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两小儿辩日》教学案例.doc
8页让远古的人物鲜活起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两小儿辩日》教学案例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文言文首次进入小学教材,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文言文不仅难读,而且难懂对于教师来说,教法上也是陌生的不仅是初次教学文言文,而且面临的是没有文言文基础的小学生为此,我尝试设计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案,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力争在教法上有新的突破,让学生乐读趣学、自主感悟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已学过不少的古诗,也背过许多古诗文,领略了古诗文特有的韵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古文《两小儿辩日》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生:齐读课题师:“辩”字中间带一个“言”字旁,意思是什么?生:辩论、争辩的意思师:请大家再读课题,突出这个“辩”字两个小孩到底在辩论什么呢?下面,请大家先听老师来讲讲这个故事二、师范读课文师:故事讲完了,你听懂了什么?(或你有什么感受?)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初学文言文,只听老师读了一遍就知道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大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
[教师范读,既让学生体会如何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又在文言文如何停顿断句这个难点上起到示范作用]三、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师:刚才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你认为哪一句最难读?[让学生提出难句,以学定教为学生提供平等交流、自主学习的平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在巡视中注意到个别差异,为学生提供学习帮助]课件出示: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的确不大好读!这是一个什么句式?(反问)谁来读?读出反问的语气 师:谁再来读这句话? 出示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师:区别三个“为”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齐读一遍师:学习古文,要注意节奏,读出文言文特有的韵味,听老师读这句话师范读)生: 个别读 齐读师:你还认为哪个句子比较难读?来试一下小结:你们读得棒极了,不仅注意了节奏,而且注意了语气语调,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好吗?(齐)师:还有难读的句子吗?[通过师范读、生试读、个人练读、齐读等各种形式,将文言文读通特别是能正确断句,这是本课朗读的第一个层次]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读,大家把课文基本上读通了,想想怎样才能把课文读懂呢?有什么好办法?生:看注释、查字典、请教老师等师: 正如孔子所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再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读懂为止四、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读懂)师:刚才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怎么样?读懂了吗?我们交流一下,你读懂了哪一句?生汇报:我读懂了这一句:……(说话要完整、注意语气等)师:你还读懂了哪一句?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师:老师这儿有几个问题不明白,想请教一下同学们:课件出示对于太阳离我们是近还是远,两小儿各有不同的观点和理由,大家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谁最先总结出来?生:边读边总结师:两小儿各有不同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是什么?谁来说?两小儿的观点不同,理由是什么呢?谁继续说?(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很会读书,很会学习,现在我们已经弄明白了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和理由,谁能用自己的话把两小儿的观点和理由说一说呢?抓紧练习一下吧!师:谁来试一试? 生:自己读自己说意思师:谁想再来?你可以邀请一个同学跟你合作生生合作)师:看同学们合作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展示一下,谁愿意跟老师合作?老师读,你来说意思好吗?(师生合作)师:现在哪位同学能看着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和理由?[这是本课朗读的第二个层次:读懂这一环节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
学生对照注释,在自己的努力下,在互助的学习中能将每一句话读懂,理解全文]小结过渡:看来同学们是真的把课文读懂了,课件出示二至四自然段下面我们来个朗读比赛,比一比我们朗读文言文的水平,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摇头晃脑地读,前俯后仰地读都行,开始吧!生:自由练读,每组推选一位代表来参赛五、朗读比赛(读好)师:哪组先来?她读的时候其他同学当小评委,认真听,听听她读没读出文言文特有的韵味,读没读出争辩的语气?生:读 师:你们更喜欢谁的朗读?谈谈你的看法评价)[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教师如果给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会更深刻]师:现在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吧,老师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读好!生:齐读[创设情景,激发读的兴趣,先让学生自由练读,再找同伴互读,分角色朗读,最后推荐进行朗读比赛通过这些形式,展示两小儿争辩时生动的场景进一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把文言文读好]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朗读比赛,老师看出了大家的实力,也听出了同学们的自信,两小儿也同大家一样都有不服输的心理,都认为自己的观点很有道理那孔子能否裁决呢?(生)齐读最后一段师:齐读最后一段,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两小儿说这句话的表情怎样?(笑)请带着这种表情再读一遍。
让我们面带笑容,齐读一遍小结过渡:两小儿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自己对宇宙现象的推论,他们持之有据,言之有理,以至于博学多识的孔子也无言以对大家知道吗?孔子是什么人?(大学问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然难倒了孔子,那多没面子呀!他为什么不唬弄唬弄这两个小孩呢?师:可见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孔子有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是这样教导别人的,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六、分角色表演“两小儿辩日”师:你们抓紧时间排练一下吧!(生排练)下面请三位演员上台来演一演,其他同学呢,任务更重了---做导演,既然是导演,就要认真看演员演得怎么样,语言、动作是否到位,并给予指导表演时可以说文言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更希望同学们能有创造性的发挥!师:好!老师发现这两个儿已经来到我们中间了,孔子也来了大家欢迎!师解说:孔子东去游历,遇两小儿争辩,不知其原因,便上前问其故: (生表演)[一位哲人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我巧妙地让三千年前的孔子来到我们面前,配以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使大思想家栩栩如生、鲜活地走到我们面前我惊奇地发现,学生童稚的内心世界是如此多彩多姿。
从他们流畅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协调的动作上,我切实感受到换一种教法,放手让学生尽情去展示自我的妙处只要给他们一把钥匙,智慧的大门就会敞开在他们面前]师:演得怎么样?评价小结过渡:这几个同学演得很生动,也很投入,学了这个故事,看了刚才的表演,故事中的人物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师:同学们说一说,在这几个人物中,你更喜欢谁?两小儿还是孔子?为什么?(生谈)师: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以后应该怎么做?生:孔子那么有学问,还有不懂的知识,说明知识无穷无尽,我们应该学海无涯苦作舟师:课文学完了,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质疑)小结:是呀!太阳到底离我们是近还是远,课文中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因为古代科技不发达,连孔子也弄不清楚其实这个问题,现代科学早已做出了回答,有知道的吗? 七、新编两小儿辩日想象如果你穿越时空,来到遥远的古代,遇见两小儿辩日,他们向你请教,你会怎么说?板书设计: 早 午 一儿:近(大) 远(小) 两小儿辩日 另一儿:远(凉) 近(热)总评:1、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我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诵读,让学生多读,老师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所以设计本课时,我充分体现小学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我将“读”贯穿始终将本课朗读分为三个层次:(1)读通(2)读懂(3)读好力争通过这三个层次的训练体现朗读教学目标从低到高、从易到难的层次性2、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造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进行有创意的表达,我让学生走进角色,走进历史,当一回剧中人,演一演,说一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他们的感觉、情绪和智慧积极投入,深入地理解了文本,将课文的语言转化为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戏剧语言,让远古的人物鲜活起来,产生入情入境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