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面罩的临床应用ppt课件.ppt
25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精选,*,球囊,面罩的临床应用,急诊科 郑笙盈,精选,学习目标,定义和目的,基本原理和结构,适应范围和禁忌症,操作方法,清洁与保养,精选,定义,球囊-面罩又称简易呼吸器,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行气管插管时,可通过球囊-面罩直接给氧,使患者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精选,目的,增加或辅助病人的自主通气,改善病人的气体交换功能,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为临床抢救争取时间,精选,结构,面罩,单向阀,压力安全阀,球体,进气阀,储氧阀,氧气储气袋(储氧袋),氧气链接管,呼气阀,(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取下),精选,精选,面罩,面罩内充气约,2/3-3/4(,成人,110-120ml,儿童,50-60ml,),精选,精选,精选,压力安全阀(,40-60cmH,2,O,),精选,进气阀,氧气进口,精选,减压阀,进气阀,精选,工作原理,氧气进入球形气囊或储氧袋,通过人工挤压气囊打开前方活瓣将氧气压入与病人口鼻贴近的面罩内或气管导管内,以达到人工通气的目的,。
精选,吸气呼气动作流程,1,、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出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如用氧气,则氧气随球体复原吸气动作暂存于球体内,在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精选,2,、将被挤压的球体松开,鸭嘴阀即刻向上推,并处于闭合状态,以使患者吐出的气体由出气口放出3,、与此同时,进气阀收到球体松开所产生的负压,将进气阀打开,储气袋氧气送入球体,知道球体完全恢复挤压前的原状精选,适应范围,心肺复苏,现场的紧急抢救,更换人工气道的过程,意外拔管,病人转运期间,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时,精选,禁忌症,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颌面部外伤或严重骨折,大量胸腔积液,肺大泡,张力性气胸,精选,操作方法,物品准备,:选择合适的面罩,外接氧气,应调节氧流量至氧气储气袋充满氧气(氧流量1015Lmin),患者准备,:取仰卧,去枕、头后仰体位,操作方法,:开放气道,清除口腔中义齿与咽喉部任何可见的异物,松解患者衣领分单人操作法和双人操作法:,精选,单人操作法(EC手法),:,操作者位于患者头部后方,将患者头部向后仰,并托牢下颌使其朝上,保持气道通畅,将面罩扣在患者口鼻部,用一手拇指和食指呈“”形按压面罩,中指和无名指放在下颌下缘,小指放在下颌角后面,呈“”形,保持面罩的适度密封,用另外一只手均匀地挤压球囊,送气时间为秒以上,将气体送入肺中,待球囊重新膨胀后再开始下一次挤压,保持适宜的吸气呼气时间,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时,应先将痰液吸净后再应用,精选,双人操作法,:由一人固定或按压面罩,方法是操作者分别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放在面罩的主体,中指和无名指放在下颌下缘,小指放在下颌角后面,将患者下颌向前拉,伸展头部,畅通气道,保持面罩的适度密封,由另一个人挤压球囊,精选,观察要点,挤压球囊时注视患者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着挤压球囊而起伏),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
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工作是否正常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精选,注意事项,1.选择适宜通气量 挤压球囊时应注意潮气量适中,通气量以见到胸廓起伏即可,大约400-600ml,2.选择适当呼吸频率 美国心脏协会2010年建议:,存在脉搏,每,5-6,秒给予1次呼吸(10-12次/分),没有脉搏,使用30:2的比例进行按压-通气,有高级呼吸道,每分钟给予8-10次呼吸,有微弱呼吸,在患者吸气时挤压气囊,3.监测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通气效果、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等参数,精选,清洁与保养,如果操作中单向阀受到呕吐物、血液等的污染时,我们首先要用力挤压球体数次,将积物清除干净,再将单向阀取下用水清洗干净,送供应室消毒,定期进行消毒、保持清洁(有效期,14,天),定期检测、处于功能状态(检测球体、单向阀、进气阀、储氧阀),精选,总结,球囊-面罩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能迅速建立人工呼吸,纠正低氧血症,常用于建立人工气道前的抢救及各种危重病人的转运等,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精选,谢谢!,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