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东大《材料工程》培养方案.doc
6页材料工程一、 学科简介东北大学材料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由材料学学科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共同培养,两 学科具有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权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覆盖了原金属床力加工、金 属材料及热处理、粉末冶金、金属腐蚀与防护和焊接等二级学科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 材料、功能材料等学科方向材料成型以钢铁和有色金属的固态和液态成形为主,主要研 究材料加工过程中的理论、工艺、设备和自动化问题本学科的特色是材料成形与组织性 能控制密切结合,加工工艺与自动控制紧密结合,在国际前沿领域开展高水平的研究两 学科现有教W 169人,其中教授43人(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41人近三年本 学科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H、重点科技攻关项H和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H 400余项, 并始终与全国的钢铁企业、有色金属金业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合作,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 支持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 项在国际国内的学术期刊丄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论文本学科还与美国、俄罗斯、澳大 利亚、法国、口本、韩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二、 培养目标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主要针对我国工矿企业和工程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 业,以满足中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需要。
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工程 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前沿的最新知识和动态,掌握解决工 程问题的现代实验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成为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三、 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最低学分要求为32学分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三)攻读学位可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但在课程学习、文献查阅、论文开题和论 文研究、论文撰写与答辩等环节,原则上要求所有学员累计在校时问不少于6个月四、 研究方向(一)材料设计表征与模拟(-)高性能结构材料(三) 高技术陶瓷与粉末冶金技术(四) 先进功能材料(五) 热处理技术(六) 材料成形理论与工艺(七) 材料成形过程的组织性能预测与控制五、课程设置学分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备注09674001政治理论类课程32209684001工程硕士英语80509684002工程硕士日语80509684003工程硕士俄语80509604001计算机应用类课程322必09674004知识产权16109604002信息检索16109624001应用数理统计322三门选二门修09624002数值分析32209624004最优化方法与理论32209525002材料成型力学483课09525003材料的缺陷强度与断裂402.5五门选二至二门09525004材料热力学32209525005材料成形物理冶金学48309525006金属凝固理论与技术402.5必修环节09525001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209525007材料的表面改性32209525008粉末冶金科学322选09525009特殊热处理技术322修课09525010钢铁材料微观结构设计与控制原理32209525011高温材料学32209525012现代材料研究方法32209525013材料先进成形技术32209525014控轧控冷和热模拟32209525015板带轧制理论与实践32209525016型钢轧制理论及新技术32209525017ANSYS有限元分析程序及其应用32209525018熔体净化与晶粒细化32209525019铝合金组织与性能32209525020镁合金成形技术32209525021金属磨损与耐麟材料322注:1.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一-脱产进校学员可选择“计算机应用基础”,校外班可根据学员 和合作单位的需要讲授计算机语言、网络、工业控制等方而的课程。
2.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提交吋间不得迟于入学后的第二年六、论文工作(-)选题选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研究生所在企业技术和生产现状,选择具有重要的工程 应用价值或科学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应直接来源于金业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 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项冃或技术改造项冃,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 备、新材料新产詁的研制开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在进行实验研究之前,应阅读相关文献,对课题及相关领域国内外的发展动态进行评 价,对所选课题的研究H的和意义提出口己的独立见解,提交文献综述报告应在研究所 进行开题报告,在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后可获得2学分三) 论文形式学位论文要求能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工程研 究、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的能力论文形式除研究论文外,还可以是工程研究报告或工 程设计报告四) 论文写作要求1. 工程设计类论文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数据准确,分析合理,符合行业 标准2. 技术研究类论文能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验方法科学可靠,实验结果准 确可信,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和创新。
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系统完整,文理通顺,引用文献详实准确,并列 出参考文献具体要求参照《东北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