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安全管理的格言.docx
4页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古代安全管理的格言 古代安全管理的格言 1、百病从口入,百祸从口出 2、片言九鼎,一公百服 3、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4、不愿种福田,舍财如割肉临时空手去,徒向阎君哭 5、积产遗子孙,子孙未必守;积书遗子孙,子孙未必读 6、莫把真心空计较,惟有大德享百福 7、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 8、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耐五行不是这般题目 9、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患;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10、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则盛德人新;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则孝行自笃 古代安全管理的格言 古人惜墨如金,用词审慎,古代的安全文化,博大精深,寥寥数语,胜过长篇大论,不失为"警世良言',古往今来被有识之士奉为圭臬,而铭刻于心践于行值得安全管理者借鉴,这里撷取几首,以飨读者 《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意思: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但也要想到有出现危急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预备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 典故出自于战国《庄子 则阳》,意思:平安与危难相互转化,灾祸与美好互为因果 《诗经》云: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尽管天未下雨,也需修补好房屋门窗,以防雨患如要安全,也须此然这不失为有效的防隐患对策 清代朱用纯《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意思:天还未下雨前,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预备不要渴了才想起挖井与"迨(音:代)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音:有,窗户的意思)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预先防范的重要性 "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出自于《韩非子·喻老》:意思:千里长的大堤,由于有一个小小的蚂蚁洞而溃决,一点小小的火星,可以使百尺房屋焚毁,喻小事不留意定会酿成大祸 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患生于所忽,祸起于微小'祸害的发生大多是因为事情初期的怠惰和松懈这句话运用到日常安全管理上,就是怠惰松懈、马虎随便,都可能导致对微小问题的忽视,或是不能觉察隐患的存在,或是有所觉察而认为无所谓,都因一念之疏忽造成恶性事故,以至于进展到不行整理的地步 东汉政治家荀悦:"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其意思是说,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未雨绸缪是为预防,在事情的征兆刚出现就准时实行措施加以制止,防止事态扩大是为补救,事情发生后再行责罚教育称为惩戒,预防为上策、补救次之、惩戒为下策 唐代诗人杜荀鹤在《泾溪》一诗中说:"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思是讲,人在泾溪险石上行走时总是战战兢兢、当心谨慎,所以一年到头都没有人掉到水里,而恰恰是在平坦无险之处,却经常听到落水事故的发生 汉代司马相如著《谏猎书》云:"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意思:在事物还没有发生之前就预见到了事情的发生,可以在危急出现之前就已经支配好了避开危急的方法,而不是等到事情发生再去寻求对策要着眼长远,居安思危 古代的安全文化还许多,值得每一个安全管理人员仔细学习、细心讨论,从这些闪耀着古人智慧的安全文化中汲取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更好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古代安全管理的格言 1) 壁有缝,墙有耳 2)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3) 之子不称服,奉身好华侈, 虽得市童怜,还为识者鄙 4) 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5)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6)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7) 不痴不聋,不做阿姑阿翁;得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 8) 处骨肉之变,宜沉着不宜激烈;当家庭之衰,宜惕励不宜委靡 9) 是日一过,命亦随减 10) 务下学而上达,毋舍近而求远 11) 量入为出,积少成多; 溪壑易填,人心难满 12) 仕宦方规清、慎、勤, 饮食要诀缓、暖、软 13) 用人于教人,二者却相反, 用人取其长,教人责其短 14) 打人莫伤脸,骂人莫揭短 15) 水暖水寒鱼自知,花开花谢春不管 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