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精安全生产知识PPT课件.ppt
116页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相关事例•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国家安监总局17日通报,国务院近日对3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报告作出批复,认定这3起事故均为重大责任事故依照有关规定,对70名事故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9名涉嫌犯罪的责任人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起事例•2008年7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矿务局那读煤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故,造成3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89万元这是一起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现场管理混乱、违规组织生产而导致的责任事故27名事故责任人受到责任追究其中,那读煤矿党委书记、常务副矿长李太云等4名事故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予右江矿务局副局长卢廷奇、百色市常务副市长梁兵等23名事故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依法对事故企业罚款400万元 第二起事例•2008年9月21日,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郑州广贤工贸有限公司新丰二矿发生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7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766万余元这是一起由于安全监管不到位,长期违法组织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混乱而导致的责任事故42名事故责任人受到责任追究。
其中,新丰二矿投资人高万忠、登封市大金店镇政府副镇长李国锋等20名事故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予郑州广贤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魏丙贤、郑州市副市长胡荃等22名事故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依法没收新丰二矿违法所得、罚款共计6305万元,吊销有关证照,实施关闭第三起事例•2008年9月20日,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44人死亡、58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589万元这是一起由于无证非法营业,有关部门职责不到位、安全隐患专项排查不彻底,消防和易燃易爆物品监管不力而导致的责任事故60名事故责任人受到责任追究其中,舞王俱乐部董事长王静、深圳市龙岗区公安分局副局长陈旭明、深圳市龙岗区消防一中队中队长陈峰、深圳市龙岗区文体局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王津等35名事故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予深圳市政府副市长李铭、深圳市龙岗区区长张备、时任深圳市龙岗区副区长黄海广、时任龙岗街道办事处主任黄勇等25名事故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依法取缔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 •危险性类别:第3.2类 中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主要见于过量饮酒者,职业中毒者少见–轻度中毒和中毒早期表现为兴奋、欣快、言语增多、颜面潮红或苍白、步态不稳、轻度动作不协调、判断力障碍、语无伦次、眼球震颤,甚至昏睡–重度中毒:可出现昏迷、呼吸表浅或呈潮式呼吸,并可因呼吸麻痹或循环衰竭而死亡吸入高浓度乙醇蒸气可出现酒醉感、头昏、乏力、兴奋和轻度的眼、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等症状,但一般不引起严重中毒–慢性中毒:长期酗酒者可见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营养障碍,慢性胃炎,胃溃疡,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心肌损害,肌病,多发性神经病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乙醇液体,可引起局部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一、酒精危险性二、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 四、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 五、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 六、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明火、热源。