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低碳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最终稿).docx
8页厦门市低碳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最终稿)厦门市低碳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 低碳城市的内涵低碳城市从宏观层面讲是指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及CO2排放相脱钩从微观层面讲,低碳经济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经济活动,在经济过程的进口环节,要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等高碳性的能源;在经济过程的转化环节,要大幅度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包括提高工业能效、建筑能效和交通能效等;在经济过程的出口环节,要通过植树造林、爱护湿地等增加地球的绿色面积,汲取经济活动所排放的CO2,即所谓碳汇应着重探究建筑、交通及生产三大领域内的低碳开展模式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中,主要源于四大领域,分别为交通、建筑、工业及森林削减,在全部CO2排放中,森林削减占10%,城市生产、交通及建筑碳排放量约占城市总的碳排放量的90%以上〔其中交通18%,建筑28%〔包含运行与施工过程〕,工业44%〕在城市开展中,首先,应最大限度减小化石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产值的能耗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城市开展与碳排放脱钩;其次,在城市开展中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再者,要在城市中加大森林、沼泽及湿地等生态系统的规模,最大限度地汲取储存CO2,削减已经释放的大气中的CO2含量。
2 厦门开展低碳城市的总体目标2.1 现状依据厦门市每年的经济规模,对将来城市CO2排放量进展测算,从总体上明确将来城市开展低碳经济的目标202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60.02亿元,万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折合为0.6t标煤〔GDP遵照2005年价格计算〕,每吨标准煤排放CO2为2.46t,以此可计算厦门2022年CO2排放量为2245万t左右厦门总CO2排放量中,工业占肯定的比例,其次为交通及建筑运用中的CO2排放〔附图1〕将来须要重点关注居民的生活方式、城市功能构造及产业构造 图1厦门市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比例2.2 总体目标依据将来十年各项指标的开展预料,可以确定厦门市未来不同阶段碳排放模式2005年,厦门万元GDP的能耗为0.65标准煤/万元2005年到2022年厦门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为年平均2.56%,而假如在此根底上乘以1.3的系数可到达3.35%,假定以此平均数作为将来CO2排放惯性开展模式,并且假定将来厦门GDP增长率保持年14%的速度开展,2022年GDP总量将为2005年的7.14倍,而单位GDP能耗将降为2005年的60%,2022年CO2排放总量可限制在2005年的4.28倍。
2022年厦门单位GDP能耗可在2005年根底上下降40%; 2022年厦门单位GDP为0.39t标煤/万元GDP; 2022年厦门CO2排放总量限制在6864万t 厦门低碳城市整体规划进度表详见附图2 42.3 建筑运用碳减排2.3.1 总量限制建筑运用阶段CO2排放包括住宅生活及公共建筑,厦门市建筑CO2总排放量由2000年的185.2万t 增至2022年449.05万t,年均增速为11.7%,且公共建筑运用CO2排放普遍偏高建筑碳排放已占据社会总碳排放的20%以上,包括居住及公共建筑,而且建筑运用阶段的碳排放比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上升2022年建筑运用碳排放限制在1922万t2.3.2 居住建筑碳减排城市住宅生活碳排放的凹凸主要取决于城市家庭生活能源利用构造,包括空调、热水、家电及炊事中各能源所占的比例2005年统计显示,厦门居住建筑CO2排放量已到达152.46万t厦门城市家庭生活能耗逐年上升,据统计,平均每平方米居住面积年能耗消耗带来的CO2排放量到达11.31kg2022年居住建筑CO2排放总量限制在652.53万t2.3.3 公共建筑碳减排公共场所碳排放计算包含酒店、办公及商业等公共空间的空调和采暖。
据探究,运用中心空调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为平凡建筑能耗的2倍~3倍,不同公建类型平均每年每m的电力消耗存在巨大差异2005年统计显示,厦门公共建2筑CO2排放量已到达296.61万t厦门公共建筑数量的增多导致运用中CO2排放量不断增加,2022年全市既有公共建筑规模为2843.94万m在公共建筑类型中,大型酒店、商场及超市规模上涨速度最快2022年公共建筑CO2排放总量限制在1269.49万t2.4 交通碳减排厦门目前公共交通及私人小汽车交通CO2排放年增长趋势不断增大,2005年交通碳排放已占全市总碳排放量的18%2005年厦门交通运输CO2排放量为288.69万t私人小汽车CO2排放量日益增加,主要缘由在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置力上升;其次人口增长,土地扩张,城市空间距离增大,造成通勤距离增加,交通能耗增加;其三在于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开展速度滞后于城市土地的扩张速度2022年交通领域CO2排放总量限制在1235.58万t2.5 生产碳减排2005年生产领域CO2排放量为705.68万t生产用能及碳排放与企业管理、技术水平及工艺条件有关,依据统计资料,2005-2022年生产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见图3。
