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设工程协议中工程量清单漏项少算的处理方法.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37392082
  • 上传时间:2023-12-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62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建设工程协议中工程量清单漏项少算的处理方法 篇一:工程量清单漏项问题处理  1. 漏项问题产生的原因  1.1漏项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根据土木工程协议类型分类中,常见的协议类型包含固定单价协议和固定总价协议《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措施》(财建「2021」369号)第八条对固定总价适用范围做出更为具体的要求:“协议工期较短且工程总价较低的工程,能够采取固定总价协议方法”实践中承发包双方选择签署固定总价协议往往不只是基于工程实际特点,更多时候因为首先承发包双方认为固定总价协议易于工程价款的最终止算,若在施工中发包方不改变协议约定的施工内容,协议约定的固定价款就是承发包双方最终的结算价款,结算简便且节约了计量核价工作; 其次发包方也想经过签署固定总价协议将协议推行过程的大部分风险转移给承包方负担,从根本上控制工程造价不突破预算所以基于协议中建设方的优势地位和对于完工结算的考虑,签署固定总价协议对承包方来说,所要负担的风险比建设方更多  当采取固定总价招标的时候,工程量清单漏项关键是指招标方在招标文件当中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没有很好地反应工作内容,和图纸相脱节,造成的招投标过程中补遗工作量的增加由此造成的问题还延伸到施工过程中和工程完工决算全过程。

      假如这类问题未在招投标阶段得到处理,并被招投标双方忽略,或是投标方有意隐瞒,施工过程无可避免要牵涉到项目费用增加,还可能因为二次订货耽搁工程工期  1.2漏项问题产生的详细原因  1.图纸不熟悉  编写清单的人员毕竟精力和经验有限,不可能对大量的图纸事无巨细的一一把握,造成图纸上有的单项工程在清单中遗漏比如对某整个装饰物品的漏项或数间教室的石膏板吊顶的数量只算了其中一间  2.对招标文件及法律、法规条款不熟悉  招标文件并不是一张纸,包含招标图纸、清单、补遗等多种材料很多甲方要求的方法费或独立费就隐藏在其中,比如甲方要求由乙方完成桩基的监测费用或由乙方在工程结束后完成消防验收工作或由乙方负担当地政府加收税收费用等等这些不小的费用往往不显示于图纸,也轻易被清单遗漏  3.对施工工艺、施工步骤或施工规范不熟悉  在一项清单组项中,要完成多个定额内容或一个施工步骤包含多个施工步骤编制清单中往往注意工程量大的工作内容,而遗漏了数量相对小的工作内容比如打预制工程桩遗漏引桩,而地质条件又很不好;比如设计图纸规范用PE给水管,按规范PE给水管不能暴晒,但并未说明屋面部分要采取的保护方法另外定额和规范不符时,应以规范为准,因为验收时以规范为准。

        4.图纸模糊或不完善造成报价偏差  招标的施工图纸可能因为设计深度问题,部分内容未达成施工图纸的要求,编制清单人员往往直接遗漏了该项工作内容比如在平面示意图上有一个化粪池,而并无详细做法和大样图;比如在厕所隔断上画有扶手的示意图,却无文字说明,亦无材质尺寸等介绍等等  从以上这些原因分析来看,投标方所处的位置相对比招标方有利,亦应该负担对应责任因为施工企业长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有经验的承包商理所应该发觉招标文件及清单中的问题和漏洞  2. 漏项问题在招标阶段的初步预防  2.1 招投标过程中预防  针对工程量清单编制时漏项的问题,招标文件常常会有几个要求投标人处理的措施  (1)在清单后附表直接增加项目  (2)在关键材料价格表中列明可能要采取的材料单价,作为评分时教授打分的一个依据  ①招标人提供的关键材料价格表应包含具体的材料编码、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和计量单位等  ②所填写的单价必需和工程量清单计价中采取的对应材料的单价一致投标方进行补充是应该被绝大部分招标文件许可的投标人这么做对业主最少有两点好处:一是以后若发生了类似项目标变更,就有了套价的依据,而且这个价因为竞争的原因不会高;二是总价包死报价,假如投标人在清单后面增加了部分项目,而总价又含有竞争力,那说明其它清单的综合单价也不高。

