x=93. 2(3) 216+ (34+X-21) =8 (4) 59+4x-17=llx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学习设计学 习 内 容 : 五 年 级 第 一 学 期P 5 0 - 5 1 练 习 册p 2 1学 习 目 标 :1 . 能根据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到等量关系式2 .会利用等量关系,设x来解应用题3 .通过比较,体会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势重 ,点 :能根据题意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并用方程描述等量关系难 ,点 :能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学习过程三 步探 究学 习 任 务学 习 资 源目 标 导 学学 习 方 法学 习 评 价预 设 生 成1 .引 领探究复 习 基 础 应用 题 . ,P 5 0 - (D o (2 )1用你喜欢的方法解答,并说出等量关系式。

      □答同桌交流能用算术方法解答并说出等量关系式自 主 探究1 . 会利用等量关系, 设X来解应用题2 .探 究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等量关系式及解题步骤.3 . 体会列方程解 应 用 题的优势4 . 巩固练习P 5 0 - (l ). (2 )P 5 1 - ((3 ).完 成p 5 1试一试1 .以上两题如果用方程来解如何做呢? 看书自学.自学题:(1 )列方程解答和用算术方法解答的等量关系式有什么不同(2 )小巧这个未知量是怎样当巳知量用的?(3 )观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书写格式, 你还有什么疑问?(4 )第2题你还有别的解法吗? 尝试解答.2 .尝试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P 5 1例3比较一下,列方程解有哪些优势3归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①找等量关系, ②设未知数 ③ 列方程④解方程 ⑤检验写答句. 小组讨论,互相质疑.小组交流.独立解答, 小组交流小组讨论, 集体汇,总 、O独立解答, 小组交流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将未知量当巳知量用, 一般都顺向思维找等量关系式能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能规纳出解题步骤掌握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4 . 完成p51试一试正确解题 3 .感悟探究1. 基础练习.2 .提高练习.3 .拓展练习补充题1 . 列方程解下列各题:( 1 )果园里有橘树3 2 6 棵,比梨树多3 7 棵,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2 )学校有科技书4 8 6 本,是故事书的3 倍,学校有故事书多少本?( 3 )小巧的年龄乘4,再减去5 , 就和爸爸的年龄一样,爸爸3 9 岁,小巧多少岁?2 . 学校买4张办公桌和5把椅子,一共用去7 8 0元,每把椅子6 0 元,每张办公桌多少元?3 .学校食堂买来大米和面粉共9 0 0 千克,大米吃掉1 6。

      千克后比面粉少3 0 千克,买来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独立解答.小组交流.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能列方程正确解题能找到等量关系式: 办公桌的总价+ 椅子的总价= 共用去的总价会选择其中一个未知量为X ,则另一个最为9 0 0 - x , 并找到等量关系式求解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例:小胖的年龄乘5 , 再加上7 ,几岁?方法一:( 逆推法)( 6 2 - 7 ) : 5= 5 5 4 - 5= 1 1 ( 岁)答:小 胖 1 1 岁就是王爷爷的年龄,王爷爷6 2 岁,小胖方法二:( 列方法求解)小胖的年龄X 5 + 7 = 王爷爷的年龄解:设小胖x岁5 x + 7 = 6 25 x = 6 2 - 75 x = 5 5练习反馈:练习册p21 A级 B级 X= 11 答:( 略)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 ) 学习设计学 习 内 容 :五 年 级 第 一 学 期 P 52 --53 练 习 册 P22学 习 目 标 :1 .会运用列方程的方法来求一倍数应用题2 . 通过比较,体会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势重 点 :能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式,设元列方程解题难 点 :能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

      学习过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1 . 引 领探究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用方程解应用题补充题:1 . 说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2 . 列方程解应用题:1) 张强到商店买了 5支铅笔和8 本练习本, 共用去8. 60兀, 每支铅笔0. 60元, 每本练习本多少元?11答独立解题,小组交流 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能用方程解应用题 2 .自主探究1)运用列方程的方法来求一倍数应用题2 )通过比较,体会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势3 )能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4)巩固练习p52试一区( 1 )三林世博家 园 楼 高40米, 中银大厦比三 林 的6倍还高10米,中银大 厦 高 几 米 ?(2) p52- (4)p52试一试(-)自学题:1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这两题2. 找出它们的等量关系式3 .比较以上两道题,它们各属于哪种类型的应用题, 在解题时,第1题适用哪种方法比较简单,第2题适用哪种方法更易解 - ) P52 ( 4 )你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说说它的等量关系式.( 三) 完成试一试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小组交流集体反馈1 . 了解求多倍数问题的应用题用算术方法解较容易, 求一倍数的应用题用方程解, 将逆向思维变顺向思维更易解.2. 能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258-3x=24258-24=3x3 .感 悟探究综 合 练 习1.2.提高练习3.拓展练习4.补充题:1 )只列式不计算:故事书 । 27本।科技书 । । I 少 §本'-------------- '故事书 । ?本।科技书 । । । 少 号 本\ ______7V2)列方程解应用题:73本l.M、N两地相距600千米,红、蓝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 红车的时速为105千米,蓝车的时速是多少?*3 .果园里苹果树比桃树多600棵, 苹果树比桃树多4倍,两种果树各有多少棵? ( 二种做法)4. 拓展练习: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小组讨论集体反馈解 : 设 桃 树 有X棵。

      4x =600X=1501掌握求多倍数问题的应用题用算术方法解较容易, 求一倍数的应用题用方 程 解 , 更合适 .2能正确列方程解应用题.3理解多4倍就是它的5倍. 并知道设一倍数( 桃树) 为X更合适.解 : 设今年儿子 10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11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2 倍,今年儿子多少岁?(4+1) x- x=600X岁 .5(x-10)+10+ll= 2 ( x + ll) 5x-x=600X=150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练习反馈:例:上海浦东中银大厦的总高度为258米,比上海国 三林世博家园楼高40米,中银大厦比际饭店高的3倍还高24米, 上海国际饭店高多少米? 三林的6倍还高10米, 中银大厦高几米?上海国际饭店的高度X3+24=浦东中银大厦的高度 三林世博家园高度X 6+10=中银大厦高度解:设上海国际饭店高x米 40X 6 +103x + 24 =258 =240+103x =258—24 =250 ( 米)3x =234X =78 答:中银大厦高250米答:上海国际饭店高78米练习册P22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课( 一)练习内容:列方程解用题练习类型: 单元练习练习目标:1. 通过练习能熟练运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2 .能根据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正确的等量关系式重点难点:能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 学习过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生方法目标导学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基本练习学习单: 一基本练习1 . 填空2. 只列方程不计算)口答独立解答指名回答1 . 说说列方程解用题的步骤:2 列方程解用题的关键是什么?3 . 完成基础练习.掌握解题步骤.关键是找出正确的等量关系式—. 综合练习.学习单二.1 . 列方程解答2 .列方程解应用题:独立解答小组交流先独立解题再与小组同学交流你解题的等量关系式能正确解答, 并能说出等量关系 .不土三. 提高练习.学习单三.小组讨论集体反馈仔细审题, 提示:1 . 先分别用代数式写出甲乙丙三个数的代数式, 再找出它们的等量关系式.2 . 小王乘汽车和火车共用了 9小时, 求汽车.火车各用多少小时?设哪个量为X? 另一个量怎样表示?等量关系式是什么?1 .设乙为X ,则甲为2 x + l,丙 为3*7-x-( 2x+l)等量关系:甲+ 乙+ 丙= 3*72任设一个量为x,另一个量为( 9-x)板书:列方程解用题列方程解用题的步骤: ( 1 )审题,找出未知数,写设句 2 )寻找等量关系。

      ( 3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 4)解方程并写出答句 ( 5 )检验. 关 键 :找出正确的等量关系式练习反馈:1 . 福利院买来西瓜7 5 0 千克,比苹果的1 . 5 倍 多 3 0 千克, 买来苹果多少千克?2 . 同学们去划船, 他们租了一些船, 如果每条船坐8 人, 正好坐满租来的船,如果每条船坐7人, 则多出4 人, 一共去了多少人?3 . 机械厂技术革新后,每天节约钢材6吨,因此原来7天的钢材一,现在可用1 0 天,原来每天用钢材多少吨?学习单:基本练习1 . 填空:( 1 )四 ( 1 )班植树45 棵,比 四 ( 2 )班植树的2倍还多X 棵,根据以上条件,可知算式45 - ( 45 - X ) 4- 2 , 表示: ( 2) 一个自然数A ,与其前后两个相邻的奇数分别是 ( 3 ) 甲乙两辆车从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X小时后两车相相遇后又相距1 0 0 米,如果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a千米/ 时和b千米/ 时,那么A、B的距离是2 . 只列方程不计算:( D 食堂里运来面粉440 0 千克,平均每天吃面粉2 6 0 千克,吃了多少天后还剩下2 40 千克?( 2 ) 张明语文、英语、常识三科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 0 分,加上数学考试成绩,四科的总分是3 6 8 分,他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 3 ) 诚信客运公司有两个车队,甲车队有6 4辆汽车,如果调1 2 辆汽车到乙队后,两队汽车辆数相等,乙队原有汽车多少辆?( 4) 学校有故事书书48 6 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 倍 多 1 2 本, 学校有科技书多少本?( 5 ) 小巧的年龄除以2 , 再加上3 7 , 就和爸爸的年龄一样,爸爸44岁,小巧多少岁?二 . 综合练习.L列方程解答:( 1 ) . 某数的2倍加上3 乘 5的积,和为2 0 . 8,用方程表示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丘( 2 ) . 某数除48 与 1 2 的差,得 1 . 2 , 用方程表示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x z( 3 ) . 9 6 被一个数的3倍除,商是0 . 6 , 用方程表示为:x z2 . 列方程解应用题:( 1 ) . 食堂里运来面粉30 0 千克,吃了 6天后还剩下2 4 千克,平均每天吃面粉多少( 2 ) “ 图书角” 一共有文艺书和连环画8 5 本,文艺书的本数是连环画的4 倍,“ 图书角”有多少本连环画?( 3) “ 图书角”共有教辅书和文艺书9 1 本,教辅书比文艺书少4 5 本,“ 图书角”有教辅书多少本?三 . 提高练习.1 . 有甲乙丙三袋米,甲袋比乙袋的2 倍还多1 千克,甲乙丙平均每袋放米7 千克,甲乙丙三袋各有米多少千克?2 . 甲乙两地相距6 1 0 千米,小王从甲地到乙地共用了 9小时,他先乘汽车每小时行了 4 0 千米,后乘火车每小时行9 0 千米,小王乘汽车和火车各多少小时?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课( 二)练习内容: 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类型:单元练习重点难点:能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

      练习目标:. 通过练习能熟练运用方程来解应用题2 . 能根据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正确的等量关系式 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生方法目标导学学习评价预设生成 学习单:学习过程基本练习学习单: 一基本练习1 . 选择题:2 . 只列方程不计算手势表示独立列方程指名回答1 说说你选择的理由2 . 列方程解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完成练习一⑵1 找出正确的等量关系式2 正确出列方程二. 综合练习.学习单二. ( 3)列方程解应用题:独立解答小组交流1 . 先独立解题再与小组同学交流你解题的等量关系式2 . 在交流中你学到了些什么?能正确解答, 并能说出等量关系. 理解同一题的不同等量关系.三. 提高练习.学习单三.小组讨论集体反馈仔细审题, 提示:1 . 甲乙两班买之前的钱和买之后的钱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2.甲书架在什么情况下比乙书架的2倍还多 1 0 本?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学校足球队1 5 人合影留念,照六寸照片,3 张价格是4 . 5元,另外添印每张0 . 6 元,如果每人各得1 张,那么平均每人应付多少元?解:设平均每人应付X元EX平均每人应付的钱=4 . 5 + ( 1 5 - 3) X每张添印的钱1 5 X =4 . 5 + ( 1 5 - 3) X0.6或 : 总共付的钱- 3张的钱=添印的钱1 5 X =4 . 5 + 7 . 2 1 5 X - 4 . 5 =( 1 5 - 3) X 0 . 6X 二 0 . 7 8 X =0 . 7 8答:平均每人应付0 . 7 8 元。

