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管理第1章_税法总论(含序言)--必修-09.pptx
99页税 法(必 修)1【联系方式】所在院系:财税系(群贤楼5楼510-财税系) 姓 名: 梁 萍联系:87331301(H) 13971674188(M)Q Q: 455307223常用邮箱: 2人的一生中只有两件事情不可避免:死亡和纳税美国政治家弗兰克林(1789年总统)【税 收 格 言】3税收(税法)与你税收(税法)与你及你的家庭有哪些联系?及你的家庭有哪些联系?4【序言】一、课程学习的意义-为何学?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学什么?三、学习建议-如何学?四、教学参考资料五、教学附录:CPA税法命题规律及备考建议51、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2、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需要一、课程学习的意义-为何学?6【附表1:教材结构表】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学什么?教材结构框架内容章次第一部分税法总论第1章第二部分税收实体法:(从213章)16个税,分三类流转税法第24章第6章其它税法第5章第711章所得税法第1213章第三部分税收程序法及其他第1417章7【附表2:各章学时分配表(总计51学时)】章目章名总课时 第1章税法总论4第2章增值税法12(含2学时案例)第3章消费税法6(含1学时案例)第4章营业税法6(含1学时案例)第5章城市建设维护税法1 (含0.5学时案例)第6章关税法2(含0.5学时案例)第7章企业所得税法8(含1.5学时案例)第8章个人所得税法6(含1.5学时案例)第9章其他税法3第10章税收征管法及其他2总结答疑181、精读教材,全面掌握教学中重要章节和知识点2、深入的理解政策,把握政策的交叉。
3、适量做题,独立完成,把握速度4、要求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三、学习建议-如何学?9四、教学参考资料及参考网站1.中国税制 许建国 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年9月2轻松过关一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税法刘 颖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5月3.梦想成真系列丛书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应试指南税法 中华会计网校编 人民出版社 2011年4月104、2011年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制革考试指定教材 税法(、II)国家税务总局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编 国家税务出版社2011年5、企业会计准则(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中国工商出版社2006年6、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1112五、CPA税法命题规律及备考建议(一)命题规律(特点)1、题型规范、题量稳定、单位题量大2、覆盖面广、重点突出3、点面结合、侧重实物、理论联系实际4、注重知识网络化,综合性加强13【附表3:08-10年重点章节的分数分布表 】章 次2008年2009年2010年增值税法1212.522-24消费税法1098营业税法71111企业所得税法121212个人所得税法13914合计54分53.5分67-69分14(二)备战CPA的建议1、基础学习阶段(1)通读教材(2)精读重点和难点的章节3、综合做题阶段 针对各章重点选做习题3、实战模拟阶段 研究、演练历年考题,掌握出题思路和难度15税 法 第1章 税法总论16【内容提要】第一节 税法基本理论第二节 税收立法及税法实施第三节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第四节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17【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演变历史2、掌握税法概念和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内容3、掌握税法要素和税收管理体制的内容18【教学重点与难点】1、税法的概念及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内容2、税法要素(重点是三个基本要素)3、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及税收管理体制19税法基本理论 税法地位及功能(作用) 税法制定与实施我国现行税法体系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税收法律级次: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收规章税收实施原则税收实体法:五类19各税种税收程序法 税权:立法权和执法权机构设置与政府收入的划分税法的概念 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内容:双主体(征纳双方)税法要素:重点是三要素(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概念:核心是划分税权第一章基本内容框架20第一节 税法基本理论一、税法的概念二、税法的功能与地位 三、税收法律关系四、税法的要素21一、税法的概念(理解)(一)三个概念的界定1、税收经济学概念(P1)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税收形式特征:“三性”222、税法法学概念(P2) 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广义:是指由各级税收立法机构制定的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收规章狭义:仅指最高立法机构制定的税收法律是具有最高级次税收法律23(3)税收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简称“税制”,是国家各项税收法令及征税办法的总称,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以及纳税人向国家纳税的法定准则按内容分:广义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税种设置及各项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狭义国家税制的某一具体税种的课征制度,内容涉及各种税制要素含税收实体实体法和征收管理法说明:教学基于狭义税制 24税收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税收分配是税法产生的经济基础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法保证了税收分配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有税必有法,无法不成税2、税法与税收的关系密不可分25税法是税制的核心内容,税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实现税制目的的保证税制是一国关于税收法律制度的总称 所以:税制决定税法,税法是核心,它服务税制 3、税法与税制的关系26【案例1】2004年:税法是调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关系的法律规范,其本质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的行政权力向公民进行课税。
)(三)应用实例【答案】【解析】税法调整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而不是调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关系,税务机关只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27【案例2】2010年多选:下列关于税法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新法优予旧法原则属于税法的适用原则B.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这体现了税收法定原则C.税法的原则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D.税法适用原则中的法律优位原则明确了税收法律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答案】ABCD 【解析】参看教材6、7页这里全部是教材原话28(一)税法的功能(或作用P34):1、税法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2、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手段3、税法是国家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的作用4、税法能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5、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可靠保证二、税法的功能与地位(理解掌握) 29(二)税法的地位(P4-6) 1、地位:(1)国家法律体系组成部分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法(2)税法有优先地位,优于会计法、合同法2、它与其他法的关系(1)与宪法的关系:宪法是制定税法的依据,税法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30(2)与民法的关系:涉及税收征纳关系时,一般以税法的规范为准则(3)与刑法的关系:注意: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2009.02.28起“偷税”不再作为刑法概念,用“逃避缴纳税款”替代(4)与行政法的关系: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性,但二者又有一定的区别。
