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小抄).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45648722
  • 上传时间:2023-05-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6.1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微观部分第一章 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需求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7.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各方面的经济行为者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

      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其假定各商品的供求与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8.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9.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10.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11.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12.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13.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14.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内得到说明。

      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15.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16.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他考察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17.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他考察的是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18.动态分析:在引进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关系他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19.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化时,由它引起的另一经济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它和变量所用的单位无关,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20.点弹性:表示当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公式:e = (dY/dX)*(X/Y)21.弧弹性:表示当自变量由一点变化到另一点时(两点间),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公式:22.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Ed=23.供给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公式:Es=2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相关商品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来那个变动的百分比公式:EXY =当EXY >0时,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当EXY <0时,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当EXY =0时,两种商品不存在相关关系25.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消费者收入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来那个变动的百分比公式:EM=当EM<0时,说明该商品是劣等品;当EM>0时,说明该商品是正常品;当EM>1时,说明该商品是奢侈品;当0>EM>1时,说明该商品是必需品26.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那么他们互为替代品他们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EXY >027.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欲望,那么这两种商品为互品他们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EXY <028.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所减少。

      即,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富裕程度越高,食物的支出的收入弹性越小;反之越大第二章 效用论1.效用:指商品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即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2.基数效用:把效用用基数1,2,3……等来度量,并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比较运算基数效用不仅可以表示出组合A的效用是大于还是小于组合B,还可以表示出组合A比组合B效用大/小多少3.序数效用:把效用按偏好大小从低到高排列,并标号这样可以表示出组合A比组合B效用大还是小,但并不能知道大/小多少序数效用论有三大假设:偏好的完全性,偏好的可传递性,偏好的非饱和性4.边际量: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化的量5.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购买一定量商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的总和用字母TU表示6.边际效用M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用字母MU表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时,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8.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这里的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P1X1+P2X2+…+PnXn=IMU1/P1=MU2/P2=…MUn/Pn=λ,表示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率根据上面两式,MRS12=MU1/MU2=P1/P2图)9.商品的需求价格: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对一定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付出的价格10.保留价格:消费者为每一单位的商品所愿付出的最高价格11.消费者剩余CS:消费者在购买一定量的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量和实际支付的总量的差额令反需求函数为Pd=f(Q),价格为P0时需求量为Q0,CS=∫ f(Q)dQ-P0Q012.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曲线无差异曲线有3大特征:1)假定效用函数连续:两条无差异曲线间还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且位置距原点越远的效用越大2)无相交: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相交3)凸向原点图)13.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公式:MRS12=-dX2/dX1 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14.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15.完全替代品: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情况,其效用函数为U(x1,x2)=ax1+bx2,MRS12=a/b.(图)16.完全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的情况,其效用函数为U(x1,x2)=min(ax1,bx2).(图)17.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能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预算等式为P1X1+P2X2+…+PnXn=I(图)18.价格—消费曲线PCC:在消费者偏好、收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种商品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均衡点的轨迹图) 可以推导出消费者需求曲线(见书95页)19.收入—消费曲线ICC:在消费者偏好、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不同收入相联系的,消费者均衡点的轨迹图)20.恩格尔曲线EC: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下,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

      图)21.收入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图)22.替代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其不改变消费者效用水平23.补偿预算线: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而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时,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和效用不便的分析工具具体地说…24.正常物品: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变动的商品,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5.低档物品: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商品其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且大多数情况下,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6.吉芬商品: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的商品作为一种特殊低档品,其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第三章 生产论1.生产者:厂商或企业,它是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它由三种组织形式:个人、合伙、公司制企业生产者的本质— 作为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以减小交易成本他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2.交易成本:围绕交易契约产生的成本损失+费用)3.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公式:Q=f (K,L),技术水平给定时,就有确定的函数形式f.4.生产要素:指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5.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又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它指在任何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的投入数量间都存在的固定的比例关系要素间不可相互替代公式:Q=min(L/u,K/v),Q=L/u=K/v,L和K分别表示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u和v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6.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要素间可部分替代的齐次生产函数公式:Q=AL K当α+β>1时,规模报酬递增;当α+β<1时,规模报酬递减;当α+β=1时,规模报酬不变,此时α、β分别表示L和K在生产过程中相对重要程度7.短期(生产论):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8.长期(生产论):生产者可以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9.不变投入:产者在短期内无法做出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10.可变投入:产者在可以做出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在长期内,所有要素的投入都是可变的11.总产量TP:一定的可变要素的投入对应的最大产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