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水平运动员非伤病训练中断的应对策略.docx

2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00621387
  • 上传时间:2022-05-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11.07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水平运动员非伤病训练中断的应对策略    陈亮摘 要:依据非伤病训练中断情况下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系统性可能受到破坏的现实,分别从训练中断的影响、运动能力的迁移训练、应对训练中断的训练安排三个方面,对高水平运动员和非高水平运动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短于4周的训练中断可使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可能影响后续训练的系统性并增加伤病风险;运动能力的训练迁移主要通过肢体迁移、力量迁移、交叉迁移对耐力表现发挥作用;训练中断期应尽量缩短完全休息的时间,并通过保持低频率高强度的负荷安排实现与后续恢复训练的衔接基于此,本研究分别对高水平耐力性、快速力量性、集体球类和其他对抗性项目提出了若干应对非伤病训练中断的训练建议Key:高水平运动员;非伤病训练中断;迁移训练;恢复训练:G808.1   :A  :1006-2076(2020)04-0095-11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that the training system of elite athletes would be damaged under the uninjured detraining,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elite athletes and non-elite athletes based on the impact of detraining, training transfer of motor abilities and the training arrangement for detraining. Literature review shows that the detraining less than 4 weeks can reduce athletes physical function and athletic quality to different degrees, may affect the system of subsequent training and increase the risk of injury; training transfer of motor abilities mainly plays a role in endurance performance through arm-leg cross-transfer, strength training transfer and cross-training; the interruption period of training should shorten the time of complete rest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realize the connection with subsequent recovery training by maintaining the load arrangement with low frequency and high intensity. Thu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everal training suggestions to deal with uninjured detraining for high level endurance events, fast strength events, collective ball games and other collision sports.Key words:elite athletes; uninjured detraining; training transfer; retraining系統训练原则讲求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当训练的系统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出现间断或停顿的时候,已获得的训练效益会消退甚至完全丧失。

      现实中,保持运动员多年或年度训练过程的绝对连续性十分困难,原因既包括可以因受伤、突发事件引发的被动中断,也包括在赛季结束后休赛期前期的主动中断例如,作为突发事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使诸多国内、外竞技赛事延期甚至取消,并干扰着运动员正常训练一方面,隔离状态或会导致短期训练中断或采用简单的室内训练手段替代;另一方面,赛事的取消会打乱既定的年度训练安排目前,国内、外某些训练学著作已论述了运动员伤病后的康复性训练问题,而对于因非伤病原因导致的训练中断未见系统性报道文献检索发现,有关非伤病训练中断的某些专题研究早已展开,如停止训练(detraining)与恢复训练(retraining)、休赛期(off-season)与赛季前(pre-season)训练、训练迁移(training transfer)等,虽然总体研究成果较多,但对久坐人群、老年人、儿童研究的比例较大,其原因在于,由于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实验研究很难被允许,且从伦理上讲,在实验设计中设置停止原定训练的对照组,很可能会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发展造成不利[1]为此,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非伤病训练中断的影响、运动能力的迁移训练、应对训练中断的训练安排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检索,文献选取的受试对象包括有训练经历的非高水平运动员(junior,moderately-trained,collegiately-trained)和高水平运动员(well-trained,highly-trained,competitive,elite,professional,national team)。

      1 训练中断的影响1.1 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Mujika[2]将训练中断分为短期训练中断(约为4周)和长期训练中断(4周以上),原因在于许多高水平运动员赛季后的停训阶段通常不长于4周国外多位学者曾就训练中断后人体的生理机能变化做出了系统性评述[1-3],由于非伤病训练中断对运动员训练的影响既包括短于4周的完全停训,也包括长于4周的训练不系统,本研究综合了完全停训后对心肺功能、代谢能力、肌肉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表1)本研究检索到有关短期训练中断对运动员运动能力影响的文献12篇(非高水平5篇,高水平7篇),其中非高水平运动员涉及力量训练、体操、集体球类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涉及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长距离竞速项目,训练中断时间最长6周,最短2周(表2)在训练刺激不足的情况下,之前训练导致的适应性会部分或完全丧失[2],生理机能的暂时性下降,会对运动员的一般和专项力量或耐力表现产生不利影响在非高水平运动员方面,无论训练中断期间完全休息还是自主训练,一般和专项力量均表现出显著性下降其中,Hwa等人[4]对瑞典第三级别联赛足球运动员的实验结果显示,仅经过2周的完全训练中断,运动员YO-YO测试和冲刺跑成绩便呈现显著性降低。

