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抗原及其对仔猪的影响.docx
3页大豆抗原及其对仔猪的影响大豆蛋白对人的致敏性早在1934年便由Duke提出随后,人们对大豆抗原对不同种属幼龄动物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大豆蛋白质中的大豆球蛋白和beta伴大豆球蛋白将导致仔猪(Stokes,1984)、犊牛(Kilshaw,1979;Dawson,1988)和鼠(Mowat,1981)等幼龄动物发生过敏反应 1仔猪对大豆抗原的免疫学反应 由于仔猪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分泌酸和消化酶的能力不足,使大量未消化的养分物质涌入肠道,大豆蛋白中的抗原物质(主要是大豆球蛋白和beta伴大豆球蛋白)也可进入肠道4)研究发觉,9周龄断奶仔猪,断奶后随着对日粮的适应和采食量的增加,5天内血清中大豆球蛋白浓度出现峰值,在随后的:;天内尽管采食量增加但血清中大豆球蛋白的浓度渐渐下降,6月龄时不再被汲取,但即使是10周龄断奶仔猪仍旧可以汲取大豆抗原发生过敏反应,并产生大豆抗原特异性抗体仔猪在接触大豆抗原后,血清中产生大豆抗原特异性抗体,且随着抗原汲取量的增加,在一定时期内大豆抗原特异性抗体的水平也显著升高关于母源抗体与免疫耐受方面,对断奶前后仔猪饲喂豆粕日粮,发觉在分娩后:20天,妊娠期和空怀期均饲喂豆粕日粮的母猪和不饲喂豆粕日粮的母猪所产仔猪抗体水平不同,前者血清抗体水平较高,结果表明断奶前仔猪可以通过初乳汲取母源大豆特异性抗体。
Barnett等(1989)提出断奶前仔猪抗体水平的升高不是由于少量的补饲,而可能是在分娩后前几天由母亲处通过初乳获得,并且该抗体可以维持到断奶后7天 断奶前适当地补饲少量抗原可以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但再次接触该抗原时动物会经历二次免疫,导致更加严重的腹泻和汲取障碍(Miller,1983)同时也有试验表明,动物在断奶前食入一定量的断奶日粮,断奶后没有腹泻发生(Kagnoff,1987;Swarbrick,1979;Huntley,1979;Newby,1979))这个结果符合免疫学中关于免疫耐受的理论但是详细补饲量尚不非常明确 2大豆抗原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木糖汲取是反应小肠损伤及汲取受阻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协助木糖穿过胃肠壁的转运系统与葡萄糖的类似研究表明有大豆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可造成肠道损伤,主要表现在小肠绒毛萎缩和隐窝细胞增生对3周龄断奶仔猪所做木糖汲取试验表明,断奶后汲取明显下降,在断奶后8天降到最低,到第14天时有些恢复,补饲和突然断奶汲取受阻程度相似通过组织学检查、木糖汲取试验和生产性能的测定,分析了肠道损伤与汲取受阻和生产性能下降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抗原引起的肠道损伤,导致了肠道汲取功能障碍,进而使仔猪的生产性能下降。
3大豆抗原与仔猪的断奶腹泻 仔猪实行3-5周龄断奶是国内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技术,但早期断奶由于受心理、环境、养分应激等因素的影响,简单导致仔猪的腹泻和生长发育受阻研究表明,仔猪肠道对日粮抗原过敏从而导致肠道损伤是仔猪断奶后腹泻和生长发育受阻的一项主要原因用3周龄断奶仔猪研究补料和开食料中不同蛋白源对断奶后的过敏反应和腹泻程度的影响,表明大豆蛋白源引起的腹泻最为严重,腹泻开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对此问题的细菌学试验表明,断奶前给仔猪注射103活大肠杆菌没有腹泻的临床症状发生,但将断奶仔猪(饲喂豆粕日粮)放到清洁、消毒,基本无污染的猪舍中5到14天后检查粪便发觉,全部仔猪均发生了大肠杆菌增生和腹泻另一试验发觉断奶后饲喂乳蛋白的仔猪基本没有大肠杆菌增生和腹泻,但是当断奶日粮更换为断奶仔猪颗粒料后又发生了腹泻和大肠杆菌增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良好的卫生和管理条件下,病原性微生物不是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发性病因,仔猪日粮中大豆抗原及其它不良成分引起的致敏反应才是引起仔猪断奶腹泻的先决条件,而病原性微生物的感染只是继发症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