      练习反馈:1 . 某厂有一堆煤,原计划烧4 5 天,实际平均每天烧7 . 2吨,比原计划多烧了 5天,原计划每天烧煤多少吨?2 . 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已修好38 0 米,剩下的比修好的3 倍少8 0 米,这段路全长多少米?3学校为灾去捐款, 三年级共捐2 3 0 元, 四年级捐款数是三年级的4倍, 五年级的捐款数是四年级的3 倍 少 1 7 9 元, 五年级捐款多少元?4学校添置篮球. 排球和小足球 买来篮球4个,. 买来篮球的数量是排球的一半. 买来小足球的数量比排球. 篮球的总数的3 倍 多 7 个. 买来小足球多少个? 一 . 基本练习:1 . 选择题 (1) 5 辆玩具汽车和3 架模型飞机的价钱相等,每架模型飞机比每辆玩具汽车贵10. 8 元,求玩具汽车的单价设每辆玩具汽车单价为X 元,正确 的 是 ( )A. 5X-3X=10.8 B. 5X=3 (X+10.8) C. 5 (X+10.8) =3X D. 3X+10.8=5X-10.8X2(2)幼儿园老师把一堆苹果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5 个,则 少 14个,如果每个人分3 个,正好分完,小朋友有多少人?解:设小朋友有X 人,正确的方程是( )A. 5X+14=3X B. 5X=3X-14 C. 5X-14=3X D. 5 (X+l) 8=3X-14(3)小明今年12岁,爸爸今年42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3 倍。

      解:设 X 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3 倍,下面方程中正确的是( )A. 42=3 (X+12) B. 42+X=X+12 C. 42+X=3 (X+12) D. 42+X=3X+122 . 只列出方程:(1)有 5 箱苹果,每箱苹果只数相等,如果从每一箱苹果中各拿出18只苹果,剩下的苹果只数正好是原来2 箱苹果的只数,原来每箱苹果多少只?(2)有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2. 4 吨,可以烧30天,改进锅炉后,每天节约0.6吨,现在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3 ) 甲粮站有米3800包 ,乙粮站有米2700包,从甲粮站运多少包到乙粮站后,两站米包数相等?(4)小胖. 小巧和小亚一起跳绳, 小胖跳150个, 比小亚多跳50个, 小巧跳的个数正好是小亚的2 倍, 小巧跳了多少个?(5)机床厂用一批钢材制造机床,计划制造一台机床用钢材1.5吨,实际每天用钢材1.25吨,结果比原计划多制造了 10台,原计划造机床多少台?3 列出方程求解:1)果品公司收购葡萄22吨,运走了 8 吨,剩下的用载重4 吨的卡车一次运完至少需要几辆这样的卡车?2)宏星小学为学生做校服,原来每套用布2. 3 米,由于改进了裁剪方法,每套用布只需2. 2 米。

      原来做660套衣服的布料. ,现在可以做多少套?3 . 学校足球队15人合影留念,照六寸照片,3 张价格是4. 5 元,另外添印每张0.6元,如果每人各得1 张,那么平均每人应付多少元?4 . 水果店运进苹果85千克,分上、下午卖完,上午卖出的苹果比下午的2 倍少2 千克,水果店上午、下午各卖出苹果多少千克?5 . 师徒两人共同加工480个零件,两人工作3 天后余下72个零件没有完成,如果师傅再加工一天,就能完成任务了,那么徒弟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提高题: 1) .甲乙两班暂时用同样多的钱合买“ 数学练习册” ,甲班领取54本,余下48本给乙班,这样甲班应付给乙班4. 8元,每本练习册多少元2)图书馆有甲. 己二个书架, 甲书架有书260本, 当乙书架取出20本书放入甲书架后, 甲书架比乙书架的2倍还多10本,乙书架原来有多少本书? ,列I方程解应用题( 三)学习设计 学习内容:五年级第二学期P16-18练习册P8-9学习目标.1 .能用方程来解计算公式中的未知量2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 掌握列方程解“和倍问题”. ”差倍问题”的应用题3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重点: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探究设一倍量为x更容易解方程。

      难点:依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学习过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1 .引 领探究复习计算公式.2 .利用方程来解计算公式中求不同量的题目3 .完成练一练P16- 例 1练一练1 .用字母公式表示长方形. 三角形. 梯形的面积公式2 . 用方程解题:P16- 例1并说说等量关系式3 . 完成练一练,想一想,用方程解这些题有什么优越性?□答公式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能用字母公式表示长方形. 三角形. 梯形的面积公式能用方程来解计算公式中的未知量.2. 自 主探究知道两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时,设 一 倍 量 为X的方程容易解答会 用 方 程 解 ”和倍问题”. ”的应用题.完成练一练.P17- 例 1练一练尝试用方程解例1 . 自学题:1) . 小胖和小巧这两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2 )这道有二个问题怎样写设句?3) . 列出方程求解后,另一个量怎么求?2 .看书核对书写格式,你还有什么疑问?3 . 提问: “ 设小胖的邮票张数为x张”可以吗?如何列方程?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4 . 比较二种设句, 二种方程, 你喜欢哪一种解法?为什么?5 . 你还能列出不同的方程吗? 说出它的数量关系小组讨论,独立解答,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发现规律,小组交流,1 .能找到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2 .知道求二个未量的设句正确写法及解答方法3 .知道设一倍量 为x更容易解方程4 .能根据不同 式 .不同方程的等量关系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 并正确解答 . 3 .感 悟探究1会 用 方 程解差 倍 问题 ”的应用题.2巩固练习3综合练习P18- 例 2练一练练习册:P8 A 级 1. 2.P9A 级 1. 21 . 这题与上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寻找未知量与己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列方程求解2 . 巩固练习P18.练一练,3 .综合练习: 完成练习册P8 A级1. 2. P9A级1.2.独立解答,小组交流.独立解答,集体反馈.能 区 别 ”和倍问题”. ”差倍问 题 ”的应用题. 找到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正确列方解题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 三)例1小胖和小巧一共有2 3 2张邮票,小胖的邮票张数是小巧的3倍,小胖、小巧各有多少张邮票?小巧的邮票张数+小胖的邮票张数= 共有的邮票张数解:设小巧有X张邮票,那么小胖有3 X张邮票x + 3 x = 2 3 24 x = 2 3 2x = 5 83 x = 3 X 5 8 = 1 7 4答:小巧有5 8张邮票,小胖有1 7 4张邮票。

      练习反馈:练习册:P8 A 级 3. 4.P9A 级 4. B 级 L 列方程解应用题( 四) )学习设计学习内容:五年级第二学期P 1 9例3.练习册P 9 A级( 3 ) B级( 2 )学习目标: 练 习 册P 8 B级( 1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 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和差问题的应用题2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重点:理解和差问题的应用题. 可以任意设一个未知量为X,并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增 进 对 “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理解学习过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1.引领探究复习 用 方 程 解和倍、差倍、求面. 积、 周长问题的应用题补充题:1. 小 红 比 奶 奶小6 3岁,奶奶的 年 龄 比 小 红的1 4倍少2岁,小红 和 奶 奶 各有多少岁?1 . 列方程解应用题,并能说出等量关系式2 ) .敏敏和玲玲共有图书6 4本,敏敏比玲玲的2倍 少4本,敏敏有图书多少本?3 ) .有一块长方形土地,四周篱笆长是8 4米,已知长是宽的3倍, 这块土地的长、 宽各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掌 握 列 方 程 解题的方法, 能在理 解 题 意 的 基础 上 寻 找 等 量关 系 ,正 确 解题.2.自主探究1理解和差问题的应用题. 可以设 任 意 一个未知量为X2理解题意的基础 上 寻 找 等 量关系3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P 1 9 例 3 .P 1 9练一练1 .尝试用方程解例3自学题:1 )题中二个未知量与巳知量之间是什么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式2 )设哪一个未知量为X,另一个量可以怎样表示?3 )你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程来解答?2 . 比较两种不同的设句,你发现了什么?3 . 完成P19练一练, 独立解答.小组交流小组讨论独立解答.理解题意, 找准等量关系式, 正确解答理解和差问题的应用题. 可以任意设一个未知量为X ,掌握列方程解和差问题的应用题数量关系式, 能正确解 答 . 4跟进练习3 .感 悟巩固练习 补充题:1甲乙两筐苹果共重86千克,甲筐苹果比乙筐苹独立解答.能 正 确 解 答 .探究1)巩固练1. 2.果重26千克,甲、乙两筐苹果各重多少千克?小组交流和差问题的应2)综 合 练 习3.2学校食堂买来大米和面粉共900千克, 大米吃粉川题.4160千克后,比面粉少30千克,买来大米和面综合练习 3)提高练习5粉各多少千克?从不同角度探4)拓展练习6.3 .哥哥和弟弟共有图书105本,如果弟弟给哥哥究解题的思路,6 .两个仓库共10本,那么哥哥的图书正好是弟弟的2倍,问哥理解题意的基有机器零件840哥和弟弟原来各有多少本图书?小组讨论础上寻找等量提高练习 箱, 如果从乙仓4. 一辆汽车以同样的速度行驶,上午行5小时,集体反馈.关 系 , 列方程库调运2 0箱到下午行8小时,下午比上午多行120千米,这辆解题甲仓库, 那么两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共行了多少千米?拓展练习 个仓库的机器果5. 园里有三种树,苹果树的棵树是梨的3倍,零件数就同样梨树的棵树比桃树的2倍多44棵, 已知苹果树684多, 原来两个仓棵,桃树有多少棵?库各有机器零件多少箱?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例3:小胖和小丁丁共有3 1 5张邮票,小胖的邮票张数比小丁丁多3 3张,小胖、小丁丁各有多少张邮票?小丁丁的邮票张数+ 小胖的邮票张数=两人共有的邮票张数解:设小丁丁有X张邮票,那么小胖有(x + 3 3 )张邮票。

      X+ ( X + 3 3 )= 3 1 52 X = 2 8 2X = 1 4 1练习反馈:练习册P9 A级 ⑶ B级( 2) 练 习 册P8 B级(1) X + 3 3 = 1 4 1 + 3 3 = 1 7 4答:小胖有174张邮票, 小丁丁有141张邮票列方程解应用题( 五) 学习设计学习内容:五年级第二学期P22例4练习册P1M7.8)学习目标:1 . 在理解题意的基地上寻找等量关系. 掌握“ 盈亏问题”的等量关系特点:物品的总数是方程的等量关系,不同的分法中,总数没有发生变化2 .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重 ,点 : 探究盈亏问题的结构特征,体验设份数为X解题较合适难 ,点 : 正确设未知数,确定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学习过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 程 1 引领探究复习用算术方法解盈亏问题的应用题补充题计算下列应用题:说说它属于哪一类问题的应用题?它的结构有哪些特征?1 )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每个小朋友分5颗糖果,就多22颗,每个小朋友分7 颗糖果,就少 1 8 颗糖果,有多少小朋友和多少糖果?2)学校分配宿舍,每个房间住3人,则多出20人,每个房间住5人,恰好安排好,则房间有多少间?有多少人?独立解题,小组交流掌 握 . 用 算 术方法解盈亏问题的应用题。

