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河ZB合同段LJ分部安全风险评估报告.pdf
33页吉河 ZB1合同段 LJ13 分部安全风险评估报告1 、编制依据(1)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文)2) 公路桥梁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3) 吉河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测报告(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3 )(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 6441-86)(7)项目公司和总承包安全管理要求(8)项目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文件(9)吉河 ZB1合同段项目部 LJ13 分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1.1.1 评估对象评估的对象是吉河高速公路ZB1合同段 LJ13 分部内的各单位工程隧道、大桥、高墩、上系梁相对困难外,余均属较容易施工,安全风险较小的工艺, 易于控制管理 预应力砼现浇箱梁桥不同类型结构物本合同段详细工程量见下表;LJ13 合同段主要工程量一览表序号单位工程名称结构形式难易度123456789101112131.1.2 评估范围评估范围为 - 合同段内的各单位工程的可行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对本合同段内的 -座桥梁、-条隧道、路基及其所属 -道涵洞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包括对安全、 工期、环境以及第三方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环境、质量、投资、工期等都应服从于安全 尤其要重视可能导致突发性、 灾害性的风险事件1.1.3 评估目的对-合同段内的各单位工程的可行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对本合同段内的桥梁、隧道、涵洞、路基施工中风险的识别、估计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合理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控制,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达到保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实现建设项目的总目标1.1.4 评估办法以设计图地质资料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中的风险评价结果为主线,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进行评估 具体采用了专家评议法定性分析和风险评价矩阵法及指标体系法定量分析的办法来对本项目进行风险评估1.1.5 成立风险评估专家组评估专家组均具有工作经验的且对工程风险有足够认识的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组成序号姓 名职称专业1路桥2路桥3路桥4路桥5路桥6路桥7路桥2 、工程概况工程区域设计标准全线按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设计速度为100km/h,一般互通 1 处,互通收费站1 处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桥涵、隧道工程等的施工及缺陷修复隧道工程概况2.3.1工程地质概况(1) 、地层岩性隧址内范围出露地由老到新奥陶系文昌组、第四系残坡积层和上更新统马兰组地层;各组段地层岩性特征及分布如下:奥陶系上统的文昌组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钙质粉砂岩,岩性变化相对较小,节理较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差。
工程性质一般第四系残坡积层和上更新统马兰组地层岩性,残坡积层分布于坡麓,岩性多为混碎石亚粘土, 厚度不均,分布不联系; 上更新统马兰组地层主要为棕黄色、灰黄色粘性土,下部为砾石层,夹砂质充填,砾石强风化-弱风化状,次棱角状,含铁锰质结核工程性质较差2) 、围岩级别划分隧道围岩级别划分统计表围岩级别总长( m )左线围岩长度( m )1311743所占比列%右线围岩长度( m )814805631682所占比列%(3)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本隧道不良地质主要为隧道出口洞口地层为浅埋灰黄色碎石土段隧道出洞口为斜坡地貌,坡度2535左右,表部覆盖灰黄色粘性土角砾,厚约米,冲沟处较厚下伏奥陶系文昌组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粉砂岩呈数厘米至数米厚的韵律交互组成强风化层,褐灰色,节理裂隙较发育,呈碎块状,局部短柱状,岩体破碎,岩质软;中风化层,青灰色,节理裂隙较发育,呈柱状,岩体破碎较完整;微风化层,岩石较硬,节理裂隙较发育,方解石脉充填,岩体完整性一般,(4) 、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属江南台隆东段,以下庄-油溪口断裂为界,北部为苏庄台拱, 南部处在钱塘江台褶带内 区内构造发育, 以褶皱和断裂为主,褶皱构造主要为华埠 - 新登复式向斜, 轴线呈北东 - 南西向展布,区域断裂构造以北东和北西向为主,影响工程的区域深大断裂有球川- 萧山深断裂、开化 - 淳安大断裂、下庄 - 石柱大断裂以及安 -温州大断裂。
隧址区内地震基本烈度为小于VI 度区,抗震设防烈度值为7 度5) 、水文地质特征隧址区内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 水量中等较丰富,地表为冲沟雨季汇水量较大,隧道施工时裂隙张开发展,会有淋水和渗水现象3、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桥梁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 及公路隧道作业要点手册的有关内容、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建立我标段隧道工程风险指标体系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分级(1)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地质 G=(a+b+c)围岩情况a1. 、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70% 以上3-4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实际情况确定2. 、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40% 以上、 70% 以下23. 、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20% 以上、 40% 以下14. 、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20% 以下0瓦斯含量b1隧道洞身穿越瓦斯地层2-32隧道洞身附近可能存在瓦斯地层13隧道施工区域不会出现瓦斯0富水情况c1隧道全程存在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2-32有部分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13无涌水突泥可能的地质0开挖断面A1特大断面(单洞四车道隧道)42大断面(单洞三车道隧道)33中断面(单洞双车道隧道)24小断面(单洞单车道隧道)1隧道全长L1特长( 3000m以上)42长(大于1000m 、小于 3000m)33中(大于500m 、小于 1000)24短(小于500m )1洞口形式S1竖井32斜井23水平洞1洞口特征C1隧道进口施工困难2从施工便道、难易、地形特点等考虑。
