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骨设计Made in Berlin.docx
5页反骨设计,Made in Berlin对柏林最初的印象,来自于维姆文德斯的电影《柏林苍穹下》,那是冷战末期的柏林―一座饱经创伤的、伤感的城市这里的人们迷惑着、思念着、憧憬着,试图摆脱,那历史带来的伤痛于是,他们用音乐去麻醉,用艺术去疗伤柏林从来就是一种野生的植物,她没有鲜亮的外表,但坚强,独立而孤傲 特殊的历史背景,形成了柏林与众不同的城市景观,并且赋予了这个城市独特的性格如今的柏林是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和艺术的中心,并被誉为设计之都设计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这个年轻而古老的城市行走在柏林,时刻会与设计偶遇记得初到德国,一次在柏林的短暂停留,疲惫的我踏上晚班地铁相对而坐的中年男子友好地向我打招呼,并攀谈起来他是一个生活和工作在柏林的建筑设计师,荷兰人沉闷的旅途让沟通显得适时而恰当我们用蹩脚的德语,聊起我们各自所信仰的设计愉快、平等的交谈,让我从乡愁中惊醒,让初来这里的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所在我好像并没有那么的渺小,因为这里有很多跟我一样的,正带着梦想行走的人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肤色,带着不同的乡音但相同的是,他们都热爱柏林这片自由的土壤在我看来,设计在柏林,绝不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它们既可以陈列于博物馆,也可以张贴在街头;既可以是讲堂里宣讲的主义和流派,也可以是发声于地下的思想和风格。
柏林的设计师们,有一种不受主流思想束缚的独立意识这种群体意识,也许和设计在柏林的特殊发展经历有关众所周知,德国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起国之一不同于北欧设计的纯粹和朴实、美国设计的市场化和商业化,德国的设计具有明快、简单、精准、高度理性化的特点,但同时这也使得它们显得有些沉闷和缺乏个性追求卓越的德国人,在设计中往往缺少幽默感这样的设计模式,为柏林的设计师们所厌倦由于冷战时期,位于民主德国内部的西柏林,长期处于的孤立的环境下,而造成了当时西柏林设计的特殊发展西柏林设计注重设计的风格和特点,强调人情味,强调个性和文化品位,具有艺术的、幽默的特色西柏林平面设计非常突出,与当时大部分沉闷的德国设计形成反差这一设计风格,因历史的发展,也渗透到了东柏林从***年,柏林墙被推倒的那一刻开始,随西柏林地下艺术的潮流一起,渐渐流向了东柏林在那个时期,东柏林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和大量的空房,吸引了很多设计师和艺术家前来落户这其中,很多是尚未成名的年轻人他们不仅有着特立独行的设计思想,还有着在这片百废待兴的土地上构建梦想的激情在东柏林,生存变得很容易,不需要太多钱就能完成梦想,这给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于是,东柏林逐渐成为了艺术和设计的中心,这些年轻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为柏林的独立艺术与独立设计,提供了原动力。
现在很多柏林的设计师们,仍然保留着这样独立的创作和生活状态,过的是远离主流的,远离商品化的“地下生活”他们做自己的原创设计,创建自己的设计品牌,成立设计工作室,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和party,在废旧的工厂或是老旧的公寓里他们都有着自己的设计信条、生活方式甚至是穿衣风格,有点松散,慵懒和不羁这使得他们与德国的主流设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是相对而言,这种“野生的设计”更加具有爆发力,给人以新鲜的感官体验除了诸多的设计工作室之外,花样繁多的设计小店,也是展示柏林设计师个性与才华的地方他们主张的设计,是原创性的或是纯手工的设计,因此,商店本身自然也要是“原创商店”从门脸到内部往往都由设计师们一手设计里面经营的,便是他们的创意:插画、明信片、背包、贴纸、服装等等这些设计商店,大多数不是开在繁华的商业主街,而是隐藏在都市的内部,深居于各种庭院和小巷这里没有购物中心和国际大品牌带来的连锁效应,但这里有一份难得的清净:只有三三两两的探路人,三三两两的知己这些各具特色的小店,成为设计柏林的又一道风景柏林是少数的,去过很多次但仍能不断给人新鲜感的城市,只要你的嗅觉足够灵敏,总能发现一些新乐趣名胜古迹和博物馆往往是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见证,但如果我们只用这些体验来归纳柏林就显得有些枯燥了。
