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朱载堉舞蹈思想的现实意义.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8298307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3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朱载堉舞蹈思想的现实意义 朱载堉舞蹈思想的现实意义  内容摘要:朱载堉是我国明代著名的乐律学家、理学家和哲学家,在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其重大成就是首创“舞学”,可谓舞蹈学的开山鼻祖此前,舞蹈理论都是和音乐、诗歌合在一起统称为“乐”,正是朱载堉把舞蹈从“乐”中独立出来研究舞蹈学,决不能忽视这位舞蹈学的创始人文章对朱载堉的乐舞思想做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其舞学思想对于今天舞蹈学理论及思想的影响和意义,力求使更多的人,特别是舞蹈界业内人士认识朱载堉的舞学理论  关键词:朱载堉 舞蹈理论 舞谱 现代    认识一种事物,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知道其发展的始终,才能知其本身之“意”,非仅停留在见其“象”而误以为知其本的表象认识阶段这样才能知其然,而更知其所以然故学习舞蹈,了解舞蹈艺术,我们就要了解它的历史对于我国的舞蹈更是如此,因为上下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不是一个很小的积累,而是一种历史悠久、传承深远的文化的积淀  在对我国舞蹈史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一个人,那就是朱载堉作为舞蹈学的开山鼻祖,他的贡献在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进程中,是永不可磨灭的生活在400多年前的他,在舞蹈艺术以及其他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颇有研究,他的很多研究成果在当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尤其是其舞蹈艺术上的成就,许多理论和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舞蹈学研究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而对于其个人的研究,我国舞蹈艺术史论界往往注重本体研究,而较少提及古为今用当然,这种古为今用可能意义不足以影响千古,但笔者认为,其对于当前舞蹈艺术的发展还是有许多积极意义的  本文试在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从一个较少被人提及的角度,去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但求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以调整我们对于古代文化研究的一些思路虽未能言及另辟蹊径,然物是死的、路是活的,一种新的尝试,未尝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忽见柳暗花明    一、朱载生平简介  朱载堉,生于公元1536年,卒于公元1611年中国明代乐律学家、历算家,新法密率(亦即十二平均律)理论与计算方法的首创者河南怀庆府(今沁阳)人,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曾用名狂生、山阳酒狂仙客等他出身于明宗室,为郑恭王厚烷长子,家学渊源青年时代曾因愤于厚烷无罪而遭禁锢,放弃王子生活近19年,潜心学术厚烷复爵后,虽以世子身份重入王宫,但仍以学术研究度过中年晚年更以“让国高风”推辞了王位而著述终生除个别著作以及一些愤世疾俗的诗词外,他的主要成就大都收入《乐律全书》之中  朱载堉的《乐律全书》是兼含乐、舞、律、历诸学的百科专著,共47卷,汇刊《律学新说》(1584年作序)《乐学新说》《算学新说》《历学新说》《律吕精义》(1596年序)《操缦古乐谱》《旋宫合乐谱》《乡饮诗乐谱》《六代小舞谱》《小舞乡乐谱》《二佾缀兆图》《灵星小舞谱》《圣寿万年历》《万年历备考》《律历融通》(1581年作序)等十几部著作。

      这些著作的真实成书年代一般都早于作序年代,并可从详略互见中得知他的写作工作是在不断删润的情况下交叉进行的《乐律全书》的刻版、印刷则始自1595年,完工于1606年其中,舞蹈方面,朱载堉首次将舞蹈从传统的“乐”(古时“乐”是诗歌、音乐、舞蹈的统称)中独立出来,首创“舞学”他的“舞学”大致可分为舞蹈理论、舞蹈思想、舞谱三部分    二、朱载舞蹈理论的积极意义  朱载堉在乐舞理论方面,除继承儒家学说外,更结合自己的探索、研究,发展创造了自成体系的乐舞理论,这些理论对后世以至当今的舞蹈理论研究都有积极的意义  1.其“舞佾”“舞表”“舞声”的基础理论为现代舞蹈理论构建提供了依据  朱载堉以“论舞学不可废”为命题,把舞蹈作为一门艺术、一门人文科学正式列为研究对象,将“舞学”分为“学十议”:舞学、舞人、舞名、舞器、舞佾、舞表、舞声、舞容、舞衣、舞谱这在理论上构成了对舞蹈表演及创作的全面分析其中,舞佾、舞表和舞声构成了舞蹈理论的大致框架,也是现代舞蹈理论的主体框架,笔者现对此加以论述、说明  佾,古代舞蹈的行列《记·祭统》 中的“八佾舞于庭”即八行八列舞者于庭中舞舞佾即舞蹈的行列、队形舞表,即舞蹈的方位和空间。

