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科技馆推进馆校结合的实践与探索.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4264838
  • 上传时间:2021-11-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0.85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科技馆推进馆校结合的实践与探索廖红曹朋】【摘要】本文梳理了世界科技馆和国内科技馆在馆校结合方面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通过 反思中国科学技术馆在馆校结合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探索科技馆在推进馆校结合方面的 发展方向,尝试为中国的科技馆推进馆校结合提供参考关键词】科技馆;馆校合作;启示科技馆/科学中心脱胎于传统的科技博物馆(工业I•専物馆)和国际展览会,是为适 应科技的发展和教育变革而发展起来的随着白然科学进入实验科学方法阶段后,十七、 十八世纪出现了一批为科学研究服务的科学博物馆,它们往往是科学家工作的场所,如 1751年成立的德意志科学博物馆等进入19世纪,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学习科学的 兴趣,科技I専物馆大量涌现,如被认为是世界科技博物馆先驱的在巴黎创建的国家科学 工业博物馆S在20世纪前,传统的科技博物馆的职能排序依次是收藏、研究和展示 进入20世纪后,教育职能的地位逐步提升20世纪初,德意志博物馆和芝加哥科学工 业|専物馆等引入“做中学”的教育思想1937年,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中心 ——巴黎发现宫建立,打破了传统科技I専物馆的静态陈列,将教育功能成为最主要的功 能,面向观众表演或展示科学知识,并首创体验型展胡,这是当时流行的实验教育学思 想的体现1969年建成的旧金山探索馆将科学中心的发展推向新阶段。

      旧金山探索馆 依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理论创立S注重观众体验,加 强社会合作,承担更多社会教育责任,将活动拓展至学校、社区等自此,世界范围内 科技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出现,并影响了科 技馆教育发展在其影响下,科技馆更注重让公众在实践中构建知识近年来,科技馆 将场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终身教育紧密结合,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中扮演重要作用作者:中国科学技术馆彳苏东海.博物馆演变史纲卩].中国博物馆,1988,1:15彳苏东海.博物馆演变史纲卩].中国博物馆,1988,1:18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传播研究与发展中心.基于展教理念转变的我国科技类博物馆教育功能提升研究报 告[R].2010:16一.世界科技馆馆校结合的变化与发展(-)国外科技馆馆校结合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 •起步阶段(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70年代》19世纪中后期开始,部分欧美博物馆主动联系学校到馆参观,有些还将博物馆课程 计入有效地课时二1922年,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管理委员会在提出建设科学I■専物馆的设 想时就谈到“该馆将完成对青少年学校教育的补充” %该科学博物馆于1934年建立。

      法国发现宫的创立者让•佩兰曾是中学老师,他提岀的目标包括“为各阶段的教学提供 典范,让教师们时时追求新知,并引导青年学生发展适合于自己能力及兴趣的事业” 同时,“发现宫是法国教育部的下属单位,但它并不是学校的翻版,它将展示与实验很 好地结合在一起,注重启发与参与,其目的是让观众在发现中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科 学素质为主要目的”5美国探索馆的创立者弗兰克•奥本海默也曾在中学任教他经过 长期的观察发现,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过于死板,缺少好奇心利探索、创造的精神他 试图改变这样的方式,制作一些教具,尝试用实物进行教学,由此奠定了他建立探索馆 的基本思想驚20世纪70年代,科技馆在进行教育活动项目开发与实践时的首选即是 与学校合作它们在展厅增设演示实验过程的实验台等吸引学校关注,并设计、制作教 师手册和学习单供学校使用,主动联系学校参观鷺2•深度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Z后发展起来的各国科技馆都非常重视与学校的合作,如美国奥兰多科学中心与 100多所学校协议组织学生来科技馆做实验;泰国科技馆在展品设计Z时主动征求中小 学老师的意见,为了使老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利用好展品,还对老师进行专门的培训 9。

      21世纪后,欧美发达国家大多将科技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07年美国教育部发布 的《美国学术竞争力咨询报告》中提出,非正规教育是美国教育系统的三个相互整合的 部分之一,即K-12教育、高等教育、非正规教育欧美科技馆编制教学课程和教学手 册时,多依据《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各类活动尽可能结合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美国的 一项调查反映,93%的被调查者认同“博物馆是教育的活跃参与者,为儿童提供动手学 习利校外游览的经历,博物馆已成为公共学校教师们课堂教育、课后活动和职业发展的 好伙伴”R目前,国外科技馆的馆校结合项目大多可分为到馆活动、到校活动、教师培 5王启祥.博物馆教育的演进与研究[J].科技博物.2000,4(4):5-19维克多•丹尼洛夫.科学与技术中心[M].商素珍,钱海莉,王恒等,译.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22了廖红.科技馆研究文选(1998-2005).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2*龙金晶.曹朋.刘玉花.世界科技馆科学教育活动开发的经验与启示[M]//程东红,任福君,李正风,朱幼文.中 国现代科技馆体系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109中国科学技术馆.科学技术馆报告(1999 — 2005年).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传播研究与发展中心.基于展教理念转变的我国科技类博物馆教育功能提升研究报 告[R].2010:18训、科技馆学校等四种模式。

