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类的苗种培育PPT课件.ppt
44页第五章 鱼类的苗种培育n n第一节 鱼苗、鱼种的生物学第一节 鱼苗、鱼种的生物学第一节 鱼苗、鱼种的生物学第一节 鱼苗、鱼种的生物学n n一、鱼类的发育阶段一、鱼类的发育阶段一、鱼类的发育阶段一、鱼类的发育阶段n n1 1、仔鱼期(、仔鱼期(、仔鱼期(、仔鱼期(larval fishlarval fish)))) 当鱼苗从卵膜孵出,开始当鱼苗从卵膜孵出,开始在卵膜外发育,进入仔鱼期从受精卵孵出至奇鳍鳍条基本形成时的在卵膜外发育,进入仔鱼期从受精卵孵出至奇鳍鳍条基本形成时的鱼类早期发育个体此期鱼体具有卵黄囊、鳍膜等仔鱼器官,是由内鱼类早期发育个体此期鱼体具有卵黄囊、鳍膜等仔鱼器官,是由内源营养转变为外源营养的时期,包括两个分期:源营养转变为外源营养的时期,包括两个分期:n n((((1 1)前期)前期)前期)前期(post-larva) (post-larva) 从受精卵孵出至卵黄基本吸从受精卵孵出至卵黄基本吸收完毕时的仔鱼以卵黄为营养收完毕时的仔鱼以卵黄为营养n n((((2 2)后期)后期)后期)后期(ana-larva) (ana-larva) 从卵黄吸收完,开始主动摄食从卵黄吸收完,开始主动摄食到奇鳍鳍条基本形成时的仔鱼。
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奇鳍褶分化到奇鳍鳍条基本形成时的仔鱼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奇鳍褶分化为背、臀、尾三个部分并进一步分化为背鳍、臀鳍和尾鳍,腹鳍也出为背、臀、尾三个部分并进一步分化为背鳍、臀鳍和尾鳍,腹鳍也出现 n n2、稚鱼期(、稚鱼期(juvenile fish)) 从鳍条基本形从鳍条基本形成到鳞片开始出现时的鱼类发育个体成到鳞片开始出现时的鱼类发育个体n n3、幼鱼期(、幼鱼期(young fish)) 具有与成鱼相同具有与成鱼相同的形态特征,但性腺尚未发育成熟的鱼类个体全身被鳞、侧线明显、的形态特征,但性腺尚未发育成熟的鱼类个体全身被鳞、侧线明显、胸鳍鳍条末端分枝,体色和斑纹与成鱼相似,处于性未成熟期胸鳍鳍条末端分枝,体色和斑纹与成鱼相似,处于性未成熟期((premature fishpremature fish)n n4、成鱼期(、成鱼期(adult fish)) 初次性成熟到衰老初次性成熟到衰老死亡n n二、鱼类的变态二、鱼类的变态n n(一一)鳗鲡目的变态鳗鲡目的变态n n鳗鲡目鱼类在仔鱼期要经过一个无色透明鳗鲡目鱼类在仔鱼期要经过一个无色透明的柳叶状态阶段,经过变态后鱼体变成棍的柳叶状态阶段,经过变态后鱼体变成棍棒形。
部分鲱形目鱼类也有类似变态部分鲱形目鱼类也有类似变态 n n(二二)鰔科的变态鰔科的变态n n这类鱼成体所具有的长针状下颌在后仔鱼期初是完全没有的,一般从后仔鱼期至稚鱼期阶段,针状下颌急速地发育,变态成成鱼形态n n(三三)鲽形目的变态鲽形目的变态n n鲽形目鱼类在后仔鱼期之前是普通鱼左右对称的形态,当后仔鱼期终了时发生变态,头颅骨发生扭曲,一侧的眼移到头顶乃至到达另一侧,鱼体变态成左右不对称的体形,最终口、齿、体色、鳍等左右均不对称n n三、鱼苗鱼种食性的变化三、鱼苗鱼种食性的变化三、鱼苗鱼种食性的变化三、鱼苗鱼种食性的变化 n n(一)阶段性(一)阶段性(一)阶段性(一)阶段性n n1 1、开口阶段、开口阶段、开口阶段、开口阶段 在卵黄囊吸收完毕前,仔鱼即开在卵黄囊吸收完毕前,仔鱼即开口摄食,一般为原生动物、轮虫、贝类担轮幼虫口摄食,一般为原生动物、轮虫、贝类担轮幼虫等小型浮游动物,有些种类的仔鱼(如石斑鱼)等小型浮游动物,有些种类的仔鱼(如石斑鱼)口裂较小,甚至要投喂受精卵对饵料种类的选口裂较小,甚至要投喂受精卵对饵料种类的选择指标主要有饵料大小、可捕性(游泳速度、分择指标主要有饵料大小、可捕性(游泳速度、分布水层)、相对丰度和适口性等,其中最引人关布水层)、相对丰度和适口性等,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还是饵料大小,其决定于仔鱼的口径。
仔稚注的还是饵料大小,其决定于仔鱼的口径仔稚鱼在自然状态下的摄饵口角为口径的鱼在自然状态下的摄饵口角为口径的50-75%50-75%,,并以此作为适口饵料大小并以此作为适口饵料大小( (体宽体宽) )的范围n n 真鲷仔鱼刚开口时,可以摄食体宽真鲷仔鱼刚开口时,可以摄食体宽200u200u以下的饵料以下的饵料第第1515天,全长左右的仔鱼可以摄食体宽天,全长左右的仔鱼可以摄食体宽400u400u的饵料,包括的饵料,包括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幼体仔鱼全长达到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幼体仔鱼全长达到10mm10mm以上时,以上时,体宽体宽700u700u的饵料都可以被摄食仔稚鱼期口径的变化速度的饵料都可以被摄食仔稚鱼期口径的变化速度可用口径比可用口径比(MH/TL)(MH/TL)来说明孵化后仔鱼的口径随全长增来说明孵化后仔鱼的口径随全长增长而急剧增大,在全长长而急剧增大,在全长6 6~~8mm8mm范围口径比最大,这时仔鱼范围口径比最大,这时仔鱼开始摄食卤虫无节幼体和互相残食,随后口径比迅速减小开始摄食卤虫无节幼体和互相残食,随后口径比迅速减小全长全长9 9~~10mm(2010mm(20日龄日龄) )时,口径的变化趋于平稳。