      舞声顾名思义,即舞蹈音乐  朱载堉用舞佾和舞表说明舞蹈的构图他将舞台分成几个不同的表演区,如今天我们将舞台的平面分为九个表演区一样,并十分强调舞蹈方位的重要性他在《舞表》中说:“舞干羽于两阶,鲁论所谓‘八佾舞于庭’是也故其舞位宽广可以立表,而为进退……今太常二舞皆舞于殿内,地位迫隘,不敢回转,始终立定,一步未曾挪移,微手动足以舞而已是故不设四表,亦无进退之容这与近代西方舞蹈家重视舞蹈空间方位的态度不谋而合在舞蹈音乐方面,他指出“凡间皆可舞”而舞蹈和音乐的关系则是“有乐而无舞,似瞽者知音而不能见;有舞而无乐,如痖者会意而不能言乐舞合节,谓之中和,天地立焉,万物育焉”即音乐用听觉手段而舞蹈用视觉手段,两者统一于传情达意之中,并强调节奏的重要性,说“乐也者,节也”这些论述与现代我们关于舞蹈音乐的论述也是相一致的,再加上其关于舞蹈其他方面的论述,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我们今天的舞蹈理论研究提供了框架基础  2.其舞蹈理论中体现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仍有许多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地方  朱载堉的乐舞理论中无不体现着他个人的艺术美学思想因其出身皇族的特殊地位和家庭的优越环境,他受过传统儒学正统而全面的教育,比较广泛地接触了传统文化的多种理论,这使他能较快且全面地接收和熟悉当时社会思潮、文化观念、审美情趣、价值标准等各种信息。

      正是在历史传统的积淀和现实社会的变化中,由于朱载堉特殊的社会地位和个人遭遇,使他在历史和现实的文化海洋中汲取到了他认为是真、善、美的东西,而使其乐舞理论思想中透露出许多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促成了他关于乐舞研究理论体系的建立其乐舞理论中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与天地合,求中和之美  中国舞蹈,从奴隶社会起便被作为一种沟通天、地、人三者的媒介朱载堉说:“乐舞合节谓之中和致中和,天地立焉,万物育焉中国古代哲学观认为,“气”的消长是天地万物生成、运动、变化的根源《系辞传》曰:“天地氤氲,万手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氤氲”即指“元气”,所以“气”被看作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舞蹈活动的主体——人与其活动的空间这两个舞蹈赖以产生的基础都是“气”的不同形态,而舞蹈就可以被看作是“气”与“气”发生关系的艺术活动,那么舞蹈当然要求中和“气”,与天地融合,而达到一种合乎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和之美  第二,阴阳互转,以变为美  舞蹈是以人体的运动变化为主体的艺术,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即是变化,故舞蹈形式美的核心是变化,不断地变化才能使舞蹈更有生命力。

      朱载堉指出:“乐舞之妙,在乎进退屈伸,离合变态若非变态,则舞不神,不神而欲感动鬼神难矣就是说,舞蹈的美体现在进退屈伸的变化形态,不变则不能逼真传神,不传神,则不具备一种感天动地的美的力量这正体现了以《周易》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中,阴阳互转、万物轮回的“变”的思想  第三,转之一字,众妙之门  朱载堉在其所著《六代小舞谱·序》中说:“古人学舞以转之一字为众妙之门,何也?……所谓舞者,三回九转,四纲八目,举要言之,不过一体转旋已,是知永转两字其众妙之门欤转之一字为众妙之门”,何也?  一方面,作为一种舞蹈技巧,在舞蹈的表现力上,有其他动作所无法取代的优点而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正是由于作为中国一种历史悠久、传承数千年的传统艺术门类,舞蹈在中国传统美学标准下,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哲学意蕴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将宇宙万物的轮回转化,形象概括为太极一图,而太极图所体现的正是阴阳转换、万物始生的圆、转的思想  以上几点,专家早已有详细论证,本文不再赘述而我们现在要注意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正如朱载堉所说“舞蹈不可废”一样,是我们当今中国人应加以深度研究和重视的传统文化中内敛、自修的哲学和精神,在我们当今社会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朱载堉在研究舞蹈时,将前人的思想、理论加以整理研究一样,在大幅度对外开放的今天,有多少国外学者正在研究我们的传统文化,而面对诸多外来文化冲击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先学好、用好自己的传统哲学、传统文化呢?  3.其采用非艺术学科对舞蹈理论进行佐证启发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晚明社会是一个文化、思想急剧变革的时代,思想、文化、知识的各个领域都开始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批判,显现出一种脱离中世纪旧轨道的欲望和努力。

