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研究.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1510892
  • 上传时间:2021-08-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8.6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导致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行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患者98例,患者符合介入治疗指征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根据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为抑郁组(超过52分)与非抑郁组(未超过52分)并对治疗后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术后发生抑郁的因素分析结果:导致患者抑郁的原因为女性、治疗时间、既往心肌梗死病史结论:女性、治疗时间、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是导致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后发生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关键词: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抑郁;危险因素目前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再血管化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调查发现,进行再血管化治疗的患者出现抑郁的情况较多,引起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对入院接受再血管化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现进行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于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8例行再血管化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53例,平均年龄约为(56.7812.13)岁,患者入院后均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符合在血管化治疗指征,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急性感染、恶性肿瘤、术前3个月发生重大事件情绪受到严重干扰、甲状腺功能失调、住院期间出现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威胁生命以及以往有精神病史(不包含抑郁)和认知障碍患者[1]。

      治疗前和治疗后一周后使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抑郁情况,不超过52分的为正常,超过52分为抑郁,划分为抑郁组与正常组,抑郁组26例,正常组72例本组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研究的方法和目的以及预期结果,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利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将带气囊导管通过股动脉置于冠状动脉狭窄位置,充盈气囊使冠状动脉狭窄的管腔扩张,提高血液运输能力,再将支架置于已经扩张的狭窄处[2]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饮酒、既往抑郁史、术前抑郁,记录重症病房停留时间、麻醉时间、脑梗死及心肌梗死病史,记录治疗时间和置入支架数[3]1.4统计学分析基于统计软件(版本:SPSS 19.0),建立实验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例(n)、率(%)表示,通过卡方(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 (xs)的形式表达,组间比较基于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正常组年龄(59.7910.99)岁,女性20例,高血压史42例,糖尿病史14例,脑梗死病史8例,心肌梗死病史20例,治疗时间(1.380.26)小时,置入支架数(1.620.69)个;抑郁组年龄(60.198.49)岁,女性14例,高血压史20例,糖尿病史10例,脑梗死病史4例,心肌梗死病史12例,治疗时间(1.560.30)小时,置入支架数(1.990.69)个,结果发现抑郁组治疗时间、置入支架数、脑梗死及心肌梗死病史、高血压病史、女性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明显。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女性、治疗时间、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是导致B组患者术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3讨论一旦形成粥样斑块则会出现药物无法逆转的血管狭窄的情况,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通过为冠状动脉搭桥或支架再次建立血管输送血液的功能来完成对冠心病的治疗,虽然治疗效果确切,但是这两种方法均属于入侵式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引起患者抑郁[4]有关人员进行相关研究时针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两种再血管化治疗冠心病的方法进行了分别研究,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女性是影响患者抑郁的关键因素我院对98例进行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组研究,并将患者通过抑郁自评量表分为正常组和抑郁组,结果发现,两种方法中共存的导致患者抑郁的因素为性别,女性、治疗时间、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是导致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与有关人员的研究相似参考文献:[1]李曦铭,李婷婷,丛洪良等.抑郁对冠心病行再血管化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2):99-103.[2]李虹,丛洪良.冠心病再血管化患者抑郁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8):879-881.[3]解存,丛洪良,李曦铭等.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J].天津医药,2015,(4):412-415.[4]方晓峰.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后发生抑郁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3):35-36.-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