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单元3-电梯与自动扶梯PPT课件.ppt

48页
  • 卖家[上传人]:嘀嘀
  • 文档编号:270751998
  • 上传时间:2022-03-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42M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单元单元3 3 电梯与自动扶梯电梯与自动扶梯单元单元3 3 电梯与自动扶梯电梯与自动扶梯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车站楼梯、自动扶梯的设置要求;2.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和原理;3.掌握电梯发生故障时的救援方法;4.理解自动扶梯的构造和原理;5.掌握自动扶梯的操作方法3 3 3 31 1 1 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一、车站出入口一、车站出入口1.1.地下出入口的功能地下出入口的功能(1 1)地铁出入口主要是用于乘客进出站厅;)地铁出入口主要是用于乘客进出站厅;(2 2)当地铁车站处于紧急状况时,消防人员专用出)当地铁车站处于紧急状况时,消防人员专用出入口(宽度入口(宽度1.2m1.2m,常与风井结合)用于紧急救,常与风井结合)用于紧急救援2.2.地下出入口的分类地下出入口的分类(1)(1)地下车站出入口按平面形式一般有“一”字形、“L”形、“T”形三种基本形式和由基本形式变化的其他形式,如图3-1所示 3 3 3 31 1 1 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图3-1 出入口平面类型2.2.地下出入口的分类地下出入口的分类(2)(2)地下车站出入口按设置方式分为独立式出入口和结合式出入口。

      独立式出入口布置在城市道路一侧,平行或垂直布置(平行布置居多),离开道路红线3-5m独立式出入口分为有盖式和敞开式3 3 3 31 1 1 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有盖的独立式出入口敞开的独立式出入口位于乐天酒店门口的地铁出入口(韩国首尔) 有盖和敞开式出入口的比较3 3 3 31 1 1 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优优 点点缺缺 点点有盖式有盖式出入口出入口防风避雨,方便使用与防风避雨,方便使用与清理;可设置防盗门栅,清理;可设置防盗门栅,便于地铁资源管理便于地铁资源管理造型要求严格,与环境结造型要求严格,与环境结合难度大,透明玻璃顶盖需合难度大,透明玻璃顶盖需要定期清理、养护要定期清理、养护敞开式敞开式出入口出入口容易适应环境条件,不容易适应环境条件,不影响城市景观影响城市景观雨天使用不便;在郊区雨天使用不便;在郊区由于出入口无法封闭,容易由于出入口无法封闭,容易造成楼扶梯人为损坏和配件造成楼扶梯人为损坏和配件丢失。

      丢失2.2.地下出入口的分类地下出入口的分类(2)地下车站出入口按设置方式分为独立式出入口和结合式出入口伴随城市的综合改造和建设,地铁出入口与周边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的结合机会越来越多,地铁出入口接入商场后带来更多的客流和商机,受到商家的欢迎结合式出入口有多种形式,但无论哪种,保持出入口的独立使用功能是必备条件3 31 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3 3 3 31 1 1 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二、楼梯和升降设备二、楼梯和升降设备1.1.地铁车站自动扶梯与楼梯的一般设置原则及标准地铁车站自动扶梯与楼梯的一般设置原则及标准(1 1)设计标准:一般采用)设计标准:一般采用26263434 地铁出入口主要是地铁出入口主要是用于乘客进出站厅;用于乘客进出站厅;(2 2)设置原则)设置原则n n一般站出入口:一般站出入口:一部步行楼梯一部步行楼梯+ +一部自动扶梯一部自动扶梯n n正常运营状态下,扶梯为上行,出站乘客首选扶正常运营状态下,扶梯为上行,出站乘客首选扶梯;楼梯为下行,进站乘客选择步行楼梯。