      晚明时期其实是中国古代社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思想斗争激烈、学人思想自由的文化变革时期朱载堉作为这一时期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甚至可以说是一位多专多长、博古通今的博学家,他不仅在乐、舞、律、历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在其他学科,如数学、理学、文学、绘画、教育等方面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如在数学方面用珠算盘进行开方运算,在当时便是他的创造值得注意的是,朱载堉对各学科的研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如在其十二平均律的创作过程和表述中便用到了较为复杂的数学运算,于是他通过研究首创了珠算盘进行开方运算的方法,并由此得以给十二平均律一个准确、完整的表述,而最终使其十二平均律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应用上确立起来,成为一种可以通过确定的数学关系式表达和可用精确的数值来验证的科学理论不仅在乐律方面,朱载堉在其舞蹈理论中也运用到了数学知识,并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结合加以论证  朱载堉认为,“凡天地造化,莫能逃其数数者,自然之用也,其用无穷而无所不通日月之食,预可推而知,则是数自当然象之与数,若异用也,而本则一;若殊途也,而归则同不明乎数,不足于语象;不明乎象,不足于语数是故欲明律历之学,必以象数为先。

      天运无端,惟数可以测其机;天道至玄,因数可以见其妙理由数显,数自理出,理数可相倚而不可相违在关于“舞佾”的论述中,朱载堉便采用了数学的方法,将舞队人员的数量和队形的安排按数理逻辑来设计,使其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他更以自己的理论使雅乐舞蹈之“佾”的构成有了依据,这在中国古代舞蹈史上尚属首次这种用别的学科来论证某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另外,朱载堉在乐舞编排及艺术处理方面,采用了古今考订、融合的办法,正如他所谓:“无古不成今,今之乐犹古之乐也这肯定了民族乐舞的继承性,这更是给我们以莫大启发的地方    三、朱载拟古舞谱的现代价值  朱载堉一方面研究历史资料,另一方面借用明代已存的传统乐舞以补史料不足,编制了一套拟古舞谱,其中兼具文字说明、歌词、音乐与舞姿及方位调度场记图并附古曲谱和舞蹈术语这是研究朱载堉所不可忽视的文献资料这部舞谱大都取材于前代礼仪祭祀舞,主题多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观,积极意义较少,但对我们而言除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外,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对于中国古典舞的研究,它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另外,它较为成熟的记谱方式,也有我们现代编导可以学习、应用的地方  1.这些舞谱图文并茂、清晰精确,对舞蹈动作的变化、队形变换走向、脚步方位等均叙述得十分清楚,其绘制舞谱的方法,多被后人效法。

        2.舞谱的编制过程其实是一次创作过程朱载堉编制拟古舞谱的目的是“欲复古人之意”,即把古代的舞蹈复原而这些舞蹈并没有舞谱或是像今天的影像资料的记载,那么在重新编制的时候,就只能根据仅有的一些史料文字记载,去想象,然后重铸舞蹈形象,重新编排,这是我们今人值得学习的地方,像孙颖先生在汉唐舞研究的基础上为我们呈现的《踏歌》,与朱载堉编制拟古舞谱的创作方法,就颇有相似之处   3.舞谱记载在今天仍有使用价值我们今天的舞蹈编导,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常常会用到手绘简笔画以记载舞蹈动作,或者用手画场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