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4.2 细胞的分化2素材 浙科版必修1.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74023014
  • 上传时间:2022-07-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2.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2节 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示意图目录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cellular differentiation)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细胞分化不仅发生在胚胎发育中,而是在一生都进行着,以补充衰老和死亡的细胞.如: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不同血细胞的细胞分化过程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导言  也可以说,细胞分化是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发生各自特有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化特征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空间上细胞之间出现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和它以前的状态有所不同细胞分化是从化学分化到形态、功能分化的过程  从分子水平看,细胞分化意味着各种细胞内合成了不同的专一蛋白质(如水晶体细胞合成晶体蛋白,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肌细胞合成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等),而专一蛋白质的合成是通过细胞内一定基因在一定的时期的选择性表达实现的因此,基因调控是细胞分化的核心问题特点  正常情况下,细胞分化是稳定、不可逆的一旦细胞受到某种刺激发生变化,开始向某一方向分化后,即使引起变化的刺激不再存在,分化仍能进行,并可通过细胞分裂不断继续下去。

        胚胎细胞在显示特有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化特征之前,需要经历一个称作决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细胞虽然还没有显示出特定的形态特征,但是内部已经发生了向这一方向分化的特定变化细胞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期分化达到最大限度.  细胞决定的早晚,因动物及组织的不同而有差异,但一般情况下都是渐进的过程例如,在两栖类,把神经胚早期的体节从正常部位移植到同一胚胎的腹部还可改变分化的方向,不形成肌肉而形成肾管及红细胞等但是到神经胚晚期移植体节,就不能改变体节分化的方向可见,这时期体节的分化已稳定地决定了分化与细胞核  在细胞分化中,细胞核起决定作用一般认为细胞核内含有该种生物的全套遗传信息在条件具备时,它可使所在细胞发育分化为由各种类型细胞所组成的完整个体从培养的烟草,髓部小块形成的组织团块上取脱落的细胞,单个分离培养能得到有根和叶的幼芽,再移植到土壤中,会长出开花的植物在两栖类,把囊胚期和早期原肠胚的细胞核移植到事先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内能使卵正常发育,说明动植物体细胞的核是全能的分化与细胞质  分化与细胞质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卵质谈起如马副蛔虫受精后,所有经过染色体消减的细胞都发育为体细胞(见生殖质)。

        许多动物卵子细胞质的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区域性虽然不影响染色体的行为,但对于以后胚胎器官发育却有决定性作用  中国胚胎学家童第周等利用核移植的技术,也证实了卵质在性状发生中的作用他们把金鱼囊胚期细胞核移到去核的鳑鲏鱼卵子中;虽然发育到幼鱼的例子极少,但是发育的过程都比较正常,一些基本的发育的特点,如胚胎的背腹性,对称性以及早期的卵裂进程等都和鳑鲏鱼一样,幼鱼的体形也和鳑鲏鱼的幼鱼没有区别这些性状的出现似乎完全根据细胞质  细胞质对细胞核的作用,还表现在对核功能活动的影响如培养的人宫颈上皮癌细胞——HeLa细胞——的DNA和RNA合成都很活跃;鸡的红细胞虽然有核,但是处于不活跃状态,不进行DNA合成,RNA合成也很微弱用细胞融合的方法,使去掉细胞核的HeLa细胞的细胞质和鸡的红细胞融合,便可使后者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浓缩的染色质变得松散,原来已经失去的合成RNA和DNA的功能在寄主HeLa细胞质的影响下,重新恢复了分化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各式各样的,可以是诱导作用,也可以是抑制作用就作用方式来说,有的作用需要细胞的直接接触,另一些所需要的可能是间隔一定距离的化学物质的扩散。

        ①诱导作用两栖类胚胎背部的外胚层细胞,在脊索中胚层的作用下,分化为神经细胞,以后发育为神经系统这种中轴器官的诱导作用在脊椎动物具有普遍性,一般认为,脊索中胚层细胞释放某种物质,诱导外胚层细胞分化为神经组织  诱导不但在中轴器官的形成中起作用,也在以后器官的发生中起作用例如间质细胞的存在对体内腺体上皮的形成和分化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腺体包括甲状腺、胸腺、唾腺和胰腺,它们对间质细胞的依赖程度有很大差异在离体条件下,胰腺原基只要有间质细胞存在就可以继续发育  ②抑制作用如在蝾螈幼虫或成体摘除水晶体后,可以从背部的虹彩再生出一个新的进一步的分析指出,再生水晶体的能力局限在虹彩背部的边缘层如把这部分组织移到另一个摘除水晶体的眼睛,不是位于背部,而是使它位于腹部,仍旧可以由它再生出水晶体  既然这部分细胞有生长水晶体的能力,为什么在正常的眼睛里不表现?如把虹彩的背部移到另一只未摘除水晶体的眼睛里,不管使它位于那一部位,都长不出水晶体如在摘除水晶体的眼睛里,经常注射完整的(带有水晶体的)眼腔液体,在注射期间,虹彩背部的细胞也长不出水晶体由此可见,虹彩背部的细胞本来具有产生水晶体的能力,正常水晶体会产生一种物质,对此起抑制作用。