时,口径的变化趋于平稳15mm15mm以以后,口径比最低并基本保持不变,口径随全长稳定地增长后,口径比最低并基本保持不变,口径随全长稳定地增长也就是说,仔鱼的口径比随全长的增加而变大,到一定大也就是说,仔鱼的口径比随全长的增加而变大,到一定大小时,口径比开始减小在口径比达最大值时的体长分界小时,口径比开始减小在口径比达最大值时的体长分界线处,食性发生变化线处,食性发生变化n n 梭鱼的仔鱼在全长~、口径~时梭鱼的仔鱼在全长~、口径~时, ,摄食桡足类幼体、摄食桡足类幼体、轮虫、卤虫无节幼体等小型动物而全长~、口径~时,轮虫、卤虫无节幼体等小型动物而全长~、口径~时,除摄食硅藻外,还摄食大型的桡足类除摄食硅藻外,还摄食大型的桡足类n n 开口阶段的摄食方式也主要是吞食随着鳃耙等摄食开口阶段的摄食方式也主要是吞食随着鳃耙等摄食器官得到发育,鲢鳙摄食方式由吞食开始向滤食转变;草器官得到发育,鲢鳙摄食方式由吞食开始向滤食转变;草鱼虽依然保持吞食食性,但也开始吞食小型底栖动物鱼虽依然保持吞食食性,但也开始吞食小型底栖动物n n表表表表5-1 5-1 一些海水鱼类开口摄食的口径与全长一些海水鱼类开口摄食的口径与全长一些海水鱼类开口摄食的口径与全长一些海水鱼类开口摄食的口径与全长种类初孵仔鱼(mm)开口时全长(mm)口径(μm)鱚鱼1.312.6~3.0255~311鰶3.2~3.44.8~5.2264真鲷1.82~1.943.0111~320鲈鱼3.03.7~4.0622魳鱼3.45~3.55.1994n n2 2、进入稚幼鱼期时为第二个阶段、进入稚幼鱼期时为第二个阶段、进入稚幼鱼期时为第二个阶段、进入稚幼鱼期时为第二个阶段 此时为仔鱼期食此时为仔鱼期食性向成鱼期食性的过渡阶段。
鲢鳙鱼完全转为滤食性;草鱼可以吞食性向成鱼期食性的过渡阶段鲢鳙鱼完全转为滤食性;草鱼可以吞食幼嫩的水生植物碎片幼鱼期的食性已基本与成鱼期相同除了摄食、幼嫩的水生植物碎片幼鱼期的食性已基本与成鱼期相同除了摄食、消化吸收系统的发育日趋完善以外,幼鱼期的栖息水层、环境也与成消化吸收系统的发育日趋完善以外,幼鱼期的栖息水层、环境也与成鱼期基本接近鱼期基本接近n n3 3、成鱼食性阶段、成鱼食性阶段、成鱼食性阶段、成鱼食性阶段 例如乌鳢体长在以内时,以桡足类、枝例如乌鳢体长在以内时,以桡足类、枝角类和摇蚊幼虫为食;体长以水生昆虫的幼虫和小虾为主,其次为小角类和摇蚊幼虫为食;体长以水生昆虫的幼虫和小虾为主,其次为小型鱼类;至成鱼阶段主要捕食鱼虾类型鱼类;至成鱼阶段主要捕食鱼虾类 n n 以上各个阶段鱼类食性的变化过程中,体现了以下规律:(以上各个阶段鱼类食性的变化过程中,体现了以下规律:(1 1))食性变化与摄食器官和消化、吸收系统的发育同步;(食性变化与摄食器官和消化、吸收系统的发育同步;(2 2)食性变化)食性变化也与个体的运动方式和能力、视觉等的发展完善有关;(也与个体的运动方式和能力、视觉等的发展完善有关;(3 3)摄食器)摄食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捕食方式)相一致;(官的结构与功能(捕食方式)相一致;(4 4)食物种类与其栖息水层)食物种类与其栖息水层等生境(等生境(habitathabitat)相一致;()相一致;(5 5)食性变化是一个量变积累质变的过)食性变化是一个量变积累质变的过程。
程n n表表5-2 5-2 青、草、鲢、鳙、鲤的食性转换青、草、鲢、鳙、鲤的食性转换n n(二)摄食特征(二)摄食特征n n1 1 1 1、食物的选择、食物的选择、食物的选择、食物的选择 n n 仔、稚鱼摄食,除了与口径大小有关之外,还与鳃耙多少、口的仔、稚鱼摄食,除了与口径大小有关之外,还与鳃耙多少、口的形状、运动能力等有关仔、稚鱼对于水环境中的食物有一定的选择形状、运动能力等有关仔、稚鱼对于水环境中的食物有一定的选择性孵化后性孵化后8 8天的梭鱼仔鱼在水体中饵料百分比组成中贻贝幼体占天的梭鱼仔鱼在水体中饵料百分比组成中贻贝幼体占29.67%29.67%、轮虫占、轮虫占70.65%70.65%时,仔鱼吃进的饵料中,贻贝幼体占时,仔鱼吃进的饵料中,贻贝幼体占94.9%94.9%、、轮虫占轮虫占4.7%4.7%孵化后2020天的稚鱼,在水体中轮虫占天的稚鱼,在水体中轮虫占52.5%52.5%、卤虫幼体、卤虫幼体为为41.41%41.41%时,两者在数量上几乎相等,但稚鱼的胃含物中,卤虫幼体时,两者在数量上几乎相等,但稚鱼的胃含物中,卤虫幼体却占绝对优势,为却占绝对优势,为94.01%94.01%,而轮虫占,而轮虫占5.45%5.45%。
