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解析分类汇编(第三期)22等腰三角形.doc
16页等腰三角形一、 选择题1. (2014•湖北宜昌,第10题3分)如图,在△ABC中,AB=AC,∠A=30°,以B为圆心,BC的长为半径圆弧,交AC于点D,连接BD,则∠ABD=( ) A.30B.45C.60D.9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ABC=∠ACB,再求出∠CBD,然后根据∠ABD=∠ABC﹣∠CBD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AC,∠A=30°,∴∠ABC=∠ACB=(180°﹣∠A)=(180°﹣30°)=75°,∵以B为圆心,BC的长为半径圆弧,交AC于点D,∴BC=BD,∴∠CBD=180°﹣2∠ACB=180°﹣2×75°=30°,∴∠ABD=∠ABC﹣∠CBD=75°﹣30°=4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2014•湖北宜昌,第11题3分)要使分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 ) A.x≠1B.x>1C.x<1D.x≠﹣1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从以下三个方面透彻理解分式的概念:(1)分式无意义⇔分母为零;(2)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3)分式值为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3. (2014年贵州安顺,第6题3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別为a、b,且a、b满足+(2a+3b﹣13)2=0,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7或8 B. 6或1O C. 6或7 D. 7或10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 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再分两种情况确定第三边的长,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周长.解答: 解:∵|2a﹣3b+5|+(2a+3b﹣13)2=0,∴,解得,当a为底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3,3,则周长为8;当b为底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2,3,则周长为7;综上所述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7或8.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4.(2014•贵州黔西南州, 第3题4分)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腰AB=8,底BC=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21B.20C.19D.18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题目给出了腰和底,根据周长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8+8+5=16+5=21.故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21.故选:A.点评: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周长的定义.5. (2014•湖北黄冈,第15题3分)如图,在一张长为8cm,宽为6cm的矩形纸片上,现要剪下一个腰长为5cm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矩形的一个顶点重合,其余的两个顶点在矩形的边上).则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 ,5,10 cm2.第2题图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分析:因为等腰三角形腰的位置不明确,所以分(1)腰长在矩形相邻的两边上,(2)一腰在矩形的宽上,(3)一腰在矩形的长上,三种情况讨论.(1)△A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利用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边上的高BF,再代入面积公式求解;(3)先求出AE边上的高DF,再代入面积公式求解.解答:解:分三种情况计算:(1)当AE=AF=5厘米时,∴S△AEFAE•AF=×5×5=厘米2,(2)当AE=EF=5厘米时,如图BF===2厘米,∴S△AEF=•AE•BF=×5×2=5厘米2,(3)当AE=EF=5厘米时,如图DF===4厘米,∴S△AEF=AE•DF=×5×4=10厘米2.故答案为:,5,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角是直角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运用,要根据三角形的腰长的不确定分情况讨论.6. (2014•湖北荆门,第11题3分)如图,在第1个△A1BC中,∠B=30°,A1B=CB;在边A1B上任取一点D,延长CA1到A2,使A1A2=A1D,得到第2个△A1A2D;在边A2D上任取一点E,延长A1A2到A3,使A2A3=A2E,得到第3个△A2A3E,…按此做法继续下去,则第n个三角形中以An为顶点的内角度数是( )第3题图 A.()n•75° B. ()n﹣1•65° C. ()n﹣1•75° D. ()n•85°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 规律型.分析: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1C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DA2A1,∠EA3A2及∠FA4A3的度数,找出规律即可得出第n个三角形中以An为顶点的内角度数.解答: 解:∵在△CBA1中,∠B=30°,A1B=CB,∴∠BA1C==75°,∵A1A2=A1D,∠BA1C是△A1A2D的外角,∴∠DA2A1=∠BA1C=×75°;同理可得,∠EA3A2=()2×75°,∠FA4A3=()3×75°,∴第n个三角形中以An为顶点的内角度数是()n﹣1×75°.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DA2A1,∠EA3A2及∠FA4A3的度数,找出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2014•四川绵阳,第11题3分)在边长为正整数的△ABC中,AB=AC,且AB边上的中线CD将△ABC的周长分为1:2的两部分,则△ABC面积的最小值为( ) A.B.C.D.