31三、税收法律关系(P7-9掌握)(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详见见附表11:三 方 面内 容1.权利主体(1)双主体:纳税人和征税方(2)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但权利和义务不对等(3)对纳税方确定采用属地兼属人原则(4)对权利主体的保护是双方(征税和纳税) 2.权利客体征税对象: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3.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征、纳双方各自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税收法律关系的最实质的东西,是税法的灵魂32(二)税收法律关系变化产生、变更与消灭教材P8-9必须有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客观情况,即税收法律事实包括行为和事项33(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P9)1、保护的实质保护正常的经济次序、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2、保护形式和方法行政手段、司法手段 3、保护的对象是征纳双方34(四)应用实例【案例3】单选:税收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是( )A征税方 B纳税方 C征纳双方 D税务管理部门 【答案】C35【案例4】单选: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言( ) A.是不对等的B.是对等的C.保护征税-方D.保护纳税一方【答案】B36【案例5】单选:在我国的税收法律关系中,对纳税方的确定采用( )。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属地兼属人原则 D属地或属人原则【答案】C37【案例6】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税收法律关系权利主体的是( )A.各级税务机关 B.各级人民政府 C.海关 D.财政机关【答案】B38【案例7】多选:税收法律关系由( )组成A.权利主体 B.权利客体 C.权利主体的权利 D.权利主体的义务 【答案】ABCD【案例8】判断:税收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而权利义务不对等 ) 【答案】 39【答案】 【解析】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只是因为主体双方是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所以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因此,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权利与义务平等是不一样的,这是税收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案例9】判断: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法律地位的平等主要体现为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 )(2002年)40【案例10】2010年单选:下列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税法是引起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税法可以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B.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并不平等,双方的权利义务也不对等C.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各级国家税务机关是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之一D.税收法律关系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是由权利主体、权利客体两方面构成41【答案】C【解析】A: 税法是引起税收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但税法本身并不能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B: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是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D: 税收法律关系在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是由权利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三方面构成的。
42四、税法的要素(熟悉P9-12)(一)税法的三个基本要素(掌握)1、纳税义务人(1)定义: 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2)相关概念 负税人 代扣扣缴义务人 代收代缴义务人 税务代理人432、征税对象(1)定义:即征税客体、课税对象;解决对什么征税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标的物或行为,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体现征税的广度2)相关概念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反应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计税依据征税的计算标准计税单位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443、税率(1)定义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准体现了征税的深度直接关系着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税收负担的高低,因而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和核心要素2)类型: 比例税率 定额税率 累进税率45(3)关于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税额超额累进税额46【案例11】累进税率运用:张某9月份取得收入5000元,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应税收入1500元以下的,适用税率为3%应税收入1500-4500元的,适用税率为10%,应税收入4500-9000元的,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555元,则张某应纳税额为( )。
A.125元 B.220元 C.445元 D.570元【答案】C47【解析】因为: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税额超额累进税额所以:超额累进税额全额累进税额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也为500020555445(元)48()我国目前税率使用情况(见附表12)税率形式适用的税种比例税率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定额税率资源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等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49(二)其他税制要素1、总则2、纳税环节3、纳税期限4、纳税地点5、减免税6、罚则7、附则50【案例12】多选:税制要素中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