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导游词23范文.docx
28页2023导游词导游词 作为一名静默奉献的导游,通常须要打算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那么写导游词须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导游词,欢送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导游词1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南部,是我国闻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地理位置[环镜]得天独厚,东有崂山,西有平原,北揽大泽,南接黄海,下辖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七区和即墨、莱西、平度、胶州、胶南5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人口703万,壮丽的山峦,迷人的海滨悠久的历史和绚丽的文化使青岛成为令人憧憬的旅游胜地. 青岛素以气候宜人而文明遐迩.因其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又面临大海,受海洋气候调整作用,当南方酷暑之时,青岛却凉快如秋再加上碧浪金沙绿树红瓦,实在是一处不行多得的避暑度假胜地这里夏季的平均气温23摄氏度,最热的8月平均气温仅为25.1摄时度,因此,青岛的夏天是吸引中外游客最多的季节.当然,也把在坐的各位吸引来啦.导游词2 曾母暗沙是中国最南端的疆域,北距大陆雷州半岛971.9海里这里水深最深处40米,最浅处17,5米,海南省政府在这里投有主权碑。
美济礁是南沙群岛的主要礁盘之一,东西长近9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我国渔业部门在礁上建设渔港,供渔船避风和补给 永暑礁是一个好玩的地方这里地处南沙群岛中部,长26公里,宽7公里,整个礁盘被海水浅浅地覆盖着,退潮时可见一丛丛礁石,但到了涨潮时候,露出海面的礁石却只有2平方米1988年,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第十四届大会通过的?全球海平面观测系统实施安排?,我国在永暑礁上建成了面积0.8公顷的人工岛,岛上建有一幢二层楼房,这就是"南沙海洋观测站"的所在地海南省人民政府在人工岛上立碑以志其事观测站每天四次通过通讯卫星向世界气象组织发送海洋气象报告,每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成员报送一次海平面平均值资料 海龟、玳瑁、大龙虾、梅花参是南沙群岛的珍品 大海龟体重可达500多公斤雌海龟们每年夏秋之交会跑到沙滩上挖洞产蛋,每只产100个以上,形态和大小 酷似乒乓球产完后用沙子掩埋好,又沉着向大海游去导游词3敬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阳光旅行社的导游,我姓罗,你们可以叫我小罗很兴奋能为您效劳,希望您们旅行欢乐今日,我们要去漂亮的颐和园游玩,它是被列入?世界名录?的皇家园林,但是在游玩的时候我给你们提几个要求:不要到处走动,以免落伍;不行以抽烟;不行以乱扔垃圾。
现在我们就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知名的长廊了看,那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丽呀!这条长廊长七百多米,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么特殊的景色,您肯定没见过吧! 走完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仰视就可以望见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屹立在半山腰上,屋顶上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了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了 我们现在登上了万寿山,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看前面那就是昆明湖了,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现在我们就去昆明湖细细游赏吧! 看,昆明湖好大呀,它四周的堤岸也好长呀我们现在要到昆明湖的小岛了通向小岛的这座桥是知名的十七孔桥,这座桥有“三多〞,一是桥洞多,二是狮子多,三是石柱多看,这座桥的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精致的小狮子这么多的小狮子,姿态各异,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真是人间极品 颐和园到处都有漂亮的景色,说也说不尽,下面请你们细细游赏吧!一会儿在这里集合!导游词4 普宁寺系承德外八庙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这里群山环绕,形胜优越,气候绝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清朝政府在这里兴建了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隆、嘉庆年间成为仅次於北京的全国其次个政治中心,它融汇了我国多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使承德成为一座以园林和寺庙著称的闻名历史文化名城。
外八庙修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l7l3-l780年),由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广安寺和罗汉堂等11座寺庙组成,这11座寺庙格外八处受北京雍和宫管辖,得名“外八庙〞其中以普宁寺最为完整、壮丽 普宁寺建於清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是外八庙中较大的寺庙建筑群当时清政府平定了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达瓦齐的叛乱,在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上层贵族封爵,因他们信奉藏传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称桑耶寺)建制修建了普宁寺淆政府希望边疆人民“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取名“普宁寺〞 普宁寺建筑风格独特,它汲取并融合了汉地佛教寺院和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为汉地寺庙的“七堂伽蓝〞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南北长150米,宽70米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以大乘阁为中心,四周环列着很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红台、白台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普宁寺正门,面阔五间,当中三间石刻拱门,象徵“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殿内供奉的两位天神即“哼哈二将〞,是1986年修复时新塑的,高4.34米,木骨泥塑。