蓝点马鲛只捕食鳀的幼蓝点马鲛只捕食鳀的幼鱼,而不捕食大小相似的箭虫在饥饿状态和食物种类单一时,有些鱼,而不捕食大小相似的箭虫在饥饿状态和食物种类单一时,有些鱼类的仔、稚也可能饥不择食但有些种类的仔、稚鱼宁可饿死也不鱼类的仔、稚也可能饥不择食但有些种类的仔、稚鱼宁可饿死也不捕食不适合的食物捕食不适合的食物n n2、食物的转换、食物的转换 n n 随着仔、稚鱼的生长和消化系统的分化发育,饵料的种类也随随着仔、稚鱼的生长和消化系统的分化发育,饵料的种类也随之有所转化仔、稚鱼的食物转换有一定的阶段性,各阶段之间有一之有所转化仔、稚鱼的食物转换有一定的阶段性,各阶段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食物的转换有两个基本类型,梭、鲻等鱼类,仔、稚鱼个过渡时期食物的转换有两个基本类型,梭、鲻等鱼类,仔、稚鱼的食物由小型的浮游动物到大型浮游动物转到植物性饵料另一类型的食物由小型的浮游动物到大型浮游动物转到植物性饵料另一类型如牙鲆、真鲷等鱼类,由小型的浮游动物到大型浮游动物,转到动物如牙鲆、真鲷等鱼类,由小型的浮游动物到大型浮游动物,转到动物性鱼虾或底栖动物在养殖条件下,梭鱼稚鱼,在体长~时以贻贝幼性鱼虾或底栖动物。
在养殖条件下,梭鱼稚鱼,在体长~时以贻贝幼体为主要食物,体长在~时以轮虫为主,体长~时以卤虫幼体为主,体为主要食物,体长在~时以轮虫为主,体长~时以卤虫幼体为主,全长全长3131~~50 mm50 mm的幼鱼即转以底栖硅藻为主要食物的幼鱼即转以底栖硅藻为主要食物 鲻鱼体长在鲻鱼体长在30mm30mm之后摄食底栖硅藻,之后摄食底栖硅藻,2525~~30mm30mm阶段为动植物混食阶段阶段为动植物混食阶段n n3 3、摄食量、摄食量、摄食量、摄食量 n n表表表表5-2 5-2 5-2 5-2 黑鲷稚鱼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日摄食量~黑鲷稚鱼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日摄食量~黑鲷稚鱼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日摄食量~黑鲷稚鱼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日摄食量~23.2℃)23.2℃)23.2℃)23.2℃)组别尾数全长(mm)体重(mg)组日摄饵量(mg)肠道中猛水蚤个数每尾日摄饵量(mg)日摄饵个数摄饵量与鱼体重比率(%)Ⅰ408.5±0.37.15±0.68143.9541±33.69112251.5Ⅱ4011.4±0.5420.30 ±1.98402.9283±510.07333449.6Ⅲ3715.0±0.5459.9±3.441179.01107±631.865105553.5n n表表5-3 5-3 生产生产100100万黑鲷稚鱼所需虎斑猛水蚤量估算万黑鲷稚鱼所需虎斑猛水蚤量估算日龄全长(mm)体重(mg)成活率(%)成活数(万)虎斑猛水蚤个数(百万)虎斑猛水蚤重量(kg)207.03.8701400882.66217.34.66813601043.13227.55.56513001183.57238.37.06312601464.14249.08.56012001695.10259.611.85811602276.482610.516.45511002999.022711.220.354108036310.962811.924.552104042212.742913.029.750100049214.85n n 刚开口的梭鱼仔鱼,一天可摄食刚开口的梭鱼仔鱼,一天可摄食160160个贻贝幼体个贻贝幼体5 5个轮虫,孵化后个轮虫,孵化后8 8天的仔鱼一天可摄食天的仔鱼一天可摄食206206个贻贝幼体个贻贝幼体2 2个轮虫,孵化后个轮虫,孵化后1616天的个体一天的个体一天可摄食天可摄食167167个轮虫和个轮虫和1 1个贻贝幼体,孵化后个贻贝幼体,孵化后2525天的一天可摄食天的一天可摄食268268个个卤虫幼体卤虫幼体3131轮虫,孵化后轮虫,孵化后3030天的稚鱼一天可摄食天的稚鱼一天可摄食498498个卤虫幼体。
个卤虫幼体n n 据郑澄伟(据郑澄伟(19791979)的材料,全长~梭鱼苗平均每尾日消耗轮虫)的材料,全长~梭鱼苗平均每尾日消耗轮虫10781078~~13711371个个, ,相当于鱼体积的相当于鱼体积的9696~~40%40%全长~梭鱼苗,平均每尾日全长~梭鱼苗,平均每尾日消耗卤虫幼体消耗卤虫幼体662662~~36253625个个, ,相当于鱼体积的相当于鱼体积的9393~~270%270%全长的梭鱼苗,全长的梭鱼苗,平均每尾日消耗虎斑蚤平均每尾日消耗虎斑蚤10721072个,相当于鱼体积的个,相当于鱼体积的114%114% n n(三)关于摄食的几个重要概念(三)关于摄食的几个重要概念(三)关于摄食的几个重要概念(三)关于摄食的几个重要概念n n1 1、卵黄囊利用效率(、卵黄囊利用效率(yolk-sac utilization rateyolk-sac utilization rate)) 反映了仔鱼反映了仔鱼利用卵黄转化为机体组织的程度利用卵黄转化为机体组织的程度 n n2 2、不可逆点(、不可逆点(point of irreversibilitypoint of irreversibility)) 仔鱼在持续饥饿到仔鱼在持续饥饿到某一时间点时某一时间点时, ,尽管还能继续生存较长一段时间尽管还能继续生存较长一段时间, ,但已虚弱得不可能再但已虚弱得不可能再恢复摄食能力。
