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x
42页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默写古诗文的名句名篇,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_________)《逢人京使》) ⑤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段落,回答问题 广处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xiá及此……饭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无xiá及此(__________)漂白(_________) (2)文中有一个错别词的是_________________。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兀兀穷年”中的“穷年”的意思是_______沥尽心血”中的“沥”的意思是______ 三、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1)《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_________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的____________一生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家的洋车,因此他把________________的日子定位自己的生日 (2)如果你想了解小萝卜头的生活,就要读一下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某校七年级(1)班以“天下国家”为主题展开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你准备再“爱国诗文朗诵会”中朗诵一篇课文,如果在本学期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的课文中选择一项,你会选择哪一篇,请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情景对话,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对话连贯流畅。
王老师:小雨同学,第二单元课文的话题是 “爱国”,学了以后,你觉得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小 雨:通过学习,我深深感受到了国难当头时人们心中被激发出的炽热的爱国情感 王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雨:对呀,我想起来了,当中国女排获得奥运冠军时,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看来我也是一个爱国者呀! 王老师:是的在和平年代,大家也都应该做个爱国者 (3)【名人品质我歌颂】活动中,胡慧慧同学摘抄了有关安徽名人陶行知斗争风采的一个文章片段,其中有两处句子存在问题,请你按提示帮助她修改 【A】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遭国民党特务暗算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的第三名陶行知一面做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B】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活动的最前列 ①【A】处画线句中有语病,应将“____________”删去 ②【B】处画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 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 《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④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⑥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⑦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⑧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这种想法表现了“我”是怎样样的心理? 3.品味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说说它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该句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加横线的“这”指代的是? 5.最后一段在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父亲的温暖 ①父亲已经去世十六年了, 但我时常想起父亲和我的那些温暖情节。
②在我少年时,每年冬天大冷之前,父亲就会背起铁锹和斧头,带着我,到野外去刨伐木者留下的树墩他像个先锋,在前面一个一个地刨挖;我断后,在后面一个一个往大篮子里捡我的大篮子满了,父亲也已满头满脸都是汗了回去时,我变成了先锋,拿着父亲的斧头,兴高采烈地走在前面;父亲断后,用铁锹挑起装满树墩的大篮子背到背上,慢慢地走在后面父子俩一前一后欢欢喜喜地回家父亲说,夏天里的扇子冬天里的火,冬天天冷,一定要把炉火烧得旺旺的我回头看看父亲赤红的脸膛,那把红突突的炉火早已旺旺地在心里燃上了 ③那时,家里的火炉是非常简陋的,在屋子中间用几块土砖草草垒一下就算成了,一到最寒冷的日子,父亲就把刨来的树墩在火炉中放好,点燃红红的火光、噼噼啪啪的燃烧声和淡淡的草木香升腾起来,热乎乎地萦绕在屋子里火苗上架着的老茶壶突突地冒着热气,火炉边煨着温温的豆腐汤,红火灰里埋着香喷喷的红薯,炉火旁边烘着黄亮亮的馍片母亲在厨房里做饭,我和妹妹坐在火炉边取暖 ④我在火炉边总是不安分的,翻来覆去地拨弄着炉火,呛人的烟便绕满了整个屋子,像一个个调皮的撒欢的猴子,满屋乱窜妹妹咳起来了父亲从我手里抓过捅火棍,伸进火炭底下拨出个洞来。
一会儿,那乱舞的猴子就像被谁拽住了尾巴,乖乖地缩回炉子里去了父亲丢下火棍,说:“烧火要空心,做人得实心烧火和做人都是有讲究的,不能胡来 ⑤于是我安静下来,在温暖的火炉边,等着母亲做饭的当口,父亲便讲一些古代传奇故事给我们听什么孝义黑三郎、重用杨家将、侠义关二爷、铁面包黑子之类,现在想来,好像都离不开“忠”“勇”“孝”“义”“侠”几个字父亲讲故事的时候,炉火忽明忽暗的映在他脸上,便也忽而黑脸三郎忽而红脸关公似的了母亲不知不觉把饭做好了,父亲便变回父亲,把饭桌放好、擦干净,利索地往铁炉子里夹满火炭,放上一小锅热气腾腾的白菜粉条炖豆腐,然后笑眯眯的,摸摸我和妹妹的头 ⑥不一会儿,火炭上面的小锅里便咕嘟咕嘟地翻起了泡,香味弥漫,和着青烟、白气一起氤氲了整个屋子我们就开始吃饭父亲总说:“菜的味道有十分,热占三分味,咸占三分味,辣占三分味还有一分,父亲没有说,我也没有问不过,我猜父亲没有说的那一分味,就是永恒的人间烟火味 ⑦晚饭后,父亲喜欢泡上一杯茶,围着火炉给我和妹妹说关于书的知识,我家的炉火总是一直燃到深夜在我的记忆力,父亲讲过《水浒传》《儒林外史》《三国演义》等许多古典名著。
⑧如今,父亲离去了,可他留下的温暖连同那萦绕在老屋里的热腾腾的雾气一起,仍然在我身边弥漫那些和父亲围炉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该珍惜的时光,即使是白菜粉条炖豆腐这样普通的菜肴,因为蕴藏着浓浓的亲情,也是人间至美之味,刻骨铭心 ⑨想起父亲, 我不觉泪眼朦胧 10父亲留下的温暖,是假的温暖和有家的幸福 (有删改) 1.结合全文,根据例子,简要概括“父亲和我”的那些温暖情节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寒冷时,父亲燃气炉火教“我”烧火做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开始吃饭时,父亲解说菜味令“我”一生回味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目中“父亲的温暖”中“温暖”一词指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按要求赏析句子 红红的火光、噼噼啪啪的燃烧声和淡淡的草木香升腾起来,热乎乎地萦绕在屋子里。
赏析句子在词语运用上的妙处) 4.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阅读全文,归纳文章的主旨 六、文言文阅读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本文是背诵是的文学家_________,他和韩愈、柳宗元还有其他五位文学家并称为“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__ (2)释担而立_____________ (3)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 (4)康肃笑而遣之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无他,但手熟尔 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5.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