手持金刚杵,袒露上身,衣缠腰际,瞠目作威猛状左为密持金刚,右为那罗延金刚碑亭为平面三间方型,重檐歇山顶,下檐单翘单昂,上檐单翘重昂,黄琉璃瓦绿剪边覆顶亭内有三座碑,中间是?御制普宁寺碑文?,记载了兴建普宁寺原委和布局;左右为?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御制平定准噶尔後勒铭伊犁之碑?,记述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贵族达瓦齐.阿睦尔撒纳的叛乱,稳固西北边防的史实这三座碑均为乾隆御笔,用满、汉、蒙、藏四种文书写成钟楼平阔三间,两层楼阁,单檐歇山顶内悬清朝雍正年间铜钟一尊,高2米,口径1.26米每日早晨,喇嘛叩击108响,僧人起先上殿念经佛教称这108声钟声可去108种苦恼,“闻钟声,苦恼清,才智长,菩提生〞 大殿为重檐歇山顶,覆绿剪边黄琉璃瓦,正脊中心置一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特有装饰铜质鎏金宝塔屋脊、前後垂脊、岔脊头共有〔转载自,请保存此标记〕十个鸱吻,在建筑上可保护脊垄稳固、不渗水檐角上各有七个活灵活现的飞禽走兽像,它们各有其寓意第一个是龙,能兴风作雨,是帝王象徵其次个为凤,鸟中之王,指有圣德之人第三个是狮子,为镇山之王,威猛威历第四个是天马,象徵皇帝威德畅达四方第五个是海马,喻意皇帝威德可通天八海。
第六个是狻猊,是一种能食虎豹的猛兽第七个叫押鱼,为海中异兽,能灭火防灾大殿正中供奉三世佛,中间是现世佛释迦牟尼,左边是前世佛燃燈,右边是将来佛弥勒,木雕金漆,金光闪耀,仪态庄重两侧山墙石坛上排列十八罗汉像北墙绘有八尊度母和胜乐十六天女图,活灵活现,传神入画屋顶绘有六字真言 普宁寺後半部的藏式寺院建筑是仿照桑耶寺风格,通过建筑总体布局和个体造型来反映藏传佛教的世界观,把密宗的曼荼罗等清净佛国志向境界用详细建筑形象表现出来,使整个建筑具有象徵作用曼荼罗〞的梵语,义为“轮集〞,或译作“;轮坛〞、“坛城〞,是密宗僧侣修行时构筑的法坛,後演化为“圆轮俱足、诸佛集会〞的圣坛普宁寺的後半部就是依据佛经对宇宙的描述设计的大乘之阁巍然矗立中间,代表须弥山,象徵世界中心,阁之东西那么建有日殿和月殿,表示日月环绕宇宙世界运行,阁的四面有四座重层殿宇代表四大部洲:东胜神洲殿象徵风,起着长养万物的作用,形如半月,故建筑月牙形台殿;南瞻部殿象徵火, 形为三角,起着促进万物成熟的作用,建成梯形台殿;西牛贺洲殿象徵水,摄受万物,建成椭圆形台殿;北俱卢洲象徵地,保护万物,建成正方形台殿阁之四隅有四座宝塔,代表佛之“四智〞:西北角的白色塔为“大圆境智〞,能清晰地反映、相识世界万象;东北角黑色塔为“同等性智〞,视世界万物同等无差异;东南角的红色塔为“妙视察智〞,表示佛能明察善恶,妙观万法;西南角绿色塔为“成所作智〞,表示信佛能成就自利和利他事业。
大乘之阁五顶紧密连接,结成一个屋顶组群,四大部洲的台殿和日月殿是把藏式平顶建筑变更比例,作为基座,上建汉式木构建筑,而白台建筑那么是藏族形式,这样使汉藏建筑奇妙结合,外形宏伟又具有园林配置,形成汉藏文化相互融合的风格独特的寺庙建筑 大乘之阁内局部三层,在上下贯穿的中部供奉着世界最大的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这尊佛像高22.28米,腰围15米,重量达110顿,用松、柏、榆、椴、杉五种木材制成,约需120立方米木材观音站在莲花座上双手合十,背後又生出40只手来,每只手上有一只眼隋,各持一件法器造型庄重,慈颜善目,衣纹自然流畅,是珍贵的艺术珍品 在千手千眼观音两旁是高达l4米的善才和龙女木雕塑像大乘之阁的二楼供藏五方佛,三楼的迥廊上供奉三世佛和宝塔阁内的墙壁均用万佛龛装饰,每个佛龛内部都有一尊金漆藏泥无量寿佛,共计一万零九十尊,整个殿堂装饰得金碧辉煌 大乘之阁东侧还有妙严室,是乾隆皇帝进庙休息之所西侧有讲经堂,是蒙古佛教首领章嘉国师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讲经场所四周还有八栋共40间僧房,是上层佛教界人士驻锡之所和喇嘛僧房据说在乾隆年间,普宁寺有喇嘛二百多人导游词5 简介: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最早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始终沿用至今,是平遥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并把县治迁到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屡次遭遇战火的破坏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的明清以来经屡次修理,使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她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有:古朴高雅、胜景迷人的镇国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宏伟壮丽的古城墙;著名全国的中国第一票号“日昇昌〞旧址;以及明清一条街上的古寺庙、古市楼、古店铺和古代民居 平遥城南高北低,四方开门,民间以朝向和地势相区分,将六道城门分别叫南门、北门、上东门、上西门、下东门、下西门城池既面南而偏东,南门迎纳着东南方的和薰之风,是为“迎熏门〞;古人以北极星作为北方的标记,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门称“拱极门〞,取四方归向,众人共尊之意;上东门地处朝气方位,取朝气盎然、保合太和之意,“太和门〞;上西门命名“永定门〞,期冀江山永固,国泰民安;下东门自古为本邑战略要冲,门匾书“亲翰〞二字,意在告诫人们“戎事乘翰〞,务以卫国保家为己任 ;下西门之取名“凤仪门〞,好似受到早年关于西门外有凤凰来朝的神话影响,“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凤凰来而有容仪,是祥瑞的瑞应,令人进而想到德政惠民,国运隆昌。
女儿墙: 我们看到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墙,叫“女儿墙〞,为什么叫“女儿墙〞呢?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早先城上没有女儿墙,有一次,一个老人被拉来做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女也每天随他来到城上,坐在旁边观看一天,一位累极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竟走到城墙边上,小女孩怕他掉下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过大,民工得救了,小女孩却摔死了为了纪念她,工匠们在城上修了矮 墙,并把它叫做女儿墙这实在是个感人的故事,但确实说明白女儿墙的保护性功能 大家都留意到了,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局部,这叫做墩台.墩台是干什么的呢?它是保卫城墙的有了墩台,可以从三面组成一个强大的立体射击网,城防力气大大加强在每个墩台上,还修有一座敌楼,上面有孔,也是为视察和射击用的 平遥古城上共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那是象征着圣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龟城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