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 七、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味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溶剂等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 八、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等•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聚合危害:不能发生•分解产物:二氧化碳、水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 酒精生产中粉尘的影响•粉尘爆炸–1785年意大利都灵面粉厂爆炸;–1987年5月哈尔滨亚麻厂粉尘爆炸,造成58人死亡,177人受伤,13000平米的厂房严重破坏,189台机器受损,直接损失690万元•粉尘爆炸的特殊性–可燃性–微粉状态–在助燃性气体(空气)中搅拌和流动;–存在点火源;粉尘着火爆炸机理•粒子表面热解,温度上升;•粒子表面分子发生热分解或干馏作用,变成气体在粒子周围放出;•这种气体与空气混合生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点火产生火焰;•火焰产生的热进一步促进粉尘分解,逐渐放出气相可燃气体,并为空气混合点火传播粉尘爆炸特征•燃烧速度、爆炸压力比气体爆炸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热量大,所以破坏力和烧毁程度大;•爆炸粒子一面燃烧一面飞散,受其作用的可燃物产生局部性的严重炭化,特别是碰到人体时会造成严重烧伤;•最初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周围粉尘飞扬,会波及并造成二次、三次爆炸,增大损害;•粉尘燃烧会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造成中毒。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检修1、化工生产装置检修有哪些特点?•短:工期短,工程量大,任务集中•挤:施工场地小,人员多,立体交叉作业•繁:检修作业繁杂,频繁•难:难度大•险:危险性大2、检修过程中常见的事故有哪些?•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触电•案例1:–某炼油厂油品车间汽油罐改造工程动火后,间隔三天后再动火由于思想麻痹,设备未再进行清洗置换,也未重新办理火票,又由于罐的入口汽缸阀内漏,未加盲板,结果再次动火时发生闪爆,造成重大损失–某化工厂水汽车间冷却塔配水池动火加盖,塔内装有易燃的聚丙烯填料,没有按规定办理火票,而凭侥幸心理将过期火票违章延长一天使用,又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致使动火时熔渣穿过旧石棉布掉进冷却塔,引起一场大火,损失50多万,事故责任者受到法律的制裁返回•案例2:–某化肥厂煤气炉停炉检修,需要补焊炉条帽,未办检修进罐票证、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在炉火未完全熄、炉渣未出净的情况下,焊工就进炉焊接,一打开炉底圆门使炉内死灰复燃,致使焊工一氧化碳中毒因未作抢救准备,慌乱中连续数人下炉抢救都未戴防护器具,造成多人中毒,经医院抢救后仍有3人死亡。
返回•案例3:–某厂催化装置在停工检修时,由于车间有关领导在盲板刚刚装好、主风还没有切除的情况下,就允许工程公司工人拆卸三旋人孔门,造成灼热的催化剂喷出,将在场的6名工人烫伤,其中重伤2人返回•案例4:–某炼油厂铆工二班,在重整拆卸塔301塔盘时,分上、下两层作业;上层作业人员不慎将第八层通道塔盘碰落,砸在下层同时作业的一名工人的大腿上,造成其左股骨骨折–某塑料厂在进行炭黑车间3号炉的检修中,检修人员违反“不得擅自从高空往下扔东西”的规定,将切割下来的一根直径76mm,长7.5m的溢流水管从9.5m高处扔下,将刚出房门的电焊工当即砸死返回•案例5:–某厂氯气车间维修班4名维修工检修凉水塔1号风机联轴器,检修完毕后未对周围进行检查,就启动风机试车,旋转的风机叶片将在凉水塔门口处察看风机的一名维修工的头部击中,工人当即死亡返回•案例6:–某炼厂一套常减压装置检修中,作业组组长带领2人在冷换区二层平台上安装冷二组合联箱(两台换热器为一组)当用5吨倒链、3/8英寸钢丝绳将联箱吊起0.5m高时,组长又在侧面用2吨倒链,挂3/8英寸钢丝绳牵引找正突然上部吊装的3/8英寸钢丝绳断开,组合联箱压在组长的后背上,组长经抢救无效死亡。
返回•案例7:–某安装公司在某厂热裂化装置减粘改造工程施工,一名工人在没有搭脚手架的情况下,爬上距地面2.9m高,直径仅为250mm和200mm的两根管线的管排上,更换压力表阀门完工后,在沿管线行走准备下来时,因管线上有油,不慎滑落,致使颅骨骨折,抢救无效死亡返回•案例8:–某厂4名工人在接电焊机的电源线时,由于电线绝缘不符合要求,4人同时触电,经抢救3人脱险,1人死亡–某厂2名电工在手持扳手检修开关柜时,扳手把触及上部带电部分,造成对地短路,产生强烈电弧,致使2名电工烧伤返回3、检修作业的安全要求有哪些?•参加检修的一切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检修指挥部颁布的《检修安全规定》;•开好检修班前会,向参加检修的人员进行“五交”,即交施工任务、交安全措施、交安全检修方法、交安全注意事项、交遵守有关安全规定;认真检查施工现场,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严禁使用汽油等易挥发性物质擦洗设备或零部件;•进入检修现场人员必须按要求着装;•认真检查各种检修工器具,发现缺陷,立即清除,不能凑合使用,避免发生事故;•消防栓、井周围5米以内禁止堆放废旧设备、管线、材料等物件,确保消防、救护车辆的通行;•检修现场不许存放可燃、易燃物品;•严格贯彻“谁主管谁负责检修”的原则和安全监察制度。
