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第五章 (2)(精品).doc
8页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第一节 概 述一、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 (一)外在性致病因素1.物理性因素:如电击、日射、过劳、受寒、脑和脊髓的外伤、击伤、挫伤和震荡等,可直接或间接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 2.化学性因素:苯、苯胺、铅、锑、一氧化碳以及植物性饲料毒素等化学物质,都可引起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3.生物性因素:新城疫病毒、细菌、真菌毒素及寄生虫等均可导致神经系统结构的完整性或功能的破坏,引起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二)内在性因素1.体内产生的各种毒素和异常代谢产物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活动机能肺炎、肝脏疾病、自体中毒、内分泌机能紊乱以及新陈代谢障碍等过程中均可形成有害物质,如在肾炎时,由于肾脏的排泄功能降低,导致血液中非蛋白氮增高,导致神经系统的损伤 2.因饲养管理不良所致的营养障碍,也能引起大脑皮层过渡的紧张和抑制现象,从而导致神经系统的机能紊乱,如低血糖可导致神经功能的抑制 3.脊髓的实质性炎症、肿瘤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受到感染因素的侵害,直接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4.心血管疾病、血液循环障碍、变态反应等也能引起神经系统的病理过程5.在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遗传、品种、性别、年龄等因素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神经系统疾病机能障碍的表现形式 (一)意识障碍(disturbances of consciousness) 1.精神兴奋(excitement) 精神兴奋是中枢神经机能亢奋的结果动物表现为狂暴性发作,对外来刺激感受性降低,出现不能控制的运动和常有攻击行为精神兴奋常见于颅腔内压或脑内压突然升高、脑及脑膜充血、炎症、中毒等 2.精神抑制(suppression) 精神抑制是中枢神经机能受到抑制的结果,是中枢机能障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多因神经组织的代谢障碍所致常见于脑脊髓炎、颅内压升高、大脑缺氧、低血糖、脑出血、脑损伤、中毒、传染病、热射病、各种热性病等 依据精神抑制的程度,动物精神抑制表现以下形式: ⑴沉郁 是精神抑制当中最轻的,动物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力减弱,反应迟钝,给予强刺激时,动物尚有正常的反射运动 ⑵嗜眠 动物茫然伫立,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有时以完全无力的姿势走来走去,左右摇摆体躯,往往步样蹒跚给予强刺激时,病畜尚有正常的反射运动 ⑶神志不清 动物常采取横卧不动的姿势,眼睛闭合,倚在其他物体或墙壁上,四肢共济机能障碍 ⑷昏睡 动物意识不清,呈熟睡状态躺卧在地上。
呼唤或者刺激皮肤时还能发生微弱的反射,缓慢的觉醒,短时间后又睡眠 ⑸意识丧失 即使给予动物高强度的刺激,也不能引起动物的任何发应,只保留呼吸和心搏动的低级反射 ⑹昏迷 为高度精神抑制的现象动物卧地不起,呼唤不应,全身肌肉松弛,意识完全丧失,反射消失,甚至瞳孔散大,粪、尿失禁心搏动和呼吸虽然仍存在,但多变缓慢而节律不齐重度昏迷常为预后不良的征兆 ⑺晕厥 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突然陷于昏倒状态脉搏感觉不到或非常微弱多因心输出量突然减少或血压突然下降引起急性脑贫血,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所致,如心脏传导阻滞,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或狭窄,低血糖等 ⑻眩晕 动物出现暂时性的意识障碍或负重平衡的高度障碍步态踉跄,甚至跌倒躺在地上,持续时间很短如中耳炎、如听神经炎、听神经损伤、庆大霉素中毒、脑干脑炎、小脑损伤、小脑出血等、大脑颞叶肿瘤、大脑出血等、颈部椎间盘脱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等、副鼻窦炎等)、神经官能症、过渡疲劳等二)感觉障碍(disturbances of sensation) 在脑、脊髓和末梢神经等神经系统发生疾患时,可导致相应感觉机能障碍感觉障碍可分为浅表感觉障碍和深部感觉障碍。
