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定稿论文.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08096037
  • 上传时间:2023-05-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定稿论文 - 形式美规律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久性的法那么,是一种内在的形式,是一切设计艺术的核心,是一切艺术流派的美学根据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形式要素被推到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只有正确掌握了形式美感要素才能把复杂多变的设计语言整合到形式表现中去如今的景观设计早已不同于狭义的“园林绿化”,设计师综合运用统一、平衡、节奏、韵律等美学法那么,以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和创造景观语言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1.形式美法那么 1.1 多样统一 多样统一,也称有机统一,即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任何造型艺术,都具有假设干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络只有这些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律,有机地组合成为一个整体时,才可以从各部分的差异,看出多样性和变化;从各部分之间的联络,看出和谐与秩序既有变化,又有秩序,这就是一切艺术品,特别是造型艺术形式必须具备的原那么 一个根本要素孤立存在在景观设计当中是很少见的,通常各个景观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场所+景观”,各要素的数量、位置、颜色、形状、线条、动静、质感及比例等,即要有一定的变化用来显示多样性,又要使统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有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只有多样变化,没有整齐统一,就会显得纷繁散乱;假如只有整齐统一,没有多样变化又会显得呆板、郁闷、单调所以园林中常要求统一当中有变化,或是变化当中有统一在园林中,园林建筑、山石、植物、小品等因素,其体量、材质、色彩、风格等各不一样面对园林中复杂多样的构图因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统一: 形式的统一、材料的统一、花木的多样化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风景园林的多样化是在统一性的根底上进展变化多样化是园林艺术多姿多彩的根本,无论是在设计形式,材料、色彩和纹理质地都保持合理的多样性的变化,才有丰富的景观一个不和谐的要素会引起视觉紧张和视觉冲突,失去美感过于繁杂那么会让人心烦意乱,无所适从,而平铺直叙,没有变化,又会显得过于单调呆板景观作品的美感是从统一的整体效果中感受到的因此,只有做到既多样又统一才能使景观到达和谐的境界 1.2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音乐中的词汇节奏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韵律是在节奏的根底上赋予一定的情感色彩景观要素的节奏与韵律是通过体量大小的区分、空间虚实的交替、构件排列的疏密、长短的变化、曲柔刚直的穿插等等变化来 同一种或同一组造型要素的连续反复或交替反复可以在视觉上造成一种具有动势的丰富的秩序视觉效果,给节奏带来了多样性,使其具有视觉感强烈的韵律美。

      在单一造型要素重复出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插入截然不同的新形态来寻找打破,可以产生强烈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韵律本来是用来说明音乐和诗歌中音调的起伏和节奏感的,以往一些美学家多认为诗和音乐的起是和人类本能地节奏和和谐有着亲密的联络亚里士多德认为:爱好节奏和谐之类的形式是人类生来就有的自然倾向自然界中许多事物或现象,往往由于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或有秩序的变化,也可以激发人们的美感例如把一颗石于投入水中,就会激起一圈圈的波纹由中心向四外扩散,这就是一种富有韵律感的自然现象除自然现象外,其他如人工的编造物,延经纬两个方向互相交织、穿插,一隐一显也同样给人某种韵律感在此根底上,人们有意识的加以模拟和运用,从而创造出各种以具有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为特征的美的形式——韵律美园林绿地中常见的韵律有: 1 1.2.1 简单韵律 即有同种因素等距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的韵律特征如等距的行道树、等高等距的长廊、等高等宽的登山台阶、爬山墙等 1.2.2 交替韵律 即有两种以上因素交替等距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的韵律特征如柳树与桃数的交替栽种、两种不同花坛的等距交替排列 1.2.3 渐变韵律 指园林布局连续出现重复的组成部分,在某一方面作有规律的逐渐加大或变小,逐渐加宽或变窄,逐渐加长或缩短的韵律特征。