      梯;楼梯为下行,进站乘客选择步行楼梯n n特殊站和一级站出入口:特殊站和一级站出入口:一部步行楼梯一部步行楼梯+ +二部自二部自动扶梯动扶梯n n正常运营状态下,自动扶梯分为上行和下行,进、正常运营状态下,自动扶梯分为上行和下行,进、出站乘客首选扶梯,当自动扶梯不能满足疏散要出站乘客首选扶梯,当自动扶梯不能满足疏散要求时,进、出站乘客选择步行楼梯求时,进、出站乘客选择步行楼梯2.2.楼梯布置的有关规定楼梯布置的有关规定n n楼梯与检票口在同一方向布置时楼梯进口距检票口的楼梯与检票口在同一方向布置时楼梯进口距检票口的净距宜不小于净距宜不小于6m6mn n楼梯与自动扶梯并列布置时其相互之间的位置无规定,楼梯与自动扶梯并列布置时其相互之间的位置无规定,一般采取将楼梯下踏步最后一级与自动扶梯下工作点取平一般采取将楼梯下踏步最后一级与自动扶梯下工作点取平 3.3.自动扶梯布置的有关规定自动扶梯布置的有关规定n n自动扶梯相对布置时,两自动扶梯工作点间距离不小于自动扶梯相对布置时,两自动扶梯工作点间距离不小于20m20mn n自动扶梯工作点至墙的距离,在站台层不小于自动扶梯工作点至墙的距离,在站台层不小于8.5m8.5m;在;在出入口处不小于出入口处不小于6m6m。

      n n自动扶梯与楼梯相对布置时,其间的距离不宜小于自动扶梯与楼梯相对布置时,其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5m15mn n自动扶梯工作点至检票口的距离不宜小于自动扶梯工作点至检票口的距离不宜小于10m10mn n分段设自动扶梯时,两段之间距离不应小于分段设自动扶梯时,两段之间距离不应小于8.5m8.5m3 3 3 31 1 1 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4.4.楼梯与自动扶梯的关系楼梯与自动扶梯的关系uu当车站出入口的提升高度超过当车站出入口的提升高度超过6m6m时,宜设上行自时,宜设上行自动扶梯;超过动扶梯;超过12m12m时,除设上行自动扶梯外,并宜时,除设上行自动扶梯外,并宜设下行自动扶梯设下行自动扶梯uu楼梯和自动扶梯在交叉错位处要注意其夹角的处楼梯和自动扶梯在交叉错位处要注意其夹角的处理,避免乘客夹伤理,避免乘客夹伤uu出入口在道路旁平行道路设置时,应当考虑楼扶出入口在道路旁平行道路设置时,应当考虑楼扶梯的起坡停顿时间,因为在楼扶梯的起坡点处,梯的起坡停顿时间,因为在楼扶梯的起坡点处,行人会有适当的停留,扶梯应设置在远离道路的行人会有适当的停留,扶梯应设置在远离道路的一侧,减少楼扶梯处的拥堵。

      一侧,减少楼扶梯处的拥堵3 3 3 31 1 1 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5.5.楼梯、自动扶梯通过能力的验算楼梯、自动扶梯通过能力的验算站台层事故疏散时间计算站台层事故疏散时间计算3 3 3 31 1 1 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式中,式中,Q Q1 1列车乘客数;列车乘客数; Q Q2 2站台上候车乘客和站台上工作人员数;站台上候车乘客和站台上工作人员数; A A1 1自动扶梯通过能力;自动扶梯通过能力; A A2 2人行楼梯通过能力;人行楼梯通过能力; N N自动扶梯台数;自动扶梯台数; B B人行楼梯总宽度人行楼梯总宽度1 1为发生事故的反应时间为发生事故的反应时间(min)(min)考虑到1 1台自动台自动扶梯损坏不能运行的几率,(扶梯损坏不能运行的几率,(N-1N-1)台自动扶梯和人)台自动扶梯和人行楼梯通行能力按行楼梯通行能力按9 9折减地铁设计规范条规定折减地铁设计规范条规定“站台层的事故事故疏散时间应按不大于站台层的事故事故疏散时间应按不大于6min6min验算验算”,是指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是指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发生火灾的情况下,6min6min内将一满载列车乘客和站台候车的乘客及工作内将一满载列车乘客和站台候车的乘客及工作人员全部安全撤离站台。

