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能力案例.doc
2页提升能力 案例篇一:创业者的素质与能力案例第2讲 创业者的素质与能力【案例2.1】 民营经济的代表-刘永好1951年,刘永好出生于四川新津县,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以至于在他20岁之前,竟没穿过鞋子1982年,正当绝大多数人还在抱着“铁饭碗”吃得有滋有味时,年过而立之年的刘永好毅然辞去了来之不易且令人羡慕的政府部门公职,同兄弟四人卖废铁、手表、自行车、黑白电视,凑足了1000元钱,下海自谋职业当时,他选择的行当是别人不看好的农产品生产领域,他们从种植业、养殖业起步,创办“育新良种场”,开始了向土地要财富的道路刘氏四兄弟作出这样的抉择是很有胆量的刘氏四兄弟大学毕业后都分配在国家单位工作,有着令人羡慕的舒适工作环境和稳定收入在接下来7年的时间里,他们筹办起一家小良种场,专门孵化小鸡和鹌鹑,公司几经风险,近乎绝望,兄弟四人曾经在“跳岷江”、“逃”、“继续干”三条路中选择道路,最后咬牙选择了第三者1988年,刘永好出差到广州,偶遇广东农民排着长队购买泰国正大颗粒饲料,令他惊奇不已他观看了饲料,索要了说明书,与排队客户摆起“龙门阵”回到成都后,他向几位兄长介绍生产猪饲料的前途刘永好说:“四川是全国养猪大省,养猪是四川农村经济的重要来。
泰国正大的猪饲料动摇了我国落后的喂养结构,应该把目光放到更广大的市场上,去搞饲料、搞高科技全价饲料于是,刘氏兄弟经过认真研究,决定放弃养鹌鹑而转产饲料,并作了详细的战略部署刘氏兄弟将资金全部投入到这个项目中,并聘请30余名动物营养学专家重点攻关1989年4月,公司自行研发的“希望牌”乳猪全价颗粒饲料问世,一下子打破了正大集团洋饲料垄断中国高档饲料市场的局面1993年希望集团成立,刘永言为董事会主席;刘永行为董事长,刘永美为总经理,刘永好为总裁、法定代表希望集团的诞生给刘氏兄弟的事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当时希望集团写的大字标语遍布广袤的城乡大地——“希望养猪富,希望来帮助刘氏兄弟喊出这样的口号不是没有道理的那时候,刘氏兄弟踏进饲料行业,并已经专注经营了4年多,创业的辛苦已经尝遍了,经验当然也就丰富了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希望集团走出四川,先后在上海、江西、安徽、云南、内蒙古等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国有、集体、外资企业的广泛合作,迅速开拓了全国市场1997年,正当成都的房地产业刚刚完成了第一轮开发的积累,开始对已有的产品进行检点与反省,并准备进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微利”时代的时候,刘永好又一次抓住了机会,进入到房地产业。
在最高潮,大家认为最好的时候,我们反而没有做当然,没有挣钱也没有被套,我们抓住谷底攀升的时机,我们还要随着曲线上升——当别人开始纷纷感到房地产这碗饭越来越难吃的时候,刘永好却意识到机会的存在经过两年的时间的论证,刘永好与房地产业的第二次握手取得了实质性成果:1998年,新希望成立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在成都买下418亩地,进行规模房地产开发但对于精熟于饲料业的刘永好来说,房地产开发毕竟是个全新的领域刘永好坦言:“房地产是我不熟悉的,作为一个战略投资者,我需要了解熟悉房地产市场,逐步弄懂它所以现在,我把本来用于打高尔夫球的时间用来把握房地产市[1] 案例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