      知道不同的分法中, 总数没有发生变化2自主探究1 .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找等量关系,2 . 探究设份数为 X解题较合适 .3 了解“ 盈亏问题” 的等量关系特点4 . 掌握用方程解 “ 盈亏问题”的应用题.P 22 例 4P 2 2练一练1.出示例4自学题:1 ) 题中有几个问题, 用方程解怎样写设句?2) 找出等量关系式, 列方程求解.2 完成练一练, 想一想, 这三道题的等量关系式有哪些特点? 设哪一个量为X 较合适?为什么?特点:不同的分法中,总数没有发生变化,物品的总数是方程的等量关系,设份数为X解题较合适 独立思考解题.小组交流.独立解题,小组讨论,集体归纳能用方程解题,知道写设句的格式2 知道设份数为X 解题较合适3 . 物品的总数是方程的等量关系.4了解“ 盈亏问题” 的等量关系特点 5 . 能正确解题 3感悟综合练习综 合 练 习-)独立解题,有困难可向同学请教独立解题,1.能正确用方探究1 .2. 31 .盒子里的红球和白球一样多,每次取出5个红小组交流.程解题提高练习球 和3个白球,取了几次后,红球正好取完,白提高练习4.球还剩下6个,一共取了几次?白球和红球原来2. 理解对折. 井拓展练习各有多少个?外 拿4米,三拓展练习52 .四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班种10棵,折, 井外拿2米还剩6棵树苗, 如果剩下的每班再种2棵, 就少4的意思, 并能求棵树苗,四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小组讨论,解3. 用一根绳子测量井的深度,用绳子对折来量,集体反馈井外拿4米,用绳子三折来量,井外拿2米,井深和绳长各多少米?( 理解:对折. 井外拿4米,三折,井外拿2米,各是什么意思?) 二 ) 小组讨论,如果每车多坐5人,又多出一辆汽车,还可以怎么理解?三 ) 糖果、饼干的总数不同,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式。

      3 . 多出一辆汽车, 还可以理解为 有 5 0 个空位4 . 糖果的颗数乂2= 饼干块数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例 3 .箱子里装有相同个数的网球和羽毛球, 每次取出7个网球和4个羽毛球,取了若干次后,网球没有了,羽毛球还剩9 个,一共取了几次?网球和羽毛球原来各有多少个?网球原来的个数=羽毛球原来的个数解:设一共取了 X次.网球原来有7 X 个,羽毛球原来有( 4 X + 9) 个7 X = ( 4 X + 9) 7 X =7 X 3 =2 13 X =9 或 4 X + 9 =4 X 3 + 9=2 1X =3 答:一共取了 3次.网球和羽毛球原来各有2 1 个练习反馈:练习册P l l ( 7 . 8 . )提高练习:4 .人民路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同学乘汽车去春游,如果每车坐4 5 人,有 1 0人不能坐车,如果每车多坐5 人,又多出一辆汽车,一共有多少辆汽车?有多少名同学去春游?拓展练习:5 .现有糖果、 饼干若干, 分给一年级学生, 已知糖果的颗数是饼干块数的一半,如果每个小朋友分4块饼干和3颗糖果,则饼干多3 2 块,而糖果缺4颗,小朋友有多少人?糖果有几颗?饼干有几块?列 方 程 解 应 用 题 练 习 课 ( 一)练习内容:和倍.差倍.和差.盈亏问题的应用题。

      P 2 3 ( 1 - 4 )练习类型:新课练习 P 2 4 ( 8)练习目标: 1 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2会根据题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并会进行检验重点难点:找准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会选择合适的量为X学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生方法目标导学学习评价预设生成 过程1. 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小组交流1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2. 列方程解应用题在写设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了解一般步骤,知道设一倍量.份 数 为 X解题较合适 求几个问题时, 设句要写完整一) 综合练习和倍.差倍和差.盈亏问题的应用题补充题独立完成集体反馈完成综合练习掌握方法, 能正确解题.二) 提高练习补充题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完成提高题:先独力思考, 有困难的题在小组中讨论,提示:第3 .4 题的设句怎么写?第 5题的条件中第一.二次的分法要注意哪些地方?第6题设哪个量比较合适, 等量关系是什么?能根据题意, 找到等量关系, 解答较复杂的应用题.板书: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般步骤:1 .根据题意,设未知数为X来表示相关量;2 .找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3 . 解方程;4 .检验并写出答句。

      练习反馈:列方程解应用题P 2 3 ( l - 4 ) P 2 4 ( 8)综合练习:列方程解应用题:1 .修路队要修公路4 0 0 米,开始每天修3 0 米,修了 4天后,剩下的规定在7天内完成,剩下的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小红比奶奶小6 3岁,奶奶的年龄比小红的14倍少2岁,小红和奶奶各有多少岁?3 .甲、乙两辆大车要装36. 4吨黄沙,甲队每天装运980千克,乙每天装840千克,两辆大车同时开始装运几天可以装完?4 . 两个仓库共有机器零件840箱, 如果从乙仓库调运20箱到甲仓库, 那么两个仓库的机器零件数就同样多, 原来两个仓库各有机器零件多少箱? 5. 华中路第一小学组织学生去春游,如果每车坐65人,则 有15人不能乘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恰好多余一辆,一共有几辆车?有多少学生?二. 提高练习:1 . 用一根绳子测量井的深度,用绳子对折来量,井外拿6米,用绳子一折四来量,井外拿1米,井深和绳长各多少米?2 . 幼儿园把一盒糖分给两个小组,甲组比乙组多1人,如果分给甲组小朋友,每人5粒,还余5粒,如果分给乙组小朋友,每人分7粒,则少6粒,这盒糖有多少粒?3一架飞机预定若干小时到达某地,如果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可早到半小时,如果每小时飞行600千米,就要迟到半小时,飞机到达某地的航程是多少千米?4 . 全班同学去划船,如果减少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9人,如果增加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6人,全班共多少人?5 . 艺术学校买来英文打字机,分给外语班学习英文,其中两个班每班分到4台,其余每班分到2台,则多出4台。

      如果有一个班分到6台,其余每班分到4台,则 缺12台,学校买来多少台英文打字机?共有几个外语班?6 一个书架有上、下两层书,上层比下层的2倍少24本,现在从上层拿去20本放到下层去,这样下层反而比上层多8本,求原来上下两层各有书多少本?列方程解应用题( 相遇一) 学习设计 学习内容:五年级第二学期P20练习册P10学习目标:1 . 学习画线段图, 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2 . 掌握“ 相遇问题” 的等量关系一般为: 甲行的路程+ 乙行的路程= 相距的路程,或者是速度和X 时间= 相距的路程3 .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正确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重点: 掌握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会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正确找出等量关系难点:能正确分析两个运动物行走的方向、地点、时间、结果之间的关系.寻找未知量与己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学习过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1 . 引 领探究1 . 复习行程问题 的 数 量关系式2 . 用数学方法解答相遇问题的应用题3 ) 甲乙两人同时 从 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甲每 分 钟 走 4 0米, 乙每分钟走5 0 米, 5 分钟后两 人 相 遇 ,A B两地相距多少米?,1. 说说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式.2 . 口答下列各题, 并说出数量关系式:1) 甲乙两人从相距4 5 0 米A 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4 0 米,乙每分钟走5 0 米,几分钟后两人相遇?2 )甲乙两人从相距4 5 0 米A B两地同时出发,5分钟后两人相遇,甲每分钟走4 0 米,乙每分钟走多少米?指名回答知 道 速 度 . 时间. 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掌握用算术方法求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并知道 速 度 和 . 时间. 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2 . 自 主探究1. 会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分析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2 . 掌握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及等量关系式.3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 正确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4 . 跟进练习。

      P 2 0 例 1P 2 0 练一练1 . 出示例1, 自学题:1)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标明两个运动物行走的方向、地点、时间、结果2 )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3 ) 尝试列方程解答2 . 完成P 2 0 练一练, 想一想这三道题有哪些共同特征?特征:二个运动物行走的方向( 相向) ,地 点 ( 二端) ,时 间 ( 同时) ,结 果 ( 相遇) 解题时都可以运用:速度和X 时间= 相距的路程或 甲行的路程+ 乙行的路程= 相距的路程这二种等量关系式解题小组合作尝试画线段图独立解题,小组交流小组讨论独立解题,集体反馈1 知道画“ 相遇问题” 的画线段图的要求2 知道二种求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式 甲行的路程+ 乙行的路程 = 相 距 的 路程, 或者是速度和 X 时间= 相距的路程3 掌握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4能正确解题 3 . 感 悟1. 单项训练:补充题:(1)客车与货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向开出, 客车每独立解题,1. 正确列方程探究2综合练习:1 只列方程不计算: ⑴ . ⑵2 . 选择题:小时行4 8 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 0 千米,两车开出 13 小时相遇,求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2 )甲乙两地相距3 0 6 千米, 大客车与摩托车同时小组交流手势表示2 . 掌握二人已走的路+ 未走的路= 相距的路程3 提高练习:4拓展练习3 提高练习(3 ):4拓展练习(4 )从两地相向而行2 小时后在途中相遇, 己知大客车每小时行8 0 千米,问摩托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 ) A B 两地相距2 4 7 . 5 千米,甲乙两辆摩托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2 . 5小时后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 2 倍,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说出理由小组讨论集体反馈3 . 掌握公路长-甲共修的路= 乙共修的路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例 1:沪宁高速公路全长约2 7 0 千米,一辆轿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上海和南京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轿车平均每小时行10 0 千米,客车平均每小时行8 0 千米,几小时两车相遇?速度和X 时间= 相距的路程解:设 X小时两车相遇10 0 + 8 0 ) X = 2 7 018 0 X = 2 7 0X = 2 7 0 4 - 18 0X = 1. 5答:1. 5 小时两车相遇练习反馈:练习册P 10 (1. 2 . 3 . 5 . )2 . 选择题1 ) 小明与小艳从相距13 8 0 米的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走了 8分钟还相距2 0 米, 小明每分钟走8 0 米, 小艳每分钟走多少米?解: 设小艳每分钟走X米,正确的方程是( )A . 8 0 X 8 + 8 X = 13 8 0 + 2 0 B . 13 8 0 —2 0 —8 0 X 8 = 8 XC . 8 (X + 8 0 ) - 2 0 = 13 8 0 D . 8 X + 8 X 8 0 = 13 8 02) 甲乙两队修一条公路,甲队每天修2 4 5 米,乙队每天修2 6 4 米,完成修路任务时,乙队修了 4天,甲队修了 5天,这条公路长多少米?解:设这条公路长 X米。

      正确的方程是( )A . X - 2 4 5 X 4 = 2 6 4 X 5 B . X - 2 6 4 X 4 = 2 4 5 X 5C . (2 4 5 + 2 6 4 ) X (4 + 5 ) = X D . X + 2 4 5 X 4 = 2 6 4 X 54 . 拓展练习:小胖和小亚合作完成2 0 0 道口算题,小胖每秒钟做1 题,小亚每秒钟做2 题,几秒钟后还剩2 0 道没完成?列方程解应用题(相遇二)学习设计 学 习 内 容 : 五 年 级 第 二 学 期 P49 例 1 练 习 册 P l 7 A 级 1 . 2 .学习目标:1 . 掌 握 “ 时间变化”的相遇问题, 的结构特征. 及基本数量关系式:A . B 两车同时行的路程+ A 车独行的路程= 两车共行的路程或: A车先行的路程+ A 车后行的路程+ B车行的路程= 两车共行的路程2 .学会画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找到等量关系3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正确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重 ,点 : 理解行走时间不同的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找等量关系式难 ,点 :能正确分析两个物体运动中时间上所发生的变化,理解对应的数量关系。

