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绍兴“竹文化”综合实践案例.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10667833
  • 上传时间:2023-11-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8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绍兴“竹文化”综合实践案例兰亭镇中心小学 许万根一、活动背景:我国素有竹国的美誉,经科学考证竹的种类就有150 多种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先民利 用土生土长的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远古神话远在7000 多年前,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文物中,发现先 民已学会了使用竹子编制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秦朝,人们用“竹简”记录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东汉, 人们用竹造纸至少在3000 年前中国人已使用竹筷早在唐以前就把竹笋视为食中珍品竹还可制酒, 古代有竹酒,如庾信诗云:“三杯竹叶酒,一曲鸠鸡鸣中国的音乐与竹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古称音乐 为”丝竹“,有“丝不如竹”之说乐器演奏者为“竹人”竹更是中国绘画、书法和诗文的重要题材 从《诗经》开始,咏竹的诗文历代皆有佳作文人画竹,唐代已趋成熟清代的郑板桥,集古今画竹之大 成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外尚虚心”竹,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情操中国人对竹有特殊的感 情,中国文化深深浸透了竹的印痕至今,竹文化旅游,竹生态研究,竹产业开发已经成为时代的乐章,竹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娱 乐、饮食、审美、地方经济的发展更是密不可分,并被广泛的、逼真的、艺术的编入各学科教材之中(详 细列举见后)。

      绍兴是竹的乐园,人们举目抬头处处可见悠悠翠竹,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竹与绍兴人民结下了不解 之缘如何充分挖掘本地竹文化资源,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充分体现竹文化综合实践的教育功能,培养 一大批能开发一方资源,造福一方人民的后继人才无疑是一项紧迫和艰巨的教育任务二、活动目标:1、知竹篇:知道竹的种类、分布、生长习性和基本用途(建筑材料、造纸、工艺品、生活用品、食 物、中药)等体验竹文化旅游,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画竹篇:学会用国画、工笔画、剪贴画、版画、油画的技法画竹,了解历代的画竹名家,提高学 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崇尚美的能力3、吹竹篇:学会吹竹笛、竹萧等乐器,知道五种以上竹制乐器的发源地、音色特点、发音原理,了 解有名的竹曲及相关演奏家4、烹竹篇:了解各种竹笋制品的加工步骤及要点,学习各类竹笋的烹饪技术如酶笋的制作、油蒙 笋的烧法等5、品竹篇:能品味竹那虽高竿凌云,却虚心劲节的高尚情操:品味竹那奋发向上,坚不拨的意志品 格,品味竹那四季常青,永不言老的青春气息从小树立永不言退的科学进取精神和献身精神6、竹俗篇:尝试傣族人民烧吃香竹饭的风俗习惯;体验其他少数民族住小竹楼,正月里摇竹祈求平 安和跳竹竿舞等风土人情。

      7、竹史篇:探寻中华竹文化的渊源历史,探究“竹简”的历史内涵,探索竹在人民日常生活、生产 中的应用和历史变迁了解竹产业开发的历史进程8、竹艺篇:欣赏、学习竹工艺品的编制技艺;学习竹雕、竹刻的传统工艺;学习用竹造纸的工艺流 程尝试竹生态研究9、竹技篇:如建立竹园与土壤,气候与竹,竹笋的增产增收等小课题,指导学生去实验,去摸索 又如通过组织参观、让学生了解现代竹制品加工厂的先进技术和科技含量,体验科学园区的管理、培植及 经营之道等10、竹汇篇:把所画的各种竹画汇编成《竹谱》,把所写的科普小论文编辑成《竹经》,把竹笋的各种 烧制方法编成《竹笋菜谱》,把自制的竹工艺品进行展评等努力通过以上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三、活动内容1、调查感觉实践中华‘“竹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结合本、地竹资源优势,联系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用“请、听、看、查”的方法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调查请:请竹家具制作能手观察现场表演竹床、竹椅、竹席的制作过程;请农家老手现场编竹篮、竹畚箕, 制竹篇担、竹扫帚;请工艺竹匠现场编制竹工艺品听:听“竹文化”研究员讲解竹的历史,竹的文化,竹的知识;听当地老农讲解有关竹的故事,竹的 传说,竹的歌谣。