此时为仔鱼培育过程中的临界期(恢复摄食能力此时为仔鱼培育过程中的临界期(vital periodvital period)不同种类仔鱼抵达不可逆点的时间不同,一般来说,孵化时间长、卵不同种类仔鱼抵达不可逆点的时间不同,一般来说,孵化时间长、卵黄容量大、温度低、代谢速度慢,该点出现晚,反之则早鲆、鲽类黄容量大、温度低、代谢速度慢,该点出现晚,反之则早鲆、鲽类仔鱼变态为底栖生活后,耐受饥饿的能力特别强仔鱼变态为底栖生活后,耐受饥饿的能力特别强 n n3 3、开口(、开口(initial feedinginitial feeding)) 仔鱼在卵黄囊即将吸收完毕时,开仔鱼在卵黄囊即将吸收完毕时,开始主动摄食外界饵料生物的现象始主动摄食外界饵料生物的现象n n4 4、开口率(、开口率(initial feeding rateinitial feeding rate)) 在首次发现外源食物时,在首次发现外源食物时,群体中发生摄食行为的仔鱼比例,或是消化道内含有食物的仔鱼尾数群体中发生摄食行为的仔鱼比例,或是消化道内含有食物的仔鱼尾数占总解剖鱼尾数的百分数又称初次摄食率或初次摄食率发生率。
占总解剖鱼尾数的百分数又称初次摄食率或初次摄食率发生率n n5 5、饵料选择性指数(、饵料选择性指数(feed selective ratiofeed selective ratio)) 反映鱼类对备食反映鱼类对备食饵料喜好程度的指标它的大小由食物组成中某一食饵百分比(个体饵料喜好程度的指标它的大小由食物组成中某一食饵百分比(个体数量或重量)与饵料基础中该食饵所占的百分比所决定的饵料选择数量或重量)与饵料基础中该食饵所占的百分比所决定的饵料选择性指标采用计算公式性指标采用计算公式E=(rE=(ri i—P—Pi i)/(r)/(ri i+P+Pi i) )n n6 6、断奶、断奶(weaning)(weaning)或转料或转料 生产中,停止向仔鱼供应生物饵料,而生产中,停止向仔鱼供应生物饵料,而迫使其转向摄食其它人工食物的过程迫使其转向摄食其它人工食物的过程n n7 7、摄食效率(、摄食效率(feeding efficiencyfeeding efficiency)) 成功捕食到食物对象的反成功捕食到食物对象的反应次数占已进行过的捕食反应次数的百分数,叫做摄食效率或摄食成应次数占已进行过的捕食反应次数的百分数,叫做摄食效率或摄食成功率。
它反映了仔鱼摄食饵料对象的机率,与仔鱼捕食和游泳等器官功率它反映了仔鱼摄食饵料对象的机率,与仔鱼捕食和游泳等器官的形态功能特点及环境条件(如食饵的物理和生物特性及水温和光照的形态功能特点及环境条件(如食饵的物理和生物特性及水温和光照等)有关等)有关n n四、鱼苗鱼种生长的规律四、鱼苗鱼种生长的规律n n1、鱼苗鱼种生长的特点、鱼苗鱼种生长的特点n n(1)生长具阶段性n n(2)体长体重增长不同步 n n(3)生长具季节差异n n2、影响生长的因素、影响生长的因素n n(1)食性n n(2)纬度n n(3)其它因素n n五、鱼苗鱼种对水环境的适应五、鱼苗鱼种对水环境的适应五、鱼苗鱼种对水环境的适应五、鱼苗鱼种对水环境的适应 n n1 1、溶氧、溶氧、溶氧、溶氧n n2 2、水温、水温、水温、水温n n表表5-4 5-4 黑鲷稚鱼耗氧率与水温的关系黑鲷稚鱼耗氧率与水温的关系* *(引自郑建民等,(引自郑建民等,19911991))水温(℃)耗氧率(mg/g.h)17.50.37219.50.97821.01.735n n表表5-5 5-5 不同水温对仔鳗生长发育的影响(盐度不同水温对仔鳗生长发育的影响(盐度32‰32‰,),) 水温(℃)发育阶段172022242628肛门形成(天)542.5221.5眼色素出现(天)854.5432口开启(天)已死亡86.255.54.54鳗形游动(天)12.2510.598.57n n表表5-6 5-6 黄鳍鲷幼鱼窒息点和水温的关系黄鳍鲷幼鱼窒息点和水温的关系* *(盐度(盐度32.37‰32.37‰,体重克,体重克/ /尾)尾)水温(℃)水中溶氧量(mg/L)开始死亡半数死亡全部死亡17.82.2581.8101.50523.53.0601.9701.71029.04.4804.2804.030n n3 3、光照、光照、光照、光照n n表表5-7 5-7 大泷六线鱼仔鱼在不同照度下的摄食量(大泷六线鱼仔鱼在不同照度下的摄食量(mg/mg/尾尾/min/min))( (邱丽华等,邱丽华等,1999) 1999) 