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研究综述.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7045947
  • 上传时间:2021-07-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6.9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研究综述 一、引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将“产业”(industry)作为研究单位,从不关注厂商新古典贸易理论研究的是产业间贸易,其模型假定不存在产业内贸易,然而经验数据表明,大部分世界贸易正是被其忽视的类型新贸易理论研究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但为了分析简化,未考虑厂商间的差异传统贸易理论假设所有的企业是同质的( homogeneous),即所有的企业都从事出口,然而近期的实证研究则表明在一个行业中出口企业占很少的份额,而且往往比非出口企业规模更大、资本更密集且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即世界贸易存在“在典型化事实”(Bemard,2007):无论从企业规模、企业生产率还是企业的组织形式上看,企业都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近年来,以Melitz (2003)模型为基础,Melitz、Antras和Helpman等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将“企业”( firm)作为研究单位,将企业生产力的异质性、企业组织形式的差异引入国际贸易理论模型,从企业的微观层面上解释企业的贸易、对外投资、一体化及离岸外包等行为,开创了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领域。

      二、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以Melitz(2003)模型为基础Melitz (2003)建立的异质性企业下动态产业内贸易模型是Hopenhayn动态产业模型与Krugman的产业内贸易模型有机结合其基本理论思想是,存在一个异质性企业和垄断竞争的世界里,贸易开放会导致厂商间的资源再分配,从而能提高整个经济的平均生产力Melitz (2003)模型假定:(1)存在两个对称的国家,各国均有一个生产部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L;(2) 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和冰山贸易成本T≥1(任何运输的产品在运输途中都会有部分被损耗掉);(3)贸易成本用(φ表示,O<φFD根据边际成本或者生产力的差异,将厂商分为X型厂商(Export firm)、D型厂商( Domestic Firms)和N型厂商(Non-producers)三种类型。

      X型厂商边际成本最低(生产力最高),同时在国内外销售;D型厂商边际成本次之,只能在国内市场上销售;N型边际成本最高,最后会被驱逐出市场贸易自由化通过选择效应和再分配效应会使整个产业的总生产力水平提高,选择效应包括国内市场选择效应和出口市场选择效应国内市场选择效应是指边际成本最高的企业通过竞争被驱逐出市场,而出口选择效应是指边际成本最低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再分配效应主要关注异质企业条件下的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在不同厂商之间的分配通过选择效应和再分配效应,整个产业的生产力得到提升三、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拓展(一)Melitz模型的拓展1.企业出口行为与FDI行为选择分析引入异质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拓展了对FDI的研究Helpman,Melitz和Yeaple (2004)拓展了Melitz模型,考虑了建立海外分公司的企业是以出口还是FDI的形式进行国际化研究表明企业选择出口还是FDl是由企业其生产力预先决定的引入企业的异质性特征后,就可以将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企业区分开来,确定哪些企业从事出口而哪些企业成为FDI由于FDI的固定成本要大于出口成本,企业生产率的差异使得企业进行自主选择,只有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才能承担起高额的固定成本从而成为跨国公司,生产率处于中等水平的企业出口,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只能在国内市场销售。

      2.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Baldwin&Forslid (2006) 对Melitz(2003)模型进行简化,将厂商的边际成本异质性和抢滩成本异质性引人Krugman (1980)模型,并对Baldwin(2005)建立的标准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该模型得出的主要结论是:(l)贸易自由化会影响一国厂商的生产力及整个产业水平,如厂商数目和类型的变化、贸易量与价格和生产力效应;(2)贸易自由化会产生正的效应和规范效应,主要有贸易总收益、收入分配效应和要素市场价格变化的类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效应(Stolper-Samuelson like effect);(3)贸易自由化会使一国的边际成本和抢滩成本(beachhead costs)下降,从而会使贸易量增加;(4)贸易自由化会使一国可消费的产品品种下降,即贸易自由化的反多样化效应( anti-varietyeffect)、国内市场效应(home marketeffect)及规范效应 (normativeeffect),反产品多样化效应虽然使一国可消费的产品种类趋于下降,这与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多样化效应( Krugman variety effect)相反,与反全球化通常所持的批评一致,但与封闭经济相比,整个国家的福利还是增加了。

      3.双边贸易量的估计Help-man,Melitz和Rubinstein (2007)通过异质企业贸易模型预测两国之间的正贸易流量和零贸易流量,由于每个国家的出口企业数目有所不同,贸易摩擦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可以分解为深度边际(in-tensivemargins) 和广度边际 (ex-ten-sivemargins)深度边际是指每个出口商的贸易额,广度边际是指所有出口商的数量该模型利用一般化的引力方程对两国的贸易量进行估计,由于贸易成本与贸易两国的距离成正比,得出两个国家的贸易量与两国的距离成反比,当两国的距离无穷远时,两国的贸易量趋向于零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进一步拓展很好地估计了贸易的深度边际和广度边际,而传统贸易模型忽视了广度边际因此,一个国家出口企业数目的多少,成为决定这个国家与其贸易伙伴国贸易流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一研究结论对于研究双边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Antras基本模型及其拓展1.企业FDI与外包行为选择分析传统贸易理论对企业的边界几乎是不涉及的,现有的企业理论仅限于部分分析并且忽视了公司内贸易的国际维度以Antras为代表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契约理论的概念融入贸易模型,在企业的全球化生产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理论突破。

