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减法不退位教学反思.doc
21页2023年减法不退位教学反思 2023年减法不退位教学反思1 “万以内退位减法”是学生在学会计算“百以内退位减法”和直接的“万以内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我认为按照常理来说,只要学会了百以内的退位减法,对于学生来说数位的多少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只要学会了简单的退位减法,复杂的也是同样的计算过程,应该不会很难才是 问题一: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要让学生明确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当10,这时十位上是9,对于这一算理,我是让a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的,然后我也进行了强调,但在练习过程中,我比较重视学生说算法,忽略了学生对算理的叙述,结果学生在计算时要么忘记退位,要么不该退位的也退位 问题二:在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去写验算方法,然后让学生交流方法,这种体验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了算法、算理但在学习完加法的验算方法后学生提出了减法应该怎样验算呢?我没有过多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就顺势把减法的验算方法也讲了,结果就造成学生练习时间不够,对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掌握的不扎实,尤其有一部分学生总把验算后的得数写在算式得数位置上,这都是课前思考不足造成的。
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教学之前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认真有效的落实于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学之前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不能想当然用自己的主观认识来替代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的进行教学总之,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是教师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前提教师只有在教材与学生中寻找平衡,才能在课堂上演绎智慧与精彩,使课堂更有实效2023年减法不退位教学反思2 “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难点上这节课的`时候,我先让学生们通过摆小棒来理解算理,再来教学竖式的计算在突破难点时,学生还是能够根据一年级学的知识不够减可以拆开一捆小棒,拆开一捆就是10根所以在这一环节上学生学的还是可以的 不过在练习中,发现一些问题: 第一、个位借了十位的一捆也就是10根,有一些学生不知道最后个位是多少了,只记得借了十根来,如51—36,以为个位算10—6应该是个位本来有1,借来10就是11,所以是11—6这是有些学生容易错误的地方 第二、十位借给个位1个以后,学生也打了退位点,但是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还是容易漏掉减去1如51—36,十位是本来是5—3,实际上5已经借掉了一个应该是4—3,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
总体来说,这节课的计算是个难点,应该让学生多说算理,多练习,只有真正理解意思才能正确计算2023年减法不退位教学反思3 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学生已经明确了进行减法计算时,哪一位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退1当10,再减的方法本节课主要教学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即个位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位时,十位上是0,需要从百位退1这是减法笔算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情况,也是学生本单元学习的难点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教学时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04- 108,然后列出竖式后,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这时的探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这里的'计算出现了新的问题: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可十位是0,无1可退,怎么办?这时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向前一位借,但借过之后就不知道如何办了在讨论有一定想法后,老师提供计数器上拨算珠理解千位上一颗珠换几颗百位上的珠,百位上一颗珠换几颗十位上的珠,十位上一颗珠换几颗个位上的珠这样让学生明白:让百位借给十位,十位再借给个位在借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位上数的变化,说清是几减几,是怎么回事?然后在让学生把演示过程与算理说了一遍: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十位没有向百位退1,于是个位是14-8=6,十位是几减几呢?通过学生的讨论、争议,学生明白了十位应是9-0=9,百位是1-1=0(不写),再用竖式算一算。
通过计数器的实际操作学生更好的理解了算理,掌握了计算的方法2023年减法不退位教学反思4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本节课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四点: 1、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先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因为它是学习10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以开火车的形式把全班同学都检查了一遍,发现孩子掌握得还不错,都能很快说出得数那么本节课的关键就是理解算理了 2、是比较适当的采用自主、合作等形式,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难点是它们的算理,即为什么要退位和怎么样退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我首先给他们时间让同学们独立的想3—7够减怎么办?学生回答中,教师抓住“拿出一捆把它打开”这一句话,并让每人都知道后,再展开同学间的互说互摆环节,通过自想——反馈——互说——互摆——再反馈,学生已经弄清了本节课的关键性内容的实质 3、是加强算法多样,通过比较优化算法我通过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算法一:从10根小棒中去掉8根剩下2根,再和14根合起来是16根,即10—8=2,14+2=16 算法二:把24根分成10根和14根,即14-8=6,10+6=16。