      看:让学生参观竹园,体验茂林修竹的优美画卷让学生看竹楼、竹桥、竹篱笆,体验田园生活乐趣; 让学生参观竹制品加工厂,体验竹经济浪潮查:到科技博物馆、图书馆查阅有关“竹文化”的书籍了解竹的历史文化,摘录竹的诗句,学习竹 的知识2、教学感知实践千百年来竹也人们的生产、生活息自相关,无形中在历史文化中处处留下了竹文 化的积淀,就小学教材而方,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教材中,时时可见竹文化的精粹,现初步罗略, 以便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接受学科“竹文化”教学实践的熏陶学科册数内容综合实践要点语文九册《竹签》感受竹乡孩子编竹笠勤工俭学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数学…nn 二册《百以内数的认识》通过数竹棒的形式,初步认识竹的用途科学七册《竹》认识竹的种类和用途,培养热爱竹乡的思想感情音乐十一册竖笛练习《茉莉花》学习竖笛的演奏技巧,认识竹在声乐方面的独特作用美术九册《熊猫乐园》学会竹的国画技法,认识竹在现实生活中的审美作用生劳七册《自制笔筒》学会用竹制作笔筒,认识竹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育一至六年级《呼拉圈》(竹圈)积极参加呼拉圈运动认识竹的健身作用班队一至六年级烧香竹饭学会烧香竹饭,体验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写字一至六年级刻字临摹学会在竹上刻字、临摹,认识竹的书写功能。

      3、创新感悟实践教材中涉及的“竹文化“内容与现实中的”竹文化“相比,无疑是大海中的一叶 扁舟,为了进一步挖掘”竹文化“的内涵,延伸”竹文化“R外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设计 一系列实践活动: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综合实践竹文化旅游等探究竹产业发展史进行竹生态研究语文1、 竹字集词比赛2、 猜竹谜1、 “家乡的竹“征文2、 背竹诗1、 讲竹的故事2、 写竹的科普论文数学百以内数数棒比赛数棒拼字游戏数学趣味等式赛科学认识竹的种类(10种)认识竹的用途(10种)制作五种竹叶的标本音乐制敲敲板,学唱快板制横笛、竖笛,学吹笛制道勤,学唱道勤美术学会竹的剪贴画技法学会竹的板画技法学会国画的画竹技法生活 劳动制作数棒、制“弹钓”挖鞭笋、制酶笋等种植竹、管理竹体育骑竹马游戏(注)制竹圈(呼拉圈)学跳竹棒操班队举办竹制品声乐大赛开展“百笋宴”活动举办“竹制品”博览会写字竹刻一一在竹上刻写名家 诗句竹雕一一用竹雕刻名家书 法作品竹简一一制作竹简“兰亭序”4、交流感化实践理论源于实践,在学生广泛实积累一定情感和理 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丰富“竹文化”的内涵,交流“竹文化”的理念,探究“竹文化”研究新兴 之路。

      如:1、把所画的优秀习作编辑成《竹谱》进行交流2、把所写的科普小论文编辑成《竹经》进行交 流3、把所制的竹笛进行音高、音强、音色、音质的比较4、进行竹笋烧制方法的比较5、进行制作 竹制品的心得对白6、进行竹园管理的经验对白7、把收集到的竹制品资料进行汇总8、把所制作收 集的竹工艺品进行展评等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调查感觉阶段(活动准备)1、查竹乡竹资源分布情况和竹资源开发、应用现状,制订学科“竹文化”系列活动教学方案,宣传 学习到人2、调查走访对象(竹农、竹制品厂、竹农技师),举办“竹文化”知识讲座,组织学生用“清、听、 看、查“的方法深入社会调查,初步感觉“竹文化”3、建立中队“竹文化”资料图书角,出好班级黑板报,落实组织领导人员 第二阶段:教学感知阶段1、根据教材中有关“竹文化”的内容,结合年级、学科特点,编好相应的乡土教材或教案2、根据教材或教案,做好课堂实践教学的有关准备如竹雕用的小刀、刻刀、油漆,体育健身运动 的呼拉圈等3、在各年级,各学科中广泛、深入地进行“竹文化”课堂教学实路活动第三阶段:创新感悟阶段1、结合学科年级特点,挖掘“竹文化”的内涵,制订完善相应的创新实践内容2、组织落实创新实践活动的场地、时间、人物、器材、行程、内容和安全教育。