2022年生产领域CO2排放总量限制在3020.32万t 2 图3 2005-2022年生产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 3 分项规划低碳城市的建立侧重在城市规划、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节能、地下空间开发、生态城市建立、低碳交通等重点领域,从而实现全市统筹、综合布点、协同推动〔详见图4〕 3.1 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规划〔规划纲要详见附录一〕3.2 可再生能源利用规划推动能源构造调整,在生产、生活领域踊跃推广太阳能、热泵、自然气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踊跃推广太阳能在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综合应用,努力让阳光“照亮厦门、暖和厦门、融入生活、推动开展”该规划已由市建立与管理局组织编制完成〔详附录二〕3.3 建筑节能规划建筑节能重点抓好新建建筑节能设计与建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与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与改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及产业化、农村建筑节能等关键领域,通过加强行政监管、推动技术进步、完善标准标准、注意市场引导、强化舆论监视,全方位推动建筑节能目标该实施规划已由市建立与管理局编制完成〔详见附录三〕3.4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把交通设施、商业街、商场、仓库、消遣设施建立在地下,一方面可节约大量建立用地,另一方面地下的恒温恒湿条件较好,还可节约大量空调能耗。
该规划已由市建立与管理局组织编制完成3.5 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生态城市建立着眼于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其规划实施纲要提出着重打造五大生态体系:生态景观与平安格局体系;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体系;生态文化与人居环境体系;资源保障与高效利用体系,环境改善与污染限制体系该“纲要”已由市环保局组织编制完成3.6 绿色交通规划创立低碳机动化城市交通模式,首先应推行城市轨道交通为主、高速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从能耗方面来看,火车每吨公里的能耗只有118千卡,大货车是696千卡,中卡车〔家用〕达22101千卡也就是说,同等货物通过铁路运输的碳排放仅为高速马路的5%至20%,而且单位运输用地可节约20至30倍其次,在城市交通方面应下决心保存和扩展步行道,大力开展包括快速交通BRT、公交专用道、平凡公交等,抢在大多数市民私家车出行习惯形成之前,以“快、准、廉、优”为目标来优化公交出行方式,削减交通的碳排放和城市空气污染3.7 低碳校内规划校内是培育将来建立者的摇篮,肩负着教育、科研和社会效劳重任的基地依据国家公布的《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内建立管理与技术导那么〔试行〕》,我局已组织厦门理工学院等一批高等院校起先建立低碳校内,将低碳理念、管理方式和技术措施贯穿于校内规划建立、运营维护、教育普及等全过程〔详见附录四〕。
4 低碳城市开展的对策措施4.1 城市生活低碳化推动城市生活低碳化,踊跃倡议生活简洁、简约化,引导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在生活模式和消费观念上踊跃引导居民运用高效空调、照明及节能家电等低碳产品,倡议低碳旅游、低碳购物、低碳装修等低碳消费意识从源头上促进企业注意低碳生产、多出低碳产品在公共交通效劳上不断改良,推动节能型汽车的广泛运用来降低交通燃油消耗4.2 城市空间紧凑化我市的城市化推动突出以中心城区拓展带动城乡协调开展,表现出由内向外、圈层推动的特点,即核心区〔厦门本岛〕→拓展区〔岛外四大辅城〕→延长区〔北部山区、重要的生态协调区〕,三个圈层共同构成我市的城市空间构造城市空间可进一步紧凑化通过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产业构造组织及根底设施的合理支配,引导城乡各类要素向城镇集聚在城市建成区,空间布局进一步调优踊跃引导城区各项功能的合理分区,完善根底设施布局,幸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和功能的单一化〔图5〕在社区空间层面,强调混合运用和适度高密度社区开发的策略,打破传统方式上的功能分区,不同的社区组团作为城市最小功能体,依靠公共交通联系,削减小汽车运用,发挥城市功能的综合优势。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