      假如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应该补充而投标人考虑竞争的原因没有做补充项,绝大部分招标文件会认为该漏项费用已计入其它项目  2.2 招标文件中预防  协议价款支付方法是协议中关键的条款,《建设工程施工协议》99示范文本通用条款第23条“协议价款及调整”中在选取“固定价格协议”时就明确提醒双方在专用条款中要对固定总价下的风险范围、风险费用的调整和计算等做出明确的约定,以避免后来引发纠纷在乙方轻易以清单无列项的理由向甲方进行索赔,从而使甲方负担其提供清单漏项的风险的基础上,甲方为了规避这种风险,达成在一次投标报价中完成其提供图纸的工程建设,在招标文件中能够做以下说明  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应和招标文件、协议条款、技术规范及图纸等文件结合起来查阅和了解,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中所列工程数量仅作为投标的共同基础和最终止算和支付的依据,而投标人必需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投标过程中投标人必需认真阅读图纸和招标人的招标文件、补遗书、答疑、答疑补充等开标前的文件对照工程量清单数量进行全方面复核,对发觉的数量差额和缺项,投标人必需以书面形式通知招标人检验,除非招标人以补遗函或答疑补充的形式给予更正,所提供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数量不许可自行调整,若投标人认为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清单数量存在差额和缺项且招标人未以补遗函或答疑补充形式给更正,投标人应在投标报价过程中另行补充编制分部分项清单偏离表给予调整。

      如投标书中未补充编制分部分项清单偏离表或偏离表中未完整列出分部分项偏离内容,则投标人不能再以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存在差额和缺项为由提出增加费用  3. 施工过程中漏项问题处理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要立即和业主沟通,图纸上不明确的地方主动提出要求设计确定,以免耽搁采购时间,延误工期这里牵涉到一个承包商内部部门协调的问题因为作为投标单位的时候由投标人员和预算人员和招标单位接洽,而进入施工阶段时则由承包项目组接手人员换了,资料交接是不是完整,造价人员假如也更换的话那么对工程的了解也要重新开始,招标阶段发觉的问题可能被施工人员忽略所以承包商不应该有中标就万事大吉的观念,因为承接工程的最终目标是盈利,只有施工阶段按时保质地完成工作,才能确保企业的连续成长详细讲就是,承包商在根据图纸施工时应不时查阅当初的报价表,当发觉清单的漏项立即向建设方及设计方确定若确属于图纸不明确的地方,应立即明确具体的做法、材质等等除了及早安排此项目施工的同时,保留建设方确实认依据,为申报款项做准备  清单计价规范中说明:协议中综合单价因工程量变更需调整时,除协议另有约定外,应根据下列措施确定:  ①工程量清单漏项或设计变更引发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其对应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确定后作为结算的依据。

        ②因为工程量清单的工程数量有误或设计变更引发工程量增减,属协议约定幅度以内的,应实施原有的综合单价;属协议约定幅度以外的,其增加部分的工程量或降低后剩下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确定后,作为结算的依据  4. 完工结算中对漏项问题造成的造价问题进行复核  这里应该明确几点内容首先,总价协议的情况下,招标时的工程量清单仅供参考,按清单所报的综合单价仅仅是为了发生变更时计算变更造价,施工单位  推行协议的详细内容就是根据招标时的图纸和投标的施工组织设计在约定工期内完成符合国家验收标准的工程图纸上有的全部应该完成,而不是只看清单第二,根据协议法相关要求,施工协议文件的各组成部分之间有严格的解释次序,其中图纸解释工程量清单报价时以图纸为准图纸有图例,也有对应的画图规则和规范,应该以正常的方法了解图纸对读图造成的失误不是变更协议价格的理由,不明白的地方就应该提出疑问,不然只能自己负担后果  第三,设计变更和设计深化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设计变更是把已经有的变成另外的,增加或取消;设计深化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细化而不是引发新的改变  4.1 对清单漏项项目标造价结算处理  经过上面讨论的清单漏项原因,其中前三项原因造成的漏项,在采取固定总价协议的模式下,根据上述的协议条件,很清楚承包商是不能以清单漏项向业主索赔的。