1.浅表感觉障碍 浅表感觉包括痛觉、温觉、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当这些感觉发生异常时统称为浅表感觉障碍由于动物不能述说其自觉症状,所以一般选择作为他觉症状的痛觉作为检查的重点,浅表感觉障碍可分为感觉减退、感觉过敏和感觉异常1)感觉减退:感觉减退是由于感觉神经末梢、传导径路或感觉中枢障碍所致局限性感觉减退或消失,为支配该领域内的末梢感觉神经受侵害的结果;体躯两侧对称性的减弱或消失,多为脊髓横断性损伤;半边肢体的感觉减退或消失,见于延脑和大脑皮层间的传导径路受损伤;发生在身体许多部位的多发性感觉消失,见于多发性神经炎;全身发生的泛发性感觉减退或消失,常见于各种不同疾病所引起的精神沉郁和昏迷等 2)感觉过敏:对感觉刺激的兴奋阈降低,虽然轻微刺激或抚触即可引起强烈反应,见于脊髓炎、脊髓背根损伤、末梢神经炎、末梢神经受压等 3)感觉异常:不受外界刺激影响而自发地产生地感觉在人体有时感到刺痛、蚁走感、痒感、灼热感、寒冷感、脚部的麻痒感等对于动物来讲虽然没有语言表达的各种感觉,但是可以通过动物对发生感觉部位不断用舌舔、用牙咬、用四肢搔挠或摩擦他物感觉异常乃因感觉神经传导径路存在有强烈刺激而发生,见于羊的痒病、狂犬病、伪狂犬病、脊髓膜炎、多发性神经炎。
2.深部感觉障碍 深部感觉障碍是指位于肌肉、骨、骨膜、韧带、腱、关节等深在部位的感觉神经的机能发生障碍正常情况下,当人为地将健康动物采取不自然的姿势后,除去人为的力量,动物即立即回复患有深部感觉障碍的动物即使给予适当的不正常的姿势后,动物本身不能矫正这个不正常的姿势,深部感觉障碍多同时伴有意识障碍深部感觉障碍多见于大脑或脊髓的疾患三)运动障碍(motor disturbances) 动物的运动,是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由运动中枢的传导径路以及外周神经原等部分共同完成的健康动物的运动协调而有一定次序性运动中枢和传导路径由锥体系统、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三部分组成,彼此间密切联系,在这些部分遭受损伤之后,即可发生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可分为运动麻痹和异常运动; 异常运动又分为共济失调、强迫运动和痉挛 1.运动麻痹(motor paralysis): 动物的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称为麻痹当运动中枢或者运动传导径路发生任何的障碍时,在其神经支配下的肌肉都无法接受兴奋信号或信号减弱,骨骼肌的随意运动消失或减弱,在临床上就会表现出运动麻痹 2.共济失调(disturbances of co-ordination) 共济失调指动物的各个肌肉收缩力正常,而在站立或运动时各肌群动作相互不协调,导致动物体位和各种运动的异常。
分为体位平衡失调和运动失调 1)体位平衡失调:动物在站立状态下出现的失调提示小脑、小脑角、前庭神经或迷路受损 2)运动失调:动物在运动时出现的失调,动物的步幅、运动强度、方向均呈现异常提示大脑皮层、小脑、前庭或脊髓受损 3.强迫运动(forced movement) 强迫运动是指动物不受意识支配和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的强迫发生的有规律的运动在强迫运动的同时,多出现四肢的不协调运动临床表现为圆圈运动、盲目运动、暴进及暴退和滚转运动多因脑部病变引起4.痉挛(spasm) 在运动中枢或者运动神经的传导径路中存在异常刺激,引起其支配下的肌肉出现无意识的收缩运动称为痉挛根据痉挛的性质可分为: 1)阵发性痉挛(clonic spasm) *见于大脑、小脑、延脑或外周神经的损伤 2)强制性痉挛(tetanic spasm) 肌肉长时间的、均等的、持续性收缩,见于破伤风 3)癫痫(epilepsia) *是大脑无器质性变化而脑神经兴奋性增高,感觉与意识也出现暂时性丧失 *当动物大脑皮层存在器质性病变时,也会出现癫痫样症状,称 为症候性癫痫,见于脑部感染、脑肿瘤、中毒以及代谢性疾病等 (四)反射机能障碍(disturbances of reflexes) 为了检查神经系统的传导是否健康,在末梢神经的某一部分给予突然的刺激,观察是否引起反射运动,并注意比较该反射的强弱程度。
