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焊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氧一乙炔焰的点燃.doc
4页气焊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氧一乙炔焰的点燃、调节和熄灭、起焊、焊接过程中焊炬和焊丝的运动、接头和收尾的操作 要领;气焊操作时,按照焊炬移动方向和焊炬与焊丝前后位臵的不同,气焊的 操作方法又可分为左焊法和右焊法两种一)氧一乙炔焰的点燃、调节和熄灭焊炬的握法,应右手拿焊炬,将拇指和 食指位于氧气调节阀处,同时拇指还可以开关、调节乙炔调节阀,随时调节气 体的流量点燃火焰时,应先稍许开启氧气调节阀,然后再开乙炔调节阀,两种气体 在焊炬内混合后,从焊嘴喷出,此时将焊嘴靠近火源即可点燃点火时,拿火 源的手不要正对焊嘴,也不要将焊嘴指向他人或可燃物,以防发生事故刚开始点火时,可能出现连续 “放炮 ”声,原因是乙炔不纯,需放出不纯的 乙炔重新点火有时出现不易点火的现象,多数情况是氧气开得过大所致,这时应将氧气调节阀关小火焰的调节,刚点燃的火焰一般为碳化焰这时应根据所焊材料的种类和 厚度,分别调节氧气调节阀和乙炔调节阀,直至获得所需要的火焰性质和火焰 能率如将氧气调节阀逐渐开大,直至火焰的内外焰、焰芯轮廓明显时,可认 为是中性焰;如再增加氧气或减少乙炔,可得到氧化焰;如增加乙炔或减少氧 气则得到碳化焰如果同时增大乙炔和氧气则可增大火焰能率,如火焰能率仍不够大时,应更换大直径 的焊嘴。
调整后的火焰形状不得歪斜或发出 “吱吱 ”的声音若发现火焰不正常时,要用通针把焊嘴内的杂质清除干净,使火焰正常后 才可焊接有时,由于供给焊炬的乙炔量不均匀,会引起火焰性质不稳定,这 时中性焰会自动变成氧化焰或碳化焰因此,在气焊操作中还应随时注意观察 火焰性质的变化,并及时调节氧气调节阀火焰的熄灭需要熄灭火焰时,应先关闭乙炔调节阀,再关闭氧气调节 阀否则,就会出现大量的炭灰 (冒黑烟 )二)起焊时由于刚开始焊,焊件温度较低或接近环境温度为便于形成熔 池,并利于对焊件进行预热,焊嘴倾角应大些,同时在起焊处应使火焰往复移 动,保证在焊接处加热均匀如果两焊件的厚度不相等,火焰应稍微偏向厚 件,以使焊缝两侧温度基本相同,熔化一致,熔池刚好在焊缝处当起点处形 成白亮而清晰的熔池时,即可填入焊丝,并向前移动焊炬进行正常焊接在施 焊时应正确掌握火焰的喷射方向,使得焊缝两侧的温度始终保持一致,以免熔 池不在焊缝正中而偏向温度较高的一侧,凝固后使焊缝成形歪斜焊接火焰内 层焰芯的尖端要距离熔池表面 3〜5mm,自始至终保持熔池的大小、形状不 变起焊点的选择,一般在平焊对接接头的焊缝时,从对缝一端 30mm 处施 焊,目的是使焊缝处于板内,传热面积大,当母材金属熔化时,周围温度已升 高,从而在冷凝时不易出现裂纹。
管子焊接时起焊点应在两定位焊点中间三)焊接过程中焊嘴和焊丝的运动为了控制熔池的热量,获得高质量的焊 缝,焊嘴和焊丝应作均匀协调的摆动焊嘴和焊丝的运动包括三种动作:1.沿焊缝的纵向移动,不断地熔化工件和焊丝,形成焊缝2.焊嘴沿焊缝作横向摆动,充分加热焊件,使液体金属搅拌均匀,得到致 密性好的焊缝在一般情况下,板厚增加、横向摆动幅度应增大3.