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试题.doc
7页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单项选择题运用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回答1~4题1.形成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海陆差异2.我国北方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这体现了(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3.位于亚欧大陆35° N~50° N之间大陆东部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4.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显著的地区在( )A.中、高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C.中、低纬度地区 D.高、低纬度地区“≥10 ℃”积温是一年内≥10 ℃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秦岭—淮河一带积温大约是4500 ℃)某研究人员按两个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回答5~6题 甲图 乙图5.甲图A→F的变化反映了( )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C.由山麓向山顶的地域分异 D.由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6.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 )A.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 B.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C.河流冬季结冰期较长 D.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我国东部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7~8题。
7.该山地是我国著名的( )A.台湾山脉 B.武夷山脉 C.秦岭 D.长白山脉8.该山的南北坡都面临着一些环境问题,其中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酸雨 B.水土流失 C.泥石流 D.水污染9.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属于(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读“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表”,回答10 ~ 12题纬度23°26' S23°26' N0°40° S40° N雪线高度5 800 m5 600 m4 800 m4 500 m4 300 m10.读表推断,雪线高度各处不同的原因,正确的是( )A.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大,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雪线高B.赤道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比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故雪线低C.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故雪线高D.赤道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故雪线低11.假设30° S~40° S的海平面处有一座海拔6 000米的高山,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该山垂直带谱与喜马拉雅山相似B.暖湿气流的迎风坡一侧冰川海拔较高,背风坡一侧冰川海拔较低C.该山麓地区气候可能受到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影响D.该山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12.珠穆朗玛峰南坡积雪冰川带出现的高度比北坡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南坡纬度低,气温比北坡高 ②南坡冰川属海洋性冰川③南坡降水量较北坡丰富 ④南坡冰川属大陆性冰川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读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3~14 题。
13.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14.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影响 B.季风影响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15.下列地理现象能够反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是( )A.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D.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水生植物根系不发达二、综合题16.下图是“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带①叫 ________ 带,它在40°N的高山上的分布高度是 __________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__________(有或没有)分布? 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3)自然带③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为 __________ 气候和 __________ 气候4)自然带④在大陆东部的典型土壤为 ______ ,在大陆西部的典型植被为 _____5)⑤所在纬度的自然带在全球的最大分布地区是 _________,该自然带典型的动物如 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高、中、低纬度地区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___17.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L(1)M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 ,其影响因素是 2)分析尼罗河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原因3)请说明S地区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4)(多项选择)若PQ为昏线,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A.H地即将迎来黎明 B.长江流域出现汛期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北京盛行西北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热量是纬度地域分异的基础2.B解析:自西向东由于水分差异形成的自然带,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3.D解析:这里是温带季风气候4.B解析: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水分差异大5.B解析:纬度不同,积温不同,说明随纬度变化而变化6.D解析:高温多雨应该位于我国珠江三角洲一带7.C解析:山麓南部和北部是不同自然带,说明该山地的走向应为东西走向同时由于山地南坡山麓为常绿阔叶林,北坡山麓为落叶阔叶林,说明此山脉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8.B解析:山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森林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9.D解析:沙漠地区因为有水而成为绿洲,属于非地带性。
10.C解析:雪线高低与气温正相关,与降水负相关11.C解析:该山可能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12.C解析:南坡是迎风坡13.C解析:山麓是温带阔叶林,说明是温带;同一自然带北坡海拔高,说明北坡为阳坡,这也就说明是南半球14.C解析:南半球的落叶阔叶林主要是在温带海洋气候下形成的,且南半球无温带季风性气候15.C二、综合题16.(1)苔原 4 000~5 000米左右(2)没有 南半球适宜该自然带分布的纬度范围内,绝大部分是海洋(3)温带海洋性 温带季风性(4)红壤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5)亚马孙河流域 猩猩、河马(6)低纬度17.(1)高(多) 地形(2)河流泥沙含量大;入海口地区地势平缓,流速减慢;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流水沉积作用形成3)S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影响:河流稀少,流量小;荒漠植被;沙漠广布4)BC第 7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