      候车人数按列车发车人员全部安全撤离站台候车人数按列车发车3030对对h h,2 2分钟一列计算;工作人员一般按分钟一列计算;工作人员一般按2020人计算3 3 3 31 1 1 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3 3 3 32 2 2 2 电梯构造及原理电梯构造及原理电梯构造及原理电梯构造及原理一、电梯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组成系统一、电梯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组成系统一、电梯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组成系统一、电梯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组成系统电梯电梯结构结构机械机械装置装置曳引系统曳引系统导向系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轿厢系统重力平衡系统重力平衡系统厅轿门和开关系统厅轿门和开关系统机械安全保护系统机械安全保护系统电气控电气控制系统制系统控制柜、操纵箱等十多个部件、控制柜、操纵箱等十多个部件、装在各有关部件上的电器元件装在各有关部件上的电器元件1-主传动电动机;2-曳引机;3-制动器;4-牵引钢丝绳;5-轿厢;6-对重装置;7-导向轮;8-导轨;9-缓冲器;10-限速器(包括转紧绳轮、安个绳轮) ;11-极限开关( 包括转紧绳轮、传动绳索) ;12-限位开关( 包括向上限位、向下限位) ;13-楼层指示器;14-球形速度开关;15-平层感应器;16-安全钳及开关;17-厅门;18-厅外指层灯;19-召唤灯;20-供电电缆;21-接线盒及线管;22-控制屏;23-选层器;24-顶层地坪;25-电梯井道;26-限位器档块。

      图 3-2电梯的基本结构3 3 3 32 2 2 2 电梯构造及原理电梯构造及原理电梯构造及原理电梯构造及原理3 3 3 32 2 2 2 电梯构造及原理电梯构造及原理电梯构造及原理电梯构造及原理二、电梯曳引原理二、电梯曳引原理二、电梯曳引原理二、电梯曳引原理图 3-3 曳引式电梯的曳引传动关系1-电动机;2-制动器;3-减速器;4-曳引绳5-导向轮;6-绳头组合;7-轿厢;8-对重装置 图 3-4电梯曳引原理1-曳引轮;2-曳引钢丝绳;3-导向轮;4-轿厢;5-对重装置1.1.1.1.曳引式电梯的原理曳引式电梯的原理曳引式电梯的原理曳引式电梯的原理垂直电梯是使重物作垂直上下运动的升降设备从力学的垂直电梯是使重物作垂直上下运动的升降设备从力学的角度,要使一重物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必须有一拉力角度,要使一重物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必须有一拉力T T与物体与物体的重力的重力Q Q相平衡,即相平衡,即T=Q ,T=Q ,这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这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称为力的平衡此系统称为平衡系统若要使物体向上运动,称为力的平衡此系统称为平衡系统若要使物体向上运动,速度发生改变,则这一拉力速度发生改变,则这一拉力T T除了克服物体的重力除了克服物体的重力Q Q,还要提供,还要提供一个产生加速度的力一个产生加速度的力F F,即,即T=Q+F=Q +maT=Q+F=Q +mamm为物体的质量;为物体的质量;aa为加速度为加速度如果物体的重力如果物体的重力Q Q被另外一个平衡力被另外一个平衡力W W所平衡,所平衡,W=Q ,W=Q ,即构成即构成一个平衡系统,这时拉力一个平衡系统,这时拉力T T就不用去克服重力就不用去克服重力Q Q了,而只需提供了,而只需提供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所需的力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所需的力, , 即即T=F=maT=F=ma这样就大大减小了拉力这样就大大减小了拉力T T。

      这就是电梯上采用的这就是电梯上采用的“平衡原理平衡原理平衡原理平衡原理”这个平衡力就是由对重来这个平衡力就是由对重来提供因此我们要求对重的重力提供因此我们要求对重的重力W。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