4、防止检修事故有什么对策?•要防止检修事故的发生,关键要注意4个环节,即:–检修前的准备–进装置前的安全确认–检修中的管理和考核–装置进料前的确认检查检修前的准备工作•装置停车检修的组织落实,安全责任制的落实;•装置停车检修的技术措施落实:“五定”–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进度;•抓紧落实对外来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要求;•进行检修前的安全教育;•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返回进装置前的安全确认•严格停车的吹扫置换;–五净:塔净、容器净、管线净、地面地沟净、死角净;•进场检修队伍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确认;–查安全防护器具、消防器材、通风设施、防毒面具等是否齐全好用;–查标志牌、警戒设施、盲板等隔离措施,数量是否足够,悬挂位置是否醒目;–逐台检查起重机具和各种施工机具是否完好可靠;–检修用的脚手架、平台、扶梯、栏杆、盖板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查检修二图一表(即装置检修平面布置图、施工统筹图、施工进度表)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符合文明生产;–查检修现场通道、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查检修组织落实,特别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查检修管理网络是否健全,是否运转;返回检修中的安全管理与考核•检修中要严格执行安全检修规程,加强检修现场的安全管理,特别是对进设备作业和起重吊装作业现场的监控。
•检修中应严格安全纪律和施工纪律,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采用激励约束机制,奖优罚劣返回装置进料前的确认检查•即检修后装置的开车安全管理–检查预定检修项目是否完成,有无漏项,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应抽、应堵的盲板有无遗漏;–检查开工方案的编制,是否经有关科室批准;–安全设施是否完善,如安全阀、液位计、防护罩、平台、栏杆、蒸气灭火带、消防器材,紧急放空是否畅通,避雷、防静电设施是否完好;–有毒有害岗位防护器具和急救器材是否配置完备;–检查装置内主要交通干道是否畅通,临时设施、临时工棚是否拆除;–各种检测仪表、控制仪表、报警、联锁是否灵敏可靠;–设备内部是否有杂物,检修后压力容器及储罐等设备及管线、阀门是否按规定进行试压、试漏、气密试验;返回5、检修施工现场的“五个不准”•不載安全帽不准进入现场;•没有火票不准动火;•不系安全带不准进行高处作业;•未经检查的起重设备不准起吊;•危险区没有安全栏杆或无人监护不准作业;6、“十不检修”•检修要求不明确不检修;•没有安全防范措施不检修;•没有卸掉压力的设备不检修;•没有切断电源的设备不检修;•没有杜绝有害物质的设备不检修;•没有放净危险物质的设备不检修;•没有清除有毒物质的设备不检修;•内部结构和性能不清楚的设备不检修;•正在运行的机电设备不检修;•没有合格的配件不检修;7、装置检修设备交出前的工艺处理•设备交出前的工艺处理,是保证安全检修的前提条件;其主要内容包括:停车、卸压、降温、抽堵盲板、置换等作业;液体介质与固体残留物则必须进行排放、吹扫、清洗、清铲等工作;•工艺处理的主要任务是使交出检修的设备与运行系统或不置换系统进行有效的隔绝,并处于常温、常压、无毒、无害的安全状态。
案例•某炼油厂催化装置停工后,需在瓦斯分液罐入口加装盲板,以确保装置检修动火的安全由于管道没有彻底处理好,管道内H2S较多,当法兰螺丝快卸完时,一名检修工被H2S熏倒,在场的人把他抬到空气较新鲜处,很快就清醒了事故发生后,大家都停下工作,有的去找防毒面具,有的研究防护措施这时来现场检查的一名厂调度员,了解情况后,要上去看看,便爬到卸法兰的平台上,因H2S浓度大,在蹲下去看法兰螺丝时,突然中毒倒下,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停车•执行停车时,必须有上级指令,并与上下工序取得联系,按停车方案规定的停车程序执行;•停车过程中,减负荷、减量、降压、降温应严格按照停车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法规定的程序和工艺指标进行,以防停车不当造成事故卸压•卸压速度不能过快,要缓慢进行;–常温下降压的速度应小于0.5MPa/min;–高温下降压的速度应小于;–不能骤然开大阀门,以防损坏管道或因此产生静电而引起着火;–各种油品、液化石油气、有毒和腐蚀性介质严禁就地排放及排入下水道或明沟,以免污染环境或发生事故案例•某厂顺丁车间停车检修,在设备工艺交出前作工艺处理时,凝聚釜排放洗釜水,大量的洗釜水经回收池将积存的易燃物夹带排入明沟,易燃物顺排洪沟而下,在下游500多米处遇电焊火花,爆炸起火,严重烧伤1人。