光照强度(Lx)摄食时间(min)510204060100000.390.877.210.4210.9210000.621.2612.517.518.411001.964.7824.634.4533.45101.212.9116.123.6726.510.921.229.6217.3719.390.100.324.396.377.41n n4 4、盐度、盐度、盐度、盐度n n表表5-8 5-8 遮目鱼仔鱼直接从盐度遮目鱼仔鱼直接从盐度3232移入不同盐度海水后的成活率移入不同盐度海水后的成活率(李加儿等,(李加儿等,19921992)) 孵化后天数试验盐度5101520253035401066.795.396.496.292.191.679.92—45.381.794.194.190.688.665.03—45.381.794.194.188.988.653.24—27.966.188.194.173.664.131.45—22.857.276.751.549.033.11.96—14.534.246.440.333.322.10n n5 5、氨氮、氨氮、氨氮、氨氮n n 在自然状况下,海水中溶解的氨氮一般不会很高,但在养殖条件在自然状况下,海水中溶解的氨氮一般不会很高,但在养殖条件下,特别是静水或交换不充分的水体,或是净化不完善的闭合循环流下,特别是静水或交换不充分的水体,或是净化不完善的闭合循环流水系统中,氨氮的含量可能超出常值。
奥尔德森(水系统中,氨氮的含量可能超出常值奥尔德森(19791979)指出,在水)指出,在水温温16℃16℃、盐度、盐度3434的饲养水槽中,氨氮含量为时,对卵鳎稚鱼无害,时,的饲养水槽中,氨氮含量为时,对卵鳎稚鱼无害,时,对大菱鲆无害在水温和盐度条件同上、对大菱鲆无害在水温和盐度条件同上、pHpH值为~,氨氮含量为~时,值为~,氨氮含量为~时,卵鳎稚鱼的生长受到抑制,氨氮含量为~时,大菱鲆稚鱼的生长受到卵鳎稚鱼的生长受到抑制,氨氮含量为~时,大菱鲆稚鱼的生长受到抑制,在抑制,在pHpH值低时,氨氮对稚鱼的危害更大值低时,氨氮对稚鱼的危害更大n n 郑建民等(郑建民等(19911991)研究了氨氮对黑鲷稚鱼耗氧率的影响,发现在)研究了氨氮对黑鲷稚鱼耗氧率的影响,发现在总氨氮由总氨氮由0 0向向1mg/L1mg/L升高过程中,稚鱼的耗氧率逐渐提高,但当总氨氮升高过程中,稚鱼的耗氧率逐渐提高,但当总氨氮继续升高到继续升高到3mg/L3mg/L时,耗氧率又逐渐下降,认为,前期稚鱼的耗氧率时,耗氧率又逐渐下降,认为,前期稚鱼的耗氧率逐渐增高,主要是氨氮促使黑鲷活动兴奋,导致呼吸率加快;后期由逐渐增高,主要是氨氮促使黑鲷活动兴奋,导致呼吸率加快;后期由于氨氮逐步增高导致稚鱼处于氨中毒状态,活动迟缓,呼吸率减慢,于氨氮逐步增高导致稚鱼处于氨中毒状态,活动迟缓,呼吸率减慢,相应耗氧率减少。
相应耗氧率减少 第二节 鱼苗、鱼种培育 n n一、池塘培育一、池塘培育一、池塘培育一、池塘培育n n( ( ( (一一一一) ) ) )鱼池条件鱼池条件鱼池条件鱼池条件n n1 1 1 1、地利、地利、地利、地利 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良好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良好n n2 2 2 2、鱼池状况、鱼池状况、鱼池状况、鱼池状况 池形整齐,面积~池形整齐,面积~2000m2000m2 2、可加水深,适当底泥,护、可加水深,适当底泥,护坡坚固、无渗漏,无杂物,池水能排干,通风、向阳坡坚固、无渗漏,无杂物,池水能排干,通风、向阳n n(二)清塘、整塘(二)清塘、整塘(二)清塘、整塘(二)清塘、整塘n n1 1 1 1、目的、目的、目的、目的 修复、加固鱼池,保持水位;消毒、杀灭敌害生物;改修复、加固鱼池,保持水位;消毒、杀灭敌害生物;改善底质、水质,施肥善底质、水质,施肥n n2 2 2 2、操作、操作、操作、操作n n((1 1)整塘)整塘 堵漏、夯实护坡和塘堤堵漏、夯实护坡和塘堤n n((2 2)排水、清除杂物及过多於泥、晒塘)排水、清除杂物及过多於泥、晒塘n n((3 3)药物清塘)药物清塘n n3 3 3 3、清塘药物及使用、清塘药物及使用、清塘药物及使用、清塘药物及使用n n((1 1)生石灰()生石灰(CaOCaO))n n①①原理原理 快速使水体变成强碱性、高温杀灭敌害生物。
快速使水体变成强碱性、高温杀灭敌害生物n n②②优点优点 全面彻底;保持水体全面彻底;保持水体pHpH稳定;改良底质、增加肥度稳定;改良底质、增加肥度n n③③缺点缺点 用量大、操作不便用量大、操作不便n n干塘清塘干塘清塘 水深水深6 6~~10cm10cm,,900900~~1200Kg/ha1200Kg/ha,加水立即泼洒石灰浆;,加水立即泼洒石灰浆;3 3~~5 5天后注入过滤新水,一周后放苗天后注入过滤新水,一周后放苗n n带水清塘带水清塘 水深~,水深~,18001800~~2250Kg/ha2250Kg/ha,,7 7~~8 8天后药效消失天后药效消失n n表表5-8 5-8 生石灰清塘后浮游生物变化模式(未放养鱼苗)生石灰清塘后浮游生物变化模式(未放养鱼苗)n n((((2 2 2 2)茶粕)茶粕)茶粕)茶粕n n①①原理原理 含皂角苷,可使动物红细胞分解,可以杀死杂鱼、蛙卵、含皂角苷,可使动物红细胞分解,可以杀死杂鱼、蛙卵、蝌蚪、螺、蚂蝗和部分水生昆虫,但对虾、蟹类无效,也无杀菌作用蝌蚪、螺、蚂蝗和部分水生昆虫,但对虾、蟹类无效,也无杀菌作用。
