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ppt

18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75036255
  • 上传时间:2024-08-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0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兼析台湾金融混业与监管的变迁 一、研究背景一、研究背景1.二十世纪结束前的十年里,金融混业经营浪潮再度掀起美、英等主要发达国家均允许金融机构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务实行混业经营 2.金融混业浪潮中,人们最关注的不是要不要及如何进行混业,而是怎么对混业进行监管实践也说明,由分业向混业变迁的国家中,其金融监管同时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中国大陆地区虽仍实行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但无论是所处国际环境,还是国内业已存在的准金融控股公司形态,大陆地区已在金融混业的前夜建立健全的金融混业与监管体系是中国大陆的指日之需4.台湾在2000年11月修正《银行法》并通过《金融机构合并法》容许银行、保险与证券合并,于2001年11月1日实施《金融控股公司法》,台湾金融机构得以朝“股权集中化、组织大型化、经营多角化"等方向发展,创造规模经济与范畴经济 本文选题的意义:本文选题的意义:1.1.探讨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之间内在联系探讨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论基础,并总结归纳各国在处理金融的理论基础,并总结归纳各国在处理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关系的成功经验混业与金融监管关系的成功经验。

      2.2.系统地研究台湾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的系统地研究台湾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的变迁过程,其相关结论对中国大陆的金融变迁过程,其相关结论对中国大陆的金融混业进程及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将有启发混业进程及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将有启发 二、研究思路二、研究思路1.金融效率概念为桥梁,以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和金融监管函数为分析工具,分析金融混业与监管内在联系,为实践中金融混业与监管间的密切关联找到理论上的依据2.各国金融混业与监管的实践归纳,得出金融混业与监管的若干方式,并结合各国混业与监管变迁的过程,总结可供参考的混业变迁与混业监管的经验 3.台湾地区上市的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和非金融控股公司两类公司,在混业前后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比较,以窥金融混业绩效之一斑4.对金融监管成本进行了定性分析,并选择了国票金融控股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出台湾地区混业变迁的经验教训,也进一步佐证文中有关观点 对现有理论研究的回顾以金融效率为基准阐释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金融混业趋势下金融风险及必要的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监管措施 金融混业趋势下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模式经验的总结 台湾地区金融混业的变迁过程及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 对台湾地区金融控股相关问题的实证考察以阐述金融监管、混业绩效等问题结论与启示 三、结构与内容三、结构与内容 第一章,对金融混业、金融监管理论进行综述。

      金融混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金融混业方式的探讨,采用什么样更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第二章,是以金融效率概念为桥梁,以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和金融监管函数为分析工具,得出金融监管效率的高低决定金融混业成效的结论 第三章,在阐述金融混业的必然趋势、动因、方式等背景下,指明金融混业潜在的金融风险,从金融业务监管的层次说明金融混业与监管的关系 第四章,金融混业带给金融监管的变革,不仅是业务的特殊监管措施,还在于对整个金融监管体制的影响 第五章,详细说明了台湾地区金融混业的变迁过程,也存在着若干问题如政出多门、监管机构缺乏独立性、金融风险防范薄弱,需要采取措施解决 第六章,通过台湾地区金融混业经营的绩效分析,判断其中的得失对金融监管成本进行了定性分析,并选择了国票金融控股进行了案例分析从金融混业成效的实证分析看,至少在近期内,并没有证据表明通过金融混业提高了台湾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原因可能有三:一可能是时间比较短;二宏观经济环境整体不尽人意;三由于金融控股公司难有实际绩效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主要结论 1、金融混业经营浪潮的动力一方面来自微观金融企业自身追求规模与竞争力的原始冲动;另一方面是随着金融的自由化和全球化,对于金融机构的严格规制,影响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一国要保证金融机构或是金融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唯有走混业经营道路 2、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在实践与理论上都是紧密相联的行动组 3、混业经营是一把“双刃剑",成功实施可以提高金融效率,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增加社会福利;但也潜藏着金融风险,可能对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损失金融监管效率的高低决定混业经营的成效4、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最理想的金融监管方式可在全球适用 5、台湾地区金融混业动因,主要来自国际竞争压力与岛内金融机构运营效率不佳台湾当局,迅速反应,在明确金融混业发展方向后,及时推出《金控法》及相关子法,金融监管体制,力图朝统一监管方式的方向发展,但受政治利益的影响,进展缓慢从金融混业成效的实证分析看,至少在近期内,并没有证据表明通过金融混业提高了岛内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其原因可能有多方面,其中金融监管问题是潜在问题之一 (二)对中国大陆的启示 1、积极态度面对金融混业的必然趋势 2、转变金融监管观念金融混业也要求金融监管观念的转变,即在安全基础上,更注重效率与创新3、金融混业下必须强化金融监管,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有关立法金融混业应同金融监管同步推进 4、选择合适的金融监管方式在中国大陆初期的混业经营时代,金融监管方式仍将采用牵头监管方式,加强金融机构间协调,实现信息共享。

      5、强化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在加强政府监管的同时,应当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的自控机制,重视舆论监督,引入民间监督 五、不足之处与改进五、不足之处与改进1、分析总结没有一个“最理想监管方式"全球适用不同经营与监管体制各种组合都有成功实例,关键根据自身国情选择最适合方式本研究对一国选择金融体制所要考虑因素进行归纳,主要包括经济、金融发展水平、金融业的特征、原有金融监管体制的复杂程度、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中央银行的类型等因素但因实证数据信息不完备,所以未能在量化研究方面,提供更多的左证 2、台湾地区上市金融控股公司和非金融控股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并没有证据表明通过金融混业提高台湾金融机构运营效率定性分析原因可能有:一可能时间较短难以体现金融控股公司综合绩效;二宏观经济环境整体不尽人意;三金融控股公司难有实际绩效如是后者,则台湾当局力图通过金融混业改变金融机构不利竞争局面,将难有成效因只有短短两年时间财务数据,无法把握通过金融混业未提高台湾金融机构运营效率原因究竟是前二者还是后者 报告完毕报告完毕恭请指导恭请指导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