      如体积大小、色彩浓淡、质地粗细的逐渐变化 1.2.4 突变韵律 指景物连续构图中某一部分以较大的差异和对立形式出现,从而产生突然变化的韵律感,给人以强烈的比照的印象 1.2.5 交织韵律 两组以上的要素按一定规律互相交织变化常见的有芦席的编织纹理和中国的木棂花窗格 1.2.6 旋转韵律 某种要素或线条,按照螺旋状方式反复连续进展,或向上、或向左右开展,从而得到旋转感很强的韵律特征在图案、花纹或雕塑设计中常见 1.2.7 拟态韵律 既有一样因素又有不同因素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如花坛外形一样但花坛内种的花草种类、布置又各不一样 1.3 尺度与比例 人们的空间行为是确定空间尺度的主要根据 任何物体,不管任何形状,必有3个方向,即长、宽、高的度量比例就是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任何园林景观,都要研究双重的3个关系,一是景物本身的三维空间;二是整体与部分 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使客观景象和人的心理经历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使人得到美感,这就是符合比例了,或者说某景物整体与部分间存在着的关系,是符合逻辑的必然关系世界公认的最正确数比关系是由古希腊毕达格拉斯学派创立的黄金分割理论,即无论从数字、线段或面积上互相比拟的两个因素,其比值近似是1:0.618。

      然而在人的审美活动中,比例更多的见之于人的心理感应,这是人类长期社会理论的产物,并不仅仅限于黄金分割比例关系那么如何能得到比拟好的比例关系呢?第一种方法是利用最简单明确、符合逻辑的比例关系来产生美感,因为过于复杂而且理不出头绪的比例关系并不美以上理论确定了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正方内接三角形等,可以作为好的比例衡量标准另一种方法称之为动态对称理论,认为比例关系是无公约数的,只有用图解法才能获得如一个由正方形对角线展开的矩形系列,其长度和宽度之比是协调的,而其比值那么围绕着黄金比而变化 园林中的比例,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或某部分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大小关系;二是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或某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比例一般只反映景物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数比关系,而不涉及详细尺寸,尺度那么是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和部分构件与人或人所习见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可分为可变尺度和不可变尺度两种不可变尺度是按一般人体的常规尺寸确定的尺度可变尺度如建筑形体、雕像的大小、桥景的幅度等都要依详细情况而定园林中常应用的是夸大尺度,夸大尺度往往是将景物放大或缩小,以到达造园造景效果的需要。

      在园林造景中,运用尺度规律进展设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2 1.3.1 单位尺度引进法 即应用某种为人所熟悉的景物作为尺度标准,来确定群体景物的互相关系,从而得出符合尺度规律的园林景观如在苏州留园中,为了突出冠云峰的高度,在其旁边及后面布置了人们熟知的亭子和楼阁作为陪衬和比照,来显示其“冠云”之高 1.3.2 人的习惯尺度法 习惯尺度是以人体各部分尺寸及其活动习惯尺寸规律为准,来确定风景空间及各景物的详细尺度如亭子、花架、水榭、餐厅等尺度,就是根据人的习惯尺度法来确定的 1.3.3 模度尺设计法 运用好的数比关系或被认为是最美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黄金率矩形等作为根本模度,进展多种划分、拼接、组合、展开或缩小等,从而在立面、平面或主体空间中,获得具有模度倍数关系的空间如房屋、庭院、花坛等,这不仅得到好的比例尺度效果,而且也给建造施工带来方便一般模度尺的应用多取增加法和消减法进展设计 1.3.4 尺度与环境的相对关系 一件雕塑在展室内显得气魄非凡,移到大草坪、广场中那么感到分量缺乏,尺度欠佳一座大假山在大水面边奇美无比,而放到小庭园里那么必然感到尺度过大,拥挤不堪。