n n②②使用使用 敲碎后用水浸泡敲碎后用水浸泡24h24h,再加水,全池泼洒;,再加水,全池泼洒;500500~~650kg/ha650kg/ha(水深(水深1m1m)n n((((3 3 3 3)漂白粉)漂白粉)漂白粉)漂白粉n n①①原理原理 遇水释放次氯酸,再分解产生氧(强氧化剂),具强烈的遇水释放次氯酸,再分解产生氧(强氧化剂),具强烈的杀菌和消灭敌害生物能力,效果与生石灰相当杀菌和消灭敌害生物能力,效果与生石灰相当n n②②使用使用 溶解后上风区泼洒,溶解后上风区泼洒,20mg/L20mg/L(有效氯(有效氯35%35%)n n③③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不可用金属器具盛放;注意防护;注意有效氯含量不可用金属器具盛放;注意防护;注意有效氯含量 n n(三)肥水下塘和适时下塘(三)肥水下塘和适时下塘n n1 1 1 1、原理、原理、原理、原理 利用人工施肥后水体饵料生物优势种类出现顺序和仔鱼利用人工施肥后水体饵料生物优势种类出现顺序和仔鱼适口食物转变顺序的一致性,使仔鱼下塘开口时,恰逢轮虫等小型浮适口食物转变顺序的一致性,使仔鱼下塘开口时,恰逢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高峰期,确保顺利开口。
游动物高峰期,确保顺利开口n n2 2 2 2、施肥、施肥、施肥、施肥n n((1 1)粪肥)粪肥 4500 4500~~6000Kg/ha6000Kg/ha,按照,按照500kg500kg加加120g120g的漂白粉消毒处的漂白粉消毒处理后投入池中理后投入池中n n((2 2)绿肥(大草))绿肥(大草) 6000 6000~~7500Kg/ha7500Kg/ha,清塘后施肥,,清塘后施肥,7 7~~1414天后天后放养鱼苗放养鱼苗n n3 3 3 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检查鱼苗是否开口;检查轮虫是否处于高峰期;清检查鱼苗是否开口;检查轮虫是否处于高峰期;清除敌害生物(拉空网)除敌害生物(拉空网) n n(四)鱼苗下塘(四)鱼苗下塘n n1 1 1 1、暂养鱼苗、调节温差、暂养鱼苗、调节温差、暂养鱼苗、调节温差、暂养鱼苗、调节温差n n2 2 2 2、合理密养、合理密养、合理密养、合理密养 8 8~~1515万尾万尾2 2n n3 3 3 3、放试水鱼和食水鱼(消毒)、放试水鱼和食水鱼(消毒)、放试水鱼和食水鱼(消毒)、放试水鱼和食水鱼(消毒) 在池塘清塘或水体消毒后,为验在池塘清塘或水体消毒后,为验证其药物毒性是否消失,确保鱼苗安全,打一盆水,放数尾鱼苗于其证其药物毒性是否消失,确保鱼苗安全,打一盆水,放数尾鱼苗于其中,若中,若2020分钟内鱼苗活力正常,表明可以放心放苗。
开口鱼苗下塘时,分钟内鱼苗活力正常,表明可以放心放苗开口鱼苗下塘时,不仅不能摄食大型浮游动物,而且易受其伤害,故可以先放一些大规不仅不能摄食大型浮游动物,而且易受其伤害,故可以先放一些大规格温和型鱼种,以吃掉大型浮游动物,称为放格温和型鱼种,以吃掉大型浮游动物,称为放““食水鱼食水鱼””n n4 4 4 4、饱食下塘、饱食下塘、饱食下塘、饱食下塘 开口鱼苗下塘后,由于需要适应新环境,往往不能开口鱼苗下塘后,由于需要适应新环境,往往不能及时获取适口饵料生物,若空腹下塘,容易因饥饿致死;而饱食下塘及时获取适口饵料生物,若空腹下塘,容易因饥饿致死;而饱食下塘的鱼苗成活率大大提高每万尾鱼苗投喂煮熟的蛋黄的鱼苗成活率大大提高每万尾鱼苗投喂煮熟的蛋黄2 2~~3 3个其方法个其方法是把鱼苗放入稍大的容器内,将蛋黄用水稀释,经是把鱼苗放入稍大的容器内,将蛋黄用水稀释,经4040目聚乙烯网布过目聚乙烯网布过滤后,均匀洒在盆内,约等滤后,均匀洒在盆内,约等2020分钟后将鱼苗下塘分钟后将鱼苗下塘n n表表5-9 5-9 饱食下塘与空腹下塘草鱼苗的耐饥饿能力测定(水温饱食下塘与空腹下塘草鱼苗的耐饥饿能力测定(水温23℃23℃))处处理理尾尾数数各日各日龄龄仔仔鱼鱼累累计计死亡率(死亡率(% %))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13131414饱饱食食下塘下塘1431430 00 00 00 00 00 00.70.70.70.72.12.14.24.2空腹空腹下塘下塘1651650 00.60.61.81.83.63.63.63.66.76.711.511.546.746.7100100- -n n(五)鱼苗培养(五)鱼苗培养(五)鱼苗培养(五)鱼苗培养n n1 1 1 1、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有机肥料+ + + +豆浆豆浆豆浆豆浆n n((1 1))1 1~~5 5天天 豆浆,豆浆,1 1天天3 3次。