柏林的内核其实是炙热的、闪亮的、喧哗的这里的独立的设计师们,也有着和柏林一样的气质他们以街头为背景,实验着它们的作品我眼中的柏林设计师们,就像尘埃里开出的花朵,在独立、孤傲和不羁的气质之下,还有着一种浪漫的情怀也许是因为身处欧洲大陆的原因,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像丰沃的土壤,给了柏林的设计师们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设计作品中,经常有着欧洲传统的、古典的艺术元素那也许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和共鸣,又或者只是一种单纯和执着,一种对旧时光的美好的眷恋柏林这个城市本身,就总令人有种新旧交替的错位感尤其在东柏林,这里不仅有旧建筑、旧景观,还有旧人文这里众多的二手商店,周末的跳蚤市场,经营着旧时的回忆唱片、徽章、皮具、书籍、海报、服装,这些颇具年代感的物件,都是他们的宠儿古物与古着,也成为了柏林的新时尚他们用独特的眼光回望着那个时代的美好设计与艺术、历史与现代、古旧与时尚,双重性格和丰富的意象,塑造了柏林以及柏林的设计师们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情你是柏林人吗?Linna stauret(林娜 ? 斯图尔特)Q:你的身份?A:设计师、曲棍球手、柏林自由交易促进会成员Q:从哪里来?A:德累斯顿,我在那里长大Q:为什么来柏林?A:我学设计专业的,来柏林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虽然德累斯顿拥有全德国公认最好的设计学校,但是柏林拥有最好的设计师资源、客户和市场另外,这里人讲的德语比较好听,哈哈Q:你的情侣?A:他在德累斯顿,你知道,这不是问题Q:平时最喜欢去哪儿玩?A:夏季音乐节如果天气好,你能看到全柏林最酷的人都在这儿可惜今年要停办了,因为去年发生了踩踏事故Q:在柏林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A:将国民啤酒的商标贴满全身……你可以试试,那可真的不容易呀Q:你觉得柏林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A:固执Goty Henmanne(高迪 ? 亨曼尼)Q:你的身份?A:歌手,实习教员Q:从哪里来?A:波兰Q:为什么来柏林?A:我在这里上学,学的是哲学和实用心理学在波兰,这是两个不同的专业Q:你的情侣?A:就是我的搭档,乐队的另一个成员Q:平时最喜欢去哪儿玩?A:Alexander plaz,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在这里唱歌,唱我们这一周碰到的事、遇见的人有的时候会唱一些老歌,好像东柏林以前的民歌,加入一些现在的元素,比如手鼓或者电子打击乐希望能让人们记起那个艰辛的岁月,当然,也有快乐Q:在柏林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A:还没有去过犹太人博物馆,这算吗?Q:你觉得柏林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A:激烈而保守。
Zabi Hamimi(扎比 ? 哈米米)Q:你的身份?A:摄影师、独立滑板品牌店老板Q:从哪里来?A:我的妈妈是德国籍埃及人,她有两个分别来自伊朗和俄罗斯的男朋友,所以我身上应该有这三个国家的血统,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吧?Q:为什么来柏林?A:一年前我来这里办展览,那是一次可怕的经历,朋友在Kopi区给我找了一个空房子,我就像所有人一样住了进来,但是第二天我的包连同底片都不见了……庆幸的是,这个房子似乎没有房东,所以我索性就留了下来,看看情况再说你现在看到的是我的第二个展览,都是关于滑板小子们的,我们还在另一间干脆弄了个U形坡,边做展览边玩儿Q:你的情侣?A:一个阿塞拜疆女孩,不过我已经3个月没有看到她了……Q:平时最喜欢去哪儿玩?A:就是这栋房子啊,我的全部都在这里了,我可不想再失去它们!Q:在柏林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A:你见过谁在卧室里玩儿U形坡的吗?Q:你觉得柏林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A:这里的辣椒是甜的Mogen Roman(摩根?罗曼)Q:你的身份?A:柏林医科大学在读大三学生Q:从哪里来?A:迈阿密Q:为什么来柏林?A:嗯,很多原因物价便宜,喜欢德国人的思考方式,工作热情和严谨开放的社会秩序。
还有可以穿冬装,还有这里的电子乐也很对我的胃口,在迈阿密,那里只有hippopQ:你的情侣?A:还没有,我喜欢和我同时入学的那个意大利男孩,不过他可能并不知道Q:平时最喜欢去哪儿玩?A:杜斯曼书店(Dussmann),我想要的一切都在这儿了,关于柏林的一切,当然还有很多英语的书籍Q:在柏林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A:搬过5次家Q:你觉得柏林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A:冬天实在太潮湿了Goodle (古德)Q:你的身份?A:你是说今天,还是明天?Q:从哪里来?A:Humana旧物收集中心,刚捡了一件旧军大衣,就是我身上这件,不错吧!Q:为什么来柏林?A:为什么不呢?Q:你的情侣?A:一只叫慕尼黑的猫,它和我相依为命Q:平时最喜欢去哪儿玩?A:Mauer Park,我有个常驻摊位在那边,当然你不要的东西也可以送给我Q:在柏林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A:在柏林生活,还不够疯狂吗?!Q:你觉得柏林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A:没什么不同,水可以直接喝,算吗?Jin Cheug Ming (金成民)Q:你的身份?A:建筑师Q:从哪里来?A:首尔Q:为什么来柏林?A:在这边工作Q:你的情侣?A:她在首尔。
Q:平时最喜欢去哪儿玩儿?A:喜欢去韩国料理看韩国的地方电视台,那里还有免费的韩文报纸可以看Q:在柏林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A:刚来的时候坐错地铁,被迫在郊区过夜Q:你觉得柏林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A:不爱凑热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