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处理对策.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64044079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2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处理对策 摘 要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它是和亲子教育相正确一个概念这种教育方法,使已经有养育孩子经验的祖辈能够在各方面将孩子照料得很好很周到,不过,它所带来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对儿童的成长、发育等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本文关键分析隔代教育给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部分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隔代教育;问题;对策  一、隔代教育及其形式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它是和亲子教育相正确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家庭教育因为工作压力、社会竞争等原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把孩子交给父辈养育,使隔代教养已成了家庭幼儿教育中的一个很自然、普遍的现象社会上对隔代教育的关注也就越来越多,该种教育形式的主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能够充足利用祖辈的社会经验,既发挥祖辈余热,又解放年轻父母不过,隔代教育的弊端也不容忽略在本文里,笔者关键分析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期逐步处理这个问题  隔代教育能够分为完全隔代教育和不完全隔代教育完全隔代教育,指父母亲长久和孩子分离,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完全由祖辈负担这种形式以农村为主,因为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只好由祖辈来抚养;不完全隔代教育是指父母亲和孩子短暂分开,比如城市父母因为工作原因临时由老人来照料孩子,或祖辈和父辈住在一起共同教养孩子,这时候,祖辈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在一些方面也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称之为不完全隔代教育。

        二、隔代教育带来的弊端  诚然,隔代教育有其合理的一面,如老人养育小孩的经验丰富,有利于缩小“代沟”的差距,减轻年轻父母的负担等但笔者认为,隔代教育的弊病很多,关键有以下表现:  (一)易造成过分溺爱儿童  祖辈会比父辈愈加溺爱孩子,她们不辞劳苦地为孩子做全部的事情,对于孩子所提出的过分的要求,老大家千方百计会满足,这种过分的溺爱会引发很多问题  1.生活方面:生活中全部的问题祖辈全部已经帮忙安排好,孩子不需要考虑任何问题,等候享受即可,造成其生活常识少,自理能力差;对孩子物质需求的过分满足,营养的过分吸入,体质差,锻炼少,使孩子的身体素质较差,而伴随时间的推移,大家会越来越认识到身体素质对她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甚至是性格的影响  2.能力方面:首先,孩子受挫能力差,处理问题的能力差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于祖辈家长凡事全部听从自己的意见,走出家门后,当面对她人提出和自己不一样的意见时,她们往往不知所措,怨天尤人,而不会去动脑思索寻求处理问题的方案;其次,溺爱造成儿童独立性差,儿童的全部事情由祖辈承包,自己无需思索问题、处理问题,而一旦需要她们独自面对问题时,她们就会变得束手无措  3.性格方面:性格孤傲,以我为中心。

      因为在家庭中,儿童就是中心,祖辈围绕她转,一旦离开家庭,走入社会,发觉自己并不是众人瞩目标焦点以后,轻易造成情绪失落,甚至走上邪路;另外,溺爱造成自私,儿童习惯于被照料,根本就没相关心照料她人的概念,因此,即使老大家为孩子付出了很多甚至是自己的全部,到头来很有可能是养了一个“白眼狼”  (二)阻滞儿童智能的开发  对于接收过较高教育的老人而言,这方面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小部分而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人来说,教育孩子的任务就有些力所不能及了因为她们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节奏,对当代社会人才标准和要求缺乏了解,缺乏超前意识,早教观念不强,对孩子的生理、心剪发展的特点缺乏科学的认识,凭陈旧思想观念和过时套路来教育孙辈,在教育过程中以经验替代科学,不能正确、立即、有效地开发孩子的智力,造成对儿童的教育质量下降  最为突出的是,儿童此时正是处于好奇心最强的时候,她们会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比如生活常识还好处理,但当孩子问及科学知识或其它知识的时候(如十万个为何中的部分问题),老人有可能因为知识面狭窄而回复不出来,而此时假如她们不帮助孩子处理问题,或粗暴地批评孩子不要问这么多问题,又或自己编造部分答案来敷衍、误导孩子,很有可能就造成孩子的主动性降低,不再对知识有渴求欲,不再对世界有好奇心,不再对事物有创新的精神,不再想探究这个世界的秘密,这就扼杀了孩子的天性,阻滞了儿童智能的发展,对于孩子的未来也是有很深远的影响的,而一旦错过最好教育期,孩子所展现的很多问题就较难处理了。