与此同时,厂区内明沟上的沟盖板全部崩塌降温•降温速度不能过快,以防造成设备内件变形、开裂,导致设备损坏并引起泄漏;•高温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的降温, 不能适用冷水喷洒等骤冷方法来降温,而应先切断热源后,以强制通风自然降温堵盲板是设备与系统隔绝的有效措施•检修安全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之一:交出的设备必须与运行的系统进行有效的隔绝;–不允许单凭关闭阀门作为隔绝的措施;–采用水封方法时,必须有人看守水封,还必须在水封放水管道上加盲板,防止漏水而失去水封作用抽堵盲板存在的危险和对策•危险:抽堵盲板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案例:某厂造气车间炭黑回收投料试车,一名钳工在消除炭黑水贮罐人孔盲板漏气时,中毒掉进罐内,被75摄氏度的炭黑水烫、溺而死•应作工作:–办理抽堵盲板许可证,落实安全措施;–强化盲板的选用和管理;•案例:某厂两剂车间一班长,误将石棉板当作钢质板加到催化剂浸渍岗位1号浸渍出料口上在长时间煮灌、浸渍情况下,由于风压作用致使石棉盲板破裂,造成跑损事故–抽堵盲板的安全技术措施:•保持正压;严防中毒;防止着火;防止坠落;防止嗤料;检查核对;置换•用不燃气体或液体取代可燃气体或液体,以无毒无害气体取代有毒有害气体,称为置换;•易燃、易爆、有毒气体必须进行置换;•常用置换气体: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水、空气;•置换作业应注意问题:–置换前应制定置换方案;–置换用的气体必须保证质量;–置换放空过程中应停止一切动火作业;–置换过程还应注意一些设备的特殊性;吹扫、清洗•设备管道内残留的有毒、易燃液体等,一般用吹扫方法进行清除;•常用介质是蒸汽;•应事先制定方案,绘制流程图,办理审批手续;•采用蒸汽、热水蒸煮、酸洗、碱洗等方法吹洗;8、检修中安全用电的要求•对用电作业人员的要求•对线路的要求•对照明设施的要求•使用电动机具的要求•检修电气设备的要求9、违章人员的不良心理•习以为常、麻痹侥幸心理;•情绪干扰心理;•好胜逞强、冒险蛮干心理;•心情紧张、判断失误心理;•逆反、对抗心理;•技术不熟、盲目乐观心理;10、检修作业安全管理 •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增强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
•明确施工任务,作业前进行危险性分析,做好检修准备工作 •明确责任,提高各级人员安全职能 •加强作业现场管理 •细化其它管理工作的内容要求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电气安全•宜兴一工厂储罐爆炸宜兴一工厂储罐爆炸 2名电焊工当场死亡名电焊工当场死亡 2009-9-25–宜兴经济开发区某公司储罐发生剧烈爆炸,2名正在作业的电焊工当场死亡 –初步调查是由于电焊工违章操作,在切割储罐时不知道里面还有残存气体,导致气体遇明火爆炸•宁夏:施工中触及高压电线宁夏:施工中触及高压电线 工程车起火一死一伤工程车起火一死一伤 2009-9-29–固原市新区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一工程车在施工过程中触及高压电线导致车辆被烧毁,车主触电身亡 哈尔滨化工研究所停电引发蒸馏釜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1989年5月黑龙江哈尔滨化工研究所试验厂使用扩试装置生产新产品乙烯三特丁过氧基硅烷升温蒸馏过程中突然停电,导致真空泵停止运转由于真空度下降,釜内温度升高,物料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而导致爆炸造成3人死亡•二、事故原因分析–突然停电引起;–防爆措施不完善,对突然停电应考虑的措施未规定1、影响化工企业安全供电的因素•先天因素–包括设计不合理、施工不符合要求、设备质量存在问题等客观上存在的隐患;•后天因素–工作中管理混乱、检修制度执行不严;企业停送电权限没有归口统一管理;–电气工作人员素质差,玩忽职守,违章作业,违章操作等;防火防爆、防小动物、防雷防静电、防冰雪等的措施不力,隐患整改治理不及时等;–供电系统继电保护不完善;设备维修不当,不按期进行检修等;案例1:未经确认误操作,造成停电事故•某厂供电车间5号变电所500母联油开关在运行中发热,该车间检修组输作业票准备检修。
•当供电调度下达命令,由值班长值班员执行操作,值班员填写操作票后,两人在模拟系统图上预演•在预演中发现第三项操作应改为第一项两人没有重新填写操作票,就到高压配电室实际操作•值班长监护,值班员执行操作值班员先将母联自投开关断开,值班长看票并下令“拉开500乙刀闸”,值班员在站位没变的情况下复诵“拉开500乙刀闸”,没等值班长抬头,值班员误将520乙刀闸当成是500乙刀闸拉开,致使520乙刀闸崩烧接着510母线由于被520崩烧时产生弧光短路,使其受入开关跳闸,造成5号变电所全部停电案例案例2 2:图好奇无视规章,搞试验造成全厂停电:图好奇无视规章,搞试验造成全厂停电•某厂电气车间试验班在1号变电所2段母线柜上做跳合闸试验,试验完毕后,离开现场这时一名三级电工正在值班,出于好奇,也想过把瘾,盲目地按下正在运行的1段母线进线柜上的跳闸按钮,使1号进线开关跳闸,整个变电所停电17分钟,造成全厂停水停风的重大停电事故幸因厂内生产装置尚未正式投产,才未造成重大损失案例3:隔离开关有缺陷,违章未验电进开关柜检查,触电身亡•某厂电工车间1号变电所值班电工,在高压室接班后,对高压柜进行设备检查他走在其他人的后面,当检查到28号开关柜时,说了声“中间拉力瓷瓶好像长了些”。