      学习过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1 . 引 领探究复习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知道它的一般等量关系式.补充题:2 . 自 主探究1 . 学会画线段图帮助分析, 理解题意.2 . 找到等量关系3 . 掌 握 “ 时间变化” 的相遇问题 , 的结构特征.4 . 巩固练习:P 4 9 例 1P 4 9 试一试目标导学1 . 小胖和小亚合作完成2 00道口算题,小胖每秒钟做1 题, 小亚每秒钟做2 题, 几秒钟后完成?2 .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 2 5 千米的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9 0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8 5 千米, 几小时后两车交叉而过又相距3 5 0千米?1 . 出示例1自学题:1 ) 从题中找出运动四要素. 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2 )两车相遇时,轿车和客车各走了多少时间?3 )设 X , 并用代数式分别表示两车行驶的路程4 )找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求解2 . 你还有其他解题方法吗?说说你的算理.3 .完成书上P 4 9 试一试4 . 今天学习的相遇问题有哪些特征? 找出它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归纳; 只要找准后行车所用的时间便是他们同行的时间, 然后把他们同行时间所走的路程加上独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掌握相遇问题的一般等量关系式, 并能正确解题.小组合作学习尝试画线段图.讨论两车行走的时 间 . 等 量 关系。

      初步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能从线段图中找到等量关系.独自完成例1交流其它解法.独 自 完 成 试 ­试 , 小组讨论特能正确解题.理解行走时间不同的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 行的路程就是他们相遇时共行的总路程征,及等量关系 集体归纳.3 . 感 悟1 综合练习补充题:一) 完成综合练习: 1 只列方程,不计算结果1 . 独立解题,能正确列方程探究2 提高练习3拓展练习1 . 先独立解题,再与小组同学核对, 找到错误原因.2 . 讨论二车各走了多少时间,可以怎没求?3 问题是求时亥 U , 还是求经过时间, 可以怎样写设句?等量关 系 式 是 什么?( 1 ) 东西两村相距5 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东西两村背向而行,甲先行5分钟,乙再出发,1 0分钟后两人相距1 2 00米,甲每分钟行8 0米,乙每分钟行多少米?( 2 ) 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 0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 5 千米,比乙车慢1 0千米甲车先行1 0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2 . 列方程解应用题:( 1 ) 甲、乙两人骑车从同一地点背向而行,甲以每小时1 2 千米的速度先行,2小时后乙才出发,乙行3小时后与甲相距1 1 4 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二) 提高练习:( 1 ) 已知甲、乙两车站相距4 7 0千米,一列火车中 午 1 时从甲站出发,每小时行5 2 千米,另一列火车下午2时 3 0分从乙站开出,下午6时两车相遇,从乙站开出的火车的速度是多少?小组交流.2 . 小组讨论,尝试解答3 .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解有时间变化的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知道将时刻转换成经过时间后, 再解题的方法, 并能列出方程求解.理解大客车开出的时间与路上开车的时间是有区别的, 可以直接设问题,也可以间接设问题. 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例 1 :上海到宁波的高速公路长2 9 6 千米,一辆轿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上海和宁波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轿车先行5 6 千米后,客车再出发,轿车平均每小时行 1 08 千米,客车每小时行92千米,客车经过几小时与轿车在途中相遇?轿车先后两次走的路程+客车走的路程= 上海到宁波的路程解:设客车行了 X小时,则客车行了 9 2 X 千米,轿车行了( 5 6 +1 08 X )千米5 6 +1 08 X +9 2 X = 2 9 62 00X = 2 4 0X = l . 2答:客车经过1 . 2小时与轿车在途中相遇.练习反馈:练习册P 1 7 A 级 1 . 2 .( 2 ) 一辆公交车下午2 : 3 0分从A 地出发, 每小时行4 5 千米, 经 1 . 5 小时后,另一辆公交车以相同的速度从B地开出,下午六时相遇,求 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三. 拓展练习:一辆卡车和一辆大客车从相距3 2 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已知卡车每小时行4 5 千米,大客车每小时行4 0千米,如果卡车上午8时开出,大客车什么时候开出两车才能在中午1 2 点相遇?列方程解应用题( 相遇问题三) 学习设计学习内容:五年级第二学期P 5 0例 2练习册P l 7 A 级 3 . 4 . B级学习目标:1 . 掌 握 “ 时间变化”的相遇问题, 的结构特征. 及基本数量关系式:A 车行的路程+ B车行的路程= 两车共行的路程。

      2 .学会画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找到等量关系3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正确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重 ,点 : 理解行走时间不同的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能正确找等量关系式难 ,点 :能正确分析两个物体运动中时间上所发生的变化, 找对应的数量关系 .学习过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1 .引领探究复习相遇问题的应用题补充题:1 . 只列方程2 . 说说你所列方程的等量关系式1师徒两人同时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师傅每时加工9 0 个,徒弟每时加工5 0 个,当师傅完成后,徒弟还 有 1 8 0个没完成,师傅加工了几小时完成任务?2.甲乙两人从同地相背而行,甲每小时走3 . 5 千米,乙每小时走3 . 8千米,甲先走0. 5 小时后,乙开始走乙走了 2 . 4小时后两人相距多少千米?独立列方程小组交流能正确列方程,并能说出所列方程的等量关系式 2. 自 主探究1 .能根据题意画线段图.P50 例 21 出示P50例题:自学题:1) 从题中找出运动的四要素, 并根据题意画线段图小组合作画出线段图.能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并在图中标明运动时间. 地点, 方向.结果 2 .理解两车行走的时间不同的原因, 找对应的数量关系。

      3 .理解题意找到等量关系4 探究运动中时间发生的变化的规律, 找出等量关系的共性.5完成P5 0练一练P5 0练一练2 ) 轿车与客车同时出发,相遇时所走的时间相同吗?为什么?3 ) 设 X千 米 ,甲 先 走 0 . 5 小 时 后 ,乙开始走乙走了 2 . 4小 时 后 两 人 相 距 多 少 千 米 ?,并用代数式分别表示两车行驶的路程4 ) 找出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求解2 . 今天学习的相遇问题有哪些特征?解题时要注意些什么?3 你还有其他解题方法吗?在小组中交流你的解题方法和算理4完成练一练,找出它们基本数量关系式:小组讨论.尝试解答.集体反馈.小组交流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能根据线段图理解题意, 找到等量关系知道两个物体在运动中时间上发生的变化的规律, 找到等量关系的共性.3 . 感 悟探究1 综合练习2提高练习3 拓展练习补充练习:一) 综合练习1 . 只列方程不求解.( 1 ) ( 2 )2 列方程解应用题 ( 3 ) ( 4 )二 ) 提高练习( 5 )想一想甲乙二车相遇时各行了几小时, 等量关系是什么?三 ) 拓 展 练习:( 1 ) 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5 1 0 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

      甲车每小时行5 0千米, 途中甲车发生故障停了1 小时,乙车每小时行3 0千米,相遇时甲车行了多少千米?解:设相遇时甲车行了 X小时 2 ) 一辆汽车和一辆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轿车每小时行1 0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6 0千米,当轿车到达中点时,客车离中点还有1 2 0千米, 这两辆车同时行了几小时? 解: 设共行X小时 3 ) 甲乙两地相距3 00千米, 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 0千米, 行 2小时后两车还相距8 0千米 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米?( 4 ) A、B两地相距4 00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甲车因靠站停1 小时,结果乙车3小时后与甲车在途中相遇已知乙车平均每小时6 0千米,甲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独立解答,指名回答小组讨论尝试解答.集体交流掌握行走时间不同的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能正确解题2 知道乙车比甲车少行2小时,甲走的路程就是 2 9 4 , 由此就能求出甲的时间 ,等量关系是: 乙速度X 乙的时间= 乙走的路程3 理解二次相遇共行了 3个路程 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例 2 .两车同时出发,途中轿车休息了 0. 5 小时,结果客车1 . 7 5 小时后与轿车在途中相遇, 已知客车平均每小时行9 2 千米, 轿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轿车行驶的路程+ 客车行驶的路程= 全程解: 设轿车平均每小时行X 千米,则轿车行了( 1 . 7 5 —0. 5 ) X千米,客 车 行 ( 1 . 7 5 X 9 2 ) 千米。

      1 . 7 5 - 0. 5 X ) + ( 1 . 7 5 X 9 2 ) = 2 9 61 . 2 5 X + 1 6 1 = 2 9 61 . 2 5 X = 1 3 5X = 1 08答:轿车每小时行1 08 千米.练习反馈:练习册P1 7 A 级 3 . 4 . B级( 5 ) A、B两地相距5 5 9 千米,甲车以每小时4 2 千米的速度从A 城开往B城,甲车开出1 小时后, 乙车从B城开往A 城, 但在路上, 因车坏了修理了 1 小时,之后两车在离A 城 2 9 4 千米处相遇,求乙车速度拓展题: ( 提示; 二次相遇共行了几个路程?等量关系是什么? )( 2 ) 两艘军舰同时从相距4 0 5 海里的两个港口对开,一艘军舰每小时行2 1海里,另一艘军舰每小时行2 4 海里,相遇后又继续航行,各到达对方出发的港口后立即返回,途中第二次相遇,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经过了多少时间?相遇问题应用遴练习课( 一)练习内容:相 遇 问题应用题练习课练习类型: 新课练习练习目标:掌 握 “ 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式2 .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正确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重点难点:会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正确分析两个运动物行走的方向、地点、时间、结果及之间的关系.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生方法目标导学学习评价预设生成 学习掌 握 “ 相 遇 问 题 ”的等量关系式。

      完成学习单一学习单一 (1) . (2)手势表示.独立列式小组交流选择正确的方程,并说出理由.先独立列出方程,再组内交流等量关系式.能 正确选择, 说明理由.能正确列方程.过程列 方 程解 较 复 杂 的相 遇 问 题 的 应 用题.完成学习单二.学习单二列 方 程 解 下 列 各题 :独立完成组内讨论,改正错题完 成 学 习 单 二 列 方 程 解 下 列 各 题 :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也可求助老师.能 在 讨 论 中 进一 步 理 解 题 意解答应用题选做提高练习:学 习单二提高练习:小组讨论.集体反馈.提 示 :小狗共跑了多少米? 必须找到哪两个数量? 其中哪一个量与大平和妹妹有关系?什么大平和妹妹关系?2小明再走的路和小李再走的路之间有什么关系?根 据 自 己 的 能立选做, 并能根据 提 示 理 解 题意 , 找到等量关系式板 书 :相 遇 问 题 应1. 根据题意画出线段2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甲行的路程十或 者 是 速 度 和X时用 题 练 习 课图, 正确找出等量关系题的思路,正确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般为:乙行的路程; 相距的路程间= 相距的路程练习反馈:1 .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26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3. 4小时后还相距5千 米 ,甲车每小时行45千 米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2. 两 列 火车 同时 从相 距61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 每 小 时48千米,6小时 后 两 车 还 相 距22千 米 ,这时甲车停驶,乙车继续前行,乙车从出发到与甲车相遇用了多少时间?3. 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对开,客 车 每 小 时 行40千 米 ,吉普车每小时行60千 米 ,两人相遇后,吉 普车继续行驶4小时才达到甲地,两地距离多少千米?学 习 单 :一. 基本练习1. 选 择 :( 选择正确的编号)1快 车 . 慢 车 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快车每小时行的是慢车每小时的1. 5倍 ,他 们6小时后 在 距 中 点60千米处相遇,求快. 慢车的速度。