      二)国外科技馆馆校结合典型案例1 •美国旧金山探索馆作为最负盛名的科技馆,I口金山探索馆自创建起就聚焦面向学校及学生的科学教育, 而其研究和探索成果也对美国正规教育改革产生了影响,并承接正规教育中STEM的教 学任务I口金山探索馆还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合作,建立非正式学习 与学校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formal Learning and Schools, C1LS),专门研究和 探索非正式教育的问题in金山探索馆的馆校结合最大的亮点是教师培训和学生培训门金山探索馆的馆校 结合项H既包括组织学生前来科技馆参观学习,也有专门面向老师和学生的培训课程及 活动旧金山探索馆专为学校团体参观设计了丰富的教师学习资源及学生学习手册除 参观外,展厅中的培训教室面向教师、学生开放,使他们可在此学习一些小型展品的制 作方法,并将其带回学校与其他学生分享旧金山探索馆的“教师学院” (Teacher Institute)分为三大类型培训,为期一个 月的暑期计划、教师入门培训和教师进阶培训此外,每年还在开学季专门为教师开办 夜场服务,以促进他们更好了解探索馆的展览资源教师们还可申请在探索馆里开展其 所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探索馆对此提供相应的基础保障,这也促进了教师的参与热情。

      I口金山探索馆成立了科技学校(Science School),专门面向高中学生开设科学和数学 两门课,计入学生的学分而另一个面向高中生的项目(High School Explainers)也 很受欢迎,参与项目的高中生受雇于展厅担任员,他们的服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 志愿者,是探索馆最年轻的员通常探索馆上午是由科技馆员在展厅服务,接 待学校团体及散客,而下午则由高中生担任员,面向观众提供科普服务,在某种意 义上他们是“专职”的科技馆工作人员,当然这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2. 法国发现宫法国发现宫受教育研究部管辖,非常重视与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每年有大约三分之 一的观众是有组织的学生团体法国发现宫活动内容与学校相关,但又与学校不同,是 学校知识的扩展与延伸法国发现宫注重学生自己分析得出实验步骤与结论,因此,其 教育项口极为吸引教师和学生法国发现宫一般与学校有长期的合作培训计划,培训实验向教师开放,教师学到较 新鲜的教学方法后再回到学校向学生传播在法国,对学校科技课教师的要求较高,一 个科技教师需要知道天文、地理、物理、生物等诸多学科知识才能教课,因此合格的教 师数量比较少,教师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

      因此,到发现宫向各科专家们学习不失为一 条好的培训途径如天文培训教室,每年培训教师12次,每次3天、每班约20人另 外发现宫的工作人员还经常与教师一起探讨釆取何种方法教育学生更为合适教师培训 主要通过连贯的讲课介绍各学科的内容,讲课中间穿插大量实验表演课程时间是排定 的,为期长达一年发现宫有专门部门管理与学校的交流合作,并且出版图书向学校 发行,以此作为联系学校、通告信息的一种形式3. 新加坡科学中心新加坡科学中心由于隶属于教育部,与中小学的联系更为紧密该中心内所有的展 览主题都与学校的科学教育主题有关为了配合学校的科学教育课程,科学中心开展了 科学拓展计划,主要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为了方便老师,该中心 还有目的地选择活动和展览,每年都将各项活动和展览的时间、地点、内容、适应的年 级等资料编成详细的手册提供给老师参考95%的中小学校都是科学中心的团体会员, 只要交少量会费就可不限次数地参加,也可免费参加科学馆所有的科学拓展项目,使用 馆内的图书馆该科学中心己成为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的“第二课堂”\4•台湾科学教育馆台湾科学教育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辅助学校科学教育该馆设立了 “中小学预约教 学课程”,台北地区的所有国小和国中学生可以通过提前预约选择该馆的实验室课程。

      目前,该馆共开设了 12个学科的实验室课程,课程内容配合九年一贯制自然与生活科 技学习领域能力指标及该学期教学单元进度,每堂课120分钟,全程课程免费,每学期 大约可以接待150-200场次的学生进行实验室课程学习11二国内科技馆馆校结合的变化与发展(-)国内科技馆馆校结合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国内科技馆自诞生起,即与学校教育建立了联系,但多为组织学生前往科技馆参观 随着科技馆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馆校结合项目扩展到教师培训、科技馆课堂等多种形 式2006年8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科技馆活动 进校园”工作的通知》,旨在促进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发展或场所教育功能的发挥,满足 学校科学教育需要,降低区域间科普资源不平衡的情况现有试点单位20家,在21个 省、市、自治区设立了 46个示范区,有效地促进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伙伴关系 2012年,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共同主 办了“首届科技场馆教育项目展评”活动,旨在引导和鼓励科技场馆开发、设计并实施 "王丽慧.张会亮.科技馆体系对我国青少年科学教育的促进与影响一一以馆校合作为例[M]//程东红,任福 君,李正风,朱幼文.中国现代科技馆体系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90 青少年科学教育项口,为参与单位提供科学教育项口的交流平台,提高科技场馆人员的 科学教育能力。

      至今,己举办三届评选活动中涌现出大量具有专题参观导览、互动科 学培训、动手做活动等多种类型、能满足不同年级不同科目要求的活动项目,有效推进 了国内科技馆馆校结合项口的发展国内科技馆馆校结合典型案例1 •重庆科技馆“馆校综合实践活动”重庆科技馆立足于科技馆的展品资源,设计展厅主题参观、展厅主题活动、趣味科 学实验、快乐科普剧、科学小制作等五大类馆校结合课程,共85门课程,以满足1〜9 年级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编制《重庆科技馆馆校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指南》, 介绍重庆科技馆特色展品、85门课程及如何进行课程的D1Y为体现科技馆教育的特色, 教学目标更加注重“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把是否有效掌握“科学知识” 摆在相对次要的位置,与学校教学差异化每学期开学初,在官网发布公告,接受学校 报名,并与其签定协议,落实馆校双方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中的责权利学校根据学生 的年龄和喜好选择《指南》中的课程内容馆校在开课前一周,经双方确认以后形成以 一节标准课时为单元的半口或一口活动流程学校按时将学生组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