他未向班长报告,就一个人将28号柜隔离开关把手拉下,没有验电就进入柜内检查随着一声响,出现电弧光在班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将高压室停电,将他抬出来,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医生也赶来参加抢救,但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身亡案例4:老鼠窜入开关室,短路着火造成大面积停电•某厂总变电站高压开关室窜入一只老鼠,引起12号柜B、C相短路12号柜的3个电流互感器瓷瓶爆炸;影响9号柜油开关着火两个电柜被烧坏,造成全厂大面积停电72台机泵停运,使蒸馏装置停产17小时,催化装置停产17小时,合成氨停产6小时,尿素停产5小时修复费用4000元案例案例5 5:钳形表绝缘性能差,测量造成铝排短路:钳形表绝缘性能差,测量造成铝排短路•某厂电气车间电工,在低压配电室用钳形电流表逐台测量运行设备的三相电流•正常测量都在电缆部分进行;•由于某处间隙过小,钳形表套不进去,不得不移至空气开关上端裸露的铝排上测量;不慎C、B相短路,铝排全部熔化,产生电弧并烧毁空气开关;由于电工只穿背心,因此被灼伤头、胸和手臂,烧伤面积35%,其中深Ⅱ度10%,Ⅲ度20%2、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电气工作人员,又称电工,是指从事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电气设备安装、运行、检修、试验及维修等作业的人员。
•要身体健康•要培训取证•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素质3、化工企业电气安全的组织措施•建立管理体系,实施归口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三三二五制–三图(操作系统模拟图、设备状况指示图、二次接线图)、三票(运行操作票、检修工作票、临时用电票)、三定(定期检修、定期清扫、定期试验)、五规程(运行规程、检修规程、试验规程、事故处理规程、安全工作规程)、五记录(运行记录、检修记录、试验记录、事故记录、设备缺陷记录)•制定安全措施计划;•开展安全大检查;•组织教育培训;•组织事故分析:–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电气检修的安全措施•工作票制度–凡电气检修,必须执行电气检修工作票制–工作票要填明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安全措施等内容–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要各负其责•工作监护制度–电气检修工作应有人监护4、电气安全的技术措施•停电:对于要停电检修的设备,必须把各方面的电源全部断开•验电:•装设接地线–接地线是保证电气系统检修安全的一种安全用具;–停电地点和工作地点均应装设接地线;–装设接地线的要求:•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多股裸铜软线, 不能使用铝导线;•接地线装设前,应先验明线路是否已停电;•接地线接入地中的深度要求不能低于0.6m。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5、引起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间接原因:设备缺陷、安装不当等设计、施工等的原因;•直接原因:–电流的热量–电火花:极间的击穿放电;•工作火花: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或正常操作时产生的火花;•事故火花:线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火花;–电弧:大量电火花汇集的结果;6、引起电气设备过热的原因•短路:相线与零线之间,或相线之间所造成的金属性接触;•过载:通过的电流值超过所允许的数值;•接触不良•铁芯发热–磁滞损失–涡流损失•散热不良7、电气防火防爆的措施•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隔离和间距;•消除引燃源;•爆炸场所的接地和接零;8、如何识别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和标志•完整的防爆标志依次标明防爆型式、类别、级别、组别;–防爆型式: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充油型、充砂型、无火花型、特殊型–类别:1类,矿井甲烷;2类,爆炸性气体、蒸汽、薄雾;3类,爆炸性粉尘、纤维;–级别:指气体、蒸汽危险物品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比分级,分A、B、C三级;粉尘、纤维危险物品按其导电性后爆炸性分级,分A、B二级;–组别:指按危险物品的引燃温度进行分组;爆炸性气体分6组;爆炸性粉尘分3组;9、什么是触电?触电有哪几种形式?•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或者带电体与人体之间闪击放电,或者电弧波及人体,电流通过人体进入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导电回路。