      解: 设慢车 X 千米/ 时, 则快车 1 . 5 千米/ 时. ( l ) 6 X = 1 . 5X X 6 - 6 0 ( 2 ) ) 6 X - 6 0 = l . 5X X 6 ( 3 ) ) 6 X = 1 . 5X X 6 +6 0 ( 4) 6 X +6 0 = l . 5X X 6 - 6 0 2 、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8小时后相遇,已知甲车行完全程要1 4小时,乙车每小时行3 0 千米,求两地间的距离解: 设甲行 X 千米/ 时, 则两地间的距离为 1 4X 千米. ( 1 ) 1 4X - 3 0 X 1 4= 8 X ( 2 ) 8 ( 3 0 + X ) = 1 4X ( 3 ) 3 0 X X 8 = 1 4X ( 4) 1 4X = 3 0 X 8 +1 4X83.客. 货两车同时出发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客车55千米/ 时,货车4 5 千米/ 时,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少行8 0 千米,相遇后客车还要行多少千米到达乙地?解: 设相遇时行了 X 小 时 . ( 1 ) 55 X +8 0 = 45 X ( 2 ) 55 X - 45 X = 8 0 ( 3 ) . ( 55+45) X = 8 0 ( 4) . 8 0 +45 X = 55 X2.列出下列各题的方程式:1 ) 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2 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 千米,比乙车每小时少行5 千米,几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解:设 X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

      2 ) 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47 0 千米的两城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 千米,出发2小时后乙车才出发,再经过5 小时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设乙车每小时行X千米.二. 综合练习:列方程解下列各题:1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行了 2小时后,两人相距4 0 千米,又行了 3小时后,两人还相距1 0 千米,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 . 甲乙两人赛跑,甲的速度是8米/ 秒,乙的速度是5米/ 秒,如果甲从起点处往后退2 0 米,乙从起点处向前进1 0 米,然后同时同向跑步,甲经过几秒钟追上乙?3 , A 车 和 B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 经过5 小时相遇, 然后它们又各自按原速度原方向继续行驶3 小时, 这时A车离乙地还有1 3 5 千米, B车离甲地还有1 7 5 千米, 甲. 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 . 上海到萨拉的铁路全长4 3 7 3 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上海和萨拉两地出发,相向而行,途中客车因上、下客共停靠了约1小时,结果货车3 0 小时后与客车在途中相遇已知客车平均每小时行8 5 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三. 提高练习:1 . 大平回家,距家门2 0 0 米时,妹妹和小狗一齐出门向他奔来,大平和妹妹都是每秒行1 米,小狗每秒行5 米,小狗遇到大平后用同样的速度不停地往返于大平和妹妹之间,当大平兄妹相距1 0 米时,小狗共跑了多少米?2 . 小明与小李两人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小时行1 5 千米,两人相遇后,小明再走2小时到达乙地,小李再走4 5 千米到达甲地,小李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列方程解应用题( 追击一) 学习设计 学习内容:五年级第二学期P21练习册P n - ( 6) B级 1.2.学习目标:1 . 学习画线段图, 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2 .掌 握 “ 追击问题”的等量关系一般为:甲一共行的路程= 乙一共行的路程。

      或者是速度差X追击时间=路程差3 . .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正确列方程解答追击问题的应用题. 重点:掌握追击问题的结构特征, 弄清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方向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 找出等量关系难点:能正确分析两运动物之间有距离差, 速度差及追击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过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1 . 引 领探究复习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补充练习用方程解应用题; 并说出等量关系式1 甲乙两地相距151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1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0千米,已知货车每小时行45千米求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AB两港相距108千米,甲乙两船分别同时从两港相对开出,甲船每小时行16千米,乙船每小时行 20千米,几小时相遇?独立解题小组交流掌 握 “ 相遇问题 ”的等量关系, 能正确解题2. 自 主探究1 根据题意画线段图.2 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 找出等量关系3 .掌握追击问题的结构特征及等量关系式.4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 正确列方程解追击问题的应用题.P21 例 21 . 出示例2 , 自学题:( 1)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标明两个运动物行走的方向、地点、时间、结果。

      提示: 要画二条线段)( 2)轿车追击的时间与客车有什么关系,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寻找等量关系.( 3) 尝试列方程解答,并交流你所列方程的等量关系式2 . 完成p 21练一练, 想一想这三道题有哪些共同特征?与相遇问题有哪些不同?特征:二个运动物行走的方向( 同向) ,地 点 ( 同地) ,时 间 ( 先后) ,结 果 ( 追上) 小组合作尝试画线段图独立解题,小组交流小组讨论独立解题,集体反馈1 知道画“ 追击问题” 的画线段图的要求2 知道二种求追击问题的等量关系式 甲共行的路程= 乙共行的路程, 或者是速度差X 追击时间= 路程差 5 . 跟进练习P 2 1 练一练解题时可以运用:速度差X 追击时间= 路程差或 甲一共行的路程= 乙一共行的路程这二种等量关系式解题3 掌握追击问题的结构特征4能正确解题3.感悟探究1 综合练习:1 . 2 . 3 .2提高练习: 4 .3 拓展练习5 .补充题:1 完成 1 . 2 . 3 .题比较一下, 这些题条件和问题有哪些变化?你是怎样找等量关系式解题?2 . 认真审题, 题中要注意什么?它们的路程差是多少?1 . 弟弟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从家出发步行去上海野性动物园, 3小时后哥哥离家以每小时2 4 千米的速度骑车追赶弟弟,多少时间后哥哥能追上弟弟?2 . 甲队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行军,行了 4 5 千米后,乙队骑车以每小时6 6 千米的速度追赶甲队, 几小时可以追上?追上时离出发地多少米?3 . 在公路上一辆货车正以7 0 千米/ 时的速度向前行驶,在离它3 0 千米的地方有一辆小汽车正追赶上来,2小时后小汽车追上了这辆货车,求小汽车的速度?独立解题,小组交流小组讨论集体反馈。

      能利用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找等量关系式解题., 审清题意, 统一单位, 用速度差义追击时间=路程差解第4题较方便用摩托车共行的路程= 汽车共行的路程解第5题较易理解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例2 一辆客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上海出发去南京, 客车先行5 0 千米后轿车出发,客车平均每小时行8 0 千米,轿车平均每小时行1 0 0 千米,轿车几小时后追上客车?客车先后共行的路程= 轿车共行的路程解:设轿车X小时后追上客车5 0 + 8 0 X = 1 0 0 X2 0 X = 5 0X = 2 . 5练习反馈:练习册P U- ( 6 ) B级 1 . 2 .提高练习:4 . 一艘敌舰在离我海防哨站5 . 5千米处以每分4 4 0 米的速度逃跑,我快艇立即从哨所出发,航行了 1 1 分钟后追上了敌舰,我快艇每分钟行多少米?拓展练习:5 . 一辆摩托车以每小时4 2 千米的速度去追赶先出发的汽车,已知汽车每小时行了 2 8 千米,摩托车用了 4小时追赶上汽车,问汽车比摩托车早出发多少小时? 答:轿车2. 5小时后追上客车提示:摩托车和汽车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它们行走的路程相同吗?列方程解应用题( 追击二) 学习设计学习内容:五年级第二学期P51练习册P18学习目标:1. 掌 握 “ 不同时间”出发, 同向而行的追击问题结构特征.2 .会画线段图分析理解题意, 正确找出等量关系: “ 速度差X追击时间= 路程差”3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重 点 : 探 究 追 击 问 题 的 结 构 特 征 ,发现它们等量关系的共性.难 ,点 : 能正确分析两运动物有路程差,速度差及追击时间之间的等量关系.学习过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1 .引领探究复习追击问题的应用题及等量关系补充题1 .列方程解题:小胖上学时忘了带文具盒,爸爸发现时,他已离家512米,正 以72米/ 分的速度走向学校,爸爸骑车以200米/ 分的速度追赶, 爸爸几分钟后在途中追上小胖?2说说追击问题的应用题有哪些特征? 一般等量关系式是什么?独立解题,小组交流 知道追击问题的应用题中有路程差, 速度差及追击时间之间的等量关系,能正确解题 2 . 自 主探究1 . 画线段图分析理解题意.2 . 正确找出等量关系.3 .列方程解答4 . 探究追击问题的结构特征,找出它们等量关系的共性.5 . 巩固练习P 5 1 例 2P 5 1 试一试1 . 出示书上P 5 1 例 2 自学题:( 1 )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标明两个运动物行走的方向、地点、时间、结果提示: 画二条线段( 2 ) 轿车追击的时间与客车有什么关系?轿车行驶的路程与客车又有什么关系?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寻找等量关系。

      3 ) 尝试列方程解答,并交流你所列方程的等量关系式2 .想一想,你还有其他的解法吗?3 . 完成p 2 1 练一练,想一想这二道题有哪些共同特征?与上一节课学习追击问题有哪些异同?相同点:等量关系不变. 不同点:路程差没直接告诉.. 小组合作, 画出线段图, 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尝试解题, 与同桌交流解法.独 立 完 成 , 练一练, 小组交流,集体归纳.能按要求画出线段图, 知道迟开 0 . 2 小时就形成了路程差.等量关系:速 度 差 X追击时间= 路程差或客车先后二次走的路程= 轿车走的路.知道求试一试第二问题的书写要求.3 .感 悟探究综合练习1 . 2 .34 .拓展练习5 .补充练习:一) 独立完成, 综合练习, 小组交流你的解题方法1 . 小巧和小亚从学校出发去书店购书,小巧比小亚晚出发0 . 2小时,小亚平均每分钟走1 0 0 米,小巧每分钟走1 4 0 米, 小巧几分钟后能赶上小亚?2 . 小丁丁和小巧跑步锻炼身体,小巧跑出2 0 0 米后小丁丁从起点出发, 小丁丁平均每分钟跑1 7 0米, 5分钟后在途中追上小巧, 小巧平均每分钟跑几米?3 . 要加工5 0 0 只零件,甲每小时加工4 8 只,工作了 1 . 5 小时后,乙加入一起加工,又工作了 4小时完成任务,乙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4 . 快车、慢车从相距6 0 0 千米的A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快车的速度是慢车的1 . 5 倍, 6小时后再距中点6 0 千米处相遇,求快车的速度。

      二) 完成拓展练习5 . 求这位战士往返共行了多少独立完成, 综合立练习, 小组交流,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小组讨论,互相质疑,集体反馈掌握追击问题的结构特征, 能用方程解答.知道求往返的路程必须找到往返的时间, 去的时候是追击问题, 回来时是相遇问题, 理解了题意才会解答 米?必需找到哪些条件? 往返的时候各属于什么类形的应用题? 5. 一列队伍长400米,以每秒2 米的速度行进,排尾一战土以每秒3 米的速度赶到排头后,立即返回排尾,求这位战士往返共行了多少米?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例题2: 一辆客车和一辆轿车从上海出发开往宁波, 轿车比客车迟开出0. 2 小时,客车平均每小时行92千米,轿车平均每小时行108千米,轿车开出多少小时后追上客车?速度差X追击时间= 路程差解: 设轿车开出X小时后追上客车( 108-92) X = 0.2X9216X = 18. 4X = 1. 15 答:轿车开出1. 15小时后追上客车练习反馈:练习册P18列方程解应用题( 行程问题) 练习课( 一)练习内容:五年级第二学期P52练习类型: 新课练习练习目标: 掌握行程问题的结构特征, 能正确判断数量之间的关系.2 . 能列方程解答较复杂的行程问题的应用题.3 . 能用不同的等量关系式解答同一道题.重点难点:掌握行程问题的结构特征,能正确判断数量之间的关系, 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生方法目标导学学习评价预设生成 学 习过程复习行程问题的结构特征. 等量关系.指名回答分别说说追击问题、相遇问题的应用题,能说出结构特征及等量关系.它们的结构特征及等量关系.完成基本练习学习单 一 . 基础练习手势表示独立列方1 根据题意,选择正确方程。

