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几点关键.doc
6页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几点关键合肥市裕溪路学校 谢 慧 (:444843477) 摘要: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是否精彩是其课堂秩序是否井然的很关键的因素,尤其在我们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的魅力远不及网络、游戏带给学生的魅力,本文就以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谈谈几点关键关键词:课堂 教学内容 创新 信息素养 整合 以评促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学好每门课程的主渠道,那么怎样搞好小学的计算机教学已成为计算机教师们一个必须去面对的问题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的随意性较大,必须通过在实践中摸索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主要的目标应是:通过课堂学习,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有兴趣地学;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情感教育,如审美能力、环保意识、合作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等;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另外,小学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应注重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课的学习,掌握具有一般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巧以及能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学生本来就有浓厚的兴趣。
为了保持这种兴趣,我们更应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氛围实践也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学变为自觉学,心情会变得愉快,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昂奋的学习劲头比如,录入和修改文章一般是学生不在意甚至是不感兴趣的事为了使他们掌握这部分概念,我设计了一个小任务:让学生输入一段题目为“我的家”的小作文,作文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写于是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完成了任务,他们不仅掌握了录入文章的基本规则,而且当发生输入错误时,还学会了修改文章的技巧,可谓是一箭双雕在教学中,我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给低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键盘上的字母不认识,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我就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显著比如教学《电脑的组成》一课时,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叫中央处理器,英文CPU形象的比喻,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还通过跟学生比赛玩《金山打字通》来引导他们学习指法,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2、发展学生的创造想像力为了培养具有“计算机文化”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学生非常喜欢上每周一次的信息技术课我们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实践操作更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在教学中,我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插入和移动幻灯片时,老师先将作品播放给学生看,接着提问:现在你能将第3张幻灯片移动到刚插入的空白幻灯片中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不仅学到了基本的电脑知识,而且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时,那些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多了、新了,师生间的氛围和谐轻松,教学效果必然明显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积极、探索、创造性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的意识,强调在课堂上,只要敢于参与,就是成功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便成了教师颇费思量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能动地驾驭课堂,给予学生恰当地点拨与适时地指导,才能使他们真正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如在教学 “Powerpoint”软件时,学生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这时,我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通过多媒体教学网,演示给大家看,并让他们说出思路,再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接着大家一起试一试。
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思路就开阔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的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因为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缺少一把打开这座神秘宫殿的钥匙相信学生是发展创造力的“兴奋剂”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驱使学生向无数次的成功前进二、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什么是教学艺术?简单地说就是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乐学、易学,使知识得以掌握,能力得以培养,智慧得以启迪,情操得以陶冶,等等,总之让学生能有所得相对小学生来说一星期一次的信息技术课是他们所期盼的,而作为教师,则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1、学生互相合作法 上机实践是信息技术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基础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课堂知识,能自由操作,而无基础的学生却接受起来较困难,不会操作有基础的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容易开小差、不认真听讲,而无基础的学生却因为老师不过来而得不到很好的练习。
这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我是这样来运用的例如教学画图的“保存”这一内容时,很多学生接受起来很难,但有基础的学生或者已经学会的学生却早就掌握于是,我先进行统一讲解,然后让已经掌握的学生“分组包干”,一人负责一个小组来其他学生要求他们在的过程中要具体、耐心,讲解要慢、清楚而我则巡视、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让“小老师”汇报一下的情况,我再提出一些指导建议 通过这种方式,我明显感觉到学生一般都能掌握当堂所教知识既锻炼了优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又使差生很快掌握了知识 2、分层施教,自学指导现代教育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的作用要体现在主导上我以每一个学生的现有水平为起点,制定不同的目标,对程度高的同学设立较高的标准,而对程度差的同学,则降低标准要求,指导他们单项训练强调不管是谁,只要能达到目标,就给予一定的肯定对于进步较大的同学,适时给予玩益智游戏的奖励,用玩这个手段,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些章节的内容采用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学的方法来学习也会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Word中的剪贴画的操作时,我就采取了自学加指导的方法,首先讲解如何获得帮助,指导学生利用帮助菜单,边学边练,先学会剪贴画的导入与编辑等一些操作,再让学生掌握一些使用技巧,最后帮助学生总结剪贴画的操作步骤,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学会掌握操作步骤以及出现错误时如何纠正。
3、及时做到以评促学新课程实验强调和落实“以学论教”的管理思路,即以学生的学业表现和能力发展,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工作业绩按照这种思路,我也实践了“以评促学”的教学思路,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把教学工作和学习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我在每堂课即将结束时,都要进行作品展示同学们总是争先恐后地让展示他自己的作品,当自己的作品出现在投影仪或网络上时,一种得意的表情便会在他的脸上展现而在今后的学习中,你会发现他总能努力去探索新的技巧和操作方法,以使他的作品是最棒的,这样逐渐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帮助学生树立 “求异、求新”的观点从中,可以大致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变化及其进步情况在此基础上,我按章节单元、阶段复习、期末统测进行了若干次测验和考核平时则根据每个单元的基本要求进行简单的上机测试,期末则侧重综合各种操作技能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上机测试三、注重信息技术与多学科的整合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它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 课程整合是使各学科分化了的各要素形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的过程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知识和能力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扩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多思路、多方面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并利用计算机查询信息、处理信息,例如在学习艺术字的过程中,给学生几篇短文,让学生掌握方法后去给这些文字归纳标题,并把标题用艺术字的形式表示出来,修饰短文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归纳、总结、审美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例如数学课上经常要求学生一题多解,多方法解决问题,同样,信息技术也可以要求学生多方法、多途径去完成某一任务如插入艺术字,可以让学生利用绘图工具栏来实现艺术字的插入,也可以利用插入→图片→艺术字,来实现艺术字的插入又如在教学多张幻灯片的插入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多途径来尝试,如在大纲视图中单击右键,实现新幻灯片的插入,或单击插入→新幻灯片,等等。
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它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勤学好问因为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问题是缺少一把打开这座神秘宫殿的钥匙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驱使学生向无数次的成功前进让学生享受快乐学习的机会,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当然,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水平也不能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找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一定会提高教学效果的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颜承元.用心经营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