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共3篇).doc
18页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人教版四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议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捞铁牛》,板书课题捞”:东西掉到哪里用“捞”这个词呢?2、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谁捞的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二、自学生字新词1、音形难点:潜、陷、尚、论(多音字)2、组词语宋()拴()陷()论()送()栓()滔()轮()绳()绑()铲()拖()蝇()梆()产()施()3、理解词义宋朝:朝代名由赵匡胤建立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这个地方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积的泥沙浮桥:在并排的船上铺上木板造成的桥本课浮桥的不同点是两头各拴在四只大铁牛上议论纷纷:许多人在议论,各说各的看法议论,看法纷纷,言论多而杂乱熟悉:知道得清楚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领本课指了解这段河的深浅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领又很高潜水:隐藏在水面以下活动水手:在船上负责舱面工作的普通船员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
即向上浮动的力量工程家:能够独立完成某一工程的设计以及指导施工的专门人才本课指怀丙和尚是机械和水利工程的专家和尚:出家到寺庙里修行的男教徒三、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层次,整体感知课文1、小声自读课文2、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第一自然段:铁牛陷入淤泥第二自然段:一个和尚主动提出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准备工作第四自然段:请水手铲泥沙到河里拔起铁牛第五自然段:水手们划船把铁牛拖上岸边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样方法捞起其余的铁牛第七自然段:和尚名叫怀丙四、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3、思考课后习题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2、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捞铁牛经过,包括准备工作,打捞过程教学难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教学过程:一、朗读全文思考:1、是谁提出要捞铁牛?(板书:怀丙)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怀丙吗?谁能用一个准确的词概括一下怀丙的特点?(板书:出色)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为什么要捞铁牛,谁能读一读有关内容?2、指名读一读有关内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被水冲走)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人们议论纷纷,可以看出人们束手无策,毫无办法,是在大家感到捞铁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2、追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捞铁牛十分困难?(从“笨重”一词可以看出铁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捞从人们对此事“议论纷纷”可以看出大家对捞铁牛没什么好办法)3、介绍:据资料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当时又没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打捞技术又比较落后4、怀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捞铁牛呢?反复读怀丙所说的话板书:叫水送回)过渡:怎么叫水把铁牛送回来呢?从这个方法中是否能看出怀丙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家呢?我们先来看准备工作部分,看看他那些地方做的出色四、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2、谁知道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摸清地点,两只船并排装满泥沙并排栓紧搭架,两头拴牢)3、齐读这一段,进一步体会出色的准备五、学习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接下来,我们看打捞过程,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再看怀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呢?1、自由读课文2、指名答:分几步做的?3、哪些地方出色?船靠什么向上浮?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板书:打捞)4、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呢?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打捞第二只铁牛的过程小结:和尚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了,其实是和尚懂得利用水的浮力六、小结1、和尚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是因为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水)2、是水冲走了铁牛,又是水把铁牛送了回来,怀丙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就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才智变害为利,像怀丙这样的工程家在历史上还有很多。
希望同学们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作一个有用的、聪明的人才七、总结全文1、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了什么?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爱科学,用科学)2、交流其它利用水的浮力的事附:板书设计17.捞铁牛捞铁牛被水冲走叫水送回|准备——怀丙——打捞第2篇:人教版四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一、学生情况分析:我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不够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五、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 1 3/9--7/9 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 2 10/9—14/9 4、火烧云 语文园地一 3 17/9--21/9 5、古诗两首6、爬山虎的脚7、蟋蟀的住宅 4 21/9—28/9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语文园地二 5 29/9—6/10 “国庆”假 6 6/10—1010 9、巨人的花园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 7 15/10-19/10 12、小木偶的故事 语文园地三 8 22/10—26/10 13、白鹅14、白公鹅15、猫 9 29/10—2/11 16、母鸡 语文园地四 10 5/11—9/11 17、长城18、颐和园19秦兵马俑 11 12/11-16/11 语文园地五20、古诗两首 12 19/11—23/11 21、搭石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3、卡罗纳 13 26/11—30/11 24、给予是快乐的 语文园地六 14 3/12—7/12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7、乌塔 15 10/12—14/12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 16 17/12—21/12 29、呼风唤雨的世纪30、电脑住宅31、飞向蓝天的恐龙 17 24/12—28/12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语文园地八 18 31/12—4/1 期末复习 19 5/1—9/1 期末考试内容仅供参考第3篇:人教版四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单元练习。
教学重点:1、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2、能准确认读XXX个生字,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XXX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3、留心周围事物,。