        (三)易养成儿童不良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这就说明了家长的一言一行、生活方法、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等会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道德习惯产生很深刻的影响  儿童处于生命之初,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年纪,但这年纪段儿童自控能力差,假如家长不重视培养,极易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对其以后健康成长产生难以填补的缺憾而隔代教养中,祖辈家长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喜忧参半  很多祖辈家长们,尤其是没有接收过较高教育的老人,在这方面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是令人担忧比如有些老人个人卫生做不好,有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等不良行为,而这些行为很有可能被孩子记在心里,而孩子的模拟意识正是最强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把这些行为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了,这就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但是生活习惯方面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儿童终生  (四)易引发家庭教育冲突  祖辈家长因为有着长久的工作经历、丰富的人生经验、大量的社会阅历,和大量的教育儿女的经验,确实有着教育孙辈的一定的优势,而父辈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要高,思想观念更为当代化,在教育儿女方面有更多的理论知识。

        祖辈和父辈因为社会阅历、教育程度、时代背景和生活方法等多方面的差异,存在着上文所提到的不一样,这就使祖辈和父辈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内容、标准、重心和详细方法方法等方面多有分歧和差异,若在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易造成家庭教育冲突,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大家各行其事、各自为政,不能有统一的教育方法,这么孩子也无所适从,进而形成双重人格或分裂人格  三、处理对策  因为儿童期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一个尤其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假如不能很好地对儿童进行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生理心剪发展、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及行为,全部会产生很大影响为了更加好地发挥隔代教养的作用,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必需立即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处理问题  而处理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祖辈这首先对此,笔者就祖辈应该怎样进行隔代教育提出了几点提议:  (一)转变溺爱的教养方法,理智地爱孩子  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其生活、性格方面会有主动的影响;要明白放手等于爱的观念,让儿童学会独立,学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处理问题,这比一味帮助儿童处理全部问题更有利于儿童适应社会;加强对儿童的社会化教育,常带其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而不是只让其做温室里的、不见阳光的花朵;适度地开展逆境教育,这也是矫正隔代教育缺点的有效方法。

        (二)接收新思想,学习新知识  祖辈们应该和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儿童观、世界观,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尽可能用当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正确地引导儿童,并和儿童一起成长  切记不可对好奇心很强的儿童所提出的问题横加指责、言词粗暴,而要细心、耐心地进行正确的引导另外,要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养育时遵照这种规律性,依据儿童的需要,在不一样的年纪阶段立即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以免错过最好教育期  (三)提升素质,做好表率  因为孩子良好的品德和是非观念等,不是经过说教完成的,而是经过长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完成的所以,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祖辈家长应提升本身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识,注意自己的楷模示范作用;祖辈们的行为要自慎,到处做孩子的表率;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引导教育孩子,而且要尤其注意生活中的细节,这也是隔代教养中应该给重视的一个方面  (四)创立友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深刻性,这就不但要求祖辈们之间要友好交流,还要求祖辈多和孩子父辈讨论育儿心得,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寻讨教育的最大协力;另外应主动发明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亲子感情,只有父辈和祖辈协调一致,相互了解和支持,才能为下一代发明一个欢乐、友好、温馨的家庭环境,在互补中给儿女较为完善的教育。

        (五)统一思想、标准  儿童的祖辈应和父辈在对儿童在教养目标上求得一致,在方法上走向趋同,在儿童不在场的情况下,提前作出统一的决议,做到不将分歧展现在孩子的面前,不能一个要求儿童这么做,而另一个要求儿童用不一样的方法去做,这么轻易会出现儿童面对各个家长的要求不一样而不知所措,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是正确,怎么做是不正确,结果使得孩子的教养力量抵消,轻易养成两面性格  (六)以民主平等的心态和儿童交流祖辈应和儿童多沟通,倾听其内心的想法,关心其心理世界祖辈家长不能以自己的经验多、阅历广来限制孩子的讲话权,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愿望替代儿童作出决定或选择,但也不能一味听从孩子的意愿,而应该多和儿童交流,把双方的看法同时表示出来,平等协商后作出适合儿童的最好决议当儿童犯了错误时,不能一味地批评或纵容,要向孩子说清楚错在哪里,正确的应该是怎样做,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这么的交流,首先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语言表示能力,而语言表示能力进而影响儿童的思维、智力的开发;其次又避免了儿童的自我中心性格的养成,也使儿童更接收祖辈的教育  参考文件  [1]黄姗,陈小萍隔代教育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科学,2021(2):6365.  [2]李妍。

      隔代教养问题的社会工作视角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2021(7):121122.  [3]李晴霞试论幼儿教育中的隔代教养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21(3):1617.  [4]刘虹幼儿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1(5):11.  [5]李赐平目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21(8):137139.  [6]陈芸,路世丽隔代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J].络科技时代,2021(16):2627.  [7]刘薇协力打造新式“隔代教育”[J].教学和管理,2021(12):2931.  [8]夏为菊,王邦虎一个非正规教育形式———“隔代教育”的初步研究[J].湖北经济学论文"target="_blank">经济学院学报,2021(3):159160.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