      而针对第四种情况,因为图纸模糊或不完善引发的清单漏项,这在一定范围内属于设计变更,承包商是有权利进行对应的提出费用要求或索赔的对于图纸模糊或不完善的情况,建设方通常采取原图纸完善、变更或干脆取消这几个处理方法,于是对于价款结算也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  4.1.1 漏项项目原图纸完善的结算  对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招标图纸的完善内容,标准上采取补差价的方法,即在此单项工程实际价格基础上扣除理应含在原投标价中的价格通常在图纸不完善的时候,采取扣除整个工程同档次品牌的价格  比如某工程厕所隔断应附加安装残疾人扶手,可是图纸未明确此为扶手及扶手的材质尺寸等等只是在施工平面图上有一个扶手标志,同时清单没有此扶手内容业主工程师指定了品牌及样式,指定由承包商完成那么在结算时,业主依据招标文件要求,表明图纸上有,隔断上有扶手的平面图,应该按图纸验收,属于清单漏项,不增加费用;承包商认为这图纸不明确,属于设计变更,应该费用增加建设单位在给承包商扶手的实际价格的同时,应怎么扣除清单组价的价格呢因为清单上没有明确,那么是根据一般扶手价格扣,还是根据整个工程同档次的品牌价格扣,或是根据我业主指定的品牌价格扣?根据工程量变更的调整规则,清单上有类似的扶手的对应报价,因此扣除时参考了此单价。

        4.1.2 对漏项项目变更的结算  原图纸的施工做法很清楚,但清单该项中遗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又对此项内容进行变更  比如某装修工程,图纸标有6扇木门,清单未提供此项目,招投标时承包商也未提出疑问在实际施工中,结合以后消防验收考虑,更改为防火门那么类似这类的变更结算应在实际发生的费用中扣除原招标图纸的工程量费用  4.1.3 漏项项目取消时的追减  原图纸做法可能模糊也可能清楚,但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表示,此项工程内容无须做了或另请施工单位完成那么在结算时,就应该根据上述标准追减相关部分费用  4.2有关清单计价风险责任负担的讨论  施工单位有可能很怨,为何一样属于清单漏项,叫我做吧,不给钱;不叫我做吧,倒扣钱,仿佛风险全部在施工单位其实这正是固定总价协议的精神所在,即施工单位只要了解,工程是根据图纸及规范来验收的,而不是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  举个对承包商有利的例子,某建筑构件厂因上海欧尚杨浦一号项目标钢结构工程和上海某超市有限企业签署建设工程施工协议,协议约定为固定总价协议,总价款800万元工程按期完成,质量合格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较工程量价格清单少用钢材40吨(价值人民币约80万),在结算时业主以承包商少用钢材为由拒付该部分工程款,遂酿成纠纷。

      最终处理结果:按协议结算所以能够看出,工程量清单计价对业主来说,一样也有一定的风险  作为施工单位能否取得盈利规避风险,关键在于提升本身的素质,在招投标相对短的时间内完善工程量清单,规避本身的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充足发挥本身优势,节省成本,才能发明出可观的利润  5.结论  工程量清单模式的实施已经被大家逐步认同,在协议推行过程中当碰到漏项问题造成的矛盾时,只有深刻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固定总价协议的这些意义和原理,才能比较清楚地划分责任,避免纠纷任何一个制度和模式全部不可避免存在瑕疵,正如清单漏项问题,也因为中国建筑行业企业水平参差不齐,普遍不重视风险防范,抗风险能力差,同时建设方没有足够的经验,不规范操作等国情,不可能把这一风险简单地归于承包商,而应该分析其中原因,分别地加以处理不论是编制清单人员还是承包商应该在这过程中吸收教训,提升本身水平走上专业化、精细化的道路建设单位则应该往长远着眼,重在提升建设效率,这么才能够将清单计价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