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优秀实用课件分析.ppt
31页醉花阴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你知道她是谁吗 李清照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 在女作家中可谓 空前绝后 不徒俯视巾帼 直欲压倒须眉 李清照 旷世才女 知人论世 李清照 字漱玉 号易安居士 山东济南人 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留有作品集 漱玉词 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 1084 约1151 号易安居士 山东济南人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 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 李清照通晓音律 长于诗词 工散文 能书画 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早期生活优裕 夫妻和谐 情趣相投 家庭美满 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走近李清照 公元1127年 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宛 徽宗 钦宗二帝被俘 北宋亡 高宗赵构仓皇南逃 重新立国 史称南宋 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 辗转南渡到建康 今南京市 明诚家在青州 有书册十余屋 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 赵明诚因病去世 时清照四十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 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 到处流亡 还曾被人诬陷通敌 险些入狱 再后来 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 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 孑然一身 始终居无定所 饱尝了颠沛之苦 亡国之恨 丧夫之痛 孀居之哀 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 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 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终上所述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 中经丧乱 晚景凄凉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 在女作家中可谓 空前绝后 不徒俯视巾帼 直欲压倒须眉 其词被誉为 婉约正宗 被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为 乱世中的美神 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宋 旷世才女 李清照 1084 约1155 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 被誉为 婉约正宗 词自成一家 被称为 易安体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 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 描写少女 少妇时期的生活闺情 离愁 清丽婉转 南渡后 表现思夫 思国 思乡 浓愁 哀愁 沉郁凄 其词感情色彩浓烈 善于运用铺叙 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 语言清新朴素 雅俗共赏 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大事记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兼散文家 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 也有文学才能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 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后 流寓南方 明诚病死 境遇孤苦 18 42岁 与赵明诚结婚 婚后融洽欢娱 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 幸福的日子 42岁 北宋末日 朝廷腐败 金兵入侵 围困京师 43岁 金灭北宋 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少历繁华 中经丧乱 晚景凄凉 46岁 赵明诚孤身赴任 身染重病 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 47岁 寄居浙江会稽 又逢盗贼 重病缠身 几欲丧命 48岁 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50岁 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 金石录 67 71岁 李清照没有子嗣 凄然一身 悲苦地离开人世 无人知道死于何时 葬于何处 少历繁华 中经丧乱 晚景凄凉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 李清照婚后不久 丈夫赵明诚便调官异地 深闺寂寞 她深深地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 时届重九 人逢佳节倍思亲 她便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赵明诚 写作背景 醉花阴 佳节重阳孤寂思夫 醉花阴 这首词写于北宋末年 当时丈夫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 李清照独守空闺 形单影只 居室寂静 再不闻评诗论文 查书品茶 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 极度思念之下而写成此词 闺怨词 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 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 他们写的词被称为 代言体 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 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 总归是隔着一层 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 她的 闺怨词 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 是说自己要说的话 所以 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 闺怨词 朗诵体会 感知诗歌 整体感知 醉花阴 李清照 美美地读 东篱 把酒 黄昏后 有暗香 盈袖 莫道 不销魂 帘卷 西风 人比 黄花瘦 薄雾 浓云 愁永昼 瑞脑 销金兽 佳节 又重阳 玉枕 纱厨 半夜 凉初透 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 这漫长的白昼 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 那金兽炉中的龙脑香早已烧完了 我的忧愁却不见半点消减 又到重阳佳节了 我在轻薄的床纱中枕着玉枕 感到半夜的凉气浸透了我的肌肤 在东篱 菊圃 饮酒直饮到黄昏也难消忧愁 那菊花淡淡的芳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忧愁 瑟瑟西风卷起珠帘 闺中少妇 我 比黄花更加消瘦 译文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试在词中找 愁 南渡前 寂寞无聊之感 愁 词人是从哪些方面写相思之愁的呢 2 上阕中哪些词语最富有表现力 永 又 凉 透 永 写出了时间的漫长 点出了愁的长久 透露出独处香闺 度日如年的心境 又 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 独过佳节已非一回 凉 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 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透 点出了秋寒心冷 辗转反侧 问题探究 这首词的意境是怎样的 感情基调是什么 概括上下片内容 凄凉寂寥的意境 思念丈夫的情感 寂寞忧郁的基调 上片重阳思亲 写愁 下片饮酒赏菊 写瘦 本词通过多方渲染烘托 刻画了一个日夜想念丈夫 愁情满怀的少妇形象 这三句直抒胸臆 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A结构上 和首句的 愁 字相呼应 愁是原因 瘦是结果 B手法上 运用夸张比喻 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衣带渐宽 腰肢瘦损 C内容上 瘦 字 归结全篇的情意 贯穿全词的愁绪因 瘦 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 创设出了 情深深 愁浓浓 的情境 结合全篇品味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佳在何处 整体把握 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 如 芙蓉如面柳如眉 人面桃花相映红 而李清照却说 人比黄花瘦 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内涵 黄色的菊花外形雅淡 清秀 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 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 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 也酷似作者清高 淡泊的精神 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 以花喻人 花人相映 人如花 花似人 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东篱 藏头 东篱 本来是用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诗意 但却隐去了 采菊 二字 把 菊花 酒 省略 菊花 二字暗香 菊花香气黄花 菊花全词不见一个 菊 字 但 菊 的色 香 形态却俱现纸上 下片无一菊字 却处处写菊 是怎样体现的 烘云托月 藏而不露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 赵明诚赞赏不已 自愧写词不知妻子 却又想要胜过她 于是杜门谢客 苦思冥想 三日三夜 作词五十首 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 请友人陆德夫评论 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 只三句绝佳 赵明诚问哪三句 陆德夫说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自是花中第一流 怎奈愁情恨悠悠 漱玉飘香天地间 独领风骚万古流 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