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和苯酚的性质1.docx
3页苏教版实验化学《乙醇和苯酚的性质》的教学设计湖州中学 孙越昊一、 学习内容分析1. 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本课内容包括乙醇和苯酚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回顾、两者性质的差异性的比较、实验设计过程的训练2. 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苏教版选修教材《实验化学》专题2——《物质性质的探究》中的课题2本节内容的安排在回顾含羟基的两种有机物性质的同时,给了学生培养实验设计能力的机会,对于后续专题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教学重点:乙醇和苯酚性质差异、验证实验的设计教学难点:乙醇和苯酚性质差异、验证实验的设计二、 学习者分析1. 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学生已经在有机化学中学习过苯酚和乙醇的性质,对于两者性质的对比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另外,经过初高中的化学学习,对实验设计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分析和评价一个实验的优缺点2. 分析学习者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本次实验设计需要考虑的方面较多,学生可能无法设计合适严谨的实验在实验操作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缺乏操作训练,动作较慢,导致苯酚被部分氧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实验造成些许影响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苯酚和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2)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实验方法鉴别物质;(2)能够从实验现象归纳出一定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在实验中感受化学的趣味性,培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四、 教学准备1. 学生的学习准备准备实验化学课本、笔2. 教师的教学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教学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3.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1) 多媒体设备 (2) 实验展示台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实验仪器用品:试管、试管架、玻璃棒、pH试纸、镊子、砂纸、表面皿等 实验试剂:苯酚溶液、乙醇溶液、镁条、氯化铁溶液等五、 教学过程设计【诗词引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题西林壁》告诉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看事物,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要认清事物的本质,要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同样,我们在遇到问题时也要从多角度全面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现有两瓶浓度相近的无色透明的液体,一瓶为苯酚水溶液,一瓶为乙醇水溶液,请设计实验方案加以区分角度一:物理性质分析对比乙醇和苯酚的物理性质[学生活动]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一个物理性质用以解决问题角度二:化学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给出两者结构,让学生说出苯酚和乙醇结构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分析两者的羟基性质是否完全一致[学生回答] 苯酚的羟基氢活性比乙醇的更强[教师提问] 通过哪些实验你可以验证羟基氢的活性:苯酚>乙醇 ,请写下你的思路[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提出大致思路:用pH试纸检测、与金属反应、与碱反应、加到碳酸钠的浓溶液……[学生实验1] 分别用pH试纸检测苯酚和乙醇[实验1结论] 差别不明显[教师] 分析原因并引导学生改进实验:增设蒸馏水的空白对照组[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与金属反应时应选用何种金属?应如何设计实验?[学生实验2] 等量的苯酚溶液、乙醇溶液和蒸馏水分别与镁条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情况[实验2结论] 苯酚的羟基氢活性强于乙醇的,苯环的存在使羟基更加活泼[教师] 总结实验设计时需要注意的角度[教师提问] 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请设计实验验证羟基对苯环的影响[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得出浓溴水分别与苯酚和苯反应的实验可验证羟基对苯环的影响[教师] 将浓溴水加入苯酚可看到白色沉淀,但加入乙醇并无明显现象,也可作为乙醇和苯酚的鉴别实验 另外,苯酚的特征反应——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显紫色也可作为鉴别手段角度三:现代化仪器——利用红外光谱仪等进行鉴别。
归纳总结】1.官能团决定性质,不同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2.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3.实验设计从多个角度考虑六、 形成性评价课本上利用钠分别和苯酚与乙醇的乙醚溶液进行实验,请分析这个实验方案的优缺点有条件可进行实验探究验证实验的可行性七、板书设计乙醇和苯酚的性质一、 物理性质:气味二、 化学性质1. 羟基氢活性——苯环对羟基的影响2. 与浓溴水反应 ——羟基对苯环的影响3.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三、 现代化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