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业务管理办法(制度范本、pdf格式).pdf
12页《工厂制度》《一般制造管理》 制造业务管理办法 编号 版本 日期 M02-M 1.0 2004/01/01 (中国现代企管百科) 页次 1/12页 企业规章实务攻略-工厂制度 733 1. 总则 1.1. 制定目的 1) 为顺利推行本公司的制造业务,将生产计划的决定、管理组织的设置、作业的实施与质量检查等予以制度化 2) 提升制造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以期达成经营目的 1.2. 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制造业务的管理,除另有规定外,悉依照本规章所规范的体制予以管理 1.3. 权责单位 制造部为本规章的权责单位,权责单位主管经认可单位授权,负责管理本规章,并确保依本规章的规范作业 2. 制造业务管理原则 2.1. 制造业务组织 制造部门所属的管理单位组织如下: 1) 生产课 2) 生管课 3) 生技课 4) 采购课 5) 仓储课 6) 厂务课 7) 质管中心 2.2. 制造业务作业事项 1) 制定或修正有关制造生产的各项计划 2) 发出或修正制造命令 3) 提出有关制造的各项报告 4) 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的确保与督促 5) 制造设备机具的维护与管理 《工厂制度》《一般制造管理》 制造业务管理办法 编号 版本 日期 M02-M 1.0 2004/01/01 (中国现代企管百科) 页次 2/12页 企业规章实务攻略-工厂制度 734 6) 其他有关制造业务的处理。
2.3. 制造业务会议 2.3.1. 会议目的 1) 为达成对「产销会议」决议中有关制造事项细节具体实施计划的审议 2) 对制造部门内部营运事项加以协议,以使制造业务推行顺利 2.3.2. 会议组织 1) 会议主席 由制造部经理担任 2) 参加人员 由各课的课长以上干部组成 3) 召开时间 于每月第二周的星期五举行,必要时可召开临时会议 4) 事务干事 会议纪录及事务处理由厂务课负责 2.3.3. 议事事项 1) 季制造计划及制造实绩差异的研讨与有关事项 2) 上月制造实绩研讨、评价 3) 本月制造目标达成的具体研讨及决定事项 4) 质量情报与质量对策及评价等有关事项 5) 各课间的业务调整等有关事项 6) 机械、工具类的补充、改善有关事项 7) 安全卫生及福利保健有关事项 8) 职工制造技术培训有关事项 9) 其他有关制造部门营运事项 2.3.4. 会议方式 1) 制造会议的协议事项以出席者过半数同意后成立 《工厂制度》《一般制造管理》 制造业务管理办法 编号 版本 日期 M02-M 1.0 2004/01/01 (中国现代企管百科) 页次 3/12页 企业规章实务攻略-工厂制度 735 2) 协议事项的成立,须经制造部经理复议,并呈总经理认可。
2.4. 制造业务计划 2.4.1. 计划种类 1) 年度计划 订出年度各月份生产、销售、库存的预定数量,每期末前完成次期的编排工作 2) 季实施计划 订出三个月各月份的生产、销售、库存预定数 A) 营业部门 每月 10日前, 须完成次三个月的季实施计划编排工作 B) 生管课 每月 15日前, 须完成次三个月的季实施计划编排工作 3) 月制造计划 订出每月的制造预定数量 A) 营业部门 每月 10日前,决定次月制造计划的销售数量 B) 生管课 每月 15日前,完成次月制造计划生管编排工作 C) 生产课 每月 20日前,完成次月制造计划的确认工作 2.4.2. 计划确认 1) 生管课编制计划 2) 生产课确认 3) 制造部门主管核示 4) 总经理核准 2.4.3. 计划变更 《工厂制度》《一般制造管理》 制造业务管理办法 编号 版本 日期 M02-M 1.0 2004/01/01 (中国现代企管百科) 页次 4/12页 企业规章实务攻略-工厂制度 736 1) 变更时机 A) 生产条件变化 B) 市场需求变化 C) 其他 2) 确认程序 同制造计划确认程序 2.4.4. 计划注意事项 1) 标准工时设定 生管课应按制品别、工程别、设备能力等,对标准工时加以调查并设定标准工时。