      2 只列方程不计算选择正确答案正确列出方程完成综合练习二完成拓展练习学习单二. 综合练习1 .独 立 列 方 程 解答. 小组交流. 小组讨论, 集体反馈独立解题, 小组评分, 看谁解题能力强.小组讨论: 1.设句怎样写合适2 .卡车比轿车多行了几小时? 3 . 找出等量关系.按五颗星进行评分,每做对一题得一颗星做对拓展题加一颗星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行程问题的结构特征:相遇问题:方向:相向;时间:先后;地点:不同出发地;结果:相遇等量关系: A 车先后两次走的路程+B车走的路程= 两车共行路程或 两车共行的路程+ 一车独行的路程= 全程追击问题: 方向:相同;时间:先后;地点:同一出发地;结果:追上. 等量关系: 速度差X追击时间= 路程差A车一共行的路程= 8 车一共行的路程练习反馈:P52 (1—4)学习单:一、基本练习1 选择题( 1 ) 在公路上一辆卡车正以42千米/ 时的速度向前行驶,在离卡车21千米的地方,一辆小汽车正以49千米/ 时的速度赶上来,几小时后在途中 追上卡车? A. (49-21) X=42 B. (49-42) X=21 C. (42-21) X=42 D. 49X + 21=42X( 2 ) 小巧和妈妈一起包饺子,小巧平均每分钟跑3. 5 个饺子,妈妈平均每分钟包6 个饺子,小巧先包好50个饺子后,妈妈再开始包,几分钟后妈妈包的饺子数量和小巧一样多? A. 3. 5X6+50=6X B. 3. 5X+50=6X C. 6X-50X=3. 5 D. 50+6X=3. 5X 2 .只列方程不计算( 1 ) 甲乙两人同住A村,甲步行以每小时5 千米的速度向B村走去,过了 1 .5小时后,乙骑车自行车也从A村向B村驶去,乙经过0 .8 小时与甲同时到 达 B村,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 )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8千米的东西两村同时向东而行,甲骑自行车,乙步行,2 小时后甲追上乙,已知甲每小时行14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二、综合练习:列方程解应用题:1 . 小华和小刚的家相距400米,两人同时从自己家出发,在同一条路上行走,小华每分钟行70米,小刚每分钟走50米,几分钟后小华可追上小刚?2 . 师徒两人加工同样的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90个,徒弟每小时加工50个,徒弟先加工100个后师傅才开始的,师傅多少小时后和徒弟加工的零件数同样多?3 . 一辆助动车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去追赶先出发的自行车,已知自行车每小时行10千米,助动车用了 3 小时追上自行车,问自行车比助动车早出发几小时?4 . 甲步行以每小时8 千米的速度从城东到城西,2 小时后乙骑车以每小时16千米的速度从城东出发追赶甲,在两地中点正好追上,求城东和城西之间的距离。

      三、拓展题:一辆卡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从A地驶往B地,出发1 小时后,一辆轿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也从A地驶往B地,比卡车早半小时到达B地,求 A、B两地距离行程问题练习课( 二) 练习内容:相遇,追击问题( 补充练习)练习类型: 新课练习练习目标:1 掌握行程问题的结构特征, 能正确判断数量之间的关系.2 . 能列方程解答较复杂的行程问题的应用题.3 . 能用不同的等量关系式解答同一道题.重点难点:掌握行程问题的结构特征,能正确判断数量之间的关系, 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生方法目标导学学习评价预设生成 学习单:一基础练习:( 只列方程不解答)学习过程进一步掌握行程问题的结构特征等量关系同桌交流分别说说追击问题、相遇问题的应用题,它们的结构特征及等量关系.能说出结构特征及等量关系.列方程解较复杂的行 程 问 题 的 应 用题.学习单一. 基础练习列出方程,小 组 交 流等量关系1 只列方程不计算,在小组交流所列方程的等量关系2 , 学习别人的解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交流中理解同一题从不同角度思考, 有多种等量关系式完成综合练习完成拓展练习学习单二. 综合练习,拓展练习独 立 列 方程解答.小组讨论,集体反馈独立解题, 看谁解题能力强. 拓展题提示:1 . 在相同的时间里, 乙跑的路程是丙的几倍?那么乙跑10米路程还是丙相同的倍数。

      2 . 找出等量关系. 列出方程求解.理解题意, 能解答较复杂的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板书:列方程解应综合练习:( 第 4 题)解: 设李老师用X分 专72*12= ( 216-72)X=864/144X=6答:李老师能在王老用 题 ( 行程问题) 练习课中追上她X 6*216=12961800 米〉1296 米师到达活动中心之前追上她练习反馈:1 如果两人同时同地背相而行, 途中小丁丁因系鞋带耽误了4 秒钟,小丁丁平均每秒跑7 米,小胖平均每秒跑6 米,小胖跑了 1 分钟后,两人共跑了多少米?2 .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2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行58千米/ 时,1 .8 小时两车还相距12. 8 千米,求乙车的速度3 .小亚和小胖两人要做100朵红花,小亚每分钟做4朵,小胖每分钟做5朵,完成任为时, 小亚比小胖少做20朵,他俩谁做的时间长?1、小丁丁和小巧原来共有80枚邮票,小丁丁给了小巧8 枚后,两人邮票数相同,原来两人各有多少枚邮票?2 .小 巧 做 5 分钟□算练习,她前4 分钟平均每分钟完成19道,为了能达到平均每分钟完成20道,最后一分钟她要完成多少道题? 3 .汽车驶过一段山路,上山每小时行30千米,下山每小时行50千米,已知汽车上山时用了 5. 5小时,下山时用了 4. 5小时,汽车行驶这段山路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 .摩托车和汽车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如果摩托车先行115千米,那么两车3小时后就能相遇。

      如果汽车的速度是摩托车的1 .3倍,那么摩托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5 .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 小明和小方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同相而行, 行了 15分钟后小明追上了小方, 已知小方每分钟行8 0米, 小明每分钟行多少米?二.综合练习:1 .甲乙两人同时从A . B两地相向而行,出发2小时后,两人还相距8 1千米,出发5小时后两人相遇求A . B两地的距离2 .龟兔赛跑,龟每分钟跑25米,兔每分钟跑325米,全程共1500米兔自以为能得第一,途中睡了一觉,结果乌龟到达终点时,兔子还差200米,兔子睡了几分钟?3 .甲乙两地相距54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出发开往丙地,客车6小时追上货车,正好到达丙地,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 .王老师以72米/ 分的速度从学校步行到活动中心,12分钟后李老师以216米/ 分的速度骑车去追已知学校与活动中心相距1800米,李老师能否在王老师到达活动中心之前追上她( 列式计算并说明)如果两人同时同地背相而行,途中小丁丁因系鞋带耽误了4秒钟,小丁丁平均每秒跑7米,小胖平均每秒跑6米,小胖跑了 1分钟后,两人共跑了多少米?三拓展练习:1.同学们在进行6 0米赛跑,当甲冲刺到终点线时,比乙领先10米,比丙领先2 0米,如果乙和丙按原来的速度继续冲刺向终点,那么乙到达终点的时候,将比丙领先多少米?列方程解应用题( 复习课) 学习设计 学习内容:五年级第一学期P73-74学习目标:重点:理解题意,明确解体思路,正确找等量关系。

      1让学生掌握常见应用题的解题思路.2 .能根据题意正确寻找等量关系, 用方程解答应用题.3 .会检验所求得的数是否符合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难点: 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掌握同一题的不同解法. 学习过程三 步 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1 .引领探究知识梳理:复习常见应用题类型1 . 一般复合应用题,2 . 和倍. 差倍. 和差问题3 . 盈亏问题.4 . 平均数问题,5 . 行程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补充题:6 ) 若干个同学去划船,他们租了一些船如果每船4人则多5人;如果每船5人则有 4个空位学 生 有 多 少人?他们租了几条船?1 . 说说学过哪些类型的应用题?2 .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3 . 只列方程不计算:1 ) 玩具厂年计划生产玩具3 0 0 0 0 件,生 产 1 0个月就超产1 2 0 0 件,实际每月多生产几件?2 ) 体育室里有篮球2 1 只, 足球的只数比篮球只数的3倍少8只,又比排球只数的2 倍多5只,足球和排球各有几只?3 ) 5 个工人做机器零件,前两天共做1 2 0 个,第三天上午做4 0 个,下午做5 0 个,问 ( 1 )平均每天做多少个?平均每个工人做几个?4 ) 两列火车从同一车站向相反方向出发,快车每小时行驶1 2 0 千米,慢车每小时行驶8 0千米。

      如果慢车先行驶2小时,快车行驶几小时后它们之间相距5 8 0 千米?这时快车调头去追慢车,几小时能追上?5 ) 甲乙两筐苹果共重9 8 千克, 甲筐苹果比乙筐苹果重2 6 千克, 甲乙两筐苹果各重几克?口答独 、工解题小组核对1能将学过的应用题进行梳理2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3能正确列出方程2 . 自 主探究1 , 自学 P 7 3 - 7 4列方程解应用题1 . 2 . 3 .完成P 7 4 练一练P 7 3 - 7 41 . 自学 P 7 3 - 7 4列方程解应用题L 2 . 3 . 找这三题的共同特点 .2 .完 成 P 7 4 练一练, 并口头检验结果是否符合实际..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自我检验集体核对熟练解题, 共同特点: 等量关系式相同,都是求单价. 3 . 感 悟探究综合练习补充题1 . 甲乙两个粮仓, 甲仓存粮是乙仓的L8倍如果甲仓运走7 0 吨,乙仓运进1 0 吨,两个粮仓的粮食就同样多, 乙仓原有粮食几吨?2 . 某校师生到公园去春游,按下列提供的资料,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票方式,并列式计算出总共需要的费用.( 1 ) 购票方式:成人每人4 0 元,学生每人2 0 元。

      团体( 3 0 以上包括3 0 人) 每人3 0 元 2 ) 人数,教师2 7 人,学生2 0 3 人3 . 文具店上午卖出2 5 台计算器, 下午卖出同样的计算器4 0 台, 下午比上午多收款7 2 0 元,这天商店卖出这种计算器的总收入是几元?4 .两捆绳子的长度相等,如果第一捆剪去8 . 5 米,第二捆剪去1 3 . 8米,那么剩下绳子的长度,第一捆是第二捆的2倍,这两捆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独立解题.组内互助.自我评价能正确列出方程求解.按每题一颗星进行评价.第二题,2 0 0 * 2 0 + 3 0 * 3 0= 4 9 0 0 化钱最少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复习常见应用题类型:1 . 一般复合应用题. 2 . 和倍. 差倍. 和差. 3 . 行程问题. 4 . 盈亏问题5 . 平均数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 ) 审题,找出未知数,写设句 ( 2 ) 寻找等量关系 3 )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 4 ) 解方程并写出答句 ( 5 ) 检验练习反馈:1 . 小张和小王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小王每分钟行8 0 米,小张行了 5 6 0米与小王相遇,这时小张离两地中点还有6 0 米,求相遇时小王行了几分钟?2 . 有一块长方形土地,四周篱笆长是1 9 2 米,已知长是宽的3倍,这块土地的长、宽各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小红比奶奶小7 3 岁,奶奶的年龄比小红多1 4 倍少2岁,小红和奶奶各有多少岁?4 . 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4 7 0 千米的两城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 0 千米,出发 2小时后乙车才出发,再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第 六 单 元 学情分析一、学生现有基础二、学生现有问题三、本单元学习重点:1培养获取信息, 处理信息的能力, 理解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式。

