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初三化学寒假班讲义.pdf
114页溶液3级溶液的综合应用溶液2级有关溶液的计算溶 液1级初步认识溶液寒假班第五讲寒假班第一讲春季班第三讲漫画释义不吃羊的狼中国民间故事及古希腊伊索寓言中有不少狼吃小羊的故事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虎豹一类,它吃羊羔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动物学家在美洲大陆上驯出了一种北美狼,它不吃羊羔,即使把小羊羔放在它的嘴巴底下,它也会远远地回避你一定感到很惊奇吧,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科学家给北美狼开了一张羊肉加氯化锂的处方,就是在羊肉中掺进了一种叫氯化锂的化学药品北美狼吃了这种含有氯化锂的羊肉,在短时期内会患有消化不良及肚子胀痛等疾病,开始时,它们明显地不喜欢这些肉的味道,到后来如果在肉食方面给它们有选择的可能,它们就不吃含有氯化锂的羊肉这样经过多次驯化,它们就不再掠食羊羔了有趣的是,母狼吃什么样的食物,它的奶就会有什么样的味道母狼不吃羊羔的特性,会很快地传给它的幼仔,并且母狼不给它的幼仔吃自己已经回避的食物一一羊羔,那么幼狼也绝不会去尝试这些羊羔亲爱的读者,如果有狼掠食羊群的地方,你有什么巧妙的办法来保护羊群呢?另外,你一定听说过“老鹰捉小鸡”的故事吧,你又有什么措施能使小鸡免遭毒害呢?你愿意像科学家那样,当一名驯兽能手吗?目标L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的组成,认识水等一些常见的溶剂目标2.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目标3.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目标4.认识饱和溶液的意义且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目标5.了解溶解度的含义,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目标6.会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掌握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片模块一认识溶液一、区分溶液与浊液如下图所示: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下A、B、C、D四支试管各有什么现象?一一三一三1D蔗糖+水泥土+水植物油+水振荡后现象无色透明浑浊静置后现象无色透明分层形成混合物的种类悬浊液乳化在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后,油虽然没有溶解在水中,但这时形成的乳浊液却能均匀稳定的存在而且不分层,这 种 现 象 叫。
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洗涤:用乳化剂(洗涤剂或肥皂)可以将衣服上、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农药的使用:将农药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后,再溶解到有机溶剂里,混合均匀后制成的透明液体叫乳油图1-2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二、溶液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 的、的2.溶液的组成:溶液是由 和 组成的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一般为液体)特征:溶液都是、的.图1-3糖放入水中很快就被溶解注意:回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_ _ _ _色,硫酸亚铁溶液为_ _ _ _ _ _ _ 色某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溶液的质量=+_ _ _ _ _ _ _ 溶 液 的 体 积#体 积+体积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也可以是一体或体如:固体作溶质的溶液液 体 作 溶 质 的 溶 液、气体作溶质的溶液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往往伴随热现象:溶解吸热:如 溶解溶解放热:如 固体溶解、稀释反应放热:如 固体与水反应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I固体溶解例1.(2013聊城中考)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B.碘酒C.牛奶D.蒸储水)例2.洗涤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E.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F,用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G.用水冲洗试管内的氯化钠例3.下列实验装置中,加入固体物质前,所有实验装置中U型管a、b两端液面均保持水平,加入固体物质后,U型管中a、b两端液面仍然保持水平的是()NaQ固体 NaOH固体 N a 生石灰 NH,NOs 固体,空气J 空气J 空气 空气一小啰设计了趣味实验装暮(见右图),其气电性良好.若要使B 愣嘴导管有 喷产生,则 A 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A.铜和稀硫酸 B,硝酸镀固体和水C.蔗糖和水 D,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题型一、有关溶液定义例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有生理盐水果粒橙泥水澄清的石灰水牛奶蒸储水碘酒矿泉水 硬 水 油 和 水。
豆 浆啤酒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B.溶液是一种纯净物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D.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题型二、有关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及相关压强 球例 5.用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耳液体A.固体:硝酸镀;液体:水#B.固体:生石灰;液体:水 工,固 体C.固体:碳酸钠;液体:稀盐酸=D.固体:氯化钠;液体:水一、落鞍的分绮晶体的溶液加热,固体全部溶解 图1-5某饱和溶液降温无晶体析出_ _ _ _ _ _ _ _ _ 饱和溶液: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按 照 一 定(_ _ _ _ _ _ _ _ _ _ 二标 准 分I一 I不饱和溶液: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结晶:热的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 o蒸发结晶:溶液中溶剂蒸发出去后,原来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樨悔方法降温结晶:热溶液冷却后,原来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换大多数固体物质:a _|b _饱 和 溶 液|工 A|不饱和溶液ab c对于Ca(0H)2而言a _b _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a _b _c _(2)粗略划分:根据一定量的溶剂中所含溶质的多少分,可分为 溶液和 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a 饱 和 溶 液(填“一定”或“不一定”)是浓溶液,例如:不饱和溶液 是稀溶液,例如b 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例 6.欲使任何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可行的是()A.改变温度 B.蒸发溶剂 C.加入溶质 D.倒出溶液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题型一、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例 7.一 杯 20(:的NaNCh溶液,能说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有()烧杯底部有大量的NaNO3固体;加 入 5 克 NaNO3时,有部分NaNCh固体未溶解;加热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再冷却到原温度时,会析出NaNCh晶体;冷却时有NaNO3晶体析出。