•触电的形式:–电击:直接接触电击、间接接触电击–电伤:是通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造成伤害;主要包括:电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性伤害、电光眼;10、防止直接触电的措施•绝缘•屏护•障碍•间距•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11、防止间接触电的措施•保护接地、保护接零•不导电环境•电气隔离•等电位环境•此外,安全电压、绝缘、漏电保护装置等都可以做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措施12、触电急救注意事项•动作迅速•抢救及时•救护方法得当–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胸外心脏挤压法抢救的安全技术要求•现场抢救–现场处理–现场急救–抢救中毒者脱离毒区,应迅速安全,并注意保护好伤员;–伤员救离毒区后,应放在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地方,注意保暖,保持安静,严密注意其变化,不可离人;–抢救不得中断,直至医生到来;•做好自我防护•急救技术13、用电安全“十不准 ”•任何人不准玩弄电气设备和开关;•非电工不准拆装、修理电气设备和用具;•不准私接、乱接电气设备;•不准使用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不准私用电热设备和灯泡取暖;•不准擅自用水冲洗电气设备;•熔丝熔断,不准调换容量不符的熔丝;•不准擅自移动电气安全标志、围栏等安全措施;•不准使用检修中机器的电气设备;•不办手续,不准打桩、动土,以防止损坏地下电缆;化工安全生产知识雷电、静电防护•中石化运城分公司中石化运城分公司“4.24”特大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特大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 2004年4月24日22时10分左右,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陶村镇石碑庄村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运城石油分公司半坡油库甲区6#油罐发生一起危险化学品特大火灾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5万元(其中财产损失317万元、施救费用8万元),无人员伤亡。
•中石化茂名石化乙烯厂中石化茂名石化乙烯厂“6.3”火灾事故火灾事故 –2008年6月3日18时32分,中国石化茂名石化乙烯厂主要电源在距离榭平岭变电站11公里处发生雷击,造成外线路短时间断电,致使乙烯厂总变北站1#主变、南站1#主变也立即发生断电,造成1#聚丙烯、2#聚丙烯等装置跳车装置跳车后,按照预案的要求,往火炬管网紧急泄压其中2#裂解等4套装置同时向D火炬管网泄压由于多套装置同时向D火炬管网排放,火炬管网压力急聚升高18时55分,D火炬管网压力(0.45Mpa)超过了裂解炉出口管线的设计压力(0.35Mpa),导致2#裂解炉出口膨胀节泄漏,高温裂解气喷出着火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一、雷电防护•1、雷电的形成•2、雷电的危害–具有电流大、时间短、频率高、电压高的特点;–破坏形式:电效应、热效应、机械效应、静电感应、电磁感应、雷电侵入波•3、雷电的过电压–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4、防雷保护措施–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避雷器•阀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保护间隙–电离防雷二、静电防护•1、静电现象•2、静电产生原因–内因:物质电子逸出功、物质电阻率–外因:摩擦起电、附着带电、感应起电、极化起电•3、静电的特点–静电电压高–静电能量小–尖端放电–感应静电放电–绝缘体的静电泄漏速度慢•4、静电的危害–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着火爆炸–运输中静电引起着火–灌注中静电引起爆炸–取样时静电引起爆炸–过滤时静电引起爆炸–包装称量中的静电危险–高速喷射中静电引起爆炸–粉体物料在研磨、搅拌、筛分或输送中静电引起爆炸案例:运输中静电引起着火•某厂一辆4吨槽车,装载二硫化碳,在行驶途中突然起火燃烧。
原因是装载的二硫化碳受到剧烈的晃动产生了静电,由于静电放电火花点燃了二硫化碳蒸气而发生燃烧案例:灌注中静电引起爆炸•某炼厂向200吨油罐进油,先由1号输油管以2吨/小时的速度输送约500吨油后,又用2号管以12-13吨/小时的速度同时进油约10分钟后突然一声巨响,发生了爆炸,油罐的顶盖被炸飞,经奋力抢救,8分钟后把火扑灭•事故发生后经模拟试验,测得油面静电电压高达数千伏静电火花可能发生在断线的金属浮球与罐壁之间,成为罐内油气和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着火源,引起了爆炸案例:取样时静电引起爆炸•某厂直径约为32米、高14.5米的大型苯贮罐内装有半罐苯,操作人员用绝缘绳悬挂黄铜取样器,往罐内取样过程中发生爆炸•经分析认为是由于取样器在取样过程中搅拌而带静电,上提至罐顶取样孔附近时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爆炸案例:过滤时静电引起爆炸•某化工厂聚丙烯经洗涤、干燥后经羊毛袋过滤过程中,由于织物孔隙堵塞,过滤不畅,在振捣和清扫滤袋时发生爆炸,原因是滤袋与金属物件之间发生静电火花,先引燃进入袋内的粉体与空气的混合物,接着引燃大量粉体,造成爆炸•5、生产中静电的危害–人体静电电击–静电妨碍生产•6、静电危害的防护措施–控制静电的产生–防止静电的积累•工艺控制法:控制流速、选用合适的材料、延长静置时间、改进注入方式;•静电泄漏法:静电接地、增湿、抗静电剂;•静电中和法:静电消除器;•静电屏蔽化工安全生产知识压力容器•安徽一液化气灌装点爆炸安徽一液化气灌装点爆炸 :2009-10-16•南京六合区一化工厂发生爆炸南京六合区一化工厂发生爆炸 :2009-10-15–原因:该厂乙烯车间反应釜膨胀引起 ;•广东两个月发生多起油罐爆炸事故广东两个月发生多起油罐爆炸事故 缘于违章操作缘于违章操作 –东莞信泰联光学有限公司的爆炸事故,导致1人死亡,5人受伤。
