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9页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6.4g铜放入400ml浓度为0.5mol/L的硝酸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NO3的量为 A、0.03mo l B、0.05mol C、0.1mol D、0.2mol 参考答案:B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直径介于 1nm ~ 100nm 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 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C. 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D.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参考答案:D3. 某有机物与过量的金属钠反应,得到VA升气体,另一份等质量的该有机物与纯碱反应得到气体VB升(同温、同压),若VA>VB>0,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HOCH2CH2OH B.CH3COOHC.HOOC-COOH D.HOOC OH参考答案:D略4. 聚乳酸可在乳酸菌作用下分解而排除白色污染,下列有关聚乳酸的说法 正确的是A.聚乳酸是一种纯净物 B.聚乳酸的单体是C.聚乳酸是由单体之间通过加聚而合成的D.聚乳酸是一种酸性高分子材料参考答案:B5. 下列物质与反应的分类正确的是A.纯碱、醋酸钠分别属于碱和盐 B.酒精属于氧化物C.氯水和氨水都属于弱电解质 D.铝与强酸、强碱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参考答案:D略6. 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指的是( )A.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C.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D.白色建筑废料参考答案:A略7. 用括号中的试剂和方法除去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A.苯中的甲苯(酸化高锰酸钾溶液 分液) B.乙醇中的水(无水硫酸铜 干燥)C.乙醇中的乙酸(NaOH溶液 分液) D.溴乙烷中的乙醇 :(水 分液)参考答案:D略8. 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理由是( )A.CH3Cl只有一种结构 B.CH2Cl2只有一种结构C.CHCl3只有一种结构 D.CCl4只有一种结构参考答案:B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如果甲烷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而CH2Cl2有两种结构:相邻或者对角线上的氢被Cl取代,而实际上,其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结构,因此只有正四面体结构才符合.解答:解:A.无论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H3Cl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甲烷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而CH2Cl2有两种结构:相邻或者对角线上的氢被Cl取代,而实际上,其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结构,因此只有正四面体结构才符合,故B正确;C.无论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HCl3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无论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Cl4都只有一种结构,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题目难度中等,注意CH2Cl2只代表一种物质,可以证明甲烷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9. 向恒温、恒容(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X和一定量的Y,发生反应:2X(g)+Y(g)2Z(g) ΔH=-197.74kJ·mol-1,4min后达到平衡,这时c(X)=0.2mol·L-1,且X与Y的转化率相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时,再充入1molX,该反应的ΔH保持不变B.用Y表示4min内的反应速率为0.1mol/(L·min) C.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Z,达到新平衡,v(X)∶v(Y)=2∶1D.4min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参考答案:D略10. 有关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1)sn(n+1)P n+1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氢化物受热易分解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C、其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一种营养元素 参考答案:B略 11. 下列关于甲烷、乙烯、苯三种烃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除甲烷外,其余两种分子内所有原子都共平面 B. 在空气中分别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这三种烃,苯消耗的氧气最多 C. 只有甲烷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D. 苯不能发生取代反应参考答案:A略12. 若CH2=CH2与Br2的加成反应的历程为:(1)Br2先变为Br+ 和Br-;(2)Br+ 先与CH2=CH2一端碳原子结合;(3)Br-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
让CH2=CH2与Br2在含有NaCl和NaI的水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BrCH2CH2Br B.ClCH2CH2Cl C.BrCH2CH2I D.BrCH2CH2Cl参考答案:B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含其他杂质的天然油脂属于纯净物 B.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比在纯水中易水解 C.油脂的烃基部分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高 D.各种油脂水解后的产物中都有甘油参考答案:A略14. 反应2A(g)B(g)+Z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密闭容器内压强增大p%,测得A的转化率为p%,则z的值为A.1 B.2 C.3 D.4参考答案:C15. 用R元素代表有短周期元素,R原子最外层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下列关于R的描述正确的是A.R的氧化物都能溶于水B.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H2RO4C.R一定是非金属元素D.R的最高价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参考答案:CD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某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
Ⅰ. 实验步骤:(1)滴定前的准备①滴定管: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润洗→装液→赶气泡→调液面→记录记录盛装0.1000 mol/L 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时,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_____mL②锥形瓶:用酸式滴定管量取待测稀盐酸20.00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作指示剂2)滴定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待测的稀盐酸时,左手操作滴定管活塞,右手旋摇锥形瓶,眼睛注视 滴定至终点时,记录NaOH溶液的终点读数再重复滴定3次Ⅱ.实验记录:滴定次数实验数据/mL1234V(样品)20.0020.0020.0020.00V(NaOH)(消耗)15.8015.0015.0214.98Ⅲ.(1)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1)结合上表数据,计算被测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mol/L.(2)在本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有______.A. 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B. 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C.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D. 配制标准液的NaOH固体中混有少量KOH固体 E. 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参考答案:Ⅰ.(1)①检漏 0.70 (2)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Ⅲ.(1)0.0750(2)C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家中的铝锅不宜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清洁球清洗,为什么?参考答案:家中的铝锅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清洁球清洗,容易使铝表面的一层氧化物保护膜破坏18. 某二元弱酸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或二级电离:H2AH++HA- ,HA- H++A2-已知相同浓度时的电离度α(H2A)>α(HA-),设有下列四种溶液:A. 0.01 mol·L-1的H2A溶液 B. 0.01 mol·L-1的NaHA溶液C. 0.02 mol·L-1的HCl与0.04 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D. 0.02 mol·L-1的NaOH与0.02 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据此,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1) c(H+)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2) c(H2A)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3) c(A2-)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4) 写出H2S 溶液的电离方程式 参考答案:(1) A;D (2) C;D (3) D;A (4)H2SH++HS- ,HS- H++S2-19. 在1.0 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mol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A(g)B(g)+C(g) △H=+85.1kJ·mol-1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时间t/h0124816202530总压强p/100kPa4.915.586.327.318.549.509.529.539.53回答下列问题:(1)欲提高A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 2)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计算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的表达式为 列式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 。
3)①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总)和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n(A),n(总)= mol,n(A)= mol②下表为反应物A浓度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计算a= 反应时间t/h04816C(A)/(mol·L-1)0.10a0.0260.0065分析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c(A)变化与时间间隔(△t)的规律,得出的结论是 ,由此规律推出反应在12h时反应物的浓度c(A)为 mol·L-1参考答案:(1)升高温度、降低压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