      2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编排方法,体会编码编排的合理性, 科学性3. 按要求计算时间,培养合理的思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 理解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式, 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2 . 会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 段 )的计算问题3 . 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编码各部分的组成、掌握数字编码的方法、规律,并能简单运用其规律来编写其他编码过程与方法:1 . 在运用中学会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 . 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1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2 .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3 . 让孩子了解节约能源的必要性,培养节约能源的好习惯水、电、天然气费用的计算学习设计 学习内容:五年级第一学期P71-72学习目标.1 学会水、电、煤、天然气费用的计算方法2 .感受小数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3 . 培养从表单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重 点 : 了 解 水 、电、煤、天然气费用的计算方法, 并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 ,点 : 从表单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过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1 .引领探究1 . 从煤气表单上获取信息.2 . 了解消费量的计算方法,3 . . 知道煤气账单的金额的计算方法,3 . 完成P 7 2 例 3自家的煤气帐单P 7 2 例 3自学题:1 拿出自家的煤气帐单, 从账单上你能获取哪些信息?2 .账单上的金额是怎样计算出来的?消费量是如何得到的?3 . 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来计算金额的?4 . 完成P 7 2 例 3小组讨论, 互相交流。

      独立计算, 小组核对知道消费量的计算方法: 本月抄见数- 上月抄见 数 = 消 费量.知道总金额的计 算 方 法 , . 单价 X消费量= 总价2. 自主探究1 . 从电费账单上获取信息.2 . 了解分时电表计算方法,3 . 完成P 7 1 例 1知道错时用电的好处自家的电费帐单P 7 1 例 11 . 自学题:1 ) 仔细观察电表账单,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 )用电量分几部分计算? 有什么不同?高峰电价与低谷电价怎样区分?3 ) 电费的总价是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来计算的?2 . 请你拿出自家的电费单,验证一下,应付金额算得是否正确3 . 完 成 P 7 1 例 1 , 通过计算, 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有什么建议?小组讨论, 互相交流独立验证.独立解题,小组交流1 知道高峰电价与低谷电价时间上的划分标准及单价的区别2 知道点费的计算方法:总金额= 高峰电价+ 低谷电价3 , 通过计算受到启发 3 .感悟1 从水费帐单上P 7 2 例 2一)1 . 水费帐单上又提供了些什么数学信息呢?独立解题,理解排水量的探究获取数学信息.2 . 完成书P 7 2 1 .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2完成P 7 2 1补充题:3 . 仔细观察水费单?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供水量X 9 0 % =3 理解排水量计实际应用( 排水量是怎么得来的?)提出问题,排水量算方法4.验证自家的4.验证自家的排水量的数据是否正确?小组讨论。

      知道水费的计算方法: 供水费排水量的数据二) 实际应用:独立验证,+ 排水费= 水瞽是否正确.1 . 上海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收费标准为:每立方米完成练习J IIV s J / s总价5 . 综合练习1 . 3 3 元,排水价为1 . 0 8 元/ 立集体反馈能正确解决生方 米 ( 排水量按用水量的9 0 % 计算)小丁丁家住口 口 J J - r y u H r i — 1—上海,2月份用水4 0 立方米,活中的实际问旦 而请你帮他算一算这个月他家应交多少元水费?板书设计:水、电、天然气费用的计算本月抄见数- 上月抄见数=消费量天然气费计算方法:单价X ( 本月抄见数- 上月抄见数)=总价电费计算方法:白天的电价: 白天用电单价X天用电量= 白天用电总价晚上的电价:晚上用电单价X晚上用电量= 晚上用电总价白天用电总价+ 晚上用电总价= 总金额水费计算方法:供水量X 9 0 % = 排水量供水单价义供水量= 供水费排水单价X 排水量= 排水费供水费+ 排水费= 水费总价练 习 反 馈 : . 一) 填空:1) 供水量20 0 立方米,排水量是()立方米2) 水. 点. 煤的消费量是用( )计算出来的.3) 电费价分() 种,= 高峰电价指() 点, 低谷电价指( ) 点, 我们尽量避开高峰用电,养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4 . 天然气账单二个月发一次, 小巧家20 0 8 年 1 月抄见数是234 , 二月抄见数是29 2, 3 月抄见数是331, 1 至 3 月小巧家天然气的消费量是( ),二) 选 择 ( 完成下列选择题)1 小胖家4月份最多只能用5 0 元的燃气费,每立方米燃气费1 . 25 元,他家应把用气量控制在()立方米之内。

      A . 4 0 B . 4 0 0 C . 6 2. 52 下表记录了小巧家20 0 9 年 1 月- 7月的水表读数:( 单位:立方米)月份1234567抄见数8 69 811412214 616 218 2小巧家3、4月份的用水量是多少立方米? A . 24 13 B . 31 C . 129 时间的计算学习设计学习内容:五年级第二学期P77-7 8练习册P29学习目标:1 . 能区分时刻和经过的时间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 .掌握用竖式计算出经过的时间段与时刻3 . 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时间,培养合理思维重 ,点 : 掌握用竖式计算出经过的时间段与时刻的方法难,点: 计算中时. 分. 秒进退位的方法, 及书写格式.学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 习过程1 引领探究复习巩固时间单位. 它们之间的进率.区别时刻和经过的时间段补充题;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哪些?2 小 时 1 5 分=( ) 分4 小时7 2分= ( )小 时 ()分1) 1. 每天早晨你们几时几分出门来学校?2 . 到达学校时走了多长时间?3 . 你知道到达学校的时间吗?2. ) 下面所表示的是时刻还是经过的时间段, 它们之间有何区别?8时 30 分 8小时30 分 9时零5分13时 10 分 4 4 分钟 3 小时20 分口答知道时间单位及之间的进率.区别时刻:几 时 几 分经过的时间段:几小时几分. 2自 主探究掌握求到达时刻的计算方法.掌握用竖式计算时进位的书写格式.尝试用竖式计算试一试P 7 7 例 1P 7 7 试一试 1. 21 出示P 7 7 例 1 自学题:1) . 7时 4 8 分、路上用了 1 小时23分分别表示什么时间?2) 求到达时刻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请你尝试计算出来?3)看书P 7 7 , 你的计算方法与书上哪一种相同,你更喜欢哪一种?2 . 用竖式计算时, 怎样书写?认真看书上的书写格式, 尝试用竖式计算P 7 7 试一试1 . 2.小组讨论,尝试解答,独自核对,同桌交流.1知道求到达时 刻 的 方 法 :出发时亥忏经过的时间段= 到达的时刻2 能用规范的书写格式解答到达时刻.3感悟探究掌握求时刻段的计算方法.掌握用竖式计算时退位的书写格式.尝试用竖式计算试一试.综合练习P 7 8 例 3P 7 8 试一试补充练习:一) 计算:1 ) 9 时 1 5 分- 7时 2 4 分= ( )2 ) 1 3 时 2 1 分+ 2 小 时 5 0 分=()1 . 怎样求经过的时间呢? P 7 8 例 31 )说出数量关系式.2 ) 当被减数的分钟不够减减数分钟时该怎么办?3 ) 得到的差所表示的是时间段还是时刻,该怎么书写?2尝试用竖式计算P 7 8 试一试3完成综合练习: 一) 计算 二)应用4完成拓展练习二) . 应 用 : 从 A地到西藏的火车要经过4个停靠站, 每个车站必须停靠1 5 分钟。

      小胖上午8时 1 5分从A地上车,到西藏时正好是当日2 0 时,你知道这列火车在铁轨上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小组讨论,集体反馈1 知道求时间段的方法:到达的时刻- 出发时刻= 经过的时间段2 能用规范的书写格式解答到达时刻.3理解题意, 2 0时-8时 1 5 分- 4 * 1 5 分= 行驶时间 行驶了多长时间吗? 1拓展练习:爸爸每天坐7 时 3 5分的地铁上班, 今天迟到了 1分钟, 只能等下一班车. 地铁每隔3 分 4 0 秒来一次,下一趟车是几时发车, 他等候了多少时间?4 .地铁到达时间7时3 8分4 0秒- 爸爸到达 时 间7时36分=2分40秒或3分4 0秒T 分=2分40秒板书设计:时间的计算时刻:几时几分 经过的时间段:几小时几分例:小丁丁和同学们约好上午9 时 15分在动物园门口集合, 小丁丁早晨7 时48分出门,路上用了 1 小时23分,小丁丁几时几分到达动物园门口 ?7 时 48分+ 1 小时 23分8 时 71分9 时 11分答:小丁丁 9 时 11分到达动物园门口练习反馈:练习册P29小丁丁上午9 时 28分进入动物园,当天上午11时 09分走出动物园。

      小丁丁在动物园里游览了多长时间?走出的时刻一进入时刻= 经过的时间段11时 09分一9 时 28分=1小时41分10时 69分11时 09分-9 时 28分1 小时 41分 答:他在动物园游玩了 1 小时41分 .编码学习设计 学习内容:五年级第一学期P79—80学习目标: -1 . 让学生了解各种数字编码的含义、作用,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 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编码各部分的组成、掌握数字编码的方法、规律,并能简单运用其规律来编写其他编码重 ,点 : 通过观察、比较、验证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编排方法,体会编码编排的合理性, 科学性难,点:掌握数字编码的方法、规律,并能简单运用其规律来编写其他编码学习过程三步探究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预设生成1 引 领探究了解编码在生活中的作用.1 . 举例说说编码在生活中的作用:( 号码、邮政编码、车牌号码、公民身份号码等2 . 在众多的编码中,有一种编码最能体现个人的身份特点, 知道它是什么号码吗? ( 公民身份号码)小组交流,组长汇报知道按照不的要求、 不同的顺序排列就会有千变万化编码. 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

      2自主探究- 1 . 探索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律2 . 验证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律3 . 根据公民身份号码的分类信息介绍一下自己.二 1 . 探索公民身份证号码的特点.2 . 介绍中国一些主要城市的P 7 9 —8 0 例 2个人的身份证号码补充题:双胞胎的身份号码3 1 0 1 0 2 1 9 9 6 0 1 3 1 2 8 3 83 1 0 1 0 2 1 9 9 6 0 1 3 1 2 8 1 1P 8 0 试一试一探索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律: 自学P 8 0 :1 . 根 据 3 1 0 1 0 7 1 9 9 7 0 4 0 7 50 2 5这个号码回答以下问题:1 ) 身份证上的号码共有几位数?划出几个部分?各表示什么?2 ) 根据自己的公民身份号码,验证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律3 ) . 用你的身份证号码向同桌介绍自己.二. 双胞胎的身份证号码会一样吗?仔细观察这二个号码, 你发现了什么?2 . 你知道中国一些主要城市的代码吗?请你介绍一下 ( 北 京 1 1 上海3 1 广州4 4 …3 . 你知道虹口区的代码吗? 你还知道哪些区的代码 ( 虹口 0 9 , 徐汇0 4 , 黄浦区01闸北区0 8 …).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同桌交流指名回答集体交流独立答题1 . 实践活动中了 解 1 8 位号码可以分成4个 部 分 ( 省市区域码. 生日码.所在地码.性别码)2知道身份证号 码 , 一人一个, 不能重复.3知道一些省份. . 直辖市的代码.4 上海市分成两 大区域市区: 代码.3 . 认识上海市内各行政区的代码.4 巩固练习4 完成P80试一试3101郊县:31025正确解答试一试感 悟 探究综合运用L2.补充练习:1 . 找出今年春节联欢会上获得头等奖的观众号码.2 . 各地希望小学到上海参加培训的老师安排住宿。