焊丝在垂直焊缝的方向送进,并作上下移动,调节熔池的热量和焊丝的 填充量同样,在焊接时,焊嘴在沿焊缝纵向移动、横向摆动的同时,还要作上下 跳动,以调节熔池的温度;焊丝除作前进运动、上下移动外,当使用熔剂时也 应作横向摆动,以搅拌熔池在正常气焊时,焊丝与焊件表面的倾斜角度一般为 30°〜40°焊丝与焊嘴 中心线夹角为90°〜100°焊嘴和焊丝的协调运动,使焊缝金属熔透、均匀,又 能够避免焊缝出现烧穿或过热等缺陷,从而获得优质、美观的焊缝焊嘴和焊丝的摆动方法及幅度与焊件厚度、材质、焊缝的空间位臵和焊缝 尺寸等因素有关 .在气焊过程中填丝的方法,在正常焊接时,焊工不仅应密切注意熔池的形 成情况,而且要将焊丝末端臵于外层火焰下进行预热当焊丝熔滴送入熔池 后,要立即将焊丝抬起,让火焰向前移动,形成新的熔池,然后再继续向熔池 送入焊丝,如此循环形成焊缝。
为了获得优质的焊接接头,应使熔池的形状和大小始终保持一致如果所 需火焰能率较大,由于焊接温度高、熔化速度快,这时应使焊丝保持在焰芯的 前端,使熔化的焊丝熔滴连续加入熔池;如果所需火焰能率较小,由于熔化速 度慢,则填入焊丝的速度也要相应减慢当使用熔剂焊接时,还应用焊丝搅拌 熔池,使熔池中的氧化物和非金属夹杂物漂浮到熔池表面当焊接间隙较大或 薄壁焊件时,应将火焰焰芯直接对着焊丝,利用焊丝挡住部分热量,同时焊嘴 作上下跳动,以防止焊缝边缘或熔池前面过早地熔化四)接头与收尾焊接中途停顿后,又在焊缝停顿处重新起焊和焊接时,把与 原焊缝重叠部分称为接头焊到焊缝的终端时,结束焊接的过程称为收尾接头时,应用火焰把原熔池重新加热至熔化形成新的熔池后,再填入焊丝 重新开始焊接,并注意焊丝熔滴应与熔化的原焊缝金属充分熔合接头时要与 前焊缝重叠5〜10mm,在重叠处要注意少加或不加焊丝,以保证焊缝的高度合 适和接头处焊缝与原焊缝的圆滑过渡收尾时,由于焊件温度较高,散热条件也较差,所以应减小焊嘴的倾角和 加快焊接速度,并应多加一些焊丝,以防止熔池面积扩大,避免烧穿收尾时 应注意使火焰抬高并慢慢离开熔池,直至熔池填满后,火焰才能离开。
总之, 气焊收尾时要掌握好倾角小、焊速增、加丝快、熔池满的要领在气焊的过程中除了上述的基本操作方法,焊嘴的倾斜角度是不断变化的,一般在预热阶段,为了较快地加热焊件,迅速形成熔池,焊嘴的倾斜角度为50°〜70°在正常焊接阶段,焊嘴的倾斜角度为 30°〜50°在收尾阶段,焊 嘴的倾斜角度为20°〜30°(五)左焊法和右焊法焊炬从右向左移动,称为左焊法或左向焊;焊炬从左向 右移动,称为右焊法或右向焊采用左焊法,这时焊炬火焰背着焊缝而指向焊件的未焊部分,并且焊炬火 焰跟在焊丝后面运走,详见图4 — 12a左焊法的基本特点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适于焊接较薄和低熔点的工件,因而采用普遍但 也存在着焊缝金属易氧化,冷却速度较快,热量利用率低的缺点在采用左焊 法时,焊工能很清楚地看到熔池上部凝固边缘,并可以获得高度和宽度均匀的 焊缝;由于焊接火焰指向焊件的未焊部分,还对金属起到了预热的作用一般左焊法用于焊接 5mm 以下的薄板和低熔点金属,具有较高的生产效 率采用右焊法,这时焊接火炬指向焊缝,并且焊接火焰在焊丝前面移动,详 见图4—12b采用右焊法时,由于焊接火焰始终对着熔池,形成遮盖使整个熔 池和周围空气隔离,所以能防止焊缝金属的氧化,减少气孔和夹渣的产生,同 时使熔池缓慢冷却,从而改善了焊缝的组织。
再者,由于焰芯距熔池较近以及 火焰受到坡口和焊缝的阻挡,使焊接火焰的热量较为集中,火焰能率的利用程 度较高,这样使得熔透度大、增加熔深并提高生产率右焊法的主要缺点是不 易掌握和对焊件没有预热作用,故右焊法较少采用右焊法主要适用于焊接厚度较大或熔点较高的焊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