反射运动是神经活动的最基本的方式,神经系统的功能通过反射弧实现1.反射增强:多因脑、脊髓损伤或外周神经炎症引起,如破伤风、士的宁中毒等2.反射减弱或消失: *多因脊髓背根、腹根或脑、脊髓灰白质损伤引起,此时传导径路障碍或中枢兴奋性降低 *此外在高级中枢兴奋性降低时,虽然反射弧无器质性损伤,也会出现反射减弱或消失,如颅内高压、昏迷等在临床上检查反射机能是否健全时,通常检查以下的反射运动: 1)腱反射: 2)皮肤粘膜反射: 3)眼睑反射或角膜反射: 4)瞳孔反射: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1.病史的调查 对于病史的调查和准确记录必须给予特殊的注意动物的临床表现、开始的方式、发生发展过程等必须查明当波及群体时,发病率、死亡率、传播方式等可能表明是一种中毒行为和精神状态的改变通常只能依靠病史来进行评价创伤性损伤常是神经疾病的病因,但是除了从病史了解外是不易发现的 2.临床检查 在进行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时,除了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外,还要进行一般整体检查和相关系统的检查,这样有利于全面收集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分析病因、病性、严重程度和预后1)一般检查:应当注意体格发育和营养程度、精神状态、姿势和 体态、表被状态、表在淋巴结、体温、呼吸、脉搏。
2)神经系统检查:除注意观察临床表现(意识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反射机能障碍)外,必要时进行神经系统的特殊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的骨外壳检查、脑脊液检查、放射照相检查、脑活组织检查、脑电图描计、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 3)相关系统检查:应注意心血管系统检查(脉率、脉性、血压、心音等)、呼吸系统检查(呼吸次数、呼吸节律、呼吸性啰音),此外还应注意体温的变化以及热型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1.消除和控制感染 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多为感染引起(病毒、细菌和衣原体等)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包括氯霉素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在炎症时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 2.减压 在脑发生外伤、炎症、充血、维生素A缺乏时,可引起脑水肿,导致脑组织发生物理性损伤,此时必须给予脱水药物,控制脑水肿,减轻物理性损伤常使用甘露醇、山梨醇等,可迅速起到脱水和降低颅内压的作用 3.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通常在高度精神抑制,危及生命如出现神经性休克、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可逆性缺氧等情况下使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能够使神经机能得到暂时性的改善 4.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对兴奋不安和惊厥的动物要使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进行镇静,以防止其自身遭受创伤性损伤,避免攻击行为和得到对动物进行专门检查的时间。
脑及脑膜疾病--脑膜脑炎病 性:是脑膜及脑实质的一种炎性疾病脑膜及脑实质受到传染性或中毒性因素的侵害,首先软脑膜及整个蛛网膜下腔发生炎性变化,继而通过血液和淋巴途径侵害到脑,引起脑实质的炎症;或者脑膜与脑实质同时发生炎症 特 征:本病以高热、脑膜刺激症状、一般脑症状及局灶性脑症状为特征病 因 动物脑膜脑炎的发生主要由传染性因素和中毒性因素引起,同时也与邻近器官炎症的蔓延和自体抵抗能力有关1.传染性因素 包括各种引起脑膜脑炎的传染性疾病,如狂犬病、新城疫、犬温热、结核、乙型脑炎、链球菌感染、葡萄球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化脓性棒状杆菌病等,这些疾病往往发生脑膜和脑实质的感染,出现脑膜脑炎2.中毒性因素 重金属毒物如铅、类金属毒物如砷、生物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化学物质如食盐等发生中毒时,都具有脑膜脑炎的病理现象3.寄生虫性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