      Marina等人[5]研究显示,即便让少年体操运动员未完全中断训练5周,仍难免专项水平的下降,虽然体操运动还涉及其他多项素质和技术能力,但这与Schneider等人[6]研究得出的4周停训即可降低柔韧性或许具有一致性由此表明,对于非高水平运动员而言,停训后的氧代谢能力难以持续2周以上,而最大力量、快速力量、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大约在4周后表现下降在高水平運动员方面,Bosquet等人[3]综述后发现,对有氧能力要求较高的游泳、皮划艇、长跑、铁人三项等项目运动员,短于4周的停训会使VO2max下降4%~14%,一方面竞技水平越高,停训后VO2max下降幅度越大;另一方面,下降速率呈现逐步加速的态势,前2~4周下降幅度为3.6%~6%,并且这一特点不会因竞技水平和运动经历而有所区别虽然表2中列出的各项研究没有针对耐力素质的结局指标,但Houmard等人[7]对长跑运动员停训2周的实验表明,专项成绩和VO2max下降的同时,75%~90%次最大运动强度运动下的跑步经济性未受到影响,由此认为,即便短期训练中断对专项耐力的影响主要是由有氧能力下降引起的,但运动系统能力可以得到保持对高水平撑杆跳高和游泳运动员停训4周的研究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其中,游泳运动员的专项成绩退步[8];撑竿跳高运动员快速力量水平得以保持,但长距离加速能力降低[9]。

      高水平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在休赛期内同样难以得到保持[10],对于重剑、滑雪、赛艇等项目而言,较长的休赛期后特定肌群的输出功率明显下降[1]与之相比,职业足球联赛每年的竞赛期长达9~10个月,运动员通常会在赛季结束后进入2~4周的完全停训阶段Malliou等人[11]要求停训期的运动员每周进行3次30 min的中低速慢跑(60%HRmax),4周后的垂直起跳和膝关节伸肌等速运动性能之间的相关性不再显著Buchheit等人[12]对澳大利亚足球联赛圣诞假期后运动员的测试发现,2周的停训不会改变运动员的体成分和纵跳水平,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和氧代谢能力甚至略有提高,其原因在于该研究在赛季中段进行,停训后有益的表现是因为休息缓解了联赛中的疲劳积累1.2 对后续训练安排的影响高水平运动员的年度训练和参赛安排有着严格的时间规定,在稳定的程序安排下,运动员的身体能力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诸多关于准备期、比赛期、恢复期的研究显示,季节性变化显现出一定的项目群类差异与非职业性项目的准备期和恢复期较长、比赛期较短相比,职业联赛项目对休赛期训练的要求较高,也更有可能造成不利影响[13]第一,即便某些运动员会在休赛期进行非周期性的个人训练,但训练安排不系统、训练负荷降低均可能导致某些训练适应的部分或完全消失。

      第二,间歇期结束后的恢复训练受到运动员身体状况和生理状态的影响,恢复训练后通常要接受额外的、高频率的以促进恢复为目的的体能训练,集中的负荷刺激可能会有损综合安排,对包括团队战术在内的整体竞技能力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第三,运动员在短时间(7~10天)的恢复训练后,通常要进行热身赛,这又进一步增加了该阶段负荷强度[14],俱乐部出于商业需要会在赛季前频繁的旅行和比赛,从而破坏了结构性训练和恢复机会,进一步加大了赛季前训练的心理和生理压力[15]过度的疲劳会损害运动员承受高强度训练和比赛负荷的能力,使得赛季前阶段的受伤风险明显增加[16]假如在间歇期完全停训,赛季前三种主要诱发伤病的风险因素:大负荷量、大负荷强度、训练负荷的快速增加都会同时出现[17]正常情况下,不论是运动员身体能力的逐步恢复或提高,还是竞技能力的综合发展,都需要保持负荷刺激的波动性变化,以实现负荷与恢复的交替进行但Malone等人[18]调查发现,即便是高水平英超足球队,间歇期结束后的赛前训练阶段运动员往往接受的是持续进行的高负荷训练,若以训练周为考察单位,内部和外部的负荷几乎保持恒定基于上述原因,Silva等人[19]提出,间歇期应该被看作运动员在下一赛季恢复和重建的机会窗口,完全停止或几乎没有训练刺激对运动员而言很可能是极其不利的。

      2 运动能力的迁移训练训练迁移是指某一任务或训练状态对其他任务或训练状态产生响应的现象,最初主要用于工业和组织管理等领域[20]目前,训练迁移已成为运动实践的重要问题,有关训练迁移的研究主要包括技能训练迁移和运动能力训练迁移两种形式依据非伤病训练中断期间运动员训练的实际需要,本研究仅就运动能力训练迁移中的耐力训练肢体迁移、力量训练对耐力表现迁移、交叉训练迁移三方面展开论述2.1 上-下肢耐力迁移训练众所周知,运动不但能增强动用肌肉的工作能力,还可以对未参与运动的肌肉发挥作用文献检索发现,当前该领域的研究包括上-下肢迁移、对角线迁移、左-右迁移对于非伤病训练中断期有较强借鉴意义的是上-下肢耐力迁移训练,即通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