考点: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设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为x,底为y,分为的两部分边长分别为n和2n,再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n、y的方程组,用n表示出x、y的值,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舍去不符合条件的x、y的值,由n是正整数求出△ABC面积的最小值即可.解答:解:设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为x,底为y,分为的两部分边长分别为n和2n,得或,解得或,∵2×<(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取,其中n是3的倍数∴三角形的面积S△=××=n2,对于S△=n2=n2,当n≥0时,S△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故当n=3时,S△=取最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面积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n、y的方程组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2014•无锡,第10题3分)已知△ABC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4,6,在△ABC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 ) A.6条B.7条C.8条D.9条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利用AB,AC为底以及为腰得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当BC1=AC1,AC=CC2,AB=BC3,AC4=CC4,AB=AC5,AB=AC6,BC7=CC7时,都能得到符合题意的等腰三角形.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应用设计与作图等知识,正确利用图形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 (2014年广西钦州,第16题3分)如图,△ABC中,∠A=40°,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DBC=30°,若AB=m,BC=n,则△DBC的周长为 m+n .考点: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出AD=BD,推出∠A=∠ABD=40°,求出∠ABC=∠C,推出AC=AB=m,求出△DBC的周长是DB+BC+CD=BC+AD+DC=AC+BC,代入求出即可.解答: 解:∵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A=40°,∴AD=BD,∴∠A=∠ABD=40°,∵∠DBC=30°,∴∠ABC=40°+30°=70°,∠C=180°﹣40°﹣40°﹣30°=70°,∴∠ABC=∠C,∴AC=AB=m,∴△DBC的周长是DB+BC+CD=BC+AD+DC=AC+BC=m+n,故答案为:m+n.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2014•山西,第16题3分)如图,在△ABC中,∠BAC=30°,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CE=∠BAC,CE交AB于点E,交AD于点F.若BC=2,则EF的长为 ﹣1 .考点: 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 过F点作FG∥B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F=CF,在Rt△CDF中,根据三角函数可得AF=CF=2,DF=,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比例式GF:BD=AF:AD,求得GF=4﹣2,再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比例式EF:EC=GF:BC,依此即可得到EF=﹣1.解答: 解:过F点作FG∥BC.∵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BC=1,∠BAD=∠CAD=∠BAC=15°,AD⊥BC,∵∠ACE=∠BAC,∴∠CAD=∠ACE=15°,∴AF=CF,∵∠ACD=(180°﹣30°)÷2=75°,∴∠DCE=75°﹣15°=60°,在Rt△CDF中,AF=CF==2,DF=CD•tan60°=,∵FG∥BC,∴GF:BD=AF:AD,即GF:1=2:(2+),解得GF=4﹣2,∴EF:EC=GF:BC,即EF:(EF+2)=(4﹣2):2,解得EF=﹣1.故答案为:﹣1.点评: 综合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三角函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以及方程思想,本题的难点是作出辅助线,寻找解题的途径.3. (2014•丽水,第13题4分)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若AB=6,CD=4,则△ABC的周长是 2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CD,再求出△ABC的周长.解答:解:∵在△ABC中,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又∵AD⊥BC于点D∴BD=CD∵AB=6,CD=4∴△ABC的周长=6+4+4+6=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定要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中的三线合一.4.(2014•四川绵阳,第15题4分)如图,l∥m,等边△ABC的顶点A在直线m上,则∠α= 2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延长CB交直线m于D,根据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答即可,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求出∠α.解答:解:如图,延长CB交直线m于D,∵△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l∥m,∴∠1=40°.∴∠α=∠ABC﹣∠1=60°﹣40°=20°.故答案是:2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并作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