先将黄豆(次先将黄豆(2 2,每次)用水泡透,然,每次)用水泡透,然后边磨边加水,使后边磨边加水,使1 1千克黄豆磨成约千克黄豆磨成约2020升豆浆;豆浆磨成后要立即投升豆浆;豆浆磨成后要立即投喂(现磨现喂),泼洒要均匀此时投喂豆浆,一部分是供鱼苗摄食,喂(现磨现喂),泼洒要均匀此时投喂豆浆,一部分是供鱼苗摄食,一部分是培养浮游动物(轮虫等)一部分是培养浮游动物(轮虫等)n n((2 2))6 6~~1010天天 豆浆(豆浆(5 5~~6Kg6Kg黄豆黄豆2 2))+ +有机肥(有机肥(100100~~2 2)豆浆每)豆浆每天分上、下午天分上、下午2 2次泼喂;池水较瘦时,要在晴天上午追施有机肥次泼喂;池水较瘦时,要在晴天上午追施有机肥1 1次,次,培育枝角类、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培育枝角类、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n n((3 3))1111~~1515天天 每天投喂豆饼糊、酒糟(~每天投喂豆饼糊、酒糟(~2 2)等精料或是配合饲)等精料或是配合饲料,防止饥饿导致的料,防止饥饿导致的““跑马病跑马病””若养殖鲢、鳙鱼,还应追施有机肥若养殖鲢、鳙鱼,还应追施有机肥1 1次(次(100100~~2 2),可以适当开动增氧机。
可以适当开动增氧机n n((4 4))1616~~2020天天 每天投喂干豆饼每天投喂干豆饼 ~~2 2,泡软磨细呈糊状投喂此时,泡软磨细呈糊状投喂此时鱼苗已长至鱼苗已长至3cm3cm左右,达到夏花规格,为准备出苗或分池,要拉网锻左右,达到夏花规格,为准备出苗或分池,要拉网锻炼 n n2 2 2 2、施肥培育法(主要针对鲢、鳙鱼苗)、施肥培育法(主要针对鲢、鳙鱼苗)、施肥培育法(主要针对鲢、鳙鱼苗)、施肥培育法(主要针对鲢、鳙鱼苗)n n((1 1)基肥)基肥 畜粪畜粪200200~~2 2或人粪或人粪5050~~2 2或大草或大草250250~~2 2n n((2 2)追肥)追肥 鱼苗下塘后鱼苗下塘后3 3~~4 4天后开始,每天施追肥天后开始,每天施追肥2020~~2 2;若发现;若发现生长缓慢,也可在后期增投部分精饲料生长缓慢,也可在后期增投部分精饲料n n3 3 3 3、草浆培育法、草浆培育法、草浆培育法、草浆培育法 用高速打浆机将旱莲子草、风眼莲、水浮莲等打用高速打浆机将旱莲子草、风眼莲、水浮莲等打成草浆,既可以喂鱼,又能培育浮游生物。
每日上、下午各全池泼洒成草浆,既可以喂鱼,又能培育浮游生物每日上、下午各全池泼洒一次,日投量为一次,日投量为5050~~2 2,培育,培育1 1万尾夏花鱼种需青草万尾夏花鱼种需青草125125~~200200千克用旱莲子草打浆时需加旱莲子草打浆时需加2%2%~~5%5%的食盐,放置一昼夜后方可投喂此法还的食盐,放置一昼夜后方可投喂此法还需搭配一些精料需搭配一些精料 n n(六六)管理管理n n1 1 1 1、分期注水、分期注水、分期注水、分期注水n n((1 1)优点)优点 水温升高快;节约肥料和饵料;水质容易控制水温升高快;节约肥料和饵料;水质容易控制n n((2 2)方法)方法 从下塘初期的从下塘初期的5050~~60cm60cm逐渐加至后期的逐渐加至后期的100100~~150cm150cm;;进水严格过滤,防止冲起底泥进水严格过滤,防止冲起底泥n n2 2 2 2、巡塘、巡塘、巡塘、巡塘 加强巡塘;作好工作记录;善于发现问题,对问题要认加强巡塘;作好工作记录;善于发现问题,对问题要认真分析、早处理真分析、早处理n n(七)拉网锻炼和分苗(七)拉网锻炼和分苗n n1 1 1 1、锻炼目的、锻炼目的、锻炼目的、锻炼目的 增强鱼苗抗应激(密度、操作、低氧)能力;促进增强鱼苗抗应激(密度、操作、低氧)能力;促进粘液和粪便的排泄,有利于保持水质清新,提高运输成活率;去除敌粘液和粪便的排泄,有利于保持水质清新,提高运输成活率;去除敌害生物、统计数量,为出苗、分池稀养做准备。
害生物、统计数量,为出苗、分池稀养做准备n n2 2 2 2、工具、工具、工具、工具 网、谷池、鱼筛、白瓷盘、气石、气泵网、谷池、鱼筛、白瓷盘、气石、气泵n n3 3 3 3、锻炼方法、锻炼方法、锻炼方法、锻炼方法 晴天上午拉网,动作轻、防贴网,初次收网不宜过晴天上午拉网,动作轻、防贴网,初次收网不宜过紧;隔天拉网紧;隔天拉网n n((1 1)吊箱(网))吊箱(网)n n((2 2)过筛、鱼苗计数)过筛、鱼苗计数n n((3 3)出苗、运输)出苗、运输n n图图3 3 鱼苗拉网锻炼示意图鱼苗拉网锻炼示意图n n图图4 4 谷池装置示意图谷池装置示意图图5 鱼筛n n4 4、夏花质量鉴定、夏花质量鉴定n n(八)夏花培育(八)夏花培育----大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n n1 1 1 1、目标、目标、目标、目标 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尽快将夏花培育到大规格鱼种(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尽快将夏花培育到大规格鱼种(100100~~150g150g),尽早上市争取好价格,因此要求高成活率、大规格、早出),尽早上市争取好价格,因此要求高成活率、大规格、早出池。