2) 进度管理 生管课应就每日的进行状况,要求各单位提出作业日报,根据这些资料将制造计划的预定与实际进度状况,标示生产进度控制板上,供有关人员阅览参考 3) 制造实绩月报告 生管课每月底应编制生产实绩报告 3. 制造业务作业规定 3.1. 制造命令作业 1) 生管课应根据所定的月制造计划,按批对各相关单位发出制造命令 2) 制造命令应先呈制造部经理核准后发出 3.2. 生产业务作业 各相关生产单位应对制造命令所交付的工作,实施作业的指示及报告 3.2.1. 生产进度表 各生产单位应绘制「生产进度表」悬挂在现场,将每日的生产进度及发生的事项记录于「生产进度表」内,使单位内全员彻底了解,促进每日生产进度管理作业 3.2.2. 进度状况报告 《工厂制度》《一般制造管理》 制造业务管理办法 编号 版本 日期 M02-M 1.0 2004/01/01 (中国现代企管百科) 页次 5/12页 企业规章实务攻略-工厂制度 737 各生产单位如发现本身作业无法按照制造命令完成时,在作业终了前应通知生管单位并协议对策,以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 3.2.3. 「生产日报表」 生管课应依据每日的作业状况编制「生产日报表」。
【见】【附件 1】表单:M02-T01「生产日报表」 3.3. 材料供应作业 3.3.1. 安全库存量 制造部各单位应协力确保安全库存量的维持 1) 按各种原材料别决定安全库存量,并予保持 2) 各种材料最迟应在生产开始日前完成入库,而且准备随时可以出库 3.3.2. 进料作业流程 供应商进货→资材待验→进料检验(IQC)→仓储管理 3.3.3. 进料暂收 从物品到达至完成入库手续这段时间的暂时保管,称为暂收,不列入料账 3.3.4. 进料验收检查 原材料验收检查,由进货质管单位,依照验收检查规定实施检查 1) 进料质管单位依抽样计划,予以检验判定,并将其检验纪录填制于「进货检验纪录表」内 2) 进料质管单位判定拒收的材料,须填具「进货(不良/批退)联络单」及「拟请改善质量通知书」 3) 进料质管单位对每批材料的检验,须在「验收履历卡」上逐批记录,作为协力厂商交货实绩的评核依据 4) 进料质管单位须按日填具「进货检验日报表」并呈核 5) 进料质管单位须按周编制「检验周报表」并呈核 《工厂制度》《一般制造管理》 制造业务管理办法 编号 版本 日期 M02-M 1.0 2004/01/01 (中国现代企管百科) 页次 6/12页 企业规章实务攻略-工厂制度 738 6) 进料质管单位须按月编制「检验月报表」并呈核。
3.3.5. 进料入库 核对「进货验收凭证」的验收合格印,「进料检验日报表」及「订购单」(或原材料入库计划)等无误后,始可入库(不合格品不得入库) 3.3.6. 仓储保管 1) 在指定场所将暂收品及入库品按批别区分加以保管 2) 不良品应加以标示,与良品分离保管 3) 为了明示保管物品的位置,应将配置图悬挂在仓库明显位置 4) 为了物品的质量维护,应注意湿度、温度及建筑物的破损,并保持库内的清洁 5) 物品的入出库须全部依照先入先出法办理 3.3.7. 发料作业 1) 接收领料单位的「领料单」 2) 根据「领料单」记录发料数 3) 根据「领料单」记录于「存量控制卡」 4) 发料物品的确认 5) 根据「存量控制卡」记录于材料账册内 3.3.8. 暂收退货 因进货质管单位质量检验后,如属拒收或其他理由验收检查不合格或其他理由,须办理退货 1) 填制「进货不良批退联络单」办理退货手续 2) 填制「暂收不良批退单」,通知厂商办理退货手续 3) 记入「存量控制卡」及账册 4) 对交货业者的退货送出与确认 5) 根据「存量控制卡」记录于材料账册内 3.3.9. 验退特采 《工厂制度》《一般制造管理》 制造业务管理办法 编号 版本 日期 M02-M 1.0 2004/01/01 (中国现代企管百科) 页次 7/12页 企业规章实务攻略-工厂制度 739 因验收检查不合格或其他理由,暂收中的物品应办理退货。