算法三:从24根先拿出4根,是20根,再拿出4根还剩16根 算法四:从24减10等于14,14再加2等于16 4、是优化练习 克服了过去的题海战术,强调了少而精的练习注重了练习设计中的生活性、层次性、多样性等2023年减法不退位教学反思5 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我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要求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因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在学习了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大屏幕展示的'哪几题算起来很容易,算一算,为什么另外几题算起来比较难,得出个位不够减,是退位减法,不仅揭示了课题,而且复习了不退位减法的算法,知道了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区别,知道了退位减法的难点,为什么不容易算,因为个位不够减 在说36-8=28计算过程中学生有下面几种算法:36-6-2=28,把36分成20和16,先算16-8=8,再算20+8=28;还有把36分成10和26,先算10-8=2,再算26+2=28等,算法较多,但表达不是很清楚,且中下生不太理解我还让学生通过观察摆小棒再写出算式的方法教学,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中下生不知如何处理6减8不够,需像十位借的问题。
通过一次次语言巩固,让孩子深化理解计算过程及算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课堂上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为只有在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把算理说明白,思维才能清晰也要注重后进生的学习掌握情况,由于少数孩子对于20以内退位减法掌握不扎实,做次类型题时仍不熟练,速度较慢且易发生错误作为老师,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慢慢培养起对数学的兴趣2023年减法不退位教学反思6 100以内笔算减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学生认识发展中的一次飞跃,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设计,力争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始终在情境中进行学习 1、教学情境中展现了许多丰富多彩的鱼类标本,既是对前面教学情境的延续,也是为新授中研究鱼类标本的问题作铺垫当学生看到在自己喜欢的事物时,马上就产生了兴趣,生动有趣的情境一下就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欲望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收集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自己提出很多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质疑问难、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直观操作,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学生学习新知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具进行操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计算72 – 56的结果到底是多少。
学生动脑想一想,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切实感悟2减6不够减,怎么办?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3、练习题设计始终贯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设计通过练习强化所学知识,并且注意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自己仅起到点播启发的作用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4、这节课不足的地方,就是在临下课的时候,班里的两名学困生:高萌和陈冉还没学会列竖式,他们俩个在课下有小组长和他们结对子,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2023年减法不退位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笔算减法中比较难的,因为它涉及到了连续退位学生学习新课之前,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笔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以及三位数的不连续退位,所以我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让他们尝试说完整的'计算过程,从而发现他们存在的错误上完这节课后,我想了很多,也意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 一、每一个环节的连接词该如何简明地表达出来 每一次上课,我总有如此的感觉,就是每一个环节之间不是很紧凑,总感觉联系不是很紧密,就像脱节了似的。
我想这一点是我必须要努力达到的 二、该如何让学生进行正确地估算 在学生计算之前,我让学生先进行估算,我却把估算看成了一个走过场,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到实处我只是在例题时让学生进行了估算,而后面就完全抛弃了估算,没有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估算的重要性 三、应该注重重要环节的计算过程 学生在计算时,我强调让学生说过程,让多个学生重复,互相说,可是在后面的检验的环节时,学生的正确率却不尽人意,我有点迷惑了本节课,十位上的计算过程是学生最难掌握的,而个位和百位上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也懂得迁移过来,可是十位的计算方法第一次碰到,因为十位扮演了“借”与“被借”两个角色,学生很容易忽略其中的一个角色,需要多次重复强化2023年减法不退位教学反思8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已经学完,这节课是学生学习100以内减法的基础,直接影响了本学期后面的学校在这单元的学习中,我感觉到不足的地方很多,希望能在往后的教学当中改正 一是自主探究中的要求不够明确 比如让学生在组内“开火车”将得数是5、6、7、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目的本是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检查对规律的掌握情况,但学生开始并不清楚怎么进行,造成每个小组里只有少数一两个学生在说,其他同学当“观众”,没有切实参与到接龙中去。
应该先讲清说算式的方法,请一个小组示范,再全班活动 二是教学当中的时间分配不够恰当 在教学中让学生讨论的时间或者自主活动的时间有时超出自己的预设如让学生自创一个新的减法表所花的时间较多,而且多数小组都不能完成,没能给予学生多次尝试的机会,巩固练习时多数学生还“沉浸”在对新减法表的思考和摸索中,没有将注意力转移到口算练习上来,造成后面很多练习没能完成 三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 从开学到现在的情况来看,学生出现了些许程度上面的退步,课堂常规也有些退步,对低年级儿童来说也属正常现象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的意识方面还是比较淡薄,“听”和“说”的能力还非常欠缺有的学生整节课都在摆弄算式卡片,并且不愿意将自己拿到的卡片和伙伴放在一起进行整理;有的学生对优等生过分依赖,在活动过程中始终充当“看客”的角色;有的学生则对新的座位形式产生很强的新奇感,兴奋过度不能平静,或将注意力放在与同伴做与本课内容无关的游戏上,等等凡此种种,一方面与我平时教学中对这方面训练力度不够有直接关系(尤其是这学期因为时间紧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