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管理求质量对口升学一枝独秀.doc
5页重管理 求质量 对口升学一枝独秀 抓机遇 谋发展 实训就业花开并蒂 ——沁阳职专教学管理工作浅谈 沁阳市职业中专原名海泉中学,始建于1987年,1990年秋建成招生办学1995年晋升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被河南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6年元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 办学20年,特别是2000年晋升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之后,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坚持“内强管理,外树形象,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促发展、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办学思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在对口升学和技能教学方面成绩突出,光是获得国家、省级表彰的荣誉就达20多项 说到对口升学,这是我校常抓不懈也是卓有成效的工作2003年至今,我们取得了对口升学连续九年稳居焦作第一、连续三年河南领先的优异成绩其中,2003年本科上线47人,2004年上线62人,2005年上线103人,2006年上线153人,2007年上线232人,2008年上线241人,2009年上线247人;2010年跌至89人,2011年又升至106人,占焦作市对口升学总上线人数185人的57.3℅。
这些年来,我校被被天津大学录取8名学生,中国矿业大学录取9名学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录取75名学生,河南大学录取38名学生,河南师范大学录取8名学生,河南理工大学录取9名学生,被河南科技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等省属高校录取800多名学生 成绩的取得,主要靠学校领导的重视,政策的激励,以及全体师生的齐心协力下边分从四方面来阐述: 一、上级部门大力支持 建校之初,很多家长迫切希望学生考大学、成为有用之才的实际需求,加上我校实行技能教学的实习实训条件还不够成熟,我校确立了“对口升学抓上去,实训就业跟上来”的指导思想,以对口升学谋求学校的生存,以实训就业实现学校的壮大抓对口升学恰恰顺应了民意,家长满意,学生愿意,赢得了当地百姓和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提高了学校的声誉,也解决了招生难的问题各级领导通过多次来学校调研,摸清了情况,了解了事实和学生心理,对我校走对口升学之路、培养职教学子成才的做法由认可到赞许,并且大力支持沁阳市教育局更是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在中招招生、教学评价、教师配置、评优晋级等方面对我校倾斜,使我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此,学校于2007年9月被人事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我校确定了明确的办学思路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尤其是对口升学,从制订教学管理和表彰制度,到常规教学的检查落实,从与师生促膝谈心了解学情,到率先垂范参加教研活动,从高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选聘,到深入一线听课评课,从制订教学计划复习计划,到周考月考成绩分析,哪里都有领导活动的身影从尚维瑜校长每年高考前对学生进行考前,到贺红卫校长的高考作文,从和洪义校长进教室聆听学生心声为学生排忧解难,到勾保证校长亲身担任高三数学课与高三师生共进退,无不体现了领导心系教学、关注高三的情怀 三、教师队伍建设强劲 一所好的学校,不独需要好领导,还需要一支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多方着手,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1、突出高三,兼顾基础 每学年之初,学校本着高三优先的原则,精心挑选高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然后再为高一、二选派班主任和教师;本着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原则,学校由教学校长、教务主任、教师代表组成教师分工领导小组,根据以往教师工作表现、履行职责、工作业绩,师德师风,对教师合理选聘;一般情况下,没有教过一轮课的教师不让上高三当然,突出高三并不意味着不要高一、二,我们非常注重教师整体的进步,注重老中青教师的搭配,注重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注重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
在高一、二教师中,适当安排一些老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让他们穿插其中、带动年轻教师、后进教师进步和才成长 2、明确目标,抓好管理 从学生入校之日起,学校就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老师明确教学目标,无论考学还是学技能,都从教风、学风、班风、考风和礼仪规范等方面从严要求高一、二师生,比如今年高一军训,让高二学生随着再进行军训,借军训强化学生的遵规守纪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学生开会搞活动,教师前边坐或坐在学生中间,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平时加强检查,上课、自习、开会、教研活动,无不在检查范围,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教职工消极怠工及时找谈话查原因,不让一名教师落伍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自习、批改作业、参加教研活动等方面工作实行量化积分管理,每月汇总、公布一次,让教师随时随地了解自己的积分及排名情况,以期不断改进 在抓好日常管理的同时,学校还非常关心教师的成长我们制定了培训报销制度、继续教育制度,鼓励教师进行培训提高这些年,我们已完成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60多人,产生了王礼平等4名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鼓励老师多渠道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在评优评先晋级等方面向这些老师倾斜,目前拥有“双师证”的教师达70多人,单是国家级考评员就有8人。
3、注重基础,不忘技能 大力推行“时效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等教学方法,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注重课堂时效,倡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根据职业学校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增加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课时,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苦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光是去年参加河南省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获得省级奖励25项;今年参加焦作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夺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多名学生获一、二等奖 四、政策激励措施得力 学校对一线教师尤其是高三教师在评先评优、晋升职称方面向来是优先考虑,项目照顾,政策倾斜:够条件的优先上,条件不够的学校创造条件也让上;同等条件的班主任优先,高三教师优先,成绩好的优先正是在“两上三优先”政策的激励下,我校老师们干劲十足,想方设法去提高学生成绩主要措施如下: 1、一月一考,查漏补缺 高三学年,我校实行的是一月一考的制度,即每月月末组织一次全校性的考试,教师事先命好试题,教务处统一组织,按照高考模式运作各科的考试此举旨在及时检测,查漏补缺 2、成绩分析,及时反馈 月考过后,学校还要在一周内组织各学科召开成绩分析会。
届时,各学科自行组织,教务处派人检查,业务校长和教务主任亲自参加,各学科命题老师先讲解命题思路、命题特点、难易程度、年级成绩总体分析,然后各学科教师结合本班学生考试情况做具体分析,人人发言会后把相关材料汇总后打印出来,发至各班,向学生及时反馈,使学生明白这一时期自己学的怎么样,有哪些不足 3、人人过关,一个不漏 在平时复习过程中,教师对各知识点尤其是重点难点进行检测,人人过关,一个不漏根据学科不同,教师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学生或口头背诵,或书面默写,或分组完成,或教师检查,或口述思路,或亲笔解答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人人过关,确保掌握 4、经验交流,共同提高 学校每学期组织两到三次的高三师生进行经验交流,届时每学科分别安排一名成绩突出的老师和学生作经验介绍,大到介绍教法学法,小到一题解法技巧,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5、培优扶困,相得益彰 两次月考过后,班主任根据学校分配的高考指标,结合学生成绩,确定各班培优生名单,将名单印发至各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重点培养格外关照再确定学困生名单,作为班内特别关注对象,予以必要的帮扶二者都要抓,不能有失偏颇 当然,我校高三教学工作可说的还有很多,比如教师的早出晚归(早上5:30到校,夜里10:00在教室讲解),风雨无阻;比如学生的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在此不再赘述。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在和洪义校长带领下,目前我校的实训就业工作已有很大起色且取得初步成效:去年11月17日,在我校举行了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仪式;随后多批次安排900多名学生到无锡顶岗实习;今年在学校建成了优智学前教育基地和机电实训基地,在柏香镇建成了种、养殖专业实训基地在今年的焦作市教育质量奖评比中,我校荣获二等奖 今后,我们要严格管理,狠抓纪律,端正学风,树立“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坚持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化教育,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做人、学习、生活习惯,加强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确保学生的技能教学和实习实训,真正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校的实训就业工作必然会更上层楼,和对口升学花开并蒂,大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