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古诗二首(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案).pdf
4页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会认 12 个生字 ,会写 8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重点难点重点: 1.识记本课生字 ,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说两首诗描写的大自然景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步骤教学内容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著名的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板书课题 )师:读完诗题,你知道了有关送别的哪些信息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送别的时候是早晨,从“晓”字可以看出;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外;诗人送别的人是林子方师: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 这一天 ,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给他送别 按照我们过去读过的送别诗的内容,你认为这首诗中,诗人会写些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离愁别绪、临别嘱托、牵挂不舍 )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就让我们来走进这首诗吧二、初读古诗 ,自主识字1.学生自主读古诗,注意古诗的节奏,找出生字、 生词来读一读、记一记。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录音学生注意感受古诗的节奏, 听生字的读音3.老师出示生字 ,指名读 ,并正音学生合作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注意联系旧知识注意 “慈”字的读音 )4.教师领读学生齐读,把握古诗的朗读技巧三、品读诗句1.齐读古诗2.教师介绍作者杨万里 ,南宋大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 , 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 抒发爱国感情; 语言浅近明白 ,清新自然 , 富有幽默情趣; 其代表作品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池 宿新市徐公店 舟过安仁等)四、读全诗 ,深化理解1.学生读题 ,理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意思净慈寺:寺庙名 ,在浙江省杭州市南屏山慧日峰下林子方: 人名 ,是作者的挚友 )2.教师指名读第一句学生讨论: 你从第一句中读懂了什么?(出示第一、二句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四、读全诗 ,深化理解(续 )(1)师:谁来说说西湖?(2)教师介绍西湖: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就是浙江杭州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湖烟波浩渺、 风景如画 ,是中国著名的游览胜地3)师: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这就是西湖六月的风光。
你看,荷叶一片连着一片,荷花格外鲜艳美丽谁来夸夸西湖的美?(指名读诗句 )(4)师:你还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六月的西湖与其他季节的景色有什么不一样?(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西湖四季图)(5)师:是呀 ,西湖的四季都美如画卷而西湖的六月,比春天更富生机 ,比秋天更有活力,比冬天更色彩缤纷,莲叶、 荷花是六月的西湖最美的风景,于是 ,诗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四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3.学生自由读第三、四句诗,说说读懂了什么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并解读诗句1)荷叶很多接天”:一片连一片,看不到尽头2)荷叶很绿无穷碧”:绿到了极致,没有办法用语言形容3)荷花很红 ,很特别 “别样红”: 荷花红得特别 ,是因为“映日”的原因4.师:荷花只有一朵吗?满池都是娇艳的荷花,还有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无穷的碧,别样的红 ,组成了一幅这样的美景师:这时 ,一阵微风吹来 ,你还闻到了什么?师:望着美景 ,闻着荷香 ,你想说点什么?想做点什么?诗人杨万里只用了十四个字,把你们想说的、 想画的 ,全都表达了出来,就是 (学生齐声诵读第三、四句)五、指导书写生字1.教师组织学生认读生字、观察生字结构。
2.学生描红 ,说说写字时的注意事项3.教师讲解 ,范写注意“湖、莲、穷、荷”的书写4.学生临摹教师巡视5.学生进行写字展评六、课堂小结同学们 , “一切景语皆情语”,千年以来 , 人们已经渐渐不知道林子方是一个怎样的人但是 ,人们却永远记住了杨万里为他送别的那天西湖上的美丽景色, 记住了杨万里和他之间的情分,记住了这优美的诗句(指读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第 2 课时教学步骤教学内容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 , 老师看到你们走进这个教室时都在关注这个大屏幕(用多媒体课件出示: 绝句背景图),那看了这幅画面,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生:太美了 )师:是啊!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草堂时所看到的美景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绝句板书课题 )学生书写“绝”字二、初读课文 ,自主识字1.学生读准字音,认识生字学生自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字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听读课文 ,注意结合之前讲解的古诗停顿问题,把握古诗的朗读三、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1.学习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1)师: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两个黄鹂在树梢上鸣叫)(2)师:所以诗人脱口说出“两个黄鹂鸣翠柳”。
3)学生学习“鹂”“鸣”, 并用各种方法记忆“鹂”“鸣”鹂: l ,黄鹂 ,一种鸟 ,所以是鸟字旁,左声右形鸣:鸟的叫声4)看吧 ,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梢间欢快地鸣叫它们是春的使者,给人以希望和向往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吗?你能读出这春的生机吗?2.学习第二句:一行白鹭上青天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直线 ,这白色的直线是什么?(2)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3)学生学习多音字“行”4)仰望苍穹 ,洁白的鹭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美景图呀!同学们 ,让我们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学生齐读)3.学习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1)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 ,春意融融 ,怎会不令诗人陶醉其中?此时他透过窗户,极目凝视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 (被远处的西岭雪山吸引住了)(2)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3)瞧,又有两个生字朋友跳出来了,谁认识这两个小淘气呢?(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含”“ 岭 ”)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吗?4.学习第四句:门泊东吴万里船1)诗人还看到了“门泊东吴万里船”原来门外还停泊从东吴开来的船只。
2)认识“泊”字,书写“吴”字3)同学们 , 战乱过后 ,江河畅通 ,万里航船 ,再不受阻诗人看到此情此景 ,会是怎样的心情愉快 )四、课后拓展同学们 ,你们看 ,不仅是诗中的景物,其实你们的身边处处是大自然的美景 ,让我们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去拥抱大自然吧!15古诗二首。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