        细胞分化中基因表达的调节控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蛋白质合成的各个水平,从mRNA的转录、加工到翻译,都会有调控的机制在DNA水平也存在调控机制(如基因的丢失、放大、移位重组、修筛以及染色质结构的变化等)不同的细胞在其发育中的基因表达的调节控制不同;相同的细胞在其发育的各阶段中,调节控制的机制不同细胞的分化潜能  一、全能性、多能性和单能性  受精卵能够分化出各种细胞、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所以把受精卵的分化潜能称为全能性随着分化发育的进程,细胞逐渐丧失其分化潜能从全能性到多能性,再到单能性,最后失去分化潜能成为成熟定型的细胞  植物的枝、叶、根都有可能长成一株完整的植株,细胞培养的结果也证明即使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也可以培养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因此可以说绝多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成熟动物细胞显然不具备全能性其原因并非在细胞核而在细胞质,如大量的核移殖实验证实,分化细胞的核仍保留完整的基因组DNA我国发育生物学家童第周1978年成功地将黑斑蛙成熟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受精卵细胞内,培育出了蝌蚪60年代的爪蟾和80年代小鼠的核移殖,90年代末多利羊的诞生都证明了分化细胞具有完整的基因组DNA。

        在人的一生中,皮肤、小肠和血液等组织需要不断地更新,这个任务是由干细胞完成的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多能干细胞可以分化出多种类型的细胞,但它不可能分化出足以构成完整个体的所有细胞,所以多能干细胞的分化潜能称为多能性(pluripotent)单能干细胞来源于多能干细胞,具有向特定细胞系分化的能力,也称为祖细胞(progenitor)   二、干细胞的特点  干细胞具有以下生物学特点:①终生保持未分化或低分化特征;②在机体的中的数目、位置相对恒定;③具有自我更新能力;④能无限制的分裂增殖;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成体干细胞具有一定的跨系、甚至跨胚层分化的潜能;⑥分裂的慢周期性,绝大多数干细胞处于G0期;⑦通过两种方式分裂,对成分裂和不对称分裂前者形成两个相同的干细胞,后者形成一个干细胞和一个祖细胞  根据干细胞的分化能力,可以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机体内的任何一种细胞,直至形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多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如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为12种血细胞  有些文献中将分化潜能更广的细胞叫做多潜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而把向某一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的干细胞叫做多能干细胞(multipotent stem cell),如前面提到的造血干细胞。

      单能干细胞只能分化为一种类型的细胞,而且自我更新能力有限  三、胚胎干细胞  根据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不同,干细胞又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是指从胚胎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筛选分离出的具有多能性或全能性的细胞,此外也可以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ESC能表达POU家族的转录因子Oct-3/4;在移植后能形成的畸胎瘤,在体外适当条件下能分化为代表三胚层结构的体细胞  ESC的用途主要有:①克隆动物,由体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克隆动物生产,虽然易于取材,但克隆动物个体中表现出严重的生理或免疫缺陷,而且多为致命性的;②转基因动物,以ESC细胞作为载体,可大大加快转基因动物生产的速度,提高成功率;③组织工程,人工诱导ESC定向分化,培育出特定的组织和器官,用于医学治疗的目的  四、再生  狭义地讲再生指生物的器官损伤后,剩余的部分长出与原来形态功能相同的结构的现象称为再生,如壁虎的尾、蝾螈的肢、螃蟹的足,在失去后又可重新形成,海参可以形成全部内脏,水螅、蚯蚓、蜗虫等低等动物的每一段都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等等但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再生是生命的普遍现象,从分子、细胞到组织器官都具有再生现象。

        再生的形式:  生理性再生:即细胞更新,如人体内每秒中约有600万个新生的红细胞替代相同数量死亡的红细胞  修复性再生:许多无脊椎动物用这种方式来形成失去的器官,如上述提到的壁虎的尾和螃蟹的肢  重建:是人工实验条件下的特殊现象如人为将水螅的一片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在悬液中,这些细胞重新聚集,在几天至几周以后,形成一条新的水螅  无性繁殖:  关于再生存在着许多引人入胜的问题:  1.机体如何意识到失去的部分,又是如何知道丢失的部位及丢失的多少?即再生如何起始,如何控制?  2.替代物来此何处?是剩余的原胚细胞、干细胞还是已分化的细胞又去分化的结果?  3.原结构的重建是补充的新组织,还是由伤口处一些细胞增殖代替了缺失的结构  现在普遍认为再生是细胞去分化,细胞迁移和细胞增殖的组合,而不是单纯的补充或增殖如蝾螈的前肢被切除后,再生包括以下的过程:①伤口处细胞的粘着性减弱,通过变形运动移向伤口形成单层细胞封闭伤口这层细胞称为顶帽(apical cap)或顶外胚层帽(apical ectodermal cap)②顶帽下方的细胞,如骨细胞,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肌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迅速去分化。

      形成胚芽③胚芽内部缺氧,PH下降,提高了溶酶体的活性,促进受伤组织的清除④胚芽细胞加快分裂和生长,最后细胞又开始分化构成一个新的肢体  从蝾螈断肢再生的实验发现,①当臂神经被完全切除时不再发生断肢再生这是因为神经能产生再生促进因子,其中有一种被鉴定为神经胶质生长因子(glial growth factor,GGF)②利用视黄酸处理前臂断肢芽基,肢干将忽略已存在的肱骨、桡骨、尺骨,而形成一只从肱骨到指骨的完整手臂说明视黄酸能干扰正常的位置信息,现在认为位置信息与同源异形基因的表达有关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