原因在焊接油管,引起火花–东莞市一储油罐漏油,在场工作人员处置不当引起爆炸造成火灾,致5人死亡,2人受伤;–9月11日江门鹤山市杰洲村远翔燃料有限公司油罐群爆炸,致使5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8月25日,中山市小榄镇联丰社区雅固五金制品厂油罐爆炸,导致2死7伤火灾原因是工厂维修工在对油罐进行切割确认过程中,夹层里的混合性气体发生爆炸 氧气瓶充装爆炸事故•2003年1月16日,江都市某工业气体充装站充装氧气,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厂房爆炸•调查分析:由于氧气瓶混有其它可燃性物质,充装时混合气引起化学性爆炸•事故教训:–气体充装前,除严格外检工作外,还需进行取样分析和充装过程的检查;–气站充装间必须严格执行闲人免进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职工安全培训,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1、压力容器•用途:贮存或运输气体和液化气体,使它保持一定的压力,或为工作介质的传质、传热提供密闭的空间;•主要部件:一能承受压力的各种形状的壳体;•分类:根据压力容器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生事故时可能造成的后果大小进行分类;•移动式容器:气瓶、槽车2、气瓶•按所充装气体分:永久气体气瓶、液化气体气瓶、溶解乙炔气瓶;•按结构分:无缝气瓶、焊接气瓶;•按制造方法分:冲压拉伸气瓶、钢管旋压气瓶、焊接气瓶;•按设计压力分:高压气瓶、低压气瓶;•气瓶的颜色–氢气瓶:淡绿色;”氢“大红色;–氧气瓶:淡蓝色;”氧“黑色;–氮气瓶:黑色;”氮“淡黄色;•气瓶标志3、气瓶充装应注意的三个环节•充装前严格把关–把好气瓶检查关;•充装中按章操作–气瓶充装应在规定的许可范围之内;•充装后检查处理–充装过量的检查处理;–充装后的气密检查及处理;哈尔滨某化工厂气瓶爆炸事故•1998年10月8日10时40分左右,哈尔滨某化工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
导致现场的2名装卸工(临时工)1死1伤 •直接原因:装卸工在装运氢气瓶(错充氧气)前试压转动角阀时产生静电,引发瓶内的氢氧混合气体爆炸•主要原因:(1)气瓶充装前检查员在检瓶过程中,由于被检查气瓶油漆脱落严重,且污物多,未认真辨认,错将氢气瓶当成氧气瓶,送充装岗充装,充装人员也未及时发现,是导致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2)车间、工厂领导在贯彻执行国家标准规程中,贯彻执行不认真,对工人的工作质量要求不严,充装前后的检查出现纰漏,检查不够,存在问题未能及时发现,是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4、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包括安全阀、爆破片、紧急放空阀、液位计、压力表、单向阀、限流阀、温度计、喷淋冷却装置、紧急切断装置等;•分类:–安全泄压装置:安全阀、爆破片、防爆帽等;•阀型、断裂型、熔化型、组合型;–截流止漏装置:截止阀、紧急切断阀、快速排泄阀等;–参数监测装置: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5、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压力容器在操作时,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正确开、停车,按规定的操作参数进行操作–平稳操作–防止超压、超温–加强运行期间的检查–当出现危及安全的故障时,紧急停止压力容器的运行压力容器的紧急停止运行•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许用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缺陷;•安全附件失效;•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发生火灾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过量充装;•压力容器液位失去控制,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压力容器与管道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经常保持容器安全附件灵敏、可靠;•定期擦试安全附件、登记表和铭牌,使保持洁净、清晰;•防止容器受腐蚀;•保证润滑,以保持正常运转;•做好容器及其工作场所的清洁工作。
6、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定期检验是及早发现缺陷、消除隐患、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必须措施•要建立并实施压力容器定期检修计划7、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类型•外部检验:以宏观检验为主•内外部检验:以宏观检验、壁厚测定为主•耐压试验•全面检验8、压力容器检验周期•外部检查1年1次;内外部检查3年1次;全面检查6年1次•以下情况应内外部检验,必要时全面检验–停用2年以上,需恢复使用的–由外单位拆卸调入将安装使用的–改变或修理容器主体结构而影响强度的–更换容器衬里的9、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