2隧道进口施工较容易1注:1. 指标的取值针对单洞 2. 表中“以上”表示含本数, “以下”表示不含本数,下同2)隧道工程总体施工风险分级标准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风 险 等 级计 算 分 值 R等级(极高风险)22 分及以上等级(高度风险)14-21 分等级(中度风险)7-13 分等级(低度风险)0-6 分(3)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等级分成四级,见下表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概率范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1很可能4可能3偶然20. 003不太可能1注: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4) 、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分成四级人员伤亡是指在参与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等级标准如下表示:人员伤亡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特 大重大较大一般后果等级4321人员伤亡数量( 人 )30 或 10010 F30 或50SI1003F10 或 10SI50F3 或SI10注:F=死亡人数(含失踪) SI=重伤(5) 、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不含恢复重建)的各种费用,如下表示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一般较大重大特大后果等级1234经济损失( 万元)Z1010Z5050Z500Z500(6) 、专项风险等级标准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 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 : 极高 (级)、高度(级)、中度(级)和低度(级) 。
风险等级标准后果等级概率等级一般较大重大特大1234很可能4高度高度极高极高可能3中度高度高度极高偶然2中度中度高度高度不太可能1低度中度中度高度(7)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见下图)(8)典型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计算分值 P等级描述等级P14 分以上等级级(很可能)46P14 分等级级(可能)33P6 分等级级(偶然)2P3 分等级级(不太可能)1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风险接受准则风险等级接受准则处理措施低度可忽略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中度可接受一般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高度不期望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极高不可接受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规避措施并加强监测,否则要不惜代价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成立风险评估小组风险源辨识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分析主要事故类型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风险分析分析事故的致险因子确定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系统安全工程方法动态评估风险估测一般风险源检查表法LEC法重大风险源风险矩阵法指标体系法隧道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措施建议4、风险评估风险 评 估 的主 要 内 容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和专项风险评估。
1)总体风险评估指开工前根据隧道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评估隧道工程整体风险, 估测其安全风险等级属于静态评估2)专项风险评估指是将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级(高度风险)及以上隧道工程中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 作为评估对象, 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 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属于动态评估各项 基 本 风险 、 引 起风 险 的 因素根据设计现场勘察资料和给定的计图纸对高树坞隧道危险单元划分及风险分析:(1)隧道洞口边坡陡立, 岩石破碎,垂直节理发育, 受雨水冲刷易形成溜滑,边坡稳定性差2)隧道洞身开挖易发生坍塌,尤其是洞口V级浅埋段3) 二衬施工属高空施工,存在人员高空坠落和高空坠物等危险因素4)空压机等特种设备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危险因素隧 道工 程 总 体风 险 评 估指 标 体 系评分依据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具体见下表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地质G= (a+b+c)围岩情况 a、 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40% 以上-70%以下2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实际情况确定瓦斯含量 b隧道施工区域不会出现瓦斯0富水情况 c无涌水突泥可能发生的地质0开挖断面 A中断面(单洞双车道)2隧道全长 L长(大于 1000m 、小于 3000m )3洞口形式 S水平洞1洞口特征 C隧道进口施工较容易1便道、地形综合考虑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 R=G (A+L+S+C )隧道 R=G (A+L+S+C )=2(2+3+1+1 )=14,141021,依据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隧道总体风险等级为级(高度风险)。
隧 道工 程 专 项风 险 评 估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 通过相关人员调查、 评估小组讨论、 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并形成风险源清单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序号风险源判断依据1坍 塌本隧道级围岩浅埋黄土段2触 电操作不当,造成人员伤害3火工品可能导致爆炸,造成人员伤害4高空坠落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人员伤害5机械伤害操作失误,造成人员伤害评估小组从人、机、 料、法、环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下表:隧道风险源风险分析表单位作业内容潜在的事故类型致险因子受伤害人员类型伤害程度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备注洞口工程坍塌地质因素作业人员本身死亡变形较大等违规作业等物体打击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伤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坍塌地质因素作业人员本身死亡变形较大等违规作业等洞身开挖物体打击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伤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机械伤害作业场所内设备同一作业场所其他作业人员重伤使用不。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