      Antras (2003)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边界的不完全契约产权模型来研究公司内贸易在其所建的跨国公司产权模型中,国与国之间的要素价格不存在差别,均衡时会出现跨国公司,其公司内贸易与目前国际贸易的现状相吻合Antras模型界定了跨国公司的边界和生产的国际定位,并能够预测企业内贸易的类型该模型强调资本密集度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在企业国际化过程决策中的作用,并据此对公司内贸易类型进行了验证2.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Antras和Helpman (2[来自Www.L]004)建立一个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模型在该模型中,最终产品的制造商控制着总部服务,中间品的供货企业控制着中间鼎的生产质量和数量,不同产业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差异和不同产业部门的技术和组织形式差异对国际贸易、FDI和企业的组织选择产生影响模型中,设有两个国家,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最终产品的生产企业位于北方国家,企业根据生产率水平差异分四种类型:在北方生产中间投入品的一体化企业(不从事投入品的国际贸易),在南方生产中间投入品的一体化企业(从事FDI和公司内贸易),在北方进行外包的非一体化企业(不从事投入品的国际贸易),在南方进行外包的非一体化企业(以市场交易方式进口投入品)。

      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在北方外包而生产率最高的企业通过FDI形式在南方内包上述四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普遍程度取决于南方和北方的工资差距、中间投入品的贸易成本、同一产业内部生产率水平的差异程度、议价能力的分布、所有权优势的大小(在两个国家会有不同)和总部服务的密集程度等相对而言,在生产率水平差异较大而总部密集度较低的产业中,更多的最终产品制造商依赖进口中间投入品;而在生产率水平差异较大而密度较高的产业中,更多的最终产品制造商一体化生产率差异较大的产业中主要依赖进口投入品,在总部密集度高的产业中一体化现象更为普遍一个产业部门的总部密集度越高,就越不会进口获得中间投入品模型也可以解释南北差距不断加大和中间品贸易成本不断降低的影响,从而解释了现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3.企业一体化和外包行为选择一体化和外包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体化对特定关系投资产生的成果会给予知识产权Antras and Helpman (2004)对Melitz (2003)进行拓展,认为不同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会使企业选择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和供应商位置,契约制度质量对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被不同供应商提供的中间投入品的相对重要程度是企业决定自己制造或者购买(一体化或外包)的关键因素,企业要想通过一体化来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则要求为最终品厂商提供中间品的投入要充分的密集。

      更有趣的是不同中间品投入的契约度在一体化抉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被最终产品厂商提供的中间投入品的契约改善有助于外包,而被供应商提供的中间投入品的改善有助于一体化然而这与Williamson(1975,1985)的交易成本文献相反,Williamson得出的结论是任何类型的契约制度的改善都有助于外包Antras and Helpman (2004)模型假设世界由两国(南方和北方)组成,在这个世界里,最终产品生产商可以和本国的供应商联系,北方的工资比南方高,而且北方有更好的契约制度,即北方进行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契约化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南方契约制度的改善提高了北方企业离岸外包中间产品的份额;相反,北方契约制度的改善降低了外包企业的份额这些结论与最近的扩展模型( Helpman,2006)的结论一致,即契约制度的质量影响了比较优势四、异质性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贸易自由化产生的收入不平等及其失业传统贸易理论中,研究贸易的分配影响主要是Stolper-Samuelson定理和Heckscher-Ohlin模型Stolper-Samuel-son定理得出贸易自由化会使技能丰富的发达国家的收入不平等加剧,使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不平等下降。

      然而最近的实证表明贸易自由化会同时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不平等加剧在Heckscher-Ohlin模型里,资源在各个产业的重新配置会使人们的收入不平等,从而会改变要素的相对价格,而最近的实证得出的结论是贸易自由化会使资源在各个厂商间重新配置,会提高不同厂商间的收入不平等从Melitz (2003)对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研究开始,近几年来侧重于异质企业生产力研究的Melit模型拓展以及侧重于异质企业组织形式研究的Antras模型及其拓展,都假设劳动市场是高度典型化的,即劳动力是同质的,而且资源在企业之间的配置是没有成本的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企业支付给观察到能力相同的工人相同的工资而不管企业生产率的高低然而这与大量实证得出的结论矛盾,即工人和企业是租金共享的,相同能力的工人得到的工资不一定相等Helpman (2008)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将劳动力的异质性引入来研究贸易自由化产生的分配结果模型假设世界由两个国家组成,两个国家的很多方面都是非对称的,尽管他强调劳动力市场摩擦的非对称性,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共有两个生产部门:一个同质产品部门被用作标量,另一个是差异化产品部门,差异化产品部门由许多水平上差异化的产品构成。

      同质产品部门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生产,使用的是单位劳动力,因此在同质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