前应做的准备工作•排除内部介质,并用盲板隔离;•充装易燃、有毒或窒息性介质容器,须经置换、中和、清洗、消毒等处理,并取样分析;•须切断与容器有关的电源;•将容器人孔全部打开,拆除容器内件,清除内壁的污物;•进容器内检查,必须有人监护;•有保温层的容器,一般可不拆除,但做全面检验时应部分或全部拆除;10、外部检查•检查容器的保温层、防腐层、设备铭牌是否完好;有无裂纹、变形、鼓包、泄露;•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完好,灵敏可靠与否;•容器及其连接管路有无振动和摩擦;•容器基础有无下沉、倾斜;紧固螺栓是否齐全、完好,螺栓留在螺母外的部分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运行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是否符合规程规定;•运行日志、检修纪录以及故障和故障处理措施等是否齐全等。
11、内外部检查•除外部检查的全部项目外,还应检查容器外部的焊缝、内壁表面有无裂纹、腐蚀;衬里是否变形、开裂等对筒体、封头等选择多处进行测厚,对高压容器的主螺栓应逐个做表面探伤等12、全面检验•除内外部检查的全部项目外,还应对容器焊缝进行无损探伤和耐压试验•天津市煤气公司某灌装站液化石油气瓶和一卧罐在充装过程中爆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7人受伤•事故原因分析–直接原因:违章操作;用户自行灌装;–领导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工作抓得不紧,操作人员在操作中失职;–充装过量;•河北省内邱县化肥厂铜洗塔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发生爆炸事故,引起大火,造成1人死亡,11人重伤•事故分析:–铜洗塔为外购旧塔设备,之前已发现下封头无法拆卸,因此吹煮无法彻底清除;–铜洗塔内做气密性试验时压力过高;正常试验时应逐渐升压;气瓶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某市黄金冶炼厂一辆130型汽车在沁阳市化肥厂装上两只充装了液氨的钢瓶后返回济源市返回途中,行至沁阳市西万镇税务所前时,一只液氨钢瓶突然发生爆炸,爆炸的钢瓶飞起后将汽车驾驶室撞扁,驾驶室内的司机当场死亡,供销采购员受重伤爆炸了的钢瓶内的液氨从瓶内喷出并迅速扩散,使现场的群众不同程度地被伤害。
另一只没有爆炸的钢瓶,从车上被抛出4.8米这起爆炸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7人受重伤,7人受轻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75000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1.沁阳市化肥厂充装液氨管理混乱,没有严格的充装管理制度没有执行气瓶称重充装,更没有控制超装的设备、装置充装工人仅凭肉眼观察钢瓶气相阀是否有雾状液滴喷出作为充装要求的标志而不用衡器称重,充装后也没复秤检查根据实践,这种充装办法,极易造成液氨的超量充装事故发生后,对未爆炸的那只液氨钢瓶进行检查,该瓶实际充装了247.8公斤液氨,而钢瓶规定的最大充装量为200公斤因此,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是液氨钢瓶超装– 2.人员素质差、责任心不强驾驶员在装载钢瓶后,没有按规定路线直接返回工厂,而应本场供销业务员的要求开车往其家中送化肥,私自改变行车路线,绕行13公里,且从集市中穿越,延长了装运时间,由于当日气温较高且没有遮阳,暴露时间又长,为超装钢瓶升温超压提供了外部条件,从而导致了爆炸后事故灾害的扩大因此,这起事故是人为的责任事故 •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气瓶充装单位必须严格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液化气体的充装必须严格执行逐只称重并进行复称检查的规定,严禁超装。
–2.对于充装了介质的气瓶,白天运输应按指定路线行驶采用遮阳措施,禁止曝晒,并应避开闹市等人员集中的地区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禁令生产区内十四个不准•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不准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未办高处作业证,不戴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操作工的六个严格•严格执行交接班制;•严格进行巡回检查;•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格执行操作法;•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动火作业六大禁令•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不清洗或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不按时做动火分析,禁止动火;•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必须进行安全隔绝;•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必须进行置换、通风;•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