      3、深入开展学科创新实路活动(详见创新感悟实践活动内容表)第四阶段:交流感化阶段1、编辑《竹谱》、《竹经》、《竹工艺品大全》、《竹文化简报》2、举办“竹制品博览会”、“竹制品声乐大赛”、“百笋宴评比活动”3、个人小结,班级评比,学校表彰五、活动方法:1、 科学实验法:用所学知识科学分析气候、土壤、病虫害对竹生长的影响如用PH试纸化验竹园土 壤的酸碱度,用撒播石灰的办法加以酸碱中和又如用冬天在竹园土壤上加盖米糠保温的办法,促成竹笋 多产、早产2、 参观调查法:教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竹工艺加工厂、竹农家参观、访问,体 验竹经济的浪潮,体验竹农的生活,体验竹的综合功能3、 综合实践法: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即要知竹(知道竹的种类、用途、作用),又要学生能画 竹、吹竹(竹笛)、写竹(科普小论文)、种竹、管竹等4、 收集组合法:就是将不同的事物、方法按一定的分类加以组合,从而新生一个整体如让学生把 所画的优秀习作编辑成《竹谱》,把有关的科普小论文编辑成《竹经》等5、 实践锻炼法:即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技能、技巧如让学生参加挖笋、买笋劳动,在生产经营,生 活劳动中培养意志品格,增长知识长干。

      6、 信息引导法:信息包括各种资料、数据等,是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的重要手段学生可 根据提供的“竹文化“资料加以学习研究,用以增长知识,提高综合分析应用知识的能力7、 继承发展法:将传统的技巧、技能、技法继承下来,加以丰富和发展,使它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 出新,更好的发挥作用如把好的书画作品结合现代审美情趣,用竹雕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创造美、丰 富美8、 直观法:通过现场指导、、教学的方法,让学生直接掌握有关竹的知识,技巧、技法 如教师课堂教学,竹工艺现场编制竹工艺品等9、 展评观摩法:把学生的经验体会,竹制品劳动成果,“竹文化”学习成果用博览会的形式加以观摩、 展评,评出优秀成果奖,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六、问题研讨:1、实践基地问题:实施“竹文化”综合实践,在解决传统的文本教材或方案的基础上,尤其重要的 是必须向学生提供学习、探究、实践的基地,要不然,竹文化综合实践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或脑海中,这就 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如:竹文化博物馆的建立、建设与开放问题,图书馆的开放问题,竹文化旅游 基地的确立,竹文化生态研究科研基地的扶植,竹产业的各类车间无偿向学生开放,社会向学校提供竹园 以便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等。

      只有建立了“竹文化”综合实践基地,才能使该活动有声有色、有滋有 味、有条不紊的开展2、学科协调问题:中华“竹文化”源源流长,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使它涉及面极其广泛,渗透到音 乐、美术、艺术、劳技、旅游、生态研究等各个领域之中,这就要求各部门、各学科在教学研究过程中相 互协调,步调一致,分工不分家决不能相互推委,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3、政策层面问题: (1)没有建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价机制学校虽把课程安排 进了课表,实际却形同虚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随意被学科课程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教育局在进行教育 教学质量督导评估时,只监控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课程,导致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忽视2) 对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配备、安排比较随意,教师的培训力度与研训面明显不足3)地方综合实践活 动纳入中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机制没有得到有效尝试和落实4、教师层面问题:由于许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培训,甚至没有参加过培训,对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盲目2)一些教师缺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