      这都是环境因素的相对关系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景物与环境尺度要协调和统 1.4 比照与调和 比照和调和,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矛盾状态,它表达出事物存在的差异性,所不同的是,“调和”是在事物的差异性中求“同”,“ 比照”是在事物的差异性中求“异” 调和”是把两个相当的东西并在一起,使人感到交融、协调,在变化中求得一致;“比照”那么是把两种极不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使人感到鲜明、醒目,富于层次美比照与调和也就是美学上的“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这样才能获得高层次的审美缺少比照变化会使人感到单调、缺乏美感,可是过分的强调比照变化就会失去景观的协调一致性,会给人造成视觉上的混乱正确运用比照与调和可以使各种要素相辅相成,互相依托,活泼生动,而又不失于完好 在园林构图中,任何两种景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差异程度明显的,各自特点就会显得突出,比照鲜明;差异程度小的,显得平缓、和谐,具有整体效果所以,园林景物的比照到调和统一,是一种差异程度的变化比照—— 在园林造景中,往往通过形式和内容的比照关系而更加突出主体,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色彩比照、方向比照、疏密比照、虚实比照 调合——园林风光要在比照中求调和,调和中求比照,这样景观才既丰富多彩而又主题突出,风格一致。

      相似协调——形状相似而大小或排列上有变化 近似协调——互相近似的景物重复出现或互相配合产生的协调感 在园林静态构图中,一般有主景、配景之分主景以与配景比照而且突出,配景那么以自身调和手法衬托、陪衬主景,统一画面在连续构图中,连续的主景可有变化,但要有主调;连续的配景要有基调,尤其在种植设计中,基调贯穿全园,才能到达主景突出,风格统一一般全园必以某一树种作为基调树种,将各区统一起来,同时根据不同空间造景,可选择不同的主调树种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这样使全园既统一又有变化在景观设计中常用比照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用得好,可以突出主题,衬托气氛我国造园艺术中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比照手法的一种运用方法西安盆景园中有一处大草坪,草坪上只有一株红枫,在绿色的草坪上红色的枫树纸条细柔斜出,使空间顿时亮堂起来,二者形成鲜明的比照,也形成独特的意境,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在景观设计领域中,无论是整体还是部分,单体还是群体,在大与小、曲与直、虚与实、动与静、以及形状、色彩、质地等等要素中都要巧妙的结合 3 1.5 对称与平衡 对称与平衡是一切设计艺术最为普遍的表现形式之一对称构成的造型要素具有稳定感、庄重感和整齐的美感,对称属于规那么式的平衡的范畴;平衡也称平衡,它不受中轴线和中心点的限制,没有对称的构造,但有对称的重心,主要是指自然式平衡。

      在设计中,平衡不等于均等,而是根据景观要素的材质、色彩、大小、数量等来判断视觉上的平衡,这种平衡给视觉带来的是和谐对称与平衡是把无序的、复杂的形态组构成秩序性的、视觉平衡的形式美以静态平衡来讲,有两种根本形式:一种是对称的形式;另一种是非对称的形式对称的形式天然就是平衡的,加之它本身又表达出一种严格的制约关系,因此具有一种完好统一性正是基于这一点,人类很早就开场运用这种形式来建造建筑不对称形式的平衡虽然互相之间的制约关系不像对称形式那样明显、严格,但要保持平衡的本身也就是一种制约关系而且与对称形式的平衡相比拟,不对称形式的平衡显然要轻巧活泼得多 除静态平衡外,有很多现象是依靠运动来求得平衡的,例如旋转着的陀螺、展翅飞翔的小鸟、奔驰着的动物、行驶着的自行车等,就是属于这种形式的平衡,一旦运动终止,平衡的条件将随之消失,因此人们把这种形式的平衡称之为动态平衡近现代建筑师知造园家还往往用动态平衡的观点来考虑问题 此外,造园艺术非常强调时间和运动这两方面因素这就是说人对于园林景观的欣赏不是固定于某一个点上,而是在连续运动的过程中来欣赏的从这种观点出发,必然认为园林景观的对称或平衡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各个角度来考虑动态景观的平衡问题,从连续行进的过程中来把握园林景观的动态的平衡变化,这就是格罗毕斯所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