在 20(:时,加入少许NaNCh晶体,NaNCh晶体质量不减少A.0个B.1个C.2个D.3个/模块三溶解度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物质在溶剂中不能无限的溶解,溶解到一定的程度就不会再溶解了图 1-6 冬天捞碱图 1-7 夏天晒盐一、固体的溶解度的定义:1.定义:在,某固态物质在_ _ _ _ _ 里 达 到 时所溶解的2.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下因为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而变化,故不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没有意标准乂100g溶剂中这是概念中规定的标准,物质溶解量的多少与溶剂量的多少成正比,要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要等量溶剂此 处100g是单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是溶液质量状态达到饱和时只有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质的质量才是一个确定的值,否则溶解度就不是一个确定的量单位克(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3.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I的溶解度为36g”的含义:4.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温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大 多 数 固 体 物 质 的 溶 解 度 随 温 度 的 升 高 而,如 溶液少 数 固 体 物 质 的 溶 解 度 随 温 度 的 升 高 而,如 溶液;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 溶液。
a5.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含义(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2)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b(3)两条曲线交叉点表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t2温度/P(4)在 溶 解 度 曲 线 下 方 的 点 表 示,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通常在工业生产中若想获得a 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冬天捞碱),若想获得b晶体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夏天晒盐)二、气体的溶解度定义:在压强为 和,气体溶解在1 体积水里达到 状态时的气体影响因素:、和例 8.tC时,18克硝酸钾全部溶于水形成68克饱和溶液,则 t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A.18 B.36 C.36 克 D.50 克例9.(2013福建中考)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得到相应的五种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不变l()()g 水加入加入/嚼溶液溶液加热到 加入 降温到3-溶 液 灌 知 溶 液 y-溶液不变C不变A.t/C时,溶液是不饱和是饱和溶液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容液B.t2时,溶液C.t/C时,溶液是饱和溶液D.t2时.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题型一、有关溶解度与溶解性例10.(2013年海淀二模)在不同温度下,将一定量的NaCI和KNC3分别加入100 g水中,实验情况记录于下表中,有关结论正确的是()序号温度溶解情况实验120 最多溶解36 g NaCI,最多溶解31.6gKNO3实验240 加入36 g NaCI全部溶解加入31.6gKNC3全部溶解实验380 最多溶解38.4 g NaCI最多溶解169 g KNO3A.KNO3的溶解能力一定大于NaCIB.40 时NaCI的溶解度一定大于KNO3的溶解度C.将实验3所得溶液分别降温至20 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NaCI KNO3题型二、有关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例 11.一定温度下,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C.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D.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例 12.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物质 溶解度 g 温度020406080KNO313.331.663.9110169NaCI35.736.036.637.338.4Ca(OH)20.1730.1650.1210.1160.094溶解度/g温度/(1)B 是 的溶解度曲线.(2)40(:时,氯 化 钠 的 溶 解 度 (大于、小于或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4)欲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是(5)如图所示,烧杯A 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 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变浑浊,可 能 的 原 因 是 (填序号).A.反应消耗水,氢氧化钙析出B.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降碳酸铜晶体饱和碳酸铜溶液水,烧 杯B烧杯A K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不再溶解.模块四溶液的配制及简单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公式:1.溶质质量分数=xlOO%2.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x溶液的密度3.溶液稀释公式:mixai%=m2xa2%m i、m2-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a1、a2%-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用固体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仪器:_ _ _ _ _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