大规格鱼种的优点:(池大规格鱼种的优点:(1 1)生长快、养殖周期短、资金周转快;)生长快、养殖周期短、资金周转快;((2 2)成活率高;()成活率高;(3 3)可以和成鱼套养,节约空间、便于轮捕轮放可以和成鱼套养,节约空间、便于轮捕轮放n n2 2 2 2、鱼池条件、鱼池条件、鱼池条件、鱼池条件 面积~,较鱼苗池稍大;可加水深~面积~,较鱼苗池稍大;可加水深~2m2m n n3 3 3 3、夏花放养、夏花放养、夏花放养、夏花放养n n((1 1)时间)时间 5 5~~6 6月份,尽量早月份,尽量早n n((2 2)放养方式)放养方式 单养;混养单养;混养n n混养优点:充分利用水层空间、饵料资源和之间的互利关系;混养原则:与主混养优点:充分利用水层空间、饵料资源和之间的互利关系;混养原则:与主养鱼存在饵料竞争关系的一律不混养;混养实施:主体鱼提前下塘、配养鱼推养鱼存在饵料竞争关系的一律不混养;混养实施:主体鱼提前下塘、配养鱼推迟放养n n以鲢为主:鲢以鲢为主:鲢6060~~70%+70%+草或鲤草或鲤2020~~25%+25%+鳙鳙1010~~15%15%;以鳙为主:鳙;以鳙为主:鳙6060~~70+70+草或草或鲤鲤3030~~40%40%;以鲤为主:鲤;以鲤为主:鲤60%+60%+草草10%+10%+鲢或鳙鲢或鳙30%30%;以草为主:草;以草为主:草6060~~70%+70%+鲢鲢1010~~25%+25%+鲤鲤1010~~15%15%。
n n(3)(3)放养密度放养密度 根据放养规格、养殖周期、预期规格、成活率来制定放养收获根据放养规格、养殖周期、预期规格、成活率来制定放养收获表;依池塘条件和养殖经验技术而变,放养前药浴消毒表;依池塘条件和养殖经验技术而变,放养前药浴消毒n n表表表表5-10 5-10 5-10 5-10 鱼种放养收获表鱼种放养收获表鱼种放养收获表鱼种放养收获表 放养规格(g/尾)放养密度(尾/ha)预期成活率(%)预期规格(g/尾)预期产量(Kg/ha)W0DSW1PD=P×100000/(W1×S)n n4 4、投饲、投饲、投饲、投饲n n((1 1)以天然饵料为主、精饲料为辅(青、草))以天然饵料为主、精饲料为辅(青、草) 先喂先喂天然饵料、后喂精料青鱼的天然饵料有粉碎的螺、蚬、天然饵料、后喂精料青鱼的天然饵料有粉碎的螺、蚬、蚕蛹等动物性饵料;草鱼的有芜萍、苦草、轮叶黑藻、苏蚕蛹等动物性饵料;草鱼的有芜萍、苦草、轮叶黑藻、苏丹草、黑麦草等;精料则包括饼粕、米糠、豆渣、酒糟、丹草、黑麦草等;精料则包括饼粕、米糠、豆渣、酒糟、麦类、玉米等植物性人工食物麦类、玉米等植物性人工食物。
n n((2 2)以配合饲料为主(草、鲤))以配合饲料为主(草、鲤) 投以优质饲料(营投以优质饲料(营养全面、粒径合适、物理性能优良)初时要通过增加次养全面、粒径合适、物理性能优良)初时要通过增加次数、延长时间来训练上浮集中摄食,及时调整投饲次数、数、延长时间来训练上浮集中摄食,及时调整投饲次数、时间和量时间和量n n((3 3)以施肥为主(鲢、鳙))以施肥为主(鲢、鳙) 施足基肥,根据情况勤施足基肥,根据情况勤施追肥,施追肥,15001500~~3000Kg/3000Kg/次次. .公顷,适当投喂精饲料公顷,适当投喂精饲料n n5、管理、管理n n((1 1)早晚巡塘,观察摄食、水色、活动、病害等情况,及时调整投)早晚巡塘,观察摄食、水色、活动、病害等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清理水面杂物和食台饵量;清理水面杂物和食台n n((2 2)适时注水适时注水n n((3 3)检查生长情况,及时过筛分塘、提大养小检查生长情况,及时过筛分塘、提大养小n n6、并塘越冬、并塘越冬n n((1 1)目的和作用)目的和作用 集中囤养于深水池中(水深集中囤养于深水池中(水深>2m>2m)越冬,便于管)越冬,便于管理;按规格分池囤养,便于计数和出售;腾出鱼种池,利于冬季清整。
理;按规格分池囤养,便于计数和出售;腾出鱼种池,利于冬季清整n n((2 2)时间)时间 水温降至水温降至10℃10℃或鱼基本不摄食时或鱼基本不摄食时n n((3 3)拉网)拉网 晴天拉网;拉网前停食晴天拉网;拉网前停食3 3~~5 5天;拉网、捕鱼、选鱼、天;拉网、捕鱼、选鱼、运输过程小心细致,避免伤鱼运输过程小心细致,避免伤鱼n n((4 4)并塘管理)并塘管理 适当投饵、施肥;北方冰封期防缺氧;防渗漏适当投饵、施肥;北方冰封期防缺氧;防渗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