      34160019560610223X62292119620204227552222719810406231453212119771131435014010519780918136015012319740213474X441902198004302322442014197501315643以下是2007年春节联欢会上的6 位幸运观众的身份代码, 据了解获得头等奖的是北京的一位男观众,年龄40 岁左右 你能找出他的身份代码吗?中央电视台公布的头等奖观众号码是() .A 340505195712130621 B 110108196901226453C 610321196802257844 D 35021219680225257XE 11010719970506639X F 5101021988122524822. 寒假快到了,各地希望小学的老师要到上海参加 7 天的教师培训,培训中心的老师已经收到了他们的报名单其 中 8 名是数学老师,培训中心的老师要为他们安排住宿,两个人住一间,根据身份证上的信息该怎样安排住宿呢?①分房时要依据哪些信息分类呢?②两个人住一间怎样分配合理呢?手势表示,口答理由。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小组讨论集体归纳能运用所学知识,选择答案,并能说明理由从身份证中了解性别. 年龄.再合理安排.板书设计:编码1 . 编码在生活中的作用: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2 . 编码的种类:号码、邮政编码、车牌号码、公民身份号码等3 .公民身份证号码:规律:18位号码可以分成4 个部分( 省市区域码. 生日码. 所在地码. 性别码)3101 07 19970407 50 2 5 ( 校验码)上海市普陀区 生日码 所在地码 性 别 码 ( 女)特点: 按照规定的要求、规定的顺序排列,具有合理性, 科学性练习反馈:探究邮政编码的规律:1 . 介绍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 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 每个地方的邮政编码都不一样 机器能根据邮政编码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2 . 你想知道这些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吗? ( 看书自学书P79)3 . 查询家庭居住地的邮政编码,根据邮政编码的规律说说具体含义? 计 算 (- )练习课练习内容:计算. 解方程. 化简求值. 文字题练习类型: 单元复习练习目标: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 .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 .能正确化简求值. 解方程. 并能根据题意列式计算文字题.重点难点1 .小数估算. 积. 商凑正的方法.2 .能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学习过程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生方法目标导学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小数计算.学习单1. 2. 3.口头回答.2独立完成小组交流1. 说说小数估算. 积. 商凑正的方法.2 . 比较积与因数的大小, 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时, 不计算怎样比较.3 . 完成学习单1. 2. 3.掌握方法,能正确计算.化简求值, 解方程学习单4. 5. 6.小组交流,独立解答.集体核对.1说说化简求值的方法, 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2. 解完方程还应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怎样口头检验, 书面检验.完成学习单4. 5. 6.能规范书写解题格式, 正确解方程并自觉进行检验.1 . 简便运算2 .列综合式或方程解文字题学习单7. 8..独立解答.小组交流在计算或解文字题时, 怎样保证正确率?完成学习单7. 8. , 在小组中交流你简算的方法.合理运用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能正确列式解文字题.板书:计 算 练习课小数估算的方法:先把每个数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个位再计算积. 商凑正的方法: 按要求多看一位, 再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化简求值的方法: 先合并同类项, 再求出最结果.提高正确率要做到: 认真审题,看 清 要 求 . 书 写 端 正 , 答题规范,养成自我检查, 打草稿的好习惯.练习反馈:1计算能简则简)2.5X 6.4 X 12.5 8.3X6. 2+0. 83X38[(1 5 . 6-15.6) X2. 5+2.5] X0. 32 18X0. 25+4.3X2. 5+7. 3X7. 52列综合式或方程计算:(1)1. 44与0 .9 6的差,被3. 2与1 .5的积去除,商是多少?(2)某数的2. 2倍 比10. 2少3. 1 6 ,求某数. 学 习 单1 直接写出得 数 :6. 9 4 - 3 X 0. 1 = 0. 1 4 - 0. 1 X 0. 1 4 - 0. 1 =0. 03 4 - 0. 3 =0. 3 7 2 + 2 . 4 = () + 1 2 =2 0. 1 7 - 0. 04 + 3 . 9 6=1 . 65 3 4 - 5 .( 2 ) 7 . 64 - 1 . 65 =119. 6X5. 04%1喘180( 商保留两位小数)(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估算)2 . 比 大 小 :2 . 5 4 - 0. 01 ( ) 2 . 5 X 1 00 A X O . l = B 4 - 0. 1 = C X 2A 、B 、C从小到大的排列是)4 . 7 6X 0. 8 7 ()4 . 7 64 - 0. 8 73 . 填 空 :( 1 ) 6. 9 5 06用 四 舍 五 入 法 保 留 一 位 小 数 是 () ,用 去 尾 法 保 留 三 位 小 数 () .2小 时 1 5 分钟= ()小时( 2 ) 被 除 数 是 0 . 8 5 , 除 数 是 2 . 6 ,商是一位小数时,余 数 是 ()⑶ 如 果 a 〉0 ,那 么 a + 0. 9 9 的 商 一 定 ()零 。

      4 ) 钢 笔 的 单 价 是 a元 ,比 铅 笔 贵 b元,4 . 化简 下列各题:3 ( a + b )元表示买了() 总 价a X a X a = b + b + b5 . 化简求值:1 0X + 4 Y - ( 3 X - Y )1 2 a —4 b + 2 =9 a x 3 + 3 =( 1 ) 当 a = 3 5 , b = 1 0 时 , 求 2 a - ( 4 b - a ) 的值( 2 ) 当 m = 3 , n = 4 时 ,求 2 m X 4 - 9 n + 3 的 值6. 解 方 程 : ( 带的要检验)★ 2 . 4 - 2 X = 2 ( X - 0. 2 4 )4 ( X + 1 7 ) 4 2 = 606. 用 递 等 式 计 算 ( 能简则简) :( 5 . 2 X 1 . 8 + 5 . 2 X 1 . 8 ) + 0 . 2 5 X 47 2 X 1 . 9 + 3 8 X 1 . 40. 1 2 X ( 0. 02 + 2 8 . 1 64 - 3 2 )4 . 5 6X7 5 . 8 - 4 . 5 6+ 2 5 . 5 X 4 . 5 68 X ( 1 . 2 5 + 2 . 5 ) X 43 . 8 - r 0. 1 2 5 ~ r 8 ~ r 0. 2 5 + 4 8列综合式或用方程解答文字题:(1) 一个数的3倍 比2个3. 6相乘的积少3 ,求这个数。

      2) 4. 8去 除1 2 ,乘以比3. 7大0 .5的数,积是多少?计算( 二) 练习课练习内容:计算. 解方程. 化简求值. 文字题练习类型:单元复习练习目标:1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 .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3 .能正确化简求值. 解方程. 并能根据题意列式计算文字题重点难点:1 . 小数估算. 积. 商凑正的方法.2 .能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学习过程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生方法目标导学学习评价预设生成完成学习单1.2. 3.直接写出得数选 择 判 断学习单1. 2. 3.独立计算手势表示口答理由1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直接写出得数.2 . 认真审题选择答案, 并能说明理由.3 .说说你判断对错的理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算能说明算理化简求值,解方程学习单4. 5.独 立 解 答小组核对自我评价1. 先化简,再求值:2 .解方程:掌握方法, 正确解答, 并能进行自我评价1 .简便运算2 .列综合式或方程解文字题学习单6. 7独立解答同桌交流集体核对1. 先判断哪些题可以简算, 再独立计算.2. 列综合式或用方程解答文字题:3 . 给自己评分,计算的准确率, 是否提高, 找出原因完成练习, 自我评分,板书:计 算 ( 二 ) 练习课自我评定以下学习内容掌握情况: 优 良 合格 需努力1 . 小数估算. 积. 商凑正的方法.2 .能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练习反馈:1. 计算:7. 65-8. 46+12.45-2. 54 0.25X3. 7 X (3. 7+0. 3)(90-11. 54) + (1.84-0.4) X0. 6 0. 4X0. 8+0. 4X0. 82 .解方程:16. 88-5X=4. 8X0. 6 7 3 -3 (X -1 ) =70 3 . 化简求值, 解方程的书写格式:4 . 计算的准确率。

      3 .列综合式或用方程解答文字题:1 ) 1 4 个 1 . 3 比 2 0 除 4的商多多少?2 ) 1 2 . 5与 8的积减去1 2 除 0 . 6的商, 差是多少?学习单1 . 直接写出得数: 1 0 0 0 - 0 . 9 7 =1 - 0 . 2 8 + 0 . 0 2 = 0 . 5 1 4 - ( 1 - 0 . 8 3 ) = 1 . 2 X 0 . 5 4 - 1 . 2 X 0 . 5 =7 8 - 7 . 8 X 0 . 1 = 2 . 3 4 4 + 1 . 2 七 ( 商精确到十分位) 4 . 1 5 X 2 . 4 ^ ( 得数保留两位)2 . 选择:( 1 ) 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 A . 2 . 6 4 B . 0 . 3 0 4 3 0 4 . . . C . 2 . 4 6 D . 2 . 6( 2 ) 0 . 6 8 + 2 . 4 , 商是 0 . 2 8 , 余 数 是 ( ) A . 0 . 0 0 8 B . 0 . 0 8 C , 0 . 8 D . 8( 3 ) 一根绳子长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大约是5米,这根绳子大概长是( )A . 4 米到5 米 B . 4 . 9米到5 . 1 米 C . 4 . 9 5 米到5 . 0 4 米 D . 4 . 5米或大于4 . 5 米但比5 . 5 米小( 4 ) a除以0 . 1 等于b , a与 b 相 比 ( )A . a > b B . a W b C . a 》b D . 不能确定3 . 判断( 1 ) 3 . 2 4 - 3 . 3 ^ 0 . 9 6 ( ) ( 2 ) 8 4 . 5 7 5 7 ……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是5 7 ( )( 3 ) 乘数小于1 , 积不一定小于被乘数 ( ) ( 4 ) a和 b两数,若 a大于b , 则 4 a 大于3 b ( )4先化简,再求值: ( 1 ) 已知a = 0 . 7 4 , b = 5 . 6 , c = 2 . 5 , 求 a X b + b X c 的值( 2 ) 当 a = 0 . 2 b = l l . 5 c = 2 4 . 3 8 时,求 c + ( b X a ) 的值5 . 解方程:带 “ ★ ”的要检验:* 6 ( X - 3 ) =2 ( X + 0 . 5 )5 X ( 1 . 2 - 0 . 8 X ) 4 - 0 . 2 = 2 0 6 . 计算:[1 .9 -1 .9 义( 1.9—1.9)] 4-0. 38 1.25X11X7.2(1. 25X 8.4+1.6X 1, 25) X0.8 0. 85X3.44-1. 77 . 列综合式或用方程解答文字题:(1)12. 7 减去4. 5 与 0. 6 的积, 所得的差除1 , 商是多少?( 2 ) 甲数是1 .2 ,甲数的3 倍等于乙数的2 倍,乙数比丙数的5 倍 少 115X2. 5—2. 5—2. 5—2. 5(0. 93+7.8X0. 15) + (15.3-15. 09)求丙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