但因实际需要,须对暂收中的物品特采全部或一部份时,应依照本公司「特采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3.4. 制程控制作业 3.4.1. 制程控制流程 制程控制乃是将各产品制定作业标准化,从第一站到成品为止,按次序排出流程图 3.4.2. 制程检验控制方式 1) 各作业站人员随时自我查对 2) 制程中设定全检站,施行全检工作,并填写「全检站检验日报表」,供质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3) 编制「各站不良重点汇整表」,供研讨改进 4) 制程中设定巡回抽检站,施行巡回检验工作,并填写「制程质量检验日报表」,供质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5) 制程质管单位须按周编制「检验周报表」并呈核 6) 制程质管单位须按月编制「检验月报表」并呈核 7) 成质检查站的出货质管单位,填写「返修日报表」,回馈至有关单位做质量改善 3.5. 成品入库作业 3.5.1. 入库手续 制成品须具备「成品入库凭证」及「制成品验收单」,并按下列手续办理入库: 1) 填制「成品入库凭证」 2) 制成品与「成品入库凭证」的核对 3) 账(成品账)卡(存量控制卡)纪录 4) 入库品与「成品验收单」的确认 5) 记入「成品出入库月报表」 3.5.2. 入库检验 《工厂制度》《一般制造管理》 制造业务管理办法 编号 版本 日期 M02-M 1.0 2004/01/01 (中国现代企管百科) 页次 8/12页 企业规章实务攻略-工厂制度 740 1) 每台成品,在制造生产线上装配完成后,应先经生产单位的 QC全数检查,并确认为良品。
2) 经确认为良品的产品以「生产批送验」方式,送交出货质管单位抽验 3) 出货质管单位依检验结果,填制「成品判定单」 4) 被判定为「接受」的该批,须附「成品验收单」办理入库手续,由生产单位送交仓储单位 3.5.3. 入库拒收重流 被判定为「拒收」时,除须将出货质管单位抽样检验时,发现有缺陷的产品,经生产单位确认后立即送修外,并须将该批产品开箱重流 3.5.4. 入库重流批复 全部重流工作完成后,则由生产单位将重流的数量、重流时发现的总检不良台数、返修内容、改善对策,做成报表送回出货质管单位存档,以便做质量追踪与改善,同时通知出货质管单位,再做抽样检验 3.5.5. 入库特准出货 判定「拒收」的产品,但出货在即,时间上不容许重流时,得由出货质管单位先提出「出货检验报告」,呈质量管理中心主管及营业单位主管,转呈总经理核示 3.5.6. 仓储保管 1) 制成品在指定场所按物品名称、大小规格及批别区分保管 2) 不良品应加以标示,与良品分离保管 3) 为了明示保管物品的位置,应将配置图悬挂在仓库明显位置 4) 为了物品的质量保持,应注意湿度、温度及建筑物的破损,并保持库内的清洁 5) 物品的入出库须全部依照先入先出法办理。
3.6. 成品出库作业 《工厂制度》《一般制造管理》 制造业务管理办法 编号 版本 日期 M02-M 1.0 2004/01/01 (中国现代企管百科) 页次 9/12页 企业规章实务攻略-工厂制度 741 3.6.1. 发货原则 发货时必须依「销货申请单」等相关手续办理,手续完备时始可发货,一切按先进先出法办理 3.6.2. 入库后出货前检验 1) 性能检查 包括落下试验、环境试验、震动试验、寿命试验、漏电试验、安全试验、耐压试验、温度试验、耐湿度试验、以及电压电流的消耗功率等试验 2) 质量保证 每批量的出货前三日应由营业单位通知由出货质管单位,以「出货批送验」方式抽验并确认其出货批量质量,出货质管单位填具「出货检验